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迁徙类飞鸟都有哪些,以及迁徙的鸟有哪些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迁徙类飞鸟都有哪些
迁徙类飞鸟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漂鸟四个种类。
夏候鸟是指春季或夏季在某个地区繁殖、秋季飞到较暖的地区去过冬、第二年春季再飞回原地区的鸟。如家燕、杜鹃、黄鹂就是我国的夏候鸟。
冬候鸟,指冬季在南部较暖地区过冬,次年春季飞往北方繁殖,幼鸟长大后,正值深秋,又飞临原地区越冬,对该地区而言,这类鸟称冬候鸟,如鸿雁、天鹅、野鸭等,在中国长江中、下游生活的鸟类都为冬候鸟。
指迁徙中途经某地区,而又不在该地区繁殖或越冬,就该地区而言,这些鸟种即为旅鸟。候鸟在依不同季节而从一个栖居地飞到另一个栖居地的过程中,经过某些地区,不在这个地区繁殖,也不在这个地区过冬,这种候鸟就成为该地区的旅鸟。
漂鸟常因气候和食物的关系进行不同生境的移动。如血雉(Ithaginis cruontus)常年留居中国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祁连销激简山及陕西南部等地,栖息于高山灌丛间,夏季可到达海拔4500米高处靠近雪线。
秋冬季节迁至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结群活动,觅食种子、叶芽、苔藓和昆虫等。红胸角雉(Tragopansatyra)与血雉类似。分布于西藏南部山林中,栖息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阔叶林内,冬季降至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带进行小群活动。
绿啄木鸟(Picus canus)为遍布全中国的留鸟,夏季常栖于山林间,冬季大多迁抵平原、近山的丛树间,随食物而漂泊。又如山麻雀(Passer rutilans)平时栖在山地,冬季迁至平野,成群活跃在树间或栽培地带。
不迁徙的鸟类称为留鸟,它们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它们通常终年在其出生地(或称繁殖区)内生活。(引:或终年栖居繁殖地区而不迁徙的鸟类,如喜鹊、麻雀等。
世界各地均有,南方种类较多,北方留鸟,均为耐寒种类,如松鸡、雷鸟、雪鸡等)中国的留鸟有麻雀、乌鸦、白头翁、喜鹊、画眉、鱼鹰、啄木鸟、鹰等。留鸟在冬季很难觅食,每到铅镇冬季,有的留鸟就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
啄取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在某地一年四季皆可见的鸟类。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不随季节迁徙的鸟叫留鸟。它们通常终年在其出生地(或称繁殖区)内生活。
二、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有哪些
冬季,燕在温带地区的食物供应大为减少,因而许多种类进行迁徙。但与其他大部分雀形目候鸟不同的是,燕在昼间迁徙,而且为低空飞行。此外,它们还经常在迁徙途中觅食,因此脂肪储备量较同等大小的其他候鸟低。在非洲繁殖的种类常随降雨模式而进行迁徙,但具体情况鲜为人知。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
春季于2月末3月初离开越冬地迁往繁贺升殖地,经过中国北戴河的时间在3月中旬至3月末。到达东北繁殖地的时间在4月初至4月中旬,秋季于9月末10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迁经北戴河的时间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大量的在11月初。
在中国,每年3、4月间,它们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中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雌天鹅都是在每年的5月间产下2、3枚卵,然后雌鹅孵卵,雄鹅守卫在身旁,一刻也不离开。一过10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
漂鸟常因气候和食物的关系进行不同生境的移动。如血雉(Ithaginis cruontus)常年留居中国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祁连山及陕西南部等地,栖息于高山灌丛间,夏季可到达海拔4500米高处靠近雪线。秋冬季节迁至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结群活动,觅食种子、叶芽、苔藓和昆虫等。
参考资饥拍枝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丹顶鹤
三、迁徙的鸟有哪些 迁徙的鸟介绍
1.鹅。大雁是有名的鸟。世界上有9种大雁。中国有七种大雁。人们通常称这七种鹅为鹅。大雁迁徙时,喜欢成群结队地聚集,形成“我”形和“人”形。每次迁徙大约持续1-2个月,春天往北,秋天往南。
2.白色知脊数的鹳。白鹳是一种搭首长途候鸟。它在从撒哈拉以南非洲到南非或印度次大陆的热带地区过冬。迁徙主要依靠上升的热风进行高空滑翔,因此长距离迁徙所消耗的能量非常少,每天的迁徙距离可达100-200公里。
3.虎皮鹦鹉。它是一群鸟,通常是20只甚至数百只。现在,虎皮鹦鹉被当作宠物饲养。然而,在自然界中,虎皮鹦鹉也有类似的迁移行为。在澳大利亚,虎皮鹦鹉冬季(6月至9月)生活在北部,夏季(9月至1月)生活在南部。在野散寒冷的季节,它们喜欢去北澳大利亚和地区,在炎热的季节,它们会去南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