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顺序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大战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一、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是什么
关门打狗是辽沈战役。解放军攻克锦州后,国军包括五大主力在内的新一军、新六军等数十万大军就被关在东北了,分别在黑山、长春等地被歼灭。
瓮中捉鳖是平津战役,天津攻克后,北平的守军被困在瓮中,不得不投诚。
最后一次是淮海战役,60万大军与80万混战。结果由于初期国民党方面许多部队的倒戈,造成淮海战役国军的全线被动,最终崩盘。
1、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弊悉沈会战“。
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
2、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3、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铅卜运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放眼全局,注重战役间的协调配合,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从全国战局着眼,对三大战役之间的协调配合做出了规划。
2、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战略方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毛泽东针对三大战役各战场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战略方针。
在东北战场上,为了实现“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意图,毛泽东明确指出应把锦州地区作为首要的重点攻击目标: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淮海战场上,敌人的兵力部署呈现出“一点两线”的十字架格局。为了实现“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的战略意图,毛泽东做出把歼灭黄百韬兵团和“截断宿蚌路”作为本次战役的首战目标。
平津战场上,针对敌人一字长蛇阵的兵力部署,为了实现切断敌人退路不让敌人逃走以就地歼灭的战略意图,毛泽东确立了“先打两头”的作战方针,把张家口、新保安及塘沽、芦台等地区作为首攻的重点目标。槐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战役
人民网-“关门打狗”:辽沈战役决策过程中的几次变化
二、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先后顺序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
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
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
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
双堆集战役属于淮海战争的第二阶段了,这是当时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主力与华东野战军的一场大规模村落攻坚战,当时这场战争是在人民解放军在碾庄圩战役后发生的,当时党中央根据当前的形势则决定以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和华东野战军两个纵队对其黄维兵团进行围歼,
当时国民党拥有十分强大的部队而且在人数上也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当时被我们包围的则是国军的第十二兵团,其司令员则是黄维,副司令则是胡琏,而这两人曾都在国军最精锐的部队中担任过军长,其在作战经验上十分强,
当时国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则是国军的第十八军,其在抗日战争中都展示了极其强烈的战斗力,而在解放战争中也曾造成过解放军很严重的伤亡。
而这次双堆集战役中国军则派出了国军的第十八军,当时这两支部队交手,战况极为惨烈,当时则华野派出了增援部队带领着重武器才获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而之后的大王庄战役,两军的交火极为惨烈,当时华野军则派出了4个团上阵,而当时国民党则是由第十八军和三十三团在那边守卫,而最终解放军则成功的获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而且将其第十八军和其三十三团全部消灭,而其解放军这这码橘弊场战斗中也损失极大。
这场战争我们解放军不管是从武器上还是从部队人数上,都和国民党军队有着很大的差距,而这产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还是原由我们在战斗中有着很好的布置和在其指导员正确的指挥上我们才能战胜国军而且,我们解放军的战士不拍牺牲,英勇奋战迟族,也是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而这产战争最后,我们消灭了国民党伍碰部队1个兵团4个军和11个师,而其总共击毙4万多人和抓其4万多俘虏,而缴获了很多武器,而这产战争也为我军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战役
三、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顺序是
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顺序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之间进行,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发起,至1949年1月10日之间进行,平津战役是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之间进行。
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后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淮海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世困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搜正念的胜利结束,标志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最后战役,此次战役在解放战清桥争三大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数排在第二,一共消灭了52.1万余人,但是这次战役中,我军的伤亡人数是最少的,仅仅伤亡了3.9万人。在这次战役之后,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