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怎样做灯笼的手工制作儿童手工
1、首先准备一张尺寸为1:1的纸,将纸张对折,拆开之后另一边也对折,再对折两次,在上面画两个正圆并剪下来.将正圆横竖对折出痕迹后中心画一个点,顺着边缘的对折线到中心点折进去,其他的圆照做即可。用双面胶将对折好的正圆粘在一起,每五个一组,一共弄成三组,将边缘粘在一起形成圆柱体,将粘好的物体再次连接在一起。
2、取一根绳子从中间穿过去,再取一张纸从五分之二处裁切下来,用剪刀简称条状,取一截绳子,在一头打一个结。空白处贴上双面胶,将绳子卷起来粘住,绳子另一头从之前粘好的那一组中间穿过去打死结,用双面胶将边缘与粘好的边缘连接在一起就完成了。
二、儿童简单灯笼制作方法
1、准备12英寸x12英寸的彩纸(一张就可以做一个灯笼)、尺子、切割垫、剪刀、美工刀、胶水、铅笔等。
2、拿出一张彩纸,把颜色面朝下,水平线标记出1.5、4.5、6、7.5和10.5英寸的记号,接着每隔1/2英寸标记垂直线。
3、画出最上面和最下面的横线,距离上下边都是3英寸,把这两条线中间的最左边画线部分剪去,同时把两条线中间的其余竖线都用刀裁开。
4、剪去部分保留好,然后把距离上下边1.5英寸处折一下。
5、涂胶水,卷起来粘贴好,做成一个圆柱体,在顶部和底部边缘做一个1/2英寸的切口,这有助于将它们折叠起来。
6、把顶部和底部剪开口子的部分折进去,同时上下挤压,做出灯笼形状。
7、拿出前面剪出来的纸条,对折一下,打开。
8、然后把左右边向中间折痕折过去,并涂胶粘贴。
9、将把手安装在灯笼边缘内侧的一半处。
灯笼,别称灯彩,是中国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等工艺,有宫灯、纱灯等多种类型,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等,还有专供赏玩的走马灯。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喜庆的氛围。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
三、儿童手工灯笼制作方法图片步骤
材料:纸杯、双面胶、剪刀、毛线。
1.首先我们用剪刀把纸杯上面凸起的一圈给剪掉。
2.然后再把纸杯剪成粗细均匀的长条。
3.然后我们把纸杯的顶端给修剪一下,剪出一个个小三角形。
4.修剪完成以后我们把纸杯给倒扣过来压平。
5.然后再准备一个纸杯,把它的底部给剪下来,缠上一圈双面胶。
6.撕掉双面胶以后把它给粘到刚才剪好的小三角形上,一定要粘牢。
7.然后再从刚才剪掉了底部的纸杯上面剪下来一圈纸杯,在内部贴上双面胶。
8.把这一圈剪下来的纸杯撕掉双面胶贴在三角形的外面,同样要粘牢。
9.都完成以后用手轻轻的往下压一下纸灯笼的让它能够成型。
10.最好我们用剪刀在灯笼的底部戳一个小洞。
11.把毛线剪成大小一样的长度,然后在一起打个结,塞进刚才的小洞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