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虎头蜂和黑尾蜂的区别,以及黑腹虎头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一、虎头蜂和黑尾蜂的区别
1、黑尾蜂除了冬季,其它时间都可以看见它,一般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区。其体长25-35毫米,特征就是腹部后半段为黑色,没有近似种。
2、黄腰虎头蜂主要分布地区在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区之树丛,也会在住家屋檐下筑巢。其体长在25-30毫米,特征是胸背板黑色,侧肩褐色,腹部前半鲜黄色,翅膀透明。
3、黄脚虎头蜂主要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区,将巢穴建立在乔木树顶,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其体长18-28毫空凳米,特毕亏梁征是各脚前半段为黄色或黄白色,冬季外,都可以见得到。
4、黑腹虎头蜂主要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区,将巢穴建立在乔木树顶,其攻击性最强。其体长在18-28毫米,特征是腹部几乎全黑,冬季外均可以见。
5、“虎头蜂”这个名字,只是民间的俗称,并不是正式的学名,在昆虫中应属胡蜂类,因为它的头大的像老虎,性情也凶猛像老虎,身体长有虎斑纹,所以人们就叫它们“虎头蜂”;又因为虎头蜂窝巢形状很大像鸡笼一样,所以又叫“鸡笼蜂”。手运
二、虎头蜂习性
1、虎头蜂在山地与野外最常见。黑腹虎头蜂属於日行性的昆虫,是杂食类的昆虫。它们的幼虫以毛毛虫等昆虫幼册册虫为主食,成蜂吃成熟果实或树木的汁液。[5]
2、在台湾虎头蜂主要分布於中海拔1,000-2,000公尺山区,少数分布於高低海拔地区。常筑巢於乔木的树顶(离地约10公尺以上),蜂群的数量最多、攻击性最强,螫人致死的纪录最多。其他主要分布的国家为巴基斯坦、中国的南部及印尼。[6]
3、虎头蜂(wasp)由于在秋天的时候,为了准备冬眠所需要的食物,常在秋天大举出动,而容易误伤人类.虎头蜂本身不会主动攻击,
4、所以避免州衫宏虎头蜂叮咬攻击,要注意下列原则:
5、第一个原则就是远离不要主动攻击虎头蜂:这样就不会遭到攻击.
6、第二个原则郊游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虎头蜂喜欢那颜色鲜明且具有芳香味的花卉植物;所以夏末秋初我们到山上去玩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否则常常会吸引虎头蜂到我们身体周围;很容易就遭到攻击,所以上山尽量能够穿上颜色灰暗的衣服。
7、第三个原则不可以擦香水:使用含有芳香味的塌银洗发精或除汗剂,可别上山,也不要擦有防体臭的香水;就可避免虎头蜂的攻击。
8、第四个原则尽量能够穿长袖长裤的衣服上山:可以保护身体,尽量不要穿短裙穿短裤,应该戴帽子,以避免虎头蜂攻击,帽子有时候也可以避免洗发精的芳香味道吸引虎头蜂,所以上山前要特别注意。
9、第一种是蜂毒,必须要受虎头蜂到二百次以上的叮咬,才会使一个人有生命危险,叮咬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用冰敷即可解决大部份的疼痛。另外虎头蜂的刺不可直接的往后拉,如此会是毒液更进一步的注入身体,引起更大的伤害。
10、另外一种虎头蜂蛋白质,会引起身体的过敏反应而造成血压下降休克,生命危险,一般而言过敏体质的人比较容易会有过敏而休克,所以在国外某些医师甚至建议,过敏体质的人应该上山前,先随身携带肾上腺皮质是和抗过敏抗消炎的药物或类固醇,一旦被叮可以马上注射以救命。因此大家能注意到这几点,将可保护着我们避免虎头蜂的攻击,使伤害降到最低点。
三、虎头蜂是益虫还是害虫
1、益虫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的俗称,如蜻蜓、蜜蜂、螳螂等昆虫属于益虫。因此要判断虎山唤头蜂是否是益虫,就要看虎头蜂是否对人类有益,自然条件下虎头蜂以毛虫等多种农业害虫为食物,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因此从有益的方面来看虎头蜂应该归属于益虫一列。
2、虎头蜂又称胡蜂属,膜翅目胡蜂科的一个属。体色鲜明通常黄黑相间,大颚发达,腹部末端的螫针和毒腺相连。身帆誉体长有虎斑纹,故被称为“虎头蜂”。它们以各类昆虫为食,因此对控制自然界病虫害有很大的作用。
3、每年在四,五月间开始产卵,六,七月间形成成蜂,十月以后向外觅食,遇到食物缺乏时,同类中也会发生大欺小,强凌弱的现象,冬季遇到寒流过境以后,虎头蜂就都不见了。虎头蜂在山地与野外最常见。黑腹虎头蜂属於日行性的昆虫,是杂食类的昆虫。
4、在中国台湾虎头蜂主要分布於中海拔1,000-2,000公尺山区,少数分布於高低海拔地区。常筑巢於乔木的树顶(离地约10公尺以上),蜂群的数量最多、攻击性最强,螫人致死的纪录最多。其他主要分布的国家为巴基斯坦、中国的逗轿凯南部及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