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囚歌叶挺的背景资料的一些知识点,和囚歌 叶挺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囚歌 原文
1、作者:叶挺题名是:六面碰壁居士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丛冲,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2、编辑本段《囚歌》原文版(根据作者手迹抄录)
3、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从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六面碰壁居士
4、 1941年1月,国民党置民族抗日大义于不顾,动用了8倍于新四军的兵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唯肢",军长叶挺不幸被捕,从此身陷囹圄。但却留下广为流传的故事……热血铸就的囚歌皖南事变后,叶挺即被反动派囚禁在上饶集中营。关他的那间囚室渗山歼既黑暗,又潮湿,冰凉的地上,铺着几把发霉的稻草,上面尽是臭虫和跳蚤,让他受尽了折磨。为了诱骗叶挺投降,国民党反动派挖空了心思。一天,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派了一辆豪华的小轿车,把叶军长接到司令部参加宴会。宴会开始后,顾祝同向叶挺敬酒,劝叶挺发表宣言,声明新四军违犯了军令,只要这样做就可以出狱,甚至可以做官。叶挺手拍桌子,勃然大怒,道:“无耻,你们制造皖南事变,陷害新四军,破坏抗日,该是你们向人们认罪才对。”叶挺光明磊落,大义凛然,句句话如同利剑刺的顾祝同瞠目结舌。后来蒋介石亲自出马,劝叶挺投降,被叶挺严词拒绝。蒋介石气急将把叶挺关进重庆“中美合作所”,受尽折磨和迫害。叶挺将军身居囚室,不能驰骋抗日战场,不能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却被逼写什么声明和宣言,他一时热血沸腾,拿起笔在囚室的墙壁上写下了著名的《囚歌》。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郭沫若曾说:“他的诗是用生命和热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该文当年发表在一家刚刚创刊出版的《唯民周刊》4月6日的创刊号上,立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不胫而走,被广为传诵并流传至今。蓄发明志被俘入狱后,叶挺即开始蓄发,发誓不获自由,绝不理发、修面。叶挺在狱中,常有国民党要人来劝降,每到这时,特务头子戴笠都要派沈醉劝说叶挺剪掉长发。有一次,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要去见叶挺,沈醉便又去劝说叶挺剪发。这次沈醉改换了方式,以拉家常的形式说,重庆这些日子太闷热,许多人因为头发长长了虱子,劝叶挺赶快剪掉长发,以免遭虱咬之苦。叶挺早已识破其用意,愤怒地说:“不获无条件释放,绝不剪去头发。”抗战胜利后,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蒋介石被迫释放叶挺。当叶挺走出监狱时,头发已长得披到肩上,胡须也到了胸前。叶挺对沈醉说:“过去你几次劝我把长发剪掉,我都没有答应,现在我要自动把它剪下来,还要好好保存起来,用以教育后人。”出狱后的第一个心愿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被软禁在恩施的叶挺,于9月14日,押解到了重庆。重庆谈判期间,中共向国民党提出了释放叶挺、廖承志、张学良、杨虎城和一切政治犯的要求。1946年初的旧政协会上,郭沫若大声疾呼无条件释放叶挺,并援引叶挺在狱中写的一首四字诗:“四次辞呈,三年军长;一朝革职,无期徒刑。”借叶挺之诗抒愤。中外记者也纷纷走访国民党当局,询问何日释放叶挺。蒋介石反动政府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不得不在1946年3月4日下午恢复了叶挺的自由,叶挺是在这天的《大公报》上看到要释放他的消息的。特务头目沈醉,这天也奉特殊使命去囚室“拜望”叶挺,毕恭毕敬地问道:“叶将军出狱,打算首先办哪些紧要的事?叶挺毫不犹豫地说:“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申请参加中国共产党。”果然,叶挺出狱的第二天——3月5日的晚上,他立即奋笔疾书,向党中央发出申请入党的电文……历史如车轮,滚滚风尘而去。诗人臧克家曾写过一首诗《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叶挺将军,便是后一种人,永活在人民的记忆中。。
二、囚歌叶挺的背景资料
1、叶挺(1896年9月11日~1946年4月8日),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杰出的军事家;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哪腔。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2、1896年9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先后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堂、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
3、1919年初,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在粤军中任支队副官,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4、1921年,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次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时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
5、1924年,赴苏联,入莫链缓纳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6、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
7、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独立团为先遣队讨伐军阀吴佩孚,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
8、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后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在中国革命的转变关头,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州起义失败后,因受到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责难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与党脱离关系,流亡欧洲,后到澳门隐居。
9、棚没1933年11月,到福州帮助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福建事变”后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0、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济深、陈铭枢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11、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12、1939年5月,穿越日军封锁线,北渡长江,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在津浦路东西两侧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初,日军五千余人在空军配合下进犯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他指挥军直属队顽强苦战,毙伤日军数百人,将敌击退。
13、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坚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多次交涉没有结果。
14、1946年3月4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叶挺获释,第二天,他就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叶挺参加了国共谈判三人军事会议。
15、4月8日,他后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难,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邓发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杨眉和幼子阿九。(后经周恩来对叶挺子女的讲述,可知此次事故是国民党特务在飞机上做了手脚,飞机才在途中出现故障导致坠毁)
16、噩耗传出后,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朱德提词:“为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周恩来写了《“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念文章。
三、囚歌(叶挺)赏析
1、——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2、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
3、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作者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八一南昌起义的总指挥,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叶挺。
4、诗的开篇是一组凝练而又生动形象的对偶句,在鲜明的对比中,蕴含着褒贬爱憎之情。同时也为后两节作铺垫。“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生动而深刻地表明反动派所给“自由”的本质,便是人格的沦丧和气节的毁灭!
5、诗的第二节语言铿锵,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一个革命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格。“自由”,对一个身在牢笼的革命者来说,是多么渴望!但是“自由”不能靠反动派的施舍,也不能向敌人卑躬屈膝来换取;而只能靠斗争,只能在彻底推翻旧世界之后,才能真正获得!所以,在无比黑暗的牢狱中,诗人仍然高唱悉手自己的希望之歌:“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无畏的自我献身精神。
6、《囚歌》三节,层层深入,抒发悉磨了叶挺将军的爱憎分明之情,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贞睁陆斗气节和崇高人格,反映了革命者崭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读到此诗,胸中顿时会有一股热气直往上涌,令人感慨不已。这首诗教育人们懂得人格气节的尊贵,在面对外来任何压力时都不能放弃它,更不能糟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