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申报要素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申报要素的外观怎么填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申报要素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申报要包括归类要素和价格要素,以及其他要素。要素的关键在于方便相关部门的监管,有助于政府政策的落实。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
第六条凡从事生产、经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其他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除按照税务机关规定不需办理税务登记者外,应当在按照税收法规的规定成为法定纳税人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第八条纳税人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应提出申请登记报告和有关批准文件,同时提供有关证件。主管税务机关对前款报告、文件、证件审核后,予以登记,发给税务登记证。税务登记证只限纳税人使用,不得转借或转让。税务登记的内容包括:纳税人名称、地址、所有制形式、隶属关系、经营方式、经营范围以及其它有关事项。
什么是申报要素
申报要素是海关规定的,在向海关进行进口或出口申报时,必须在《进口货物报关单》、《出口货物报关单》或《补充申报单》上填报的信息要素。海关把申报要素分为归类要素、价格要素和审单及其他要素三大类。
1)所谓归类要素,顾名思义就是在HS商品编码归类过程中所必需的信息要素。如果归类要素不全,就没法确定HS编码归类是否正确。海关电脑系统自动审单或海关人工审单时,主要根据所填报的归类要素信息来判断和确定HS编码是否正确。
2)所谓价格要素,顾名思义就是要确定所申报的商品价格是否合理所必需的信息要素。如果价格要素不全,海关就没法确定所申报的价格是否合理。在进口报关中,海关特别重视价格要素,因为进口人总是倾向于低报进口价格,为了少付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等税金。在出口申报中,海关也会监控是否存在不合理的高报价格,因为高报出口价格,可以骗取更多的出口退税。
3)所谓审单及其他要素,就是除了归类要素和价格要素之外的,海关认为需要的其他信息要素。
申报要素填制规范举例:
HS编码26122000(钍矿砂及其精矿),根据《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申报指南》的规定,必须提供的申报要素分别为:
1)归类要素
品名
商品名称和HS编码有密切联系,尤其是《税则》有具体列名时。没有具体列名的,也要根据《税则》的税号描述来判断,不能与税号的描述发生冲突。
加工方法
加工方法不同,HS编码可能不同。所以,确定加工方法后,才能进一步确定HS编码。
外观
商品外观不一样,HS编码可能不同。所以,确定外观后,才能进一步确定HS编码。
成分含量
成分含量不同,HS编码可能不同。所以,确定成分含量后,才能进一步确定HS编码。
种类(独居矿、钍石等)
种类不一样,HS编码可能不同。所以,确定种类后,才能进一步确定HS编码。
注意:
括号里面的信息仅仅作为提示用,并不意味着要从括号里面选择。如果直接从括号里选择,可能导致错误(括号里提示的归类要素和HS编码的描述冲突。)
2)价格要素
来源(矿区名称)
不同矿区的矿产品质千差万别,价格当然不一样。因此,确定了矿区名称,才能进一步判断价格是否合理。
签约日期
矿产的市场价格往往波动比较大,在不同时间签订的合同,价格可能差别很大。因此,确定了签约日期,才能进一步判断价格是否合理。
3)审单及其他要素
稀土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以[A]表示。
附:HS编码归类时,应重点考虑的归类依据有
种类
如套头衫、马裤、长裤、背心、西服套装、拉杆箱、钱包、扣子、捕鼠器等。
材质
如胶合板、不锈钢、PP塑料、合成纤维、天然纤维、PET塑料、钢化玻璃、玻璃陶瓷等。
成份含量
如不锈钢95%铝5%、化纤89%棉11%、铜98.20%铬1.10%锆0.10%铁0.10%其它杂质0.50%、100%PP塑料等。
用途
如办公室用、酒店用、农业用、食品用、医药用、用作香料、用于传输信号、用于剪切钢筋等。
功能
如测量、检测和显示、智能定位、启动发动机、放大信号、烘干、温控、激光切割、调节与控制等。
原理
如回转式、离心式、往复式、压燃式、非电热、网式、显示原理液晶、等离子、控制一个联动设备的动作并接受其反馈等。
加工方法
如鲜、冷、冻、干、焙炒、去壳、滚压、未搪瓷、切割、锻造、冲压、包覆、冷轧、热轧、铆接、电镀、染色、漂白、浸渍、涂布、玻璃吹压成膜、冷却成型等。
用途、功能和原理区别如下:
用途:主要指适用的最小化场合及其具体作用。
功能:主要指商品所发挥的作用或所具有的本有属性。
原理:主要指商品在运行机制中存在的基本规律。
申报要素怎么写 还有怎么报关
一、申报要素只要包括:
1、外观
2、成分含量
3、单体单元的种类和比例
4、级别
5、产品用途
等等......
注:申报要素是海关针对每种海关商品编码(HS编码),列出的出口商品申报条件。报关过程中,可参考由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的《商品归类及申报要素速查手册》等数据查阅,可到海关网站输入你所要出口商品编码的hs编码就能查到。
二、报关流程:
1、收到出口客户提供的报关数据后,查看资料是否完整。并与进口方核对数据。
(1)发票箱单上必须体现币制,申报单位,成交方式和原产国等(如申报的是一般贸易,发票上还需体现出与HS编码相对应的规范报关)。发票箱单必须正本。
(2)查看HS编码是否需要商检,申报的数据是否与商检一致。
(3)如申报两项以上货物,发票箱单报关单需要一一对应。
(4)询问客户进仓时间,申报后3天内必须进申报的仓库(包括节假日)。
2、向申报仓库建关联,获得料件号并制作单证,以料件号来换取出口建议书号。
3、单证海关放行后,司机以进仓通知与我司工作人员手上的进区凭单接货。
4、货物进入仓库后,询问进口方出区时间申报进口。以出口为标准查看进口资料是否齐全。(1)发票箱单上必须体现必须体现币制,申报单位,成交方式和原产国等(如申报的是一般贸易,发票上还需体现出与HS编码相对应的规范报关应与出口一致。总价包含杂费(币制+金额))。(2)查看HS编码是否需要进口商检。(3)制作进口单证,如申报两项以上货物,发票箱单报关单需要一一对应。向仓库以出口的料件号来换取进口的建议书号并报关。(4)单证经由海关放行后,进口方司机以提货通知书和申报仓库工作人员手上的出区凭单放货。
注:
1、如在报关时遇见查验,一般隔天查验,一经查验货物不允许进入仓库,查验结束在进入仓库,货物可卸在监管仓库(下午4点半前)或者押车客户自行选择。
2、如客户单证经海关放行后3天内未能进库以删单处理(如遇查验,查验完再删单),如海关没有放行,则以取消订购协议删单,客户需提供取消订购协议和情况说明。
3、如货物经查验发现问题和因某些原因需要改单,事前改单(海关未放行),改单资料送入海关后1-2个工作日。事后改单视实际情况而定。改单资料一律早上送入。
扩展资料
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装船出运前,向海关申报的手续。按照我国海关法规定:凡是进出国境的货物,必须经由设有海关的港口、车站、国际航空站,并由货物所有人向海关申报,经过海关放行后,货物才可提取或者装船出口。
涉及对象
报关涉及的对象可分为进出境的运输工具和货物、物品两大类。由于性质不同,其报关程序各异。运输工具如船舶、飞机等通常应由船长、机长签署到达、离境报关单,交验载货清单、空运、海运单等单证向海关申报,作为海关对装卸货物和上下旅客实施监管的依据。而货物和物品则应由其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按照货物的贸易性质或物品的类别,填写报关单,并随附有关的法定单证及商业和运输单证报关。如属于保税货物,应按"保税货物"方式进行申报,海关对应办事项及监管办法与其他贸易方式的货物有所区别。
职业背景
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城邦雅典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海关。到11世纪以后,西欧威尼斯共和国成立以"海关"命名的机构即威尼斯海关。资本主义发展前期(17-18世纪),海关执行保护关税政策,重视关税的征收,并建立一套周密繁琐的管理、征税制度。19世纪,为发展对外贸易,欧洲各国先后撤除内地的关卡,废止内地关税,并且基本停止出口税的征收。
中国海关历史悠久,早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古籍中已有关于"关和关税之征"的记载。秦汉时期对外贸易发展,西汉在合浦等地设关。宋、元、明时期,先后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清政府于1684-1685年首次以"海关"命名,先后设置粤(广州)、闽(厦门)、浙(宁波)、江(上海)四海关。直至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原海关机构和业务进行彻底变革,逐步完善海关建制。
报关是进出口贸易的环节之一,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和国际贸易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关业务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进出口货物的通关速度、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海关的行政效率。由于报关活动与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法规的实施密切相关,报关业务有着较强的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和操作性。
申报要素包括哪些要素
申报要素的一般是包括:品名,成分,用途,这3个是基本的。
其他的要素是根据不同的HS编码,有不同的申报要素。申报要素可以在百度上查询到,一般在归类网上可以查到申报要素。
拓展资料:
申报要素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采用电子数据报关单和纸质报关单形式,向海关报告实际进出口货物的正确情况,就是申报。在此之间,电子数据报关单和纸质报关单就是申报的申报要素。
包括1.外观
2.成分含量
3.单体单元的种类和比例
4.级别
5.产品用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申报要素
申报要素是什么
法律分析:申报要素是海关规定的,在向海关进行进口或出口申报时,必须在《进口货物报关单》、《出口货物报关单》或《补充申报单》上填报的信息要素。申报要素分为归类要素、价格要素和审单及其他要素三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第二十九条进口货物的纳税义务人应当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出口货物的纳税义务人除海关特准的外,应当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装货的24小时以前,向货物的进出境地海关申报。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的,按照海关总署的规定执行。进口货物到达前,纳税义务人经海关核准可以先行申报。具体办法由海关总署另行规定。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