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八路军在长沙建立的联络机构名称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1937年八路军在长沙建立的联络机构名为,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八路军在长沙建立的联络机构名称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一、八路军在长沙建立的联络机构名称
1、八路军在长沙建立的联络机构名称是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镇中森共产党设在湖南的一个公开办事机构,为湖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御亩开展、湖南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发展、抗战物资的输送和革命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38年11月长沙“文夕大火”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从长沙经沅陵迁到邵阳。同时迁往邵阳的有中共湖南省工委、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观察日报》社等中共组织、机关和团体。
2、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坐落于双清区昭陵西路两路口28号,原是老城区众多民居中一座有着青砖围墙的宅院,称曾家院子,占地面积760平方米。因为近年来的整修和维护,安静古朴中更显出一份干净和庄重。围墙和大门之内,有青砖铺地的庭院和一正一横两幢砖木结构建筑。昔日八路军办公和居住的房屋,现在已经精心设置成纪念馆。通过当时的旧貌重现、文物陈设和宣传展版等,来访者可以重温历培派史,接受红色教育。
3、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位于蔡锷中路徐祠巷15号,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7年10月,在国共合作抗日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派徐特立、王凌波从延安来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历时近三年,由徐特立担任驻湘代表、高级参议,王凌波任办事处主任。2020年3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五批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1938年3月办事处迁往寿星街2号.1938年10月周恩来,叶剑英由武汉来长沙,就住在这里。通讯处成立后,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救国的形式,吸收革命青年分赴抗日前线,向抗日前线转运通讯器材和医药用品。1938年通讯处被焚毁,现已按原貌重修。1972年,省政府将徐祠巷15号(徐家祠堂旧址)确定为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作为革命纪念地,并重新修缮,对外开放。
5、主要任务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方针,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推动各界爱国人士参与到抗日战争中来,动员群众募捐物资支援抗战,同时,利用公开而合法的地位恢复与发展湖南党组织。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共招收学员680人,培训人员2220人,营救人员65人,接待国内人士20000余人,国外人士20人,接收转运物资50000余件,为抗日救亡运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1937年八路军长沙联络机构叫什么
1、1937年八路军在长沙建立的联络机构名为八路军驻湘通讯处。
2、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位于蔡锷中路徐祠巷15号,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7年10月,在国共合作抗日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派徐特立、王凌波从延安来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历时近三年,由徐特立担任驻湘代表、高级参议,王凌波任办事处主任。
3、1938年3月办事处迁往寿星街2号.1938年10月周恩来,叶剑英由武汉来长沙,就住在这里。通讯处成立后,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救国的形式,吸收革命青年分赴抗日前线,向抗日前线转运通讯器材和医药用品。
4、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作为国共合作后在湖南最早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公开机关,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推动全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使湖南形成了国共两党以及各阶层同仇敌忾、团结合作、奋勇抗日的局面。
5、八路军颂蔽驻湘通讯处在邵阳所开展的工作,一是掩护0湖南省委开展党的革命活动。1939年2月,省工委在此召开了全省第一次扩大会议(当时又称省-会),到会的代表有全省各地地下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共30多人。纳慧会上由博古、高文华传达了0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武汉失守了,我们怎么办”的问题展开了讨论。重申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革命方针。会上通过选角,正式成立了“湖南省委”,共选出委员七人,候补文员二人。由高文华任省委书记,郭光州、任作民、徐特立、聂野茄州洪均、蔡书彬、王涛任委员、帅孟奇(女)、袁学之任候补委员。这次会议之后,湖南省委在通讯处楼上举办了三期党员骨干平训练班,每期十余人。他们是从邵阳、湘乡、衡阳、溆浦、宁乡、益阳、岳阳等地抽调来的党的地下骨干力量,有徐特立、王凌波等人负责授课。授课内容为《党的性质》、《论持久战》、《群众路线》、《游击战术》等,时间共约三个月。规定学员不准外出、不准与外界联系、不准互相问姓名和打听对方情况。通过学习之后,又分赴各个战斗岗位。
6、大力支持各抗日机关、团体的抗日救亡革命活动。当时,随同八路军驻湘通讯处迁来邵阳的0长沙市委、省青委、文化界抗战后援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观察日报》社、崇实女校等机关和团体,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支持下,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0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利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电台,接受、发表来自全国尤其是延安的抗战消息,以及国内外新闻,极大的促动了社会各界的抗战热情;其他各机关、团体纷纷组织宣传队、工作队、歌咏队、话剧团等走向街头、走向农村,宣传0的抗日救国主张,发动群众支援抗战募捐银元两千多元。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迁邵阳之前,著名史学家吕振羽受0湖南省工委的委托,在武冈塘田寺(今属邵阳县)创办了“塘田战时讲学院”。实际上是“南方抗大”,八路军驻湘通讯处迁来邵阳之后,在师资力量、组织管理、抗战信息等方面对该校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尤其是当该校被-强行解散时(1939年4月),通讯处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他们一方面与当局据理力争,以减小对讲学院的压力,另一方面帮助疏散人员,尽可能的保存了革命实力。
三、1937年在长沙建立的联络机构名
您要问的是1937年在长沙建立的联络机构名是什么?1937年在长沙建立的联络机构名是八卜饥路军驻湘通讯处。1937年八路军在长沙建立的联络机构名为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位于蔡锷中路徐祠巷15号,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芦乎,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设在湖南的一个公开办事机构,为湖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开展、湖南地陪弊悉区党组织的恢复发展、抗战物资的输送和革命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