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目录一览:
- 1、受想行识什么意思
- 2、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什么意思
- 3、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4、“受、想、行、识”分别指什么?
- 5、色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
受想行识什么意思
1、“受想行识”是佛教用语,是指“五蕴皆空”中“五蕴”中除了“色蕴”之后的四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
2、想 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即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3、行:这个稍微复杂 识:意识,也就唯识里讲的第六识 生与死间就是,那个意识体,就算识神状态 色受想行识都是蕴魔统称。在淫爱前受 此为第七受支。受,是领纳感受意。
4、意思是所谓五蕴皆空,意谓不论物质现象(相当于色)或精神现象(受、想、行、识)均属因缘所生法,无固定不变之自性;若以其为实有自性,则是虚妄分别,故色之本质为空。
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什么意思
色、受、想、行、识是一个佛教用语,是“五蕴皆空”中“五蕴”。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五蕴理论。
受蕴:“受”是内心领纳所缘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念,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称为三受。
“受想行识”是佛教用语,是指“五蕴皆空”中“五蕴”中除了“色蕴”之后的四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和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
色,是除我们心灵之外的客观世界,包括我们的身体;受,是指感官接受刺激;想,是感觉并形成名称;行,思维;识,意识,形成概念等。色、受、想、行、识是五蕴。
“行”。想深了,想什么深了呢?因为受。为什么有受呢?因为有色。每人都有身体,身体是什么?这就是行。“识”。识是“色”的一个果——结果。就是说有这个色,由色变成受,加深了。要是不谈受,只谈识。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释义: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都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颜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干净,不增不减。
出自:《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译者:玄奘 全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意思是:什么是色,就是空性;什么是空性,就是色。原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分别指什么?
“受想行识”是佛教用语,是指“五蕴皆空”中“五蕴”中除了“色蕴”之后的四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
色受想行识意思分别指:色: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和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香、味、触,所知的外镜,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色、受、想、行、识是一个佛教用语,是“五蕴皆空”中“五蕴”。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五蕴理论。
受:你的悲欢苦乐是不是感受?,科学上叫神经的调节作用 想:意识的造作心理 行:这个稍微复杂 识:意识,也就唯识里讲的第六识 生与死间就是,那个意识体,就算识神状态 色受想行识都是蕴魔统称。
就称为“识”。备注:“诸比丘,我说行是业。”[xvi]是佛陀对业下的定义。[xvi] 《增支部》第三卷第四一五页。 “心所”,是心所有法的略称,即是心的附属物。
色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
色、受、想、行、识是一个佛教用语,是“五蕴皆空”中“五蕴”。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五蕴理论。
受蕴:“受”是内心领纳所缘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念,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称为三受。
“识”。识是“色”的一个果——结果。就是说有这个色,由色变成受,加深了。要是不谈受,只谈识。
“受想行识”是佛教用语,是指“五蕴皆空”中“五蕴”中除了“色蕴”之后的四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和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
受想行识简单解释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佛教的受想行识怎么理解、受想行识简单解释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