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的知识,包括新加坡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
这个可以差信氏从政治、经济、坦滑文化、地理位置等方面来分析
首先,政治上新加坡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讲究民主自由,政治环境比较宽松,这对于商人有较好的发展;
其次,经济上,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新加坡就已经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实力是不容忽视的;
之后,文化上,新加坡中西结合,既有东方中华5000年的熏陶,又有西方欧美文化的影响,使新加坡在文化上呈现多样化,对于商人的创新开拓有一定的帮助;
最后,地理位置上,新加坡得虚散天独厚,临近马六甲海峡,扼住了亚洲海上生命线,单单港口收入每年就达上亿新币。
所以一个国家的发展并不是只有一个原因,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分析。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是金融业,航运业
劣势兆激是制造业
由于身处马六甲海峡,新加坡的航运业,金融袜首业,保险业发展特别迅速。大幅度提高了居民收入。
因为国土面积十分狭小,没有空间来建设工厂,大部分工业品都需要进口,有限的土地,让钢铁厂,大型化工厂的建设受到严重告猜数阻碍。
关于新加坡的资料
国名: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别称:星洲、星岛
首都:新加坡(Singapore)
国庆日:8月9日
参考资料:http://www.world68.com/(新加坡网址大全)
国土: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堪称"亚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国国面积为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积占绝大部分,因而被称为"城市国家"。
气候:新加坡全部国土都位于北纬1度线内,距赤道不过137公里,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以最暖热湿润为特征,全年温度大约在24℃到32℃之间,昼夜温温差不大,降水量在2400毫米左右。10月至次年3月雨较多,4月至9月雨量相对较少。
国家简史:传说在远古时代,亚历山大大帝的后裔乌塔马王子在海上航行时,船被暴风雨刮到现在的新加坡岛上,在岛上,王子看到一头怪兽,浑身赤红色,头部的毛黑亮,胸前还有一撮白毛。
随行人员告诉王子这是狮子,王子便把这个不知名的小岛称为"新加普拉",也就是狮子的意思,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新加坡古称"单马锡",18到19世纪是马来西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
19世纪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成为英国在亚洲的重要贸易港口和军事要塞。1942到1945年,被日本统治,并沦为日本的直辖殖民地。1956年6月成立自治邦,实行内部自治。1963年9月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在李光耀的带领下,脱离马来西亚正式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
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政治经济
新加坡是英联邦成员国银正如,总统为国家元首,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实行总理内阁制。新加坡的经济传统上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独立后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引人瞩目,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旅游业是新加坡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民族与宗族
新加坡人口为310万,其中76%是华人,马来人约占15%,其他则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的泰米尔族人和西方人。每平方公里达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马来语为国语,政府机关使用英语,英语为行政用语,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会使用英语和华语。马清拆来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华人及斯里兰卡人多信奉佛教;此外,还有人信奉基督教。
交通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联系欧洲、美洲、大洋洲的航空中心,航线通达54个国家(地区)、127个城市。从中国的北京、广州、厦门、深圳等城市都可直航新加坡。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机场之一。新加坡交通发达,设施先进,有火车及巴士来往马来西亚、泰国各主要城市。长途巴士总站设在新桥路,每天有数班车通往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关丹、马六甲等。
地铁
地铁是新加坡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铁全长67公里,设有42站,分为两线:即从海滨湾通往义顺为南北线,从巴西立通到文礼为东西线。在每个地铁车站里都有标示非常清楚的路线图及使用说明,搭乘地铁前最好先确定车费及地点。南北线以"N"表示,黄色表示北行线,红色表示南行线;东西线以"W"表示,绿色表示东行线,蓝色表示西行线;市中心区以"C"表示。要查看站名只要记住颜色及号码即可。
地铁车站的运作完全自动化,由电脑控制自动售票机、乘客出入闸口等。到自动售票机前投入硬币,锋启同时按下应付车费的按钮,如有余额,机器会自动找钱,并付给车票。地铁车票有时间限制,扣掉搭地铁所需时间外,若在闸门内逗留超过半小时,车票便自动作废,乘客无法再通过电脑闸门,若想出来,须另外补票。地铁运行时间是早6点至晚12点。
节庆活动
新加坡日历上印有公历、中国农历、印历和马来历4种历法,依各种历法有许多节日。在保留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新加坡政府鼓励人们向新加坡统一民族文化习俗演变。
主要节庆有新年、印度族丰收节、新加坡河木筏大赛、印度族大宝森节、伊斯兰教斋戒月及开斋节、耶酥受难日、哈芝节、卫塞节、端午节、新加坡美食节、国庆节、中秋节、齐天大圣诞辰、中秋赏灯会、印度族屠妖节、印度族九宵节、九皇爷庆典、印度族盗火节、印度族万灯节、圣诞节等。
饮食
新加坡餐饮汇集了当地的风味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佳肴,有中国菜、马来菜、泰国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新加坡在饮食方式和习惯方面融合了马来族和华人的烹调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是指过去居住在新加坡、马六甲及槟榔屿一带的华人女性。就口味而言,娘惹食品是最特别,最精致的传统佳肴之一。
旅游者在餐厅、酒店消费,须付10%的服务费与3%的政府税及1%的观光税,郊区餐厅或小吃店不收服务费和小费,集市小吃摊也不须另付小费。为了大众健康,所有有空调的餐厅一律森止吸烟。
购物
新加坡商品丰富,来自世界各地的货品琳琅满目,从古典精致的东方手工艺品、款式新颖的欧洲高档时装和皮革制品到先进的高新技术电子器材等无所不有。新加坡市场上有特色的商品主要有马来蜡染花布、珠宝、古玩、陶瓷器、玉器、字画等。新加坡的物价水平较高。
货币
货币为新加坡元(S$),1元等于100分。纸币面值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硬币有1分、5分、10分、20分、50分、100分。
时差
比格林威治时间早8个小时,与北京时间相同。
新加坡人勤奋、坚毅与目标取向的工作态度,为新加坡造就了多项第一的殊荣,如世界第一的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世界最忙碌的港口和转运港、世界首座夜间野生动物园、世界最高的人工瀑布、最高的酒店-新加坡瑞士酒店史丹福、世界最大的喷泉-新达城的财富之泉等。
新加坡不仅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提炼中心,同时也是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主要交易产品有锡、橡胶、椰子、石油、米、木材、黄麻、香料和咖啡。新加坡也是世界各大银行聚集的金融中心,包括美国银行、荷兰银行、德意志银行、东京银行等,皆以先进的通讯设备,连络新加坡和全球各地的商品、股票及外汇交易中心。
新加坡城市的道路两旁树木成荫,街头到处是小花园、小草坪,花香草绿,空气清新,是一个小巧美丽、整洁绿色的花园都市。新加坡种有各种花卉,其中以国花——兰花最为著名,这些经过精心呵护的兰花颜色鲜艳,芬芳馥郁。而叶子花则布满了街头巷尾,甚至连丑陋的电线杆也被缠绕装点起来,鲜红或淡紫的花朵附在自由伸展的枝条上,在和风中轻轻摇曳,即使无须人工照料,也能随处开放。
新加坡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集中着世界一流的商品,同时作为东南亚的中心,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也是数不胜数,丰富的商品和良好的购物环境吸引着各地的旅游者。这里既有高级的购物中心,也有古色古香的老店铺;既有世界名牌,也有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让人目不暇接。
神奇的鱼尾狮
在新加坡河口上,安德逊桥下,矗立一座乳白石的“狮头鱼尾”雕像,它就是新加坡的象征和标志。鱼尾狮自1972年诞生于新加坡艺术家林浪新之手,三十年来静静地屹立于新加坡河口,守护着海上来往的船只……
新加坡市是新加坡共和国首都,位于新加坡岛南端,南距赤道136.8公里,面积约98平方公里,约占全岛面积1/6。新加坡市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花园城市”之称,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市地势缓和,最高点海拔为166米。
新加坡市中心区在新加坡河口南北两岸,总长5公里,东西宽1.5公里。南岸是被绿树环绕的高楼林立的繁华商业区。北岸是花草树木与楼宇交错的行政区,环境幽雅宁静。马来人街也在此区。
新加坡城市道路宽阔,人行道两旁种着叶繁枝茂的行道树及各种花卉,草坪、花坛小型公园间杂其间,市容整洁。桥上,围墙都种有攀缘植物,住宅的阳台上放置着五彩缤纷的花盆。新加坡市拥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被誉为“世界花园城市”和东南亚的“卫生模范”。
国名: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国名来由: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独立日:8月9日(1965年)
国旗: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红色代表人类的平等,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新月象征国家,五颗星代表国家建立民主、和平、进步、正义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颗星的组合紧密而有序,象征着新加坡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国徽:由盾徽、狮子、老虎等图案组成。红色的盾面上镶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与国旗相同。红盾左侧是一头狮子,这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在马来语中是“狮子城”的意思;右侧是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历史上的联系。红盾下方为金色的棕榈枝叶,底部的蓝色饰带上用马来文写着“前进吧,新加坡!”
国歌:《前进吧,新加坡》
国花:以一种名为卓锦·万代兰的胡姬花为国花。东南亚通称兰花为胡姬花。卓锦·万代兰是由卓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丽端庄、生命力特强,它象征新加坡人的气质和刻苦耐劳、果敢奋斗的精神。
国家政要:内阁资政李光耀(lee kuan yew),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长期担任总理,1990年11月辞去总理职务,改任内阁资政;总理吴作栋(goh chok tong),1990年11月任总理;现任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2004年8月12日宣誓就职,成为新加坡第三任总理,12月当选人民行动党新一任秘书长,2006年5月再次当选新加坡总理,5月30日宣誓就职。总统纳丹(s.r. nathan),于1999年8月18日当选为新加坡共和国总统,9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2005年9月连任。
重要节日:华人新年:每年1月或2月的农历新年;中秋节:农历8月15;开斋节:回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泰米尔新年:4、5月间;大宝森节:泰米尔历的1、2月间;蹈火节:10、11月间。卫塞节:5月的月圆日;圣诞节:12月25日;复活节:3月21日月圆后的周日。
自然地理: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647.5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由50多个海岛组成,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
人口: 321.75万(1999年6月),其中华人占77.2%;马来人占14.1%;印度人占7.4%,其余为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人。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国语为马来语。英语为行政用语。无国教。华人和斯里兰卡人多信佛教,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此外还有人信奉基督教。
简史:古称淡马锡。8世纪建国,属印尼室利佛逝王朝。公元18世纪至19世纪初为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新,与柔佛苏丹订约设立贸易站。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军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46年英国将其划为直辖殖民地。1959年6月新加坡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英国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颁布“紧急法令”等权力。1963年9月16日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政治: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由全民选举产生,任期6年。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有权否决政府财政预算和公共部门职位任命;可审查政府行使内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谐法令所赋予的权力以及调查贪污案件。总统顾问理事会受委向总统提供咨询与建议。总统在行使某些职权,如主要公务员任命时,必须先征求总统顾问理事会的意见。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议会称国会,实行一院制。议员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5年。
经济:新加坡的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八十年代初开始,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90年代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经济以五大部门为主:商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和通讯业。工业主要以炼油、石油化工、修造船为主,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饲养和水产业。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自产仅占5%,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旅游业是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货币名称:新加坡元(简称新元)
新闻出版:英文报有《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新报》;华文报有《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报有《每日新闻》;此外还有泰米尔文报《泰米尔日报》。广播电台于1936年开播,1959年1月起以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广播。新加坡广播电台拥有并经营12个国内电台和3个国际电台。新加坡电视机构拥有并经营2个频道,一个播送华文节目,另一个播送英文节目,每天播送24小时。12电视私人公司经营2个频道,一个主要为马来族和印度族人口服务,另一个主要播送体育及文艺节目。1995年有线电视网开通,用户可接收30多个频道、10余个国家的电视节目。1995年开通卫星电视。
外交:立足东盟,将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放在外交工作的重要地位;面向亚洲,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日、韩、印度等国的合作关系;奉行“大国平衡”政策,积极开展经济外交。
与中国关系:1980年6月14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新加坡政府关于互设商务代表处协议在北京签字,次年9月两国商务代表处正式开馆。1990年10月3日,中新两国建交。
新加坡没书城(据说是新加坡不能输)
与马来西亚的水纠纷
自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以来,新加坡的淡水都依靠独立时的条约由马来西亚供应,当时商定的淡水出口价是每4540升3仙(约合0.01美元)而到现在,价格都没有变动过,马来西亚认为这个价格低到无法接受,要求修改条约,新加坡以条约中并没有规定在2060年条约到期前马来西亚可以修改价格。就该问题两国不断发生严重的摩擦和争吵。新加坡认为马来西亚有可能在2060前撕毁条约或在2060年以后的供水条约会非常苛刻,于是新加坡视马来西亚为自己最大的威胁,一旦前述成为事实,新加坡将迅速占领马来西亚的蓄水地区——柔弗州,然后顶住马来西亚的反击,完全占领水源地,一劳永逸的解决水问题。
新加坡的旅游胜地:1.圣淘沙位于新加坡本岛南部,离市中心半公里。这个田园式的度假岛屿,其马来文名字是和平与宁静的意思。它由一个渔村变为英国的军事基地,后来又于1972年变成一个度假岛屿。
岛上青葱翠绿,有引人入胜的探险乐园、天然幽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等等,让人远离城市城嚣。爱海的人,可以沿着沙滩享受轻松的水上活动。而热爱自然的人,圣淘沙也有天然人行道——龙道、海底世界、胡姬花园、蝴蝶园、世界昆虫博物馆。在历史景点方面,则有西乐索炮台、海事博物馆和新加坡万象馆。
在主题公园方面,计有梦幻岛、火焰山和高尔夫乐园。而高37公尺的鱼尾狮塔,可让游人从圣淘沙远眺市区的高楼大厦及环绕四周小岛的景色。入夜后的音乐喷泉,随着交响乐的节奏而翩翩起舞。
圣淘沙是由圣淘沙发展机构负责管理和发展,它也管理10个较小的岛屿,包括龟屿、圣约翰岛、姐妹到及鬼岛。这些岛屿是热爱游泳、潜水和钓鱼人士的乐园。
岛上也有自设的交通设备。游客可以免费乘搭单轨列车、巴士、沙滩小火车前往不同目的地。此外,岛上也有脚踏车出租店。
2.新加坡动物园于1973年开幕,园内以开放概念为设计,利用热带森林与湖泊为屏障,使游客可以不受铁笼和铁柱的遮栏而看得一清二楚。
动物园占地28公顷,收罗了250种哺乳动物类、鸟类和爬虫类动物,总数接近3000只。所展示的许多濒临绝种的动物之中,包括科摩多龙、睡熊、金丝猴,以及世界最大的群居人猿。
游客可以在动物园内一尝和人猿共用早餐的难忘经验,或者观赏每天四场精彩的动物表演。参与表演得动物有灵长类、爬虫、大象和海狮等。人们可以观看矮小河马在水底潜游,以及加勒比海海牛悠游自在的游姿。在儿童天地里,孩子们可以从“动物之友表演”中获得无比的快乐,参与演出的动物有德国牧羊犬、大牧羊犬、麝猫、鹦鹉,以及一群绵羊。
除此之外,园内也设有游园列车,带您畅游动物园。游园列车的票价为成人2.50元,3岁至12岁孩童1.50元。
3.福康宁山俗称“皇家山”或“升旗山”。这个占地19公顷,高约50公尺的山丘曾是当年莱佛士的住所。1819年,莱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陆后,便看上这座俯视新加坡河口的小山,并在山顶建总督府。1823年,他也选择在此处兴建住家。
其实,福康宁山的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据历史记载,这里是14世纪岛国苏丹皇室的所在地。新加坡最后一位苏丹依斯干达沙(Iskandar Shah)便安葬在靠近山顶的地方。
目前,山上还残留著许多文物,并且不时有新发现。山上的福康宁文化中心便展示了被挖掘的14世纪至19世纪文物。
在英国殖民地时代的1859至1861年期间,山上也建有一座堡垒。1867年,堡垒上还设印度和欧洲兵士的营房,医院和弹药库,是19世纪防御新加坡的主要炮兵连。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因为局势太平,这里的军械就不派上用场了。
英军也在1939年世界第二次大战时,在这里建造占地1306.10平方公尺,深约9公尺的地下指挥室。现在的文化中心后面便是隧道入口处。它是英国在马来亚驻军的指挥总部,英军投降后,成为日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少将的指挥总部。
目前,这个指挥室已辟为展览馆。馆内的许多物件,如无线电话、桌椅、电灯等都是原有的历史遗物。展览馆共有22个房间,包括通讯室、兵士休息室、密码室、统帅指挥室等。展览馆有意重造56年前的历史,让游人有如身历其境的感觉。
在山上的一处也辟有香料园,是当年19公顷植物园的缩影,种植著丁香、肉桂等香料。此外,殖民地时代遗留下来的墓园,也完好的保留在山的东侧。
4.花柏山位于新加坡南部,总面积达56.46公顷。山上的花柏山公园建于60年代,并在1994年开始重新整修。整修后的花柏山增设了更多的基础设施,对周围的园景也重新设计一番。
花柏山公园有以下主要景点:
花柏顶(Faber Point):高达105公尺的花柏顶是公园内最高之处,站在花柏顶将能够鸟瞰新加坡南部全景。这里有一棵雨树,于1971年11月7日的首届植树日种下,沿着这棵树是一个花木围绕的多层平台,平台地面上特别设计朝向不同方向的箭头,以告诉游客所指的地方与名胜地点。而在了望台楼下的16幅壁画也让游客了解新加坡的历史和发展概况。
海事村(Marina Deck):海事村主要的特色是以一艘传统帆船为蓝本。这艘大船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餐厅、儿童游乐场及讯号台,周围环境充满热带花园特色的景致。“帆船”上共有三个宽敞的“甲板”,适合人们聚会、设宴。此外,这里也是观赏新加坡海港的最佳地点。
花丛走道(Floral Walk):从花柏顶延伸到海事村设有花丛走道。行人可在特别设计的亭子内享受鸟语花香,同时,在花丛走道上辟有一个“棕榈园林”,供游人休息聊天。
望东亭(Eastern Look-out Point):位于花柏山东部的低洼处。游人可以在此观赏新加坡东部美景。花园设有健身区、宽广草场、野餐区以及可供游人鸟瞰市区景物的亭子。
缆车亭(Cable Car Point):在缆车亭旁建设两个观赏美景的平台,游人可以在此通过望眼镜观赏我国南部风景。
5.肯特岗公园(Kent Ridge Park)占地47公顷,旧称鸦片山,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之一。
它是一座次森林山丘,也是候鸟的集居地。园内有一条长达800公尺的山径,是游人探索自然生态的好地方。此外,山丘的后侧也有两个一大一小的池塘。前面部分最高处设有了望台,可以眺望我国西海岸景色。左边可看到炼油厂林立的岛屿,右边又可看到箱运码头。
根据国家公园局的资料,肯特岗公园是拥有最多健身设施的国家公园,共有20种不同的健身站供使用者选择。此外,它的不平地势也常吸引了许多远足及大自然爱好者前来考察,或举办“寻宝”游戏。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曾经是马来军团和日军抗战的地点之一。1942年2月13日,日军第18师攻打防守这座小山的第一马来军团、英国第二效忠军团和第44印度旅,这场长达48小时的搏斗有不少日军与马来军人战死。新加坡陆军最近“认养”了肯特岗公园,成为“陆军公园”(Army Green Park),园内永久摆放了两架M114型榴弹炮和一架AMX-13轻型坦克,突显公园的历史和军事意义。
--------------------------------------------------Web------------------------------
新加坡,文莱的经济来原是什么
经济
新加坡建国历史不长,但是其工商业发展十分迅速,连续四年在全球最具竞争力国家中排名第二。并搜大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最佳的商业城市。
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以制造业为主体,着重发展资本密集型、高技术产业,主要有石化、船舶与钻井台修造、冶金、机械、电子等。全国共建成裕廊20多个出口加工区。
海运业对外贸易发达。70年代后推行花园城市运动,旅游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支柱部门之一。游客主要来自印尼、日本、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新加坡在通信、海港、空港上拥有世界一流的基础建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到8亿吨以上。近年来新加坡也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在电子通讯,生物医学等尖端科技上,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加坡目前是继纽约,伦敦和东京之后国际上第四大外汇市场交易中心。新加坡拥有超过200家银行,以及71家银行办事处,提供了一整套的金融服务。
以转口贸易、金融、航运业为主,还有石油提炼、石油化学、建筑、造船、纺织、橡胶、食品罐头等工业。旅游业也很发达。财政主要靠转口贸易维持。转口石油、橡胶、锡、纺织品、植物油等,进口粮食、食品及生活用品。交通发达。行政中枢新加坡(市),是东南亚最大海港,附近国家所产的锡、橡胶、石油等大多经此转运,也是联系亚、欧、大洋洲的重要国际航空中心。有造船、橡胶、食品等工业。
一、文莱经济形势、政策及其走向:
文莱历史上曾是东南亚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小国,从本世纪初发现石油到60、70年代石油、天然气的大量开采,文莱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和销售为文莱政府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加之国家人口少,文莱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80年代初人均GDP达2万多美元,文莱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石油王国,是典型的石油经济国家。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文猜侍莱经济结构过于单一的弊端日趋显露。石油、天然气属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将开采殆尽。文莱政府为了改变经济过分依赖石油、天然气开采的单一格局,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倡导发展多元化经济,力求逐步增加非石油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政府多元化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的主要领域有:
1、石油、天然气的下游产业及能源工业,如炼油、天然气液化、化肥、塑料、化工原料;
2、农、林、渔业,包括扩大粮食和蔬菜种植面积,增加牛、羊、鸡、鱼、虾的养殖及蛋奶的生产,增加食品的自给率,减少进口;
3、鼓励国内外商人在文莱投资、经商,促进中小型私人企业、商业部门的发展,允许外资在高科技和出口导向型工业项目拥有100%的股权;
4、推行私有化,逐步将政府管理的电讯、邮政、水电、交通等公共服务部门私有化,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减少政府财政负担。通过推动私有化,实现文莱经济发展朝着由政府主导逐步转向以私人界为主导的方向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文莱非石油产业得以一定的发展,其产值占GDP的比例不断提高,1980年为16.3%,1990年为37%,2001年则上升世兆竖为46.5%。,而油、气所占比例则由80年代的83.7%下降到2001年的53.5%。
前些年,政府对公共服务业和建筑业投入较大,使得这两个部门的产值占到GDP的30%。而工业、农业、渔业、商业等生产性部门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其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几十年来仅增长几个百分点。
2002年文莱经济增长率为3%,失业率4.6%, GDP达到45亿美元。近年来文莱的经济增长跟不上人口的增长是文莱人均收入水平下降的一个原因,自1984年独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仅为人口增长的一半,除非这种趋势得到控制,否则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准仍将会继续下降。文莱的人均国民收入,已由80年代的世界第一跌至90年代的亚洲第一,现在已下滑至亚洲第三。2002年文莱人均GDP为1.3万美元。
自去年以来,文莱汽车销售十分兴旺,主要是因为汽车进口税大幅下降。
文莱政府认为经济问题会对社会和政治方面产生直接影响,如不加以解决,就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现在文莱政府把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多样化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文莱要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大力提高经济竞争力,以应对各种挑战,使文莱继续享受和平与繁荣。
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刺激经济发展,努力由土地资源经济转型至人力资本经济。小国没有大国所拥有的全方位竞争能力,只能选择具有优势的领域重点开发。文莱当前所面临的四个重要挑战是:经济增长、多元化、就业和投资挑战。
文莱私人企业界的发展步伐还需要加快,否则将无法担负起提供足够就业机会的重任。这也需要国内的金融机构给与企业更多更好的贷款支持。文莱私人企业就业人数从2000年的66700人增加到2001年的72000人。现在政府号召私人企业优先雇佣本地人,以取代外籍劳工。
文莱经济除了1998是负增长外,1996-2000年期间,每年的经济都取得了增长。在第七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中,文莱经济增长率为1.2%,这是由于美元的稳定以及石油价格处于高水平的原因。1998年-1999年初,由于世界油价大跌而使文莱的经济陷入萎缩的困境。石油和天然气为文莱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日本是文莱最大的出口市场,占了43.6%,其次是东盟23.3%,韩国11.3%,美国8.3%。2001年文莱对东盟的出口下降了5.2%。文莱进口的一半来自东盟,欧洲占15.3%,日本占6.83,美国占8.77%。
目前每天生产20万桶石油,2001年出口原油价值31亿文元。其中出口到泰国8.329亿文元,日本4.966亿文元,美国4.451亿文元,澳洲3.792亿文元,韩国3.943亿文元,中国2.815亿文元,新加坡1.112亿文元,印度9360万文元,新西兰4430万文元,印尼3040万文元。液化天然气27.093亿文元。其中日本24.976亿文元,韩国2.117亿文元。
截止到2001年,文莱工业发展局(BINA)共批准12家制衣厂,该行业创造了20000个就业职位,但大部分是外籍劳工,主要来自孟加拉、泰国等国。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多纤维协议,非工业化国家可在关税保护配额下出口成衣制成品予工业化国家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盈利。文莱属于美国给予特别待遇的国家,多年来外国投资者已在多纤维协议出口配额名义下,在文莱成立制衣厂。目前文莱工业发展局已修订了制衣厂的一些申请条件:本地股东必须持有至少30%的股份;厂方必须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及配套设施;制衣厂在第一年里的本地雇员不可少于10%,第二年增加到20%。
目前纺织业充分利用美国综合市场优惠期,提高竞争力,美国给文莱的综合市场优惠,将在3年后到期,优惠期之后,文莱就必须与其他国家在同等条件下竞争。服装是文莱除石油、天然气之外的第三大出口商品, 99%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和欧洲。
二、今后几年的经济发展规划:
在文莱的八五计划(2001年—2005年)中,石油及天然气工业拟定了总体规划,以吸引外来投资,为中小型企业创造商机。文莱继续朝非石油工业领域持续挺进,而其中60%的增长需要依靠私企的发展,中小型企业占了文莱国内私人企业界的95%,2000年有注册公司5784家,文莱国内市场太小,如果单靠国内市场,根本无法使文莱的经济在短期内取得较大发展,为了协助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发展,政府为他们提供培训、辅导,并计划设立行销中心。
文莱政府正采取各种措施,逐步减少各种福利性补贴以及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化和民营化,大力鼓励民间中小企业的发展。文莱经济经过九七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后目前已开始复苏,在文莱八五计划下,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将增加5-6%。并将积极朝非石油工业领域努力,重点是旅游业、纺织业、信息业和工业。八五计划中政府拨款70亿文元,另外再增加10亿文元作为特别经济拨款。其中3100万元推出多项中小型工程,以促进国内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八五计划政府拨款9亿文元发展信息业,建立电子政府和电子商务,为政府部门、学校、社区中心和回教堂及城乡居民提供电子服务,目标是使之成为本区域率先广泛使用电子的政府之一。现在文莱95%以上的家庭有电话,40%有手机,但只有9%的家庭上网。电子化的文莱将最广泛地使用互连网作为沟通、经商、教育、卫生、理财的主要工具。为减轻政府负担,同时也为提高服务质量,电力局等政府部门将企业化,鼓励私人界参与电力服务,八五计划拨出5.29亿元发展电力服务,该预算占总预算的7.26%。
文莱目前虽然没有转口贸易,也没有足够的国际金融方面的人才,但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谐的种族关系,没有外债、外汇储备丰富。文莱没有个人所得税、销售税、外汇管制等,在中心注册的岸外公司不须缴纳公司营业税。文莱有完善的英国普通法系统,以及中心应该具备的国际法规。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和宜人的环境,因此有条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吸引外资不是比较富裕的文莱的唯一目的,这个马来回教王国更要借此培养国际金融人才和创业的企业家,文政府现在正致力于把文莱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三、吸引外资的重点领域及相关政策:
改善投资环境以提高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文政府通过与主要贸易伙伴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议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以寻求解除投资障碍,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其制定的鼓励投资措施,目标是改善投资环境,简化手续,减少审批时间,对于出口型、高科技等企业,进口所需的原材料免关税,文莱工业和初级资源部根据鼓励投资法令,划定十个项目工业以及这些工业所生产的产品为“先驱工业”或“先驱工业产品”,如轧钢厂、玻璃工业、造纸厂等,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免缴30%公司税,根据投资额多少,享受不同免税期,可免缴公司税2—8年。但不能独资,须和马来人合资,文方拥有51%的股权。森林和深海捕鱼领域不对外开放。但对于高科技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工业投资可以独资,进口的相关机械、原料、配件等享受免税。文莱投资由工业和初级资源部工业发展局管理。政府在第八个五年计划结束的2005年时,希望能够获得44亿文元的外来投资。主要领域为旅游、高科技、运输和转运站。
外国公司特别是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利用技术、资金、人才和品牌的优势,顺应文莱政府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同文莱政府合作开发文莱特有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渔业等,如荷兰壳牌与文莱政府合资成立的文莱壳牌石油公司在开发文莱的油气资源方面已形成先入为主的、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且由于其合作领域为文莱国家经济命脉,因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文莱政府部门设有专门机构,组织文莱企业到国外参加展览会并提供一定的资助。对需要引进外资的基础设施项目,文莱有关政府部门也走出国门招商引资。文莱在海外投资方面的做法:一是政府决策的国有资金的对外投资,二是企业自主决策、政府放任自流的民间对外投资。
石油和天然气是经济支柱,约占出口收入的99%。石油储量和产量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居东南亚第二,液化天然气的出口居世界第二位。1990年人均收入15200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万美元,是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经济发展特点及条件 (简要回答)
网上有啊~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岩李口之大枣枣一,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海上航运十分繁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通讯和旅游中心。
特点:
1、外向型经济
2、反战经济滚拆与环保同步
条件:
1、最主要的,国家独立
2、利用西方国家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机会
3、制订了适合本国的,产业政策,发展外向型经济政策
3、大力引进外资
4、利用第三次产业政策
5、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ps:多看看地理图册啊,这本书真是不错的,上面很多都有啊,绝对对你帮助很大的~
关于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