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贾政为什么痛恨贾宝玉
1、读红楼梦,很多人对贾政这个父亲的十分不满。但是从父亲的角度来说,贾政对贾宝玉太松弛了,当然这是源于贾母的溺爱。那么贾政为什么会痛恨贾宝玉。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2、第一,贾宝玉出生的时候抓周,宝玉偏偏抓了脂粉。贾政认为他是酒色之徒。我们现在看来这是很搞笑的一件事,但是在封建时代,那个时候的人都是很迷信这样的事。
3、第二,贾宝玉与贾珠的区别;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妻生子,然而却一病死了。脂砚斋在这段话后面有批语“略可望者即死”,也就是说贾珠是可以继承家业并发扬光大的人,其他贾家子弟都是些纨绔之徒,就贾珠稍微有些希望,他还早早一病死了。在宝玉挨打的时候,王夫人还哭诉,若是贾珠在,就是死一百个也不管了。可见在贾政王夫人眼里,宝玉不如贾珠。
4、第三,贾宝玉的教育问题;因为宝玉顽劣,贾政每每教育训斥宝玉,都会遭到贾母的反对并制止,在某种程度上,贾政作为父亲教导儿子的权利被剥夺了,他在贾宝玉面前无法正常行驶父亲的权力,这让贾政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这也就是贾政和贾母以及王夫人的主要矛盾,当矛盾达到无法调和时,便爆发了“宝玉挨打”,读者需要记清宝玉挨打的几个细节,当王夫人一进门时,文本上写这一句话实际上贾政与王夫人的矛盾,他恨王夫人作为母亲对宝玉过分溺爱,导致宝玉做出淫辱母婢,勾结优伶这样无耻的事。王夫人也忒笨,可能心乱智昏,她见宝玉挨打,不说抚慰一下贾政,反而抬出贾母的名字来压制贾政,当王夫人说:“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她要不提贾母还好,一提贾母,贾政的积怨瞬间爆发,文本上写一提起贾母,贾政甚至都要勒死贾宝玉,可见贾政与老太太的母子矛盾有多么深。
5、贾政不喜欢贾宝玉,大致是这三点原因。尤其是自己不能插手宝玉的教育问题为根本原因,所以他非常不喜欢贾宝玉。每次对贾宝玉说话都非常苛刻,从另外一方面讲,他又不能不管不顾,毕竟贾宝玉是自己的儿子,还是嫡子,他特别希望贾宝玉能继承家业,光宗耀祖。这一份苦心上,他对贾环可能都没有这么上心,因为贾环毕竟是庶子。当贾政在家的时节,宝玉的日子是非常不好过的,因为赵姨娘时常在贾政耳前吹枕边风,常常编排贾宝玉的坏话,在宝玉遭魇时,贾母就喝斥过赵姨娘:“烂了舌头的混帐老婆......素日都是你们调唆着逼他写字念书,把胆子唬破了,见了他老子不像个避猫鼠儿?都不是你们这起淫妇调唆的!”在十九回中,当林黛玉看到宝玉脸上有一块胭脂,文本上写林黛玉说的“别人”实际上指的就是赵姨娘。在红楼梦中贾政点了学差以前,贾宝玉的生活还不敢随心所欲,到了贾政外出做官,贾宝玉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光阴虚度,岁月空添”也不用害怕贾政是不是的逼问学业,可是当贾政回到贾府时,赵姨娘马上把宝玉这几年的情况汇报,狠狠的恶告宝玉一状。文本上写
6、因为赵姨娘的黑状,把贾宝玉吓得不敢睡觉,连夜要温读功课,也正因为此闹出大事,夜赌被查,众人被罚,抄件大观园,晴雯被撵,四儿芳官被逐等一连串事件。但是有一件事情读者需要注意,这才无论赵姨娘如何恶补宝玉的黑状,作为父亲的贾政却没有对宝玉有过任何的惩戒,反而渐渐的理解了贾宝玉,由厌恶变成欣赏,文本上写
7、贾政不在威逼宝玉,基本上出于这几点因素:第一,认命了,自祖宗以来没有考举业取得功名的,看来这就是贾府的命。第二,母亲溺爱,何况宝玉也只是不读书而已,毕竟没有犯什么滔天大错,并不算玷辱了祖宗。第三,自己年龄大了,名利大灰,希望骨肉团圆,过一些天伦之乐。
二、《红楼梦》贾宝玉怕贾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在《红楼梦》里,贾宝玉怕他父亲贾政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两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是矛盾对立的,贾政是个封建文化的代言人,热衷于道德文章,仕途经济,因此希望宝玉成才,光宗耀祖,而宝玉则是新生社会观念的代表,热衷于情场和知己,所以拒绝父亲的安排。这两种思想格格不入,两种世界观的冲突,贾政不仅要用言语和态度,还要用板子来“批判”宝玉,贾政认为,儿子如此发展下去,不仅会损害家族利益,而且有可能“酿到弑君杀父”的地步,即与宗法社会对立。这是思想正统保守的贾政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打宝玉时下手极狠。另一方面,贾政几乎要把儿子打死,反映出正统思想对叛逆意识的极端仇恨。总而言之,是父爱,也是极端的封建的思想导致!
2、(1)贾政是极重视“仕途”、“名声”、“家声”的,所以他一见贾宝玉首先关心的就是他的学业,而贾宝玉恰恰是最鄙视“仕途”、“学业”的,也就是说他根本无法满足贾政的心理需要,在那个讲究父子纲常的时代,贾宝玉自然是见父战战兢兢。
3、(2)无论贾宝玉在贾府的地位是多么尊贵,但他在“内帏厮混”的行为绝对是狗肉包子上不得台盘的。这点在道德面上不占优势,连他的奶母李麽麽都可以对他和袭人的苟且大骂不止,更何况是对他有处罚权的父亲贾政。所以贾宝玉一见父亲,就生怕父亲在这类事情上找他开刀,于是态度自然就唯唯诺诺。
三、《红楼梦》中贾政为什么如此不喜欢宝玉
1、首先,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从小时候贾政心里就有了芥蒂。小时候让贾宝玉抓东西,宝玉从小时候就抓了女生的饰品及珠钗,这让贾政从心底从小就给这个儿子定格了,长大必定是个色鬼。
2、其次,宝玉从小就贪玩,有着小孩子的淘气劲,好动不安分。而贾政的小时候和宝玉确是截然相反,从小就喜欢读书,而且是个安安稳稳的孩子。宝玉和贾政小时候就是2个截然相反的性格,这让贾政很是头疼。
3、第三点,就是恨铁不成钢。宝玉很聪明,但是他就是不好好读书。贾政从小就接受儒家的教育,认为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要让自己出人头地只有读书考取功名这一条路。贾政自己从小的志向也是如此,并为之努力奋斗着,但是贾宝玉空生了一副好脑子但是就是不好好读书,让他的父亲拿他没办法。
4、第四点,贾政是很在意贾家声誉的,而且他的迂腐思想让他觉得宝玉的很多事情都是不可取的。比如宝玉在外交的一些狐朋狗友,结识戏子等,这是一种有辱门风的,让贾家的声誉受损,而且整天游手好闲,不好好读书不好好干正事,只做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5、第五点,是宝玉整天和小姐妹还有丫鬟们在一起,天天在这些女生面前花心思讨好,这是贾政不能理解的事情,因为女性的地位在当时是很卑微的,而宝玉却以这些女生为重,也是造成贾政心里芥蒂的一大因素之一。
6、第六点,宝玉心高气傲,和贾政的谦恭截然不同,这让贾政对宝玉不是特别满意。
7、宝玉所有的一切都与当时那个时代相违背,处处展现一种叛逆;而贾政从小学习儒学,是个迂腐古板的封建社会代表人物,按部就班,随着时代的潮流走。所以从2个人的思想上就出现了分歧,贾政为什么不喜欢宝玉。其实这是两个社会的碰撞与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