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使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制成的计算机属于第几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晶体管计算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一、第一代计算机是晶体管还是电子管
第一代计算机是电子管。第一代计算机基于真空管技术,典型产品有1951生产的UNIVAC,由Mauchly and Eckert设计。第一代机是无操作系统,采用机器指令或汇编语言。
50年代是计算机研制的第一个高潮时期,那时的计算机中的主要元器件都是用电子管制成的,后人将用电子管制作的计算机称为第一代计算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发展有轮或三个特点:即由军用扩展至民用,由实验室开发转入工业化生产,同时由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和事务处理。
2、使用汞延迟线作存储设备,后来逐渐过渡到用悔行磁芯存储器。
3、输入、输出设备主要是用穿孔卡片,用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4、系统软件还非常原始,用户必须掌握用类似于二进制机器语言进行编程的方法。
二、晶体管计算机相比于电子管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
1、体积小,成本低,放大倍数高,便于集成化生产。
2、晶体管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精确度更高,数据的绝对值能够达到2的几十次方到几百次方,大大的提高了数据分析速度,是其他计算工具不能实现的。
3、晶体管计算机的产生带动了相关计算机小部件产品的广泛应用,为计算机时代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越。
电子管是利用加热阴极来产生使阴极发射电子而产生阴极电流来工的,其阴极电流受栅压改变而改变。
电子管的缺点体积大,能耗高,放大倍数小,生产成模让本高。
电子管的优点:电子管在束电流超过额定值时胡码首放大倍数随电流增大而减小,不会形成截止失真,同时,电子管允许消耗功率可以做的比较大。
晶体管(transistor)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可以用于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裤数调制和许多其它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开关,基于输入的电压,控制流出的电流,因此晶体管可做为电流的开关,和一般机械开关(如Relay、switch)不同处在于晶体管是利用电讯号来控制,而且开关速度可以非常之快,在实验室中的切换速度可达100GHz以上。
三、使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制成的计算机属于第几代
1、第二代。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国外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生存期大约是1957-1964年。其软件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等。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年制成余团尘,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
2、晶体管不仅能实现电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第二代电子计竖禅算机出现了高级语言中央处理单元。第二代计算机语言仍然是“面向机器”的语言,但它已注定要成为机器语言向更高级语言进化的桥梁。
3、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计算机都采用电子管作元件。电子管元件有许多明显的缺点。这些缺点使计算机发展受到限制。于是,晶体管开始被用来作计算机的元件。使用了晶体管以后,电子线路的结构大大改观,制造高速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也就更容易实现了。
4、1958-1964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经历了大范围的发展过程。从印刷电路板到单元电路和随机存储器,从运算理论到程序设计语言,不断的革新使晶体管电子计算机日臻完善。1961年,世界上最大的晶体管电子计或运算机ATLAS安装完毕。
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代电子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