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小嘎子的资料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小嘎子是哪些影视剧里的人物,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小嘎子的资料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小兵张嘎的简介是什么
简介:它讲述了河北省保定市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战士的过程。
发行情况:《小兵张嘎》,改编自作家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说。是由润亚影视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北京中亚广告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20集电视连续剧。由徐耿执导,徐兵编剧,谢孟伟,杜雨,张一山,王莎莎、钱哆多联袂主演。
扩展资料
小兵张嘎的幕后花絮:
1、在电影版《小兵张嘎》中扮演英子的老戏骨黄素影时隔半个世纪,重新加盟电视剧版《小兵张嘎》,这次扮演的是小嘎子的奶奶,最后为了保护八路老钟牺牲了。
2、电视剧《小兵张嘎》是男主角嘎子(张嘎)的扮演者谢孟伟参与拍摄的第一次影视作品。
3、电视剧《小兵张嘎》在拍摄前,剧组为了寻找小嘎子,在网上招聘、并在北京、石家庄和保定设考点,最后初定了7名小孩到白洋淀体验生活,但谢孟伟却不7人在其中,后来剧组一位副导演在7名小孩体验生活期间第三次去中国戏曲学校附中时发现了谢孟伟。
4、电视剧版《小兵张嘎》在电影版的角色基础上,增加了石磊和刘燕两个主要角色。
5、电视剧版《小兵张嘎》为了丰富和深化主题,编剧对一些情节和人物做了改动,丰富了嘎子的性格命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兵张嘎
《小兵张嘎》里的嘎子介绍
故事以1934年的白洋淀为背景,以嘎子梦想参加八路,梦想得到一支属于自己的真枪展开。张嘎这个人物形象是最出色的,任务形象饱满,传奇色彩,其实嘎子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型是原雀翎队队员赵波。赵波是白洋淀人,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其实《小兵张嘎》这部影视作品中所发生的事件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些年来,不知道有多少记者采访过赵波老人,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中央级和地方媒体的记者几乎踏破了老人家的门槛。而村里人似乎也习惯了他这样一位名人,听说记者来找赵波,几乎每个人都能顺手指出他家的位置。
赵波今年84岁,老人耳不聋眼不花,雁翎队成立后,水上游击战,伏击日伪军过往船只,截断敌人的水上运输线,端岗楼、拔除敌人的据点。这些英勇事迹都有他的身影,对当时打鬼子的情况,时至今日,老人仍记忆犹新。
虎口夺枪就是没害怕过,最初没有枪,只能“借”鬼子的枪打鬼子,赵波和另两名队员化装成卖芋头的小贩去抢枪,一个伪军从城里走出来,赵波看到他的腰上别着一把王八盒子,和同伴瞄准时机,一下子就制服了伪军。
赵波的英勇事迹还有很多,从家里挂满全国各地送来的锦旗就可以看出来,其中有不少写着敬赠“老兵张嘎”。总之,抗日英雄赵波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怀念。
小嘎子性格特点是什么
小嘎子的性格特点: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聪明、活泼、调皮、灵活。
张嘎(小嘎子):是抗战电影和电视剧中的人物,讲述的是抗战时期,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有个男孩叫张嘎,他聪明勇敢,绰号嘎子。他还有伙伴分别是:善良勇敢的英子,憨厚可爱的胖墩以及胆小但却讲义气的佟乐。
扩展资料:
小兵张嘎6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但影响力却相当大,不仅是因为他是抗战的小英雄,更多是张嘎的形象塑造得非常丰满和成功。
我们常常误会50年代后80年代一些国产品有伟光正的很近,但实际上单从张嘎的人物形象看,是非常完整的(不是完美),是符合人性的,是跟我们很近的人,或许你随便在某个地方都能看见他的原型。
生活在乱世,张嘎成长得很快,成为家乡壮年们发展的对象,但当了保卫家乡的重任,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一度有过短暂的彷徨时期,比如他对手枪爱不释手,但却被队长勒令上交。
他对日本的痛恨是真切的,奶奶的死亡是重大原因,但张嘎在革命过程中却有着孩子气的冲动,比如跟胖墩之间的交换,实际上都体现出革命人士(特别是农民阶层)在成长过程中,有着的根深蒂固小农意识,战利品不是统一分配,而是想独自侵占。
尽管在电影中,可爱的主人公拥有一把梦寐以求的武器是很正常的事情,或者说符合常理,但却不符合共产党的纲领和制度,这就反应了人物与制度之间的矛盾。
张嘎生气,赛烟囱等事情就是必然的事情了。如果他没这样做,就反而不正常,因为他淘气,顽皮,好动,爱打架,如果读书,绝对是体育委员兼娱乐委员兼生活委员(反正不是学习委员和班长)。
关于小嘎子的故事50字左右
小嘎子的故事内容:
抗战时期,白洋淀。奶奶为了保护八路军而牺牲,张嘎一直梦想着能有一把真枪,杀鬼子给奶奶报仇。并在革命道路的历险中,与胖墩,玉英,佟乐三个小伙伴结下了友谊。
经过种种误会和巧合,以嘎子为首的孩子们,粉碎了敌人的阴谋,配合区队八路使药品顺利过境,一举歼灭龟田斋藤一伙日本鬼子。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小兵张嘎》创作于1958年,作者徐光耀。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军籍,剥夺军衔,降职降薪,来到河北保定进了农场劳动改造,过着相当郁闷的日子。而正是在保定,《小兵张嘎》诞生了。
《小兵张嘎》的主人翁张嘎以“一级战斗英雄”燕秀峰为原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以1934年的河北省白洋淀为背景。
1924年,燕秀峰生于河北任丘县于村乡后王约村,五六岁没了爹娘,跟着哥哥一起生活。由于从小就机警灵活,按家乡话讲就是又“坏”又“嘎”,因此大家都叫他燕嘎子。1938年燕嘎子参加了抗日游击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勤务员、通讯员,后调入区小队手枪班。
从14岁参加游击队到调入正规部队的六七年间,嘎子参与奇袭攻克敌人炮楼8座,缴获敌人机枪、步枪、手枪等武器100余支,击毙鬼子、汉奸、伪军等200多人,活捉的不计其数。
在冀中九分区抗日斗争最残酷的年代,“燕嘎子”作战非常勇猛。他的事迹在冀中九分区传为美谈。1944底,“嘎子”出席了晋察冀边区召开的第二次英模大会。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这次会议上他有幸认识了著名作家魏巍。
魏巍根据燕秀峰的事迹写了《燕嘎子的故事》,记述了燕秀峰富有传奇色彩的战斗生涯。后来作家徐光耀把嘎子的艺术形象搬进了电影《小兵张嘎》中。
小嘎子是个怎么的人
小嘎子是一个倔头犟脑却又聪慧勇敢的人。
“小嘎子”是徐光耀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人物,名字叫做张嘎,这部小说被拍摄成抗战电影和电视剧,讲述了抗战时期白洋淀地区张嘎与游击队员、红军与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倔头犟脑却又聪慧勇敢的人物形象。
扩展资料:
小兵张嘎的事迹,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爱国的重要性!许多人为了抗日献身,嘎子小小年纪也便有了加入八路军打鬼子的志愿。他们的爱国不是纯粹嘴上的口号,更不是鲁莽地做“无畏”的牺牲。
他们拥有勇气,聪明才智,更有吃苦耐劳的毅力。看到嘎子小小年纪对鬼子们的嫉恶如仇,又看那些汉奸,他们这些势利小人竟不及一个孩子。鲜明的对比,让观众对那些卖国求荣的汉奸更加憎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嘎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小嘎子的资料和小嘎子是哪些影视剧里的人物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