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开国元帅的排名
1、在新中国10大开国元帅中,朱德、彭德怀以及林彪是开国元帅的“前三甲”,之后第4位是刘伯承,第5位是贺龙,第6位是新四军唯一的元帅陈毅。而这几位元帅的排名都是有章法的,含军功、资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2、其中朱德元帅排在第一毫无争议,他身上有两个光环让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共和国第一元帅。其一是他作为工农红军之父的身份,其二是他是十大元帅中资历最老的一位。在第一点上涉及到三河坝分兵这一历史事件,简单来说,就是朱德元帅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带领的800起义军后来上了井冈山,成为了最早的工农红军。
3、在第二点上,朱德参加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辛亥革命。在1909年时朱德就加入了同盟会,开始了反清运动。后来1911年10月朱德参加了人生中第一场革命战斗——重九起义,带着部队打进了当地总督衙门。可以说朱德是中国革命的活化石,他的资历在我军中,无人能出其右。
4、彭德怀排在第二也不难理解,资历加上军功奠定了他的地位。在资历上彭德怀最早参加湘军,后来到1928年参加了平江起义,参与了工农红军建军。在军功上彭德怀带着志愿军抗美援朝,打赢了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打得最漂亮的一场对外战争。
5、至于林彪,他作为10大元帅中最年轻的一位,能排在这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军功。毕竟林彪和彭德怀是中国历史上唯二真正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人,并且林彪率领的4野从中国最北方一路打到了最南方,可谓是战功赫赫。因为军功的缘故,林彪在1951年时在解放军内的职务非常高,担任着中央军委副主席,这个职务奠定了其“共和国第三元帅”的地位。当然林彪能排在第三元帅,很大程度上也和其堂兄林育英有关系。林育英在1935年时劝服了张国焘北上,避免了工农红军走向彻底分裂。可以说这是一个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人物,在党内有极高的地位。从1930年林彪开始担任红四军军长,之后的五次反围剿作战以及长征途中,林彪都有赫赫战功。再加上其堂兄林育英的贡献,直接将其地位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
6、贺龙元帅排在第五,除战功外主要和其资历、“带资进组”有关。在资历上贺龙参加过北伐战争,是一个从南昌起义之前,就已经在参加革命的革命者。至于带资进组,和南昌起义的部队组成有关。南昌起义共有约2万人参与了战斗,其中贺龙带领的第20军就下辖约7000人,占据了起义部队的约3分之1。所以贺龙在工农红军的建军阶段,就是非常重要的领导人,没有他的第20军,南昌起义中我军的实力要下降几乎一半。并且贺龙还是当时民间社团——哥老会的高层人员,是袍哥大佬。这一身份为工农红军在早期发展阶段带来了很大便利,贺龙常常利用这一身份拉着一个村子的人闹革命。
7、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刘伯承和陈毅,之所以这么排和其资历以及出身有关。在开国十大元帅中,朱德的资历最老,其次就是刘伯承了。除了没参加辛亥革命外,刘伯承几乎参加了中国后续的每一次重大革命事件。从1915年的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到1917年反对北洋政府的护法战争,再到后来的南昌起义,刘伯承均有参与。
8、陈毅和刘伯承的资历比就差远了。和朱德、刘伯承这种走“暴力革命”路线的人不同,陈毅走的是学生运动路线。1921年时,陈毅最早在法国留学期间参加了“拒款运动”,抵制北洋政府以中国采矿权、筑路权为抵押从法国贷款。后来到1923年陈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才算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并且陈毅未参加南昌起义,南昌起义爆发前他人在武汉。在中国共产党谋划南昌起义的时候,陈毅接到了命令,要求他赶紧前往南昌参加这次起义活动。随后陈毅赶紧上了去南昌的船,结果他刚上船南昌起义就爆发了。等陈毅进入南昌城后,起义军已经离开了城区,城内正大肆搜捕革命党人。陈毅在南昌城内找队伍,找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得知队伍已经出城后,他也立马出城去追队伍,最终在南昌起义爆发6天后,于抚州一带追上了起义军。这时候的起义军非常缺人,像陈毅这种在法国留过学的高材生,肯定是要吸收进队伍的,所以当陈毅要求加入队伍时,他也是直接被任命到第11军第25师第73团当团政治指导员。
9、在战功上,刘伯承也要更大一些。刘伯承可以说是撑起了中国西南解放的半边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可谓是插在国民党心脏附近的一颗钉子。
10、并且刘邓大军能在严重缺乏群众基础和物资的大别山生存下来,已经展现了其高超的政治能力。
11、当然除了战功和资历外,刘伯承排名在陈毅前面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两人的出身,前者出身八路军,后者出身新四军。八路军和新四军虽然都是中共领导下的部队,但八路军算是主力,新四军算是“偏师”。
12、诚然,新四军的抗日环境比八路军艰苦很多,但不管是军队规模还是抗日效果,新四军都要差很多。此外在工农红军被国民党“收编”时,八路军是“路军”(虽然编制很快就被蒋介石改为了第18集团军),新四军是“军”,编制比八路军低了一级。所以后续八路军和新四军合并时,新四军的地位要差一些,这也就导致新四军出身的军官地位不怎么高。
二、十大元帅排名
1、历史人物的排名,特别是并称人物的排名的确是有讲究的,也就是都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排序的。那么,新中国成立之初授勋的“十大元帅”排名是怎样的呢?
2、我的回答是:这十大元帅的排名顺序就是1955年授勋时所定下的顺序,这个顺序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3、你知道吗?这个顺序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呢?请往下看——
4、人物的排序一般有这些顺序,请从下面列顺序中选择一个来回答十大元帅排序的标准是什么。
5、一是时间顺序。比地方志书中的人物一般都是按照人物出生的时间或者逝世的时间作为顺序来排列。
6、二是拼音顺序。也就是按照人物姓名中的第一个字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来排列。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也就是26个字母的顺序。
7、三是笔画顺序。就是按照人物的姓氏笔画来排列。
8、四是职务顺序。在所有排列的人物中,如果这些人物都具有统一标准下的一定的职务,那么就按照他们职务的排列顺序来排列。
9、五是地位顺序。就是按照历史人物的影响力大小、历史贡献的多少来确定人物的地位,然后就此进行排序,比如唐代诗歌贡献度最大、地位最高的当属李白、杜甫、白居易,因此,文学史上都把他们作为首要人物来介绍。
10、六是习惯顺序。就是习惯性形成的顺序,或者是当初最早确立的顺序而一直沿用下来。
11、从以上这些情况来判断,“十大元帅”的排列顺序应该是按照人物当时所在的职务来排列的。
12、那么,他们在授衔时的职务是什么呢?“十大元帅”都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朱德、林彪、贺龙、刘伯承、陈毅、聂荣臻、叶剑英7位元帅直接或间接参加了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授衔时他们均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此外,他们担任的其他重要职务分别是:朱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彭德怀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部长;林彪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伯承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部长;贺龙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罗荣桓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总干部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聂荣臻任国务院副总理;叶剑英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
13、下面延伸几个问题,有兴趣的可以看下去:一是“十大元帅”是什么时候评定并授勋的?二是当时授予的“大将”“上将”军衔的是哪些人?三是毛泽东、邓小平为什么没有被授勋?
14、具体时间是1955年9月。当时,首先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在9月27日这一天,在北京隆重召开了授勋会议,会议的名称是“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以共和国元帅军衔及授予有功人员勋章典礼”。
15、当时除了“十大元帅”被授勋,也就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被授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同时还授予“大将”军衔10名、“上将”军衔的55名、“中将”军衔的175名、“少将”军衔的有802名。
16、荣获大将军衔的有: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17、荣获上将军衔的有:王平、王震、王宏坤、王新亭、韦国清、乌兰夫、邓华、甘泗淇、叶飞、吕正操、朱良才、刘震、刘亚楼、许世友、杨勇、杨成武、杨至成、杨得志、苏振华、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克农、李志民、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张爱萍、陈士榘、陈再道、陈伯钧、陈奇涵、陈明仁、陈锡联、周桓、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贺炳炎、郭天民、唐亮、陶峙岳、萧华、萧克、黄永胜、阎红彦、韩先楚、彭绍辉、董其武、傅钟、傅秋涛、谢富治、赖传珠。1956年1月授予王建安上将军衔。1958年授予李聚奎上将军衔。
18、 1955年1月14日、15日,中央军委召开座谈会,具体研究授予元帅、大将、上将军衔的人选问题。会议经过充分研究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授予现任军委主席和军委委员大元帅和元帅军衔。
19、当时,毛泽东任中央军委主席,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中央军委委员。按照军委座谈会确定的原则,如果大元帅授予毛泽东,元帅应授予11位军委委员。毛泽东已经明确表示不要大元帅,因此,最初拟定的元帅名单为11人,包括邓小平在内。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了军委提出的授衔名单。9月3日,报周恩来总理并刘少奇委员长审查,函稿明确提出:“中央已决定现任军委委员之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1位同志均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20、 9月9日、11日,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讨论有关授予元帅军衔问题,最后确定了授予朱德等10人元帅军衔。邓小平不授元帅军衔。9月16日,国务院举行第18次全体会议,主持会议的陈云副总理解释说:有些同志曾长期在解放军中服务,现在转业了,没有授予军衔。授元帅的同志定为10位,也不是可以授予的都授。如邓小平同志,在革命战争中对建军和指挥作战都是有功的,也是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考虑可以授,但他现在的工作主要是中央秘书长,搞个元帅不好,他自己也认为还是不授予好。毛泽东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可以授予大元帅衔,但经中央和毛泽东本人考虑,还是不授予好,将来需要,什么时候授都可以。这样,授予朱德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就定了下来。
三、中国十大元帅排名怎么排的
1、中国十大元帅其实是没有排名的,因为每一位都是我国革命胜利不可或缺的功臣。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2、上图为十大元帅当年的珍贵照片,现在十位元帅都已经过世了,但是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没有他们带领中国红军解放中国,就没有现在蓬勃发展的中国。
3、十大元帅都是十几岁求学、求知,怀着热忱的爱国理想,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投入到革命的事业中。他们从一名普通战士做起,英勇作战,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在身边战友们一个个倒下的时候,他们从敌人堆当中艰难地爬出来,成为班长、排长、连长、……师长、军长,最后成为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策于千里之外的元帅。
4、他们东征西战,戎马一生,别无他求,只为中华民族摆脱列强的铁蹄;他们战功赫赫,却是从来不拿来炫耀;他们只希望中国人民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与剥削,解放全中国。为了让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中,他们一生无怨无悔,把全身都献给了党和人民。元帅们的奉献精神,岂是我辈可比。
5、可惜人的寿命毕竟有限,十大元帅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请牢牢记下他们的一生。
6、十大元帅中最长寿的元帅是刘伯承,享年94岁。最后离世的元帅是聂荣臻,享年93岁。
7、其实除了以上十位元帅,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这几位也是我国开国元帅。
8、最后,再次回顾毛主席对十大元帅的评价:
9、评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10、评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1、评林彪:“这个娃娃堪当大任”。
12、评贺龙:“红二方面军的旗帜”。
13、评罗荣桓:“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14、评徐向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
15、评聂荣臻:“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16、评叶剑英:“吕端大事不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