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初十是什么节日,以及正月初十是什么节日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农历正月初十是什么节日
石头节,亦称为称老鼠娶亲日,俗称十指。
石头节定在初十日,从初十的十音化来。十与石同音。这一天,民间忌动石器,不搬石头,习惯祭祀碾神、磨神、碓臼搜唤野神、泰山石敢当神等等。
旧俗在除夕世喊于这些石器上贴春联后,正月初十日以前,是禁止使用的。过了正月初十日,则可以开封使用,无所讲究了。石头节与原始人类的大山及石头崇拜有着源流关系。
因为墙基用石头垒砌,老鼠又多生活在墙角窟窿里的缘故,正月初十日,民间传说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链拦。
初十这天挂起的花灯叫做“添丁灯”。添丁灯的叫法,源自粤语的发音中“灯”和“丁”相近,“添灯”寓意着“添丁”。
正月初九的晚上,村内新得男丁的家庭便会提前准备好花灯,待到十二点一过,便争先恐后将花灯挂起来。在风俗传统中,抢在初十零点之时挂上“头灯”,烧上“头炷香”。
正月初十,在蒙晋地区有老鼠娶亲,要吃莜面的习俗。根据民间传统,这一天也被称为“老鼠娶亲日”,吃莜面是为了讨好鼠爷,祈求新年交好运。
正月初十为满族天仓节,这一天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满族及汉族人将黏米面捏成“小碗”蒸着吃,而西部地区的满族及汉族人则将莜面捏成“小碗”蒸着吃
二、初十是什么节日
1、自迹码圆初十日开始,家家户户便要将厅堂打扫干净,神龛前置香案、置先祖牌位,备酒肴馔品连日供奉,以迎故祖。家人不许吵闹、不许赤身露体,在家中看到蛇蛙蝶鸟等一律不能打模含死,并且要焚香烧纸,说这些东西极有可能是祖先变化的。
2、到了十三日,焚烧冥衣、冥钱、灵屋祭奠新逝的长者;十四日是送祖之日,用冥纸写上祖先的名讳在户外焚烧以祭奠故祖。烧纸钱是不能只独给自己的亡亲,也要给无后人的亡灵烧一点,否则难免他们不会在阴间为难自家故祖,于是这便有了十五日夜为孤鬼"烧孤衣"传统。
3、贵州省毕节地区、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地,“烧包”时,以包砌塔,用香烛绕包塔一圈,留一缺口排成阵型,寓意亡者领取纸钱之路,纸钱包均为寸厚,每姿塌两包之间夹上画有骏马的纸片一张,称之为“驼钱马”。
三、正月有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 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风俗
正月有14个传统节日,分别春节、犬日、猪日、羊日、牛日(又称破五日)、马日、人日(又称人胜节)、谷日、天日、地日搏禅(石头生日)、火日、上(试)灯日、元宵节、落灯日。下文是关于“正月有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的具体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阅读了解。
1、春节:时间为正月初一,主要习俗有走亲戚、放烟花、放鞭炮、拜年、吃年糕、吃团圆饭等。
1、春节:时间为正月初一,主要习俗有走亲戚、放烟花、放鞭炮、拜年、吃年糕、吃团圆饭等。
2、牛日:时间为正月初五,阳历一般在1月25日至2月24日之间。在这天,人们有“赶五俗”、“吃五穷”、“赶五穷”、“破五”、“吃面”、“迎财神”、“吃饺子”的风俗。
3、人日:即“人民安之日”,时间为正月初七,源于古代中国神话,风俗有摊煎饼、戴人胜、捞鱼生、送火神等。
4、元宵节:时间为正月初十五,有扭秧歌、猜灯谜、赏花灯、游龙灯、踩高跷、打太平鼓等风俗。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节日风俗有:赏月亮、吃月饼、燃灯、观潮、赏桂花、玩花灯、放孔明灯等。通过阅读上述“正月有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和“八月十五是什么节郑卜日风俗”的具体介绍,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更多关于传统节日的介绍,敬请查阅其他相关资料。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节日风俗有:赏月亮、吃月饼、燃灯、观潮、赏桂花、玩花灯、放孔明灯等。通过阅读上述“正月有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和“八月十五是什么节郑卜日风俗”的具体介绍,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更多关于传统节日的介绍,敬请查阅其他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