本文目录
一、中国古典音乐的十大名曲有那些
1、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有先秦的琴师伯牙的《高山流水》;魏晋时期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明朝的《平沙落雁》;古曲《梅花三弄》;楚汉战争时期的《十面埋伏》;古乐曲《夕阳萧鼓》,后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历代传谱的《渔樵问答》;汉末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汉代的《汉宫秋月》;春秋时期晋国师旷的《阳春白雪》。
2、在国外,古典音乐被称之为“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有“古典的、正统派的、古典文学的”之意,所以我们国人将之称为“古典音乐”。首先从概念上解释,“古典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
3、然而即使在国外,对于“classical music”一词的具体意义,也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主要异议来自于对“古典音乐”时代划分理念的不同。最狭义的解释是,把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20年代,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巨头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品特指为“classical music”。
4、最广义的解释则是,把时间前移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那时起直到后来的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印象主义直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的现代乐派,甚至包括所有非纯粹娱乐性质的现代专业音乐,统称为“classical music”。
5、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古典十大名曲,百度百科-中国古典音乐
二、中国古典音乐十大名曲分别是哪些曲子
中国古典音乐十大名曲分别《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琴曲和筝曲两种:
古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有《高山》《流水》两曲,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两千多年来,《高山》和《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古筝曲。古筝曲与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风格也完全不同。
古琴曲。《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
古琴曲。该曲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曲情的理解,有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寓鹄鸿之志的;也有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音调基调静美,静中有动,旋律起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
三、古典音乐十大名曲
古典音乐十大名曲:《D大调卡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匈牙利狂想曲》、《婚礼进行曲》、《1812序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威廉·退尔序曲》。
这是德国作曲家约翰·帕赫贝尔最著名的作品,因为它是最著名的卡农乐曲,有时也常以“卡农”代指。
这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将该曲被作为保留曲目演出。
又名命运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
这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因为乐曲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
该曲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象雄壮的进行曲,第二部分飞快、短小、舞蹈性的节奏,第三部分类似散板,第四部分又是狂欢般的民间舞蹈。
该曲因常用作婚礼音乐而得名《婚礼进行曲》,后被改编成管弦乐曲。
这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该作品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
这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8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完成的乐曲,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该曲原为管风琴曲,是巴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后由波兰作曲家斯托考夫斯基改编为管弦乐曲。
这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代表作,体现了其艺术的最高峰。剧序曲比歌剧本身更为有名,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节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