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满清十三皇朝的问题,以及和亚视满清十三皇朝国语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满清十三皇朝是哪十三个皇帝啊
满清十三皇朝的十三个皇帝:
1、显祖:塔克世
2、太祖:努尔哈赤
3、太宗:皇太极
4、世祖:顺治皇帝
5、圣祖:康熙皇帝
6、世宗:雍正皇帝
7、高宗:乾隆皇帝
8、仁宗:嘉庆皇帝
9、宣宗:道光皇帝
10、文宗:咸丰皇帝
11、穆宗:同治皇帝
12、德宗:光绪皇帝
13、恭宗:宣统皇帝
满清十三皇朝的皇帝列表
清太祖努尔哈赤(追尊)、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清世宗雍正、清高宗乾隆、清仁宗嘉庆、清宣宗道光、清文宗咸丰、清穆宗同治、清德宗光绪、宣统帝溥仪。(注:清朝只有12个皇帝,清朝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故一个年号为一朝,而皇太极用过两个年号,故称13朝)
一、皇帝列表(姓名/统治时间/年号)
1、
2、
二、皇帝资料
1、皇太极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大汗、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
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
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
在崇德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2、康熙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第三子,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清朝第四位、清军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崩于北京畅春园,享年六十八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3、乾隆
乾隆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满族,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初封和硕宝亲王。
乾隆六十年(1795年),弘历禅位于皇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仅次于其祖父清圣祖康熙帝)、年寿最高的皇帝。
4、道光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为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二子,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9月16日)撷芳殿,母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嘉庆十八年(1813年)被封为和硕智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1820年7月25日)嘉庆帝病死后,旻宁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道光”。
清道光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正月,道光帝在内外交迫中忧愁成疾,到第二年正月丙午日,病情加重,中午,道光帝崩于圆明园慎德堂内。
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庙号宣宗。葬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慕陵。
5、同治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清十三皇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皇太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旻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淳
满清十三皇朝顺序是什么
清朝皇帝顺序:努尔哈赤(天命)、皇太极(天聪)、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永琰,后改顒琰(嘉庆)、绵宁,后改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庙号—清太祖,年号—天命,在位时间1616年~1626年(总共10年)
2、爱新觉罗·皇太极,庙号—清太宗,年号—天聪与崇德,1626年~1636年(总共10年)
3、爱新觉罗·福临,庙号—清世祖,年号—顺治,1644年~1661年(总共17年)
4、爱新觉罗·玄烨,庙号—清圣祖,年号—康熙,1661年~1722年(总共61年)
5、爱新觉罗·胤禛,庙号—清世宗,年号—雍正,1722年~1735年(总共13年)
6、爱新觉罗·弘历,庙号—清高宗,年号—乾隆,1736年~1796年(总共60年)
7、爱新觉罗·颙琰,庙号—清仁宗,年号—嘉庆,1796年~1820年(总共24年)
8、爱新觉罗·旻宁,庙号—清宣宗,年号—道光,1820年~1850年(总共30年)
9、爱新觉罗·奕詝,庙号—清文宗,年号—咸丰,1851年~1861年(总共10年)
10、爱新觉罗·载淳,庙号—清穆宗,年号—同治,1861年~1874年(总共13年)
11、爱新觉罗·载湉,庙号—清德宗,年号—光绪,1874年~1908年(总共34年)
12、爱新觉罗·溥仪,庙号—清宪宗,年号—宣统,1908年~1912年(总共4年)
清朝开基立业
明朝初,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后按地域分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作为管理机构,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清朝统治者为出身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建州女真首领爱新觉罗·孟特穆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
明朝宣德八年(1433年)因部族冲突被害。
明朝正统五年(1440年)建州部南移,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南移后,建州女真部与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
满清十三皇朝指的是哪13个皇帝
1、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
2、皇太极(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
3、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
4、康熙,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5、雍正,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
6、乾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在位60年。
7、嘉庆,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
8、道光,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
9、咸丰,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10、同治,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
11、光绪,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
12、宣统,(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
13、慈禧(垂帘听政)
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11月28日),其父惠征。慈禧年二十二时,生下载淳,母以子贵,晋封懿妃,次年又晋封为懿贵妃,在宫中地位日显。
咸丰帝死后,慈禧发动政变,诛杀肃顺,终于实现了“垂帘听政”。在这以后的近50年里,她独断朝纲,在此期间,地球上的许多国家科技发展,经济繁荣,政治改良。
而中国却被这样一个充满权利欲的女人把持着,死气沉沉,发展迟缓,为了一己私利,她可以施展阴谋,倒行逆施,置民族的利益于不顾,终于酿成了她死后3年的清王朝的国破家亡。不仅如此,慈禧所造成的危害,给我们民族留下了沉重的包袱.
满清十三皇朝的四部曲
本剧分成四部播出,分别是:满清十三皇朝之血染紫禁城,咸丰、同治两朝,1990年4月5日首播,共20集。
咸丰十一年,帝崩,传位于年仅六岁之小皇子载淳。帝崩前授命肃顺、载垣等八人为顾命大臣,慈禧遂与恭亲王奕䜣密谋诛肃顺,定为“辛酉政变”。之后,慈禧与慈安两宫垂帘,并由恭亲王奕䜣为议政王,把持政务。六岁小皇子储立为帝,改为同治年号,同治登位,年仅六岁,一切政务皆由生母慈禧太后和恭亲王主持。慈禧本一位极有野心之妇人,两宫垂帘后,便以太后身份政事上每加意见,干预朝政。恭亲王早就看出其政治野心和权力欲望,故处理政事时明争暗斗,冲突遂起。同治因慈禧专注于政事,加上慈禧之专横,缺乏生母关怀,更加亲近宅心仁厚慈安太后。因此,慈禧与同治之间母子感情便日渐疏离。
同治十七岁时,虽然名义上还政,但大权落慈禧与恭亲王手中,亦因为自小过着骄纵生活,故亲政以后无甚表现,俨如一傀儡皇帝。同治为免处处受慈禧箝制故建议,重修圆明园讨好慈禧,但此事为恭亲王所阻,以国库空虚为由责,说不可修园,令同治大为反感,罢去恭亲王及一干大臣之职。慈禧对修园之事虽有所喜,但因修园而罢恭亲王亦感同治过分,故慈禧重新复用恭亲王等人,更将同治责难一番,母子间感情又进一步破裂。又因慈禧不满同治所立之皇后,故处处为难皇后,更加深母子间之裂逢。同治因此而不问政事独居于乾清宫寄情声色,时与太监私出宫外游乐一天。同治出宫野游之时被小刀会人马丁兆伦所劫持,幸得前朝宫女丁秀凤所救幸免于难。凤原为前朝宫女,同治幼时迷途曾救之,反被冤枉拐去,同治慈禧遂赶之出宫。丁兆伦乃丁秀凤之弟,因感满清糜烂不堪,招致国家陷于水深火热中,而毅然加入反清复明组织小刀会。未婚妻温彩霞之父因受安德海陷害而身亡,温彩霞更被安德海据为已有,丁秀凤对安德海恨之入骨,后因安德海以‘太监私自出宫’之罪名被斩,丁兆伦与温彩霞才能再续前缘。同治因出宫野游而染上性病,终因病毒感染太深而病发身亡,而丁秀凤因弟劫持同治事替其顶罪而受刑。丁秀凤临行刑前得悉同治死讯,悲痛而终。同治虽贵为皇帝,但死时才只有十九岁,一代皇帝落得如此惨淡收场,亦可算慈禧之专横底下牺牲品了。满清十三皇朝之皇城争霸(海外版:满清十三皇朝之危城争霸),光绪、宣统两朝,1992年4月27日首播(此部分于1990年拍摄,但亚视延至1992年才播出),共24集。(本剧至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的军队包围紫禁城,发动的北京“政变”。鹿钟麟奉代理大总统黄郛之命,带着《修正清室优待条件》与李石曾、张璧率众进入紫禁城,威胁以景山排炮轰击紫禁城,强逼溥仪签字,取消皇帝尊号并且限二天内赶走溥仪为止)。
公元一八七四年,同治帝驾崩,慈禧为了能继续垂帘听政,毅然册立醇亲王刚满四岁之子为帝,是为清德宗光绪帝。成年后的光绪欲励精图治却无法拥有实权,甲午战败之后虽有意起用民间有识之士康有为等实施变法,却被慈禧残酷镇压,光绪求助袁世凯反被出卖,被软禁瀛台,其爱妃珍妃亦被打入冷宫。此时八国联军攻入京城,慈禧决定弃城而逃,光绪宁死不逃,珍妃跳井身亡!及至此时,慈禧病重,为防止光绪重掌政权,决定处死光绪,立宣统傅仪为帝。
关于满清十三皇朝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