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铜陵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这个问题,为什么铜陵学院分那么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铜陵学院成人自考和铜陵电大自考区别
铜陵学校的成人自考,认可度更高。
两个都是是成人高等教育,所谓的夜校。电大在社会上名声不是特别好,虽然他的文凭在层次上比铜陵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文凭高。因为在人们眼里电大只要有钱就能上,上了就能毕业。铜陵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好歹上的时候要参加一次成人高考,所以相对来说,铜陵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文凭拿出来稍微好看点。
铜陵学院汉语言文学怎么样
铜陵学院(育秀校区)铜陵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区域交通枢纽、沿江生态山水名城——安徽省铜陵市,其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铜陵学院。2009年9月,被批准为安徽省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中文名:铜陵学院
校训:明德、尚能、博学、日新
创办时间: 1978年
类别:公立大学
所属地区:中国安徽
主要院系:有12个系,47个本专科专业
目录[隐藏]
学校标志
学校校训
学校地址
历史沿革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专业设置
合作交流
学校实力
发展目标
领导机构学校标志
学校校训
学校地址
历史沿革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专业设置
合作交流
学校实力发展目标领导机构
[编辑本段]学校标志
校徽主要采用了能鲜明体现铜陵独特历史文化和体现铜陵学院自身形象的视觉元素,并将它们融合为一组具有视觉张力和文化意蕴的象征符号。 1、以双圆图形构图,象征着古与今、天与人、人与人通贯融合的时代风貌,寓意铜陵学院顺时而动,与时俱进,前程无限美好。 2、以古代刀币为主造型,说明了铜陵学院以财经为主,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办学特色;顶部以“钥匙”之外型喻其理想、信念、智慧开启知识宝库,亦折射出教育“传道、授业、解惑”之本质。其整体又是一个“人”字形古铜钟,既体现了铜陵学院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百年树人的办学宗旨;又传达了铜陵“古铜都”的历史文化特色。 3、主造型饰以“铜陵”二字演绎的中国传统连纹,连纹以“龙型”贯穿,寓意铜陵学院在本区域之翘楚地位。 4、采用古铜色系,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又具有厚重、自然、渊博、和谐、发展的文化意味,与整个徽标形象的内涵和谐统一。
[编辑本段]学校校训
“明德”语出《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寓意要学到高层次的学问,就必须把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与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相结合。“尚能”,崇尚能力,培养技能,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本领;“博学”取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寓意要树立起博学多识,兼容并包,融贯中西的学风。“日新”取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日新即每日创新,与时俱进,不懈开拓
[编辑本段]学校地址
老校区(育秀校区):安徽省铜陵市北京中路297号主校区(翠湖校区):安徽省铜陵市翠湖四路1335号铜陵学院新校区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为安徽师范大学铜陵专科学校,1983年改建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隶属省财政厅管理。2000年,合并原安徽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成立新的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并更名为铜陵学院,隶属省教育厅主管。
[编辑本段]办学规模
铜陵学院校园一角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328亩(约885357平方米),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翠湖校区),位于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段,老校区(育秀校区)位于铜陵市文化、商业繁华地段--铜陵市北京中路。学院现有教职工767人,其中专任教师618人,教授、副教授191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270人,成人教育在籍生2000多人。学院现有馆藏纸质图书80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各类校舍面积33.5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多万元。[1]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学院馆藏图书75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500万元。编辑出版有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学院现有教职工728人,其中专任教师558人,教授、副教授181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239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054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400人。办学理念学院是安徽省财经、经济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会计实务实验室为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学院实行普通本专科、函授、夜大学、干训班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形式。。《管理学》、《税法学》、《C语言程序设计》等多门课程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建有多门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和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年基础教育系撤消合并到计算机系与艺术系并分别更名为计算机与数学系和文学与艺术传媒系。新校区大门育秀校区大门
[编辑本段]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电子商务、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工程管理、法学、英语、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金属材铜陵学院校园一角料工程,建筑工程、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32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33个本科专业,另设有体育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设有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教育教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铜文化研究中心、铜刻艺术研发与推广研究所、有色金属与加工工程研究所、农村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1]
[编辑本段]合作交流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爱铜陵学院校园一角尔兰、阿根廷等国5所高校建立正式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与英国利物浦约翰。莫尔斯大学开展2+2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合作办学项目。[1]
[编辑本段]学校实力
铜陵学院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建校以来,学院共为社会输送4万多名合格专门人才,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近5年来,学院招生第一志愿满足率、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均居于全省本科院校前列,2007年,该院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本科第一志愿满足率超过105%,本科新生报到率达到了97.8%,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37%。[1]
[编辑本段]发展目标
近年来,学院牢固树立“六个第一”即:“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特色是第一支柱、质量是第一生命、改革是第一动力、人气是第一保证”的办学理念,坚持财经教育比较优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着力打造经济类、管理类学科特色,努力实现管、经、工、文、理、法、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以教师为本,注重加强以教师队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教学楼提高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内涵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技能、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坚持面向地方的办学方针,主动承接地气,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使学校成为支持和贡献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着力推进学院体制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增强学院的办学实力,争取到2010年,把学院建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全日制在校学生达15000人、财经特色较为鲜明、整体水平较高的教学型、多科性本科院校。[1]
[编辑本段]领导机构
姓名职务分管工作
储国定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工作,并分管办公室、组织部等部门工作
丁家云党委副书记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并分管人事处、财务处等部门工作
王刚党委委员副院长分管总务处、国资处、保卫处(武装部)、后勤集团等部门工作,并联系共青团工作
崔国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主持纪委工作,并分管监察审计处、宣传部(统战部)、工会、学生处(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工作
倪国爱党委委员副院长分管教务处、发展规划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工作
冯德连党委委员副院长分管科技处、图书馆、教育教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等部门工作,并负责校地合作工作[2]
2023铜陵学院成人本科报名时间
关于铜陵学院成人本科2023年报名及考试时间安排,2023年铜陵学院成人本科报考时间为上半年12月-3月,下半年6月-9月;考试时间为4月和10月,4月考试时间是4月15日、16日,10月考试时间是10月28日、29日。要报考2023年铜陵学院自考的同学不要错过报名时间哦!铜陵学院具体报名和考试时间当地教育考试院会在官网进行公布。
1、铜陵学院自学考试
大部分省份的自考为2次,2023年4月时间安排在4月15-16日,10月自考时间安排在10月28-29日,考生需要在考前1-2个月进行报名。
2、铜陵学院成人高考
成人高考报名通常在每年的8月底-9月初进行,2023年成人高考时间为10月,属于全国统考,由组织统一考试,省统一组织录取,每年只举行一次考试,考生如果想要参加考试需要提前进行报考,如果错过报考就只能等到明年再报了。
3、铜陵学院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每年有春季和秋季两次入学机会,春季入学时间为3月份,报名时间为12月到次年3月,秋季入学时间为9月份,报名时间为5月到9月份。
2023年铜陵学院成人本科预报名,有意向的同学也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咨询。相关院校继续教育学院的招生老师坐标铜陵市,铜陵市自考和成考还有更多有想了解的欢迎提问!铜陵学院成人本科预报名地址:https://www.87dh.com/xl/
铜陵学院翠湖校区地址
铜陵学院地址在:翠湖校区:安徽省铜陵市翠湖四路1335号
育秀校区:铜陵市北京中路297号
学校简介
铜陵学院是安徽省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坐落于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安徽省铜陵市,迄今已有50多年办学历史。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
学校现有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法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12个学院,
另设有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现有59个本科专业(含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涵盖经济学、
管理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法学等7大学科门类。学校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
2018年铜陵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
2018年铜陵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
铜陵学院坐落于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安徽省铜陵市,迄今已有50多年办学历史。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2009年10月,学校获批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并于2013年通过了项目验收。2012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现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约873630平方米),各类校舍面积33.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222多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9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现有教职工822人,其中专任教师67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1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96人,外聘教师201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7209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761人。
学校现有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法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12个学院,另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现有49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法学等7大学科门类。建有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铜文化研究所等16个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
学校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拥有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成为国家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铜陵学院与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学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又成功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项目。此外,建有金融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7个省级特色专业,《管理学》、《税法学》、《成本会计》、《金融学》等13门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实务实验室、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等6个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服务生产建设一线为主的应用性科学研究方向,科研投入不断加大,科研实力显著增强。现有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人。近3年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45项,教师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0多篇。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1项,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
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坚持走内涵发展、开放办学、合作育人之路,不断创新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在安徽省较早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办学思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方面,走在全省同类高校的前列。2008年12月,学校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担任首任轮值主席单位。此举,受到了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等领导的关注和批示。为强力推进省示范应用型高校建设,让广大师生享受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在认真分析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充分把握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八百工程”的决策部署,被省教育厅领导赞誉为“具有战略思维的大手笔”。经过近一个周期强化建设,积极实践,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坚持主动贴近、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与地方共建“四个中心”(地方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地方产学研合作中心、地方政府决策咨询中心、地方教育文化中心)为平台,共建“四个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教学基地和研究基地)为依托,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初步形成了校地、校企互利共赢、共生共育、共同发展的局面。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爱尔兰、韩国、阿根廷等国家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2005年,学校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2012年,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目前,我校正与美国、爱尔兰、法国等国家的高校开展“3+1+1”、“2+2”等形式的合作办学项目,并与友好高校互派访问学者。
学校招生分数线连续多年持续攀升,稳居安徽省同类院校前列。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四年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皆为100%,文科最低录取线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控制线10分、13分、15分、22分,理科最低录取线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控制线21分、25分、33分、27分。毕业生就业率连续6年达到95%以上。
学校积极构建以沈浩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先后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安徽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安徽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等。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