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李四光的主要事迹简介,李四光的故事先进事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李四光的重要事迹有哪些
1、提出蜓科鉴定方法。
1923年,李四光提出了蜓科鉴定方法,创立了十项标准,将蜓科主要特性,用若干曲线表示出来,使之既有定性概念,也有定量概念,并可以减少文字描述的繁琐,从而提高了鉴定的标准性科学性。
2、创作出我国有曲谱为证的最早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
李四光在英国苦读7年,1920年回国前,他提笔写下小提琴曲《行路难》。据上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室考证,它是有曲谱为证的我国最早的一首小提琴曲。
3、主持兴建的武汉大学珞珈山新校区。
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主持兴建的武汉大学珞珈山新校区,凝结着他的教育救国理想。经过实地考察,李四光发现东湖之滨实乃办学的上好宝地。在1928年11月,正式确定武昌东湖珞珈山一带为国立武汉大学的新校址。
4、提出我国石油的勘探和开发理论。
1954年,他在石油管理总局作过《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远景》的报告,指出了三个远景最大的可能含油区,即:青、康、滇地带,阿拉善—陕北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并提出应该首先把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伊陕台地、阿宁台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作为普查找油的对象。
5、地震预报。
李四光认为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大多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因此,对构造应力场的研究、观测、分析和掌握其动向,是十分重要的。
李四光在邢台地震之后,对河间、渤海湾和唐山等地区孕育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提出过一些预测性的意见,后来证明是正确的。可惜这项工作他没有来得及深入总结,就与世长辞了。
李四光的个人事迹(短一点的)
李四光的个人事迹: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在湖北出生,字仲拱,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
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
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
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扩展资料:
1949年秋,在海外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李四光冲破重重阻力,满怀着惟图国强、不谋己荣的爱国情怀,携夫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对于这样的选择,身边的好多朋友感到不解,面对质疑,李四光坚定地回答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我所学的全部知识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现在,我的祖国和人民还在贫困中挣扎,我应当回去,用我所学到的本领去改变祖国的面貌。李四光归国之时正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
以李四光为首的地质学家们预见到,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兴起,我国地质科学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相关人才的任务迫在眉睫。
1951年8月,由中国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地质矿产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学系和物理学系合并组成的东北地质学院正式成立。
时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李四光兼任校长,在学校筹备期间,李四光数次往返于北京和长春,亲自参与筹建工作。从此,地学在吉林这片土地上扎了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四光
李四光的主要事迹100字
李四光的主要事迹:
李四光早就预见到新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需要铀矿资源。1949年回国时,他从英国带回了一台伽马仪,为中国后来寻找铀矿发挥了重要作用。1955年1月,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李四光和刘杰、钱三强一起做了工作汇报。
李四光多次听取找铀队伍汇报、指导工作。他根据地质力学理论,对找铀前景持乐观态度,指出:“一是要找富集带,二是要便于开采。在我国主要是在几个东西带上。”实践证实了李四光的预测,尤其南岭带的一些铀矿床以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著称全国。
李四光在强调构造规律的研究时提出:“关键要把对构造规律的研究与辐射测量结合起来。”遵循李四光的思路,覃慕陶、吴磊伯等经过艰苦工作,找到了211特大型铀矿床。
到“二五”计划末期,中国已发现一系列铀矿床,铀产量已能保证中国核工业发展需要。李四光作为原子能委员会主席,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扩展资料:
李四光改变了“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的主流观念,带领我国找到了油田,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后来,李四光还找到了中国第一块铀矿石,为新中国制造原子弹贡献了必备的放射性原材料。晚年的李四光,又将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报和地热能的利用上。总而言之,李四光的一生,就是为国奉献的一生。
李四光曾说,“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如果他抱定了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富强、为人类幸福前途服务的崇高目的,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攻破自然秘密,发现新世界,创造新东西。
去开辟人类浩荡无际、光明灿烂的前景,那么他的生活就会是多么幸福、愉快、生动、活泼!”他一生的科研事业,都是以国家需要,来作为自己创新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四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科院物理所讲述:李四光一门三院士“无悔的选择”
李四光的事迹50字,李四光的事迹介绍
1.李四光,1889年10月生,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
2.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
3.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
4.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5.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6.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7.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8.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9.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0.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
11.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李四光的事迹有哪些
你好,李四光是我们现代地质力学的奠基者,他的一生做出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把自己的青春和所有的才华都奉献给了国家,他是一名优秀以及伟大的科学家,我们会永远记着他的名字,为他光荣的事迹点赞之外,我们更应该学习他身上的科学态度,对工作严谨的作风,还有他那无私奉献的精神。
李四光作为我国现代地质研究的开拓者,在一片空白的地质力学上书写了自己的研究,为后来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奠定了基础。他的一生在做地质研究,是一个教育家和音乐家,可谓是才艺双全。他做出的奉献主要有,中国石油的勘探,开发利用,以及为地球科学,地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技术的指导。
李四光的研究为我国石油开采和石油储存以及地分层的研究做出有意义的奉献,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对地震的预测和地震预防,一直是我们人类不断探索的道路。在人们没有掌握地震的科学信息之前,人们对待地震是恐惧的,那么李四光的主要奉献还表现在对地震的预报上,他认为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所以他提出过很多预测发生地震的观点,这些观点在后来的证明都是正确的。
李四光除了自己在科学方面的奉献,他还对我国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奉献。他觉得国家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的重视。所以在他的工作研究之外他还投身于教育事业,出席过多所大学的演讲,为学生们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理想。
受到他的教育影响很多才子后来也都有不错的成绩,为后来开展地质研究工作不断地输送人才,所以李四光为教育事业也做出了很多奉献。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李四光的主要事迹简介和李四光的故事先进事迹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