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名人这个问题,植树节的意义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哪位伟人
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逝世。所以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
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扩展资料: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名人 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
现在已经是2月底了,很快就要到3月份了,这一到三月份就证明离植树节不远了,听说植树节是为了纪念某位名人的,到底是谁呢?植树节有什么样的来历和风俗呢!
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名人
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规定了以清明节为植树节,进行植树活动。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每年的孙中山逝世纪念日,3月12日设为我国的植树节,以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
植树节的来历和风俗
1、植树节的习俗是:植树,1872年,美国着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
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植树造林是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为后人造福的一件大好事,参加植树既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植树造林,绿化家园,让我们生存的这片土地更绿、更美。
2、植树节的来历: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植树节是几月几日
中国的植树节是在每年的3月12日。原本植树节被定在了每年的清明节,后来又为了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之后就沿用了这个日期,所以每年的植树节都在3月12日。
植树节有假期吗
并不是法定节假日。
植树节(Arbor Day/Tree Planting Day)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
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以每年的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植树节是为了纪念谁
3.12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逝世。1928年,为纪念其逝世三周年,举行了植树式。
此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确定3.12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植树节的意义
1、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2、森林不只是各种树木的组合,它们还维持着生命的复杂运作,树吸取阳光的能量,将空气、水及养分转换成生命所需,森林滋养大气层,森林制造新鲜空气。
3、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植树节
我国的植树节(3月12日)是为了纪念哪位伟人
是为了纪念孙中山,他于1925年3月12日逝世。所以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历史资料:
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已满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年仅只有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1924年,他在广州一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植树造林,而且要造大规模的森林。此外,他还在许多著作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亲自植树。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
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197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
1984年 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图为1923年植树节活动)
我国的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哪位人物
我国的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孙中山。
3月12日,农历二月十三,是植树节、孙中山逝世纪念日。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893年,孙中山先生亲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他提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着农业现代化的远景。
1924年,他在广州的一次讲演中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此后,在他的许多著作和讲演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扩展资料
节日起源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韦孝宽(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
据唐李延寿《北史》列传第五十二记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
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经风吹日晒,特别是雨水冲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既费时费力又不方便。韦孝宽经过调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
这样一来不仅不失其标记和计程作用,还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并且不需要修补。韦孝宽的这一作法,无疑是造福桑梓,减轻家乡百姓负担、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陕西作为历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树的地方,曾经是全国道路绿化的表率,而韦孝宽最早栽种的槐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陕西人对这种槐树更是情有独钟,十分喜爱,并且广为种植,现在这种槐树已经作为西安市的象征,被确定为市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植树节
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名人和植树节的意义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