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同位素扫描,以及骨同位素扫描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骨扫描检查小知识
1.请问什么是骨扫描
“骨显像”的俗称,核医学的常用检查项目之一。
同位素全身骨扫描是通过放射性核素检测骨组织的形态或代谢异常。骨显像包括骨全身显像、局部骨平面显像、骨三相显像、骨断层显像、骨SPECT/CT显像、F18(氟)正电子骨显像。
方式骨扫描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的核医学影像检查,它与局部骨骼的X线影象检查不同之处是检查前先要注射放射性药物(骨显像剂),等骨骼充分吸收,一般需2~3小时后再用探测放射性的显像仪器(如γ照相机、ECT)探测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若某处骨骼对放射性的吸收异常增加或减退,即有放射性异常浓聚或稀疏现象,而骨扫描中骨放射性吸收异常正是骨代谢异常的反映。因此,骨扫描比X线检查发现的病灶要早,可早达3~6个月。
临床应用1.继发性骨肿瘤骨显像对于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在肿瘤转移的早期就伴有局部骨组织代谢异常,因此骨显像发现恶性肿瘤骨转移灶可较X线摄片早3-6个月。
成人骨转移多见于乳腺癌、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骨显像应为此类病人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恶性肿瘤患者如主诉有固定的骨骼疼痛,但实验室各项检查及X线摄片等显示正常结果时,应做骨显像以早期发现转移病灶。
2.恶性原发性骨肿瘤摄取骨显像剂(放射性药物)比正常组织或良性骨肿瘤高,在骨三相显像中,动脉相可有早期充盈,血池相呈现局部充血,延迟相表现为局部放射性异常浓聚。恶性原发性骨肿瘤以成骨肉瘤、Ewing氏肉瘤及软骨肉瘤的恶性程度最高。
骨显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属何种类型的肿瘤,临床需结合年龄、病变部位、病变数量、显像图的形态等综合分析。某些原发性骨肿瘤的骨外转移灶(通常是肺转移)也能浓聚骨显像剂,骨显像对于成骨肉瘤肺转移的诊断远较X线诊断敏感。
以溶骨性改变为主的原发性骨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病变组织对显像剂的摄取无明显增加,故诊断灵敏度不及X线检查。一般来说,骨显像显示病灶的范围比X线片所显示的要大,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骨肿瘤,骨显像能显示骨质代谢异常的范围,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合理安排放疗照射野的大小以及估计治疗后的效果。
3.骨折大多数骨折的诊断依靠X线摄片并不需进行骨骼显像。但对于脊椎、趾骨、腕骨、跗骨、胸骨和肩胛骨等处的细小骨折,X线有时难以发现,此时做骨显像有诊断价值。
应力性骨折是一种多次超负荷运动引起的骨折。又称为行军性骨折或疲劳性骨折,类似细微骨折,在新兵训练和长期急行军时发生率很高,若不及时休息,继续增加负荷,可能使细微骨折加重为明显骨折,由于细微骨折没有明显的骨断裂线,X摄片不能发现异常,而在骨延迟显像中可发现出现于疼痛部位的卵圆形或梭形放射性异常浓聚,如骨显像未见此类异常浓聚,可排除应力性骨折。
4.无菌性坏死骨折和错位能损伤骨的血供,引起无菌性坏死。股骨头是缺血性无菌性坏死最常见的部位,坏死初期表现为患侧股骨头区放射性减少,随着股骨头磨损髋白,***血管重建,放射性核素摄取量增多,逐渐出现“炸面圈”样改变,即中心区放射性减少而周围放射性增强,后期由于髋白磨损更加严重,放射性聚焦更加明显以至掩盖了股骨头坏死的放射性减少,但断层显像仍能见到“炸面圈”征象。
一般认为骨三相显像较单纯延迟显像灵敏。在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早期可见局部动脉灌注相减低和血池相静脉回流障碍。
5.移植骨监测骨显像对判断移植骨是否存活有独特价值。骨移植后,待软组织损伤反应减退,局部骨显像若见移植骨处放射性近似或高于正常骨组织,表明血运良好,植骨成活。
骨显像常用于下列情况:(1)原发性骨肿瘤及骨肿瘤的软组织和肺转移的早期诊断;(2)检查原因不明的骨痛;(3)选择骨骼病理组织学检查部位;(4)制定放疗计划;(6)对可疑肿瘤患者进行筛选;(7)骨骼炎性病变的诊断及随访;(8)应力性骨折、缺血性骨坏死等骨关节创伤的鉴别诊断;(9)Paget病的定位诊断及治疗后的随访。常用骨显像剂 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
剂量为740-1110MBq(20-30mCi)。医学意义骨扫描可早期发现骨转移性肿瘤,因此对不明性质肿块的患者来说,发现有骨转移性肿瘤存在,意味着所患肿块为恶性,即已向骨骼转移。
对已明确为癌症的患者,有助于对该癌症进行临床分期,即判断是处于早期还是晚期,从而让医生决定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是局部手术、放疗,还是全身化疗,局部手术时是否有必要广泛彻底地根除。经过治疗的癌症患者可以通过有规律的重复骨扫描(每次间隔3个月~1年)观察有无骨转移及骨转移程度的变化,以监测治疗的疗效和有无肿瘤复发。
骨扫描能判断疼痛是关节炎,还是关节旁骨路病变所致,是骨关节病变还是内脏、神经性疼痛,能诊断各种代谢性骨、关节病变,在肢体软组织炎症中早期诊断骨髓炎,能发现一些特殊部位如跖骨、肋骨等的细微骨折,观察移植骨的血液供应和存活情况,评价上述各种骨关节良、恶性病变治疗的效果。因此,骨扫描在国外癌症患者中是常规检查项目,也是国内大型综合性医院中核医学科最主要的检查项目。
全身骨扫描同位素全身骨扫。
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的书写
m是指放射性核素的同质异能态。
99锝,指的是质量数为99的锝的基态,而加标注m的“99m锝”,指的是质量数也是99,但是此放射性同位素处于某激发能级态,它产生的射线能量和基态“99锝”有所不同。可以参见卢希庭或者北大出版社版本的《原子核物理》。
另外医院核医学科利用99锝在骨骼中富集现象,结合此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伽马射线,进行骨骼造影成像,用以诊断骨癌。这种核素产生于99钼的β衰变,这个衰变体系通常叫做“钼锝发生器”,99钼源经常被业内人士昵称为“奶牛”。
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制备销售此核素的单位之一。四川(或许是核动力院)有一家,汶川地震之后好像停止生产销售了,通过中国同位素公司进口也是一个渠道吧,不过安全审核许可手续繁杂,购买周期久,价格昂贵。
脑缓存容量有限,很详细的数据我得回头翻看资料再补充,不过不懂瞎忽悠就不厚道了。。。
什么是同位素骨扫描有伤害吗
同位素骨扫描是将趋骨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引入人体,使骨骼显影,是诊断骨骼疾病的一种检查方法。它不仅能显示骨骼的形态,而且也可以使局部骨骼的代谢和血流供应的轻度异常,表现为局部放射的聚集异常。因此,它可以较早发现骨骼疾病,尤其对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Re-Os同位素系统
(1)Re-Os定年基本原理
Re有两种同位素(185、187),其中187Re是放射性同位素。Os有7种同位素(184、186、187、188、189、190、192)。由于187Re衰变产生187Os,190Pt衰变产生186Os,体系中Re/Os和Pt/Os比值的变化会影响187Os、186Os与其他Os同位素的比值。其他几个非放射成因同位素之间的相对比值是不变的。
Re-Os定年法是基于187Reβ衰变产生187Os来计算地质年龄的。根据放射性衰变规律,矿物形成后的t时间内187Os增长方程为: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187Os代表现在矿物中187Os的含量,mol/g;(187Os)i代表矿物形成时187Os的含量,mol/g,对于辉钼矿此项理论值为0;187Re代表现在矿物中187Re的含量,mol/g;λ为187Re的衰变常数1.666×10-11a-1(±1.02%)(Smolaretal.,1996);t为矿物形成后的年龄,在公式中单位为年(a)。
在近10年间大部分人采用的衰变常数为Smolar等用铁陨石的Re-Os等时线结合Pb-Pb年龄进行计算的187Re衰变常数(1.666±0.005)×10-11a-1(±0.31%,其他实验室只能采用不确定度±1.02%)。最近Selby等2007年结合岩浆岩矿中辉钼矿的Re-Os年龄和同一岩浆岩的U-Pb锆石年龄,对11个矿床进行了统计,更新了187Re衰变常数λ为(1.6668±0.0034)×10-11a-1和(1.6689±0.0031)×10-11a-1,前者是采用了Jaffey1971年准确确定的U的衰变常数。后者是采用Schoene等2006年用ID-TIMSU-Pb法测定的235U的衰变常数。这3个衰变常数在测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以内没有差别。
辉钼矿模式年龄采用纯辉钼矿Re-Os定年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因为纯辉钼矿中所含锇基本上为放射成因的187Os。也就是说,初始187Os基本为零。单个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计算公式可由(86.148)式导出并简化如下: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上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同(86.148)
对上式全微分(不考虑λ的不确定度)得下式: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该式表示了辉钼矿模式年龄的相对误差和187Re以及187Os相对误差的近似关系。
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利用一组同时形成、并且自形成以来一直保持封闭体系的多个辉钼矿样品的Re、187Os含量,可以得到一系列187Re-187Os数值,它们均符合公式(86.149)。可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成等时线,其截距为初始187Os含量,斜率为(eλt-1)。从理论上讲,辉钼矿187Re-187Os等时线初始值为零,但由于实验误差,它可能是一个很小的正值或负值,在误差范围内接近零。辉钼矿Re-Os等时线只能给出矿物形成的年龄,不能提供物质来源的信息。
按下式计算等时线年龄和年龄误差: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上两式中:b为等时线斜率,其他同式(86.148)。
现在国际上通用isoplot软件绘制等时线、给出年龄和误差、初始值和误差以及权重均方差(MSWD)。
还有一种辉钼矿Re-Os定年方法称为Os-Os定年法。它是基于利用核反应:185Re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所产生的186Re和188Re,分别经过β衰变生成稳定同位素186Os和188Os。186Os和188Os的生成量由照射参数和样品中Re含量决定。只要测定未知辉钼矿样品和已知年龄的辉钼矿定年标准的Os同位素比值,就可计算出Re-Os年龄。187Re/188Os-187Os/188Os等时线年龄对于大部分地质体来说,除了含有放射成因的187Os外还含有普通Os。根据放射性衰变规律,Os同位素比值增长方程为: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187Os/188Os)为现在的187Os/188Os比值;(187Os/188Os)i为Re-Os同位素体系封闭时的初始Os同位素比值;其他同式(86.148)。
利用一组同时形成、具有相同初始Os同位素比值,并且自形成以来一直保持封闭体系的样品的Re、Os含量和Os同位素组成,可以计算得到一组187Re/188Os-187Os/188Os同位素比值,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等时线,其截距为初始Os同位素比值(187Os/188Os)i,斜率为(eλt-1)。用isoplot软件绘制等时线,给出年龄和误差、初始值和误差以及权重均方差(MSWD)。同位素比值等时线不仅可以给出矿物形成的年龄,还可以根据初始Os同位素比值给出物质来源的信息。
(2)Re-Os同位素示踪原理
现在,一般认为原始地幔的Os同位素组成是球粒陨石质的,因此利用Os同位素进行示踪时,常以球粒陨石的Os同位素组成为参照(ShireyandWalker的1998年文章)。在任一时间t,球粒陨石的Os同位素组成为: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187Os/188Os)chon(t)为t时间球粒陨石的187Os/188Os比值。Shirey和Walker认为球粒陨石187Os/188Os现代比值平均值为0.1270。(187Os/188Os)chon(i)为地球形成时球粒陨石的187Os/188Os比值,由ⅢA铁陨石得到的值为0.09531,该值在球粒陨石演化模型和原始地幔演化模型中都作为演化起点;(187Re/188Os)(chon)为当前球粒陨石187Re/188Os平均值,(187Re/188Os)(chon)=0.40186;4.558×109为地球的形成年龄(ShireyandWalker,1998)。
在地球化学研究中,通常需要示踪岩浆岩的物质来源。由于地壳和地幔的Re/Os比值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后,地幔和地壳岩石的187Os/188Os比值会发生变化,初始Os同位素组成是判断幔源岩石和壳源岩石的有力依据。通常用γOs来表示岩石中初始Os同位素组成与当时球粒陨石值的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187Os/188Os)sample(t)为t时间样品的187Os/188Os比值;(187Os/188Os)chon(t)为t时间球粒陨石187Os/188Os比值。γOs>0指示富集地幔或者壳源岩石,γOs<0指示亏损地幔来源的岩石。
(3)Re、Os的基本化学性质
铼位于周期表中ⅦB族,金属铼(Re)呈银灰色,有延展性。粉末是灰色的。金属铼的熔点高达3180℃,仅次于钨。铼在各种化合物中的原子价可从-1到+7。Re(Ⅶ)的化合物最稳定。大部分铼酸盐易溶于水。铼在空气中失去金属光泽,缓慢氧化。当温度高于673K时,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升华的Re2O7。金属铼溶于浓硝酸和浓硫酸。在电热板上加热,可将20mg金属铼带迅速溶解在10mLHNO3中。同样条件下金属铼带溶解在30%H2O2中需40min。尽管H2O2溶解的时间较HNO3长,但其介质简单。实验表明,10mL(1+1)H2O2+1mL(1+1)H2SO4,加热40min可将100mg的金属铼带全部溶解。
锇位于周期表中Ⅷ族,属铂族元素。金属锇(Os)是蓝灰色的,熔点很高,高达3000℃。密度很大,硬而脆。锇在各种化合物中的原子价为+3、+4、+6、+8。利用生成可挥发性OsO4是把Os与Re以及其他基体元素分离的主要手段。致密状态的锇不溶解在酸和王水中,细小粉末状的金属锇可被沸腾的浓硝酸或硫酸氧化生成OsO4。用(1+9)硫酸和铬酸酐在氧气中加热120℃,Os定量转变为OsO4。金属锇粉可用氢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于630℃熔融,形成可溶性锇酸盐,熔块溶于水后,在强碱性水溶液中生成紫色稳定的六价Os化合物。
四氧化锇具有强烈气味,是有毒的挥发性物质,刺激眼粘膜和呼吸道。它的沸点是131.2℃,熔点40.6℃。当温度分别为0℃、18℃、25℃时,它在100℃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4.3g、6.47g、7.24g。
(4)铼与锇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地球化学行为
Re和Os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在大多数岩石和矿物中,Re含量在10-9~10-12范围内,Os含量通常在10-10~10-12范围内。有的岩石矿物Re含量很高,如辉钼矿、黑色页岩、铜镍硫化物、磁黄铁矿等。辉钼矿是Re-Os定年最重要的矿物,一般Re含量在10-9~10-3范围。Re可以取代辉钼矿晶格中的Mo,Re含量甚至可达10-2量级。在俄罗斯远东Kudriavy火山喷发物中还发现了含Re矿物(ReS2),这种稀有矿物开始被误认为辉钼矿。自然界除了这种MoS2和ReS2有相同晶体结构外,还发现在Stillwater杂岩体存在着三价Re的硫化物(纯Re2S3)。
Re为中等不相容元素,Os为相容元素,在地幔熔融过程中,锇倾向于富集在地幔残留相中,Re倾向于富集在熔浆中。这导致地幔与地壳的Re/Os比值发生很大的变化,地幔Re/Os<0.13,地壳的Re/Os>1,大陆地壳的Re/Os甚至大于4。
了解Re、Os、Mo和W的地球化学行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辉钼矿中Re-Os同位素系统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自然界,W和Mo矿物形成的行为显著不同。Mo最一般的情况是形成硫化物(MoS2),但偶然也出现钼铅矿(PbMoO4),而钨形成钨酸盐,如白钨矿(CaWO4)和钨锰铁或称黑钨矿[(Fe,Mn)WO4],钨的硫化物(WS2)很少见。曾在铂金属矿床发现了OsS2。S与Os结合,结构上是立方晶系,不像Mo或Re与S形成六方晶系的辉钼矿。
辉钼矿中含有Re但基本不存在普通Os(初始锇)是公认的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第一,从离子半径和晶体结构来看。Re+4、Mo+4和Os+4的离子半径分别为0.063nm、0.065nm和0.063nm,它们的离子半径很接近。MoS2和ReS2同属六方晶系,故Re与Mo共生于辉钼矿中。Os+4的离子半径虽然与Mo接近,但OsS2属立方晶系,结晶形状的不同使OsS2在结晶时很难进入辉钼矿。第二,从矿床形成时的情况来看,矿液是还原性的,如能把Mo6+和Mo7+还原到Mo4+,形成MoS2,就最有可能把Os4+还原到+3价或0价。这不仅产生了一个过大的阳离子(正电荷少,离子半径大)而不能适合辉钼矿的阳离子空间位置,同时还引起了电荷的不平衡,这可能是辉钼矿中基本不存在普通Os(初始Os)的另一个原因。
斑岩铜-钼矿床中的辉钼矿一般含Re达10-4~10-3,而一些斑岩钼矿中的辉钼矿含Re仅为10-6~10-5。这是因为,Re与Mo共生,铜-钼矿床含Mo有限,所有的Re分配在有限的辉钼矿中,故含量高;而一些斑岩钼矿含Mo很多,故辉钼矿中含Re相对就低,因而造成了铜-钼矿床的Re含量高于纯钼矿的Re含量。钨矿中辉钼矿Re含量普遍偏低,多数在10-9~10-6之间。这可能是因为Re和Mo与其共生的黑钨矿的矿物形成行为有显著不同所致。
(5)187Re和187Os在辉钼矿单个晶体中的失耦现象
多年来人们认为辉钼矿Re-Os定年是一种较为准确的金属硫化物直接定年方法。随着所研究矿床数量的不断增加,逐渐发现对于某些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的重现性和准确性与辉钼矿颗粒大小以及取样量密切相关(Stein等在2001、2003的文章)。单个辉钼矿晶体碎块、碎片或粗颗粒样品不能得到重现的Re-Os年龄,而细颗粒的单矿物可以获得好的和地质解释合理的年龄。2003年Stein等采用LA-MC-ICPMS对大颗粒辉钼矿进行了原位微区扫描分析,发现在200μm扫描范围内得到的187Os/187Re比值变化很大,计算所得的年龄变化范围为135~2692Ma。2004年Selby等也发现,对一些地质年龄老的粗颗粒辉钼矿样品采用准确的同位素稀释热表面电离质谱(ID-NTIMS)进行测定时,其年龄测定精密度明显与取样量以及辉钼矿的自然颗粒大小有关。2007年杜安道等也发现了类似情况,并发现从钨矿中挑出的直径大约1cm的辉钼矿晶体,从外缘部分取样得到的辉钼矿模式年龄大大高于从中心部分取样得到的年龄。这一切可能是因为Re和187Os在辉钼矿单个晶体中有失耦现象(decouplingofReand187Oswithinmolybdenite),即由于放射成因187Os的迁移,使Re和187Os在空间上不再保持连接。其原因可能是在辉钼矿中187Re4+经β衰变生成放射成因的187Os5+,正电荷增加,离子半径变小,电荷不平衡,在地质热或压力事件的作用下放射成因的187Os会延辉钼矿的层状结构迁移,使得局部187Os/187Re的比值发生了变化,如果取样量少就会导致年龄计算的错误。总的说来,长年龄、大晶体、低Re含量发生失耦现象较多。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产于钨矿石英脉中Re含量低的大颗粒辉钼矿,失耦现象较为明显。
为了减少失耦现象对准确测定年龄的影响,要多采一些样品,特别是对于大颗粒结晶的辉钼矿样品,要尽量将晶体完全取下,混入少量石英不会影响年龄测定。辉钼矿中的Re和187Os不会进入相邻的硅酸盐相,因为那里没有亲铁和亲铜元素的位置,硅酸盐是187Os迁移的天然屏障,187Os迁移到辉钼矿的边缘被迫停下,因而自然小颗粒辉钼矿样品的失耦现象不明显。对于所选的大颗粒辉钼矿样品一定要磨细(<0.1mm)混匀,使试样的任何一部分的187Os和187Re含量都相同,特别是对较古老年龄和较低Re含量的试样,取样量最好在100mg以上,有利于得到稳定重现的年龄结果。当对未知辉钼矿样品以及失耦现象没有把握时,最好能准备1g左右的试样。
同位素是什么
同位素可以作为检查,也可以作为药物,甚至于同位素还是治疗的一种手段,当然同位素在过去都是没有的,是现代的医疗技术发达了,才开始有同位素的存在了,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同位素的相关知识吧。
同位素是什么意思
同位素是一个专业名词来的,那么同位素是什么意思呢?
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其原子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但中子数目却不同(例如氕、氘和氚,它们原子核中都有1个质子,但是它们的原子核中分别有0个中子、1个中子及2个中子,所以它们互为同位素)。
在医学方面,全国有上千家医疗单位,在临床上已建立了百多项同位素治疗方法,包括体外照射治疗和体内药物照射治疗。同位素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研究和发展基础核医学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上的应用,使多种类型恶性癌的疗效得到显著改善。
同位素是什么检查
同位素是比较少见的一种检查,那么同位素是什么检查呢?
同位素检查的方法比较多,通常用于甲状腺疾病和肿瘤,以及一些胃部疾病的检测。核素扫描可以用于判断是否有肿瘤的骨骼转移,甲状腺摄碘试验,用于判断是否有甲状腺功能的异常。而最常用的同位素检查是碳14吹气试验,常见的碳元素是碳12,而碳14属于一种同位素,临床上用吞服含有碳14尿素的方法,用于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同位素采用各种放射源(60Co,137Cs,192Ir等)直接或通过手术植入病人体腔内或肿瘤部位,实施短程放射治疗,具有使肿瘤部位有较高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的优点。
同位素是什么药
同位素很少有人听说过,那么同位素是什么药来的呢?
同位素是放射性药物。放射性药物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用于机体内进行医学诊断或治疗的含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或生物制剂。
诊断药物主要有99mTc标记的各种化合物,占核医学诊断用药的80%以上,其次是
99Tcm-TRADOT-1
99Tcm-TRADOT-1
201Tl,67Ga,123I,75Se,51Cr,113mIn等核素标记的化合物,通过体外监测γ射线装置记录它们在体内的位置和变化。治疗药物是对病者提供体内器官的放射性照射,有131I,32P,198Au,186Re等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当今医用放射性核素主要由反应堆和加速器生产,部分可通过放射性核素发生器和核燃料后处理获得。
同位素是什么治疗
同位素也可以是一种治疗,那么同位素是什么治疗来的呢?
同位素治疗是采取核放射的方式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目前主要是治疗甲亢、血管瘤等类似肿瘤性疾病,该种疗法的过程简单快速,能够降低疾病的复发几率。
同位素治疗说直接点就是利用“同位素”进行治疗,这些放射性元素或其放射性同位素,经过衰变所发出的射线来治疗某些特殊疾病。目前主要用来治疗癌症和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还可以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血管瘤。除了治疗疾病,同位素还可用于显像、诊断,另外还用于医疗用品消毒、药物作用机理研究和生物医学研究等。
文章分享结束,同位素扫描和骨同位素扫描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