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两个务必的内容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两个务必的内容的知识,包括两个确立 两个维护 四个意识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在胜利面前,中国共产党丝毫没有飘飘然,而是及时地给全党打预防针,要求做到“两个务必”。这种异乎寻常的冷静与清醒,体现了中共强烈的使命意识、忧患意识。
扩展资料:
在中国革命转折关头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保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准备,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做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有重大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
两个务必的内容,两个务必是什么
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于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著名论断。
“两个务必”是在中国革命伟大历史转折关头,对党未来肩负的历史任务的深刻思考,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扩展资料创业难,守业更难。夺取政权不易,巩固政权更不易。能否一以贯之坚持“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能否赢得长期执政这场严峻考验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要求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坚持“两个务必”,他不仅是“两个务必”的提出者、倡导者,也是“两个务必”的坚守者、践行者。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两个务必”,自觉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两个务必
参考资料:人民网-牢记“两个务必”永葆斗争精神
两个务必的具体内容是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首先,从直接背景看,“两个务必”形成于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前夕。
解放战争中后期,中央工委、后委和毛主席、党中央先后从陕北向华北转移,进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从1947年5月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到1949年3月毛主席、党中央由西柏坡移驻北京,前后不到两年时间。
扩展资料
“两个务必”已经成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重要政治保证,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我们需要在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牢记“两个务必”,进一步深化党的理论自觉、路线自觉、使命自觉,不断强化和提升所有党员的思想境界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之所以这样提出对全党的警醒。
是因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预见到革命即将胜利,但是“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个务必
“两个务必”的内容是什么
“两个务必”的内容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中国国家总书记曾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两个务必的历史背景:
“两个务必”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首先,从直接背景看,“两个务必”形成于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前夕。解放战争中后期,中央工委、后委和毛主席、党中央先后从陕北向华北转移,进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从1947年5月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到1949年3月毛主席、党中央由西柏坡移驻北京,前后不到两年时间。党中央驻西柏坡时期,三大战役的发动和全面胜利,标志着全国胜利即将来临,中国共产党将由一个长期被压迫、被围剿的党变成全国范围的执政党。
标志着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包围城市转入城市领导农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创业之难即将成为过去,而巩固和开创新事业的考验即将成为现实;标志着中国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这样的历史条件,就将胜利之后如何防止“其亡也忽”的悲剧发生很尖锐很现实地提上了党的议事日程,而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一切活动就是为加速实现这样的历史性转变和战胜转变之后所面临的各种新考验作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理论上准备。
这一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坚定不移的彻底革命精神等。其最核心的内容,则是“两个务必”。
两个务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于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话指出: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拓展资料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一、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三大战役结束后,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在这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革命在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此外,会上还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更长,工作更艰巨,因此,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警惕居功自傲、贪图享乐思想的滋长,警惕资产阶级用糖衣炮弹的攻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这一指导思想至今仍是我党思想工作的重心,并且应加大奖惩力度,维护我党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形象。
二、主要内容
1、制定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政策,确立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新国家的蓝图,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理论上做了准备。
2、说明在全国胜利局面下,党的工作中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3、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
4、估计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阶级斗争的新形势,提醒全党警惕“糖衣炮弹”,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意义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战争转向生产建设,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做了政治、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等多方面的充分准备,描绘了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使全党在新的形势下,达到高度的团结统一,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