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航天员出差都带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航天员手上拿的箱子是干什么用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出舱人员用什么车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是举国同欢的时刻,因为在这一刻,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太空出差三人组也终于回到了母星。
而为了迎接返回舱的到来,地面搜救队也早已在戈壁滩上整装待发,本文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神十三落地,地面搜救队都用了什么车?
北奔H10指挥力量担当
通过神十三返回当天的电视直播可以看到,搜救现场共有两台北奔重型战术军车,一台作为指挥调度车,一台作为搜救物资运输车。

指挥调度车,主要担任指挥和信息传输的功能,相当于前线大营。车内的通信系统,可以将前方搜救态势实时传输给后方指挥所,便于后方指挥员实时准确的指挥调度。

搜救物资运输车,则是用来运输返回舱的一些处置装具,里面所带的装置,可以确保返回舱落到任何复杂的环境下,都能及时地将舱体拖拉到安全的位置。
平时有了解军车的朋友一定能看出,这两台车是北奔的H10系列车型。

○图丨指挥调度车担任车型

○图丨搜救物资运输车担任车型
北奔H10,是北奔为竞标解放军三代重型战术军车项目而研发的,并于2016年成功入围解放军采购系统。2018年,北奔又对H10系列枣行车型进行了改进,此次搜救任务中我们所看到的两台H10就是改进款。

○图丨H10上一阶段车型
与上一阶段车型相比,改进后的H10外形更为精致,采用高机动越野底盘,整车具有非常高的越野性、通过性,爬坡能力极强。

动力性方面也是北奔H10的强项,车门处标的“2360”字样,23代表载重23吨,60代表600马力,强悍的动力表现,使车辆在各等级复杂路面行驶都能游刃有余。

顺便提一下,除了这两款车型外,北奔H10平台还有一款铠甲8×8防护型运输车,造型酷炫,一经展出就圈粉无数。
东风猛士搜救力量担当
搜索返回舱,是此次任务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我们发现,担任搜索功能的车辆均为东风车型——猛士,共采用了三款猛士车型,即猛士搜索车、猛士小型搜索车、猛士长轴搜索车。

○图丨猛士搜索车

○图丨猛士小型搜索车
其中,猛士小型搜索车是“神十三”特有的最主要的新研装备,具备指挥、搜索和处置功能,在返回舱落的情况不是很特殊的情况下,仅这一台车,就可以完成航天员的搜索救援任务。

猛士长轴搜索车则为首次加入任务,与其它两款相比,它的车身更高,体积更大,后面还拖着个大箱子,也就意味着可以搭载更多的救援人员。
执行任务时,猛士长轴搜索车的前舱坐四名队员,后舱坐六名队员,会跑在地面分队的最前面。如果是地面分队率先发现返回舱的话,里面的十位队员足以完成返回舱第一阶段的外观测量、开舱门等工作。

东风猛士,是东风于2003年自主研发生产的主供军事用途的越野型载货汽车,有长头短头2大系列,单双排软硬顶,溜背软硬顶,厢式硬顶、高硬顶8种主要车型。
该系列车型装备的是东风康明斯的4缸增压中冷柴油机,最大功率112kW/2700rpm,最大扭矩502Nm/1500rpm;匹配5速手动变速器,续驶里程达750km。
还可以选装美国进口的145千瓦V8电控增压柴油机和4档液力自动变速器,这样搭配车辆0~80km/h加速时间为12秒,最高车速可达150km/h。

东风着陆场多戈壁、沙漠、山地,地形复杂,而东风猛士凭借多样的车型设计以及出色的动力表现,即便是在多么极端的环境下,也能带来无尽的驰骋自由,或许这也就是神十三地面搜救队选择东风猛士作为搜索车的最主要因素。
解放MV3航天员的健康担当
整列车队中,3台橙色车辆尤为显眼,这3台车是3位航天员的专属医监医保车。

一辆车带岩激的空间大概有12平米以上,里面的设施非常完备,例如有除颤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来及时应对航天员出现紧急情况;有独立卫生间、热水、微波炉等基础生活设施,还精心为航天员准备了符合胃口的、好消化的午饭。

这3台医监医保车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将航天员护送到直升机旁边,再由直升机将航天员护送到机场。

据悉,这3台医监医保车标配瑞立制动系统,由一汽解放MV3车型改造。
一汽解放MV3是解放军新一代中型高机动性通用战术车辆,有4X4、6X6以及8X8版本,其中6X6版本的发动机是一汽锡柴直列六缸柴油机,排量8.6L,最大功率350马力,最大扭矩1500牛米。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MV3车型变速箱采用的是一汽的蠢袜AMT变速箱,是中国军方在通用型军车上第一次大规模采用自动挡设计。
乌尼莫克图雅诺——返回舱&航天员的“坐骑”
待完成航天员的接送任务后,返回舱的运输工作则是由一辆随车起重运输车来完成,先用吊臂把返回舱搬到车上,并将返回舱固定到支架上,再运输到目的地。

从机臂上的“PALFINGER”标识可以认出,这辆运输车上装的是来自奥地利的帕尔菲格随车吊,该品牌生产的随车吊设备,可以满足10吨~50吨的载货底盘使用需求。

而通过车前的奔驰标,我们不难猜出,这辆运输车就是奔驰的乌尼莫克车型。

航天员到达北京后,立位耐力还未完全恢复,此时航天员乘坐了一台黑色客车去到航天员公寓进行隔离和恢复。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这台黑色客车是北汽福田的图雅诺。

○图丨航天员翟志刚乘坐在图雅诺内,笑容满面
这款图雅诺是福田专为航天员改制的,融入了多项航天科技和尖端设计理念,例如“零差感”的舒适空间、“零误差”的行车路线、“零风险”的航天员座舱、“零故障”的服务保障等等。

图雅诺定位轻型客车,是北汽福田推出的首款大VAN产品,共有5.0、5.5、6.0、6.5米四个长度车型。搭载康明斯ISF2.8柴油发动机,排量2.8L,额定功率为120kW/3600rpm,最大扭矩为360Nm/1400-3000rpm;变速箱方面为6MT,即6挡手动变速箱。
时至今日,图雅诺已然是国内高端轻客市场的代表性产品之一。
编后语
“神十三”相较“神十二”来说,新用了很多国产的研制装备,我们在这些地面搜救车当中,也能看到有不少国产车型。
神舟十三号完美落地,寓意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踏上了新的台阶,国产车辆在国家重大任务重要环节中的采用,也代表了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在不断地进步,且强大。(文/张曼琪)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三位航天员去太空出差都带了哪些生活用品
随着航天事业的进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太空上出差半年之久,那三位航天员去太空出差都带了哪些生活用品?
其实宇航员去太空出差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大部分是和咱们在地球上生活所需要的一样,只不过是太空上所需要的用品都是经过特殊加工的,那咱们就来说一下最重要的生活用品都有哪些吧。
因为太空舱中的”伍如失重“情况下,宇航员为了防止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以及肌肉萎缩,需要经常进行高强度的锻炼,除此之外,他们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洗澡,对于我们来说最简单的喝水,刷牙,流汗等,对于在太空中的他们,显得非常复杂,甚至非常的困难,他们每天要四处收集漂浮的水滴,这对宇航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收集,对宇航员是很危险的,毛巾也是宇航员必须要用的生活用品之一唤渗,毛巾不仅可以帮助宇航员收集漂浮的水滴,防止危险的发生,还可以让宇航员进行毛巾浴,保持身体的干净,同时,在宇航和橘脊员锻炼的时候,毛巾也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锻炼过程中,汗水因为“失重”的原因,导致汗水糊在眼角,这时候就需要毛巾进行擦拭,所以一块吸水性强的毛巾对于宇航员来说,是很重要的。
此次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研究室主任臧鹏参加采访时说,此次为航天员准备的食物有127种,因为期间包含春节,还特意给宇航员准备了饺子,福字,春联等等。
翟志刚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还带了笔墨纸砚,在太空休闲的时候可以写写毛笔字。另外,他还下载了影视剧视频和歌曲,没事的时候可以追剧和听歌。叶光富带了一些小的乐器,他想在太空上利用闲暇的时候,学习乐器。他还携带了和家人的合照,至于王亚平带了女儿许多的照片。
3位航天员太空出差都带了什么
10月16日0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十三号周边相关信息大家都十分关注,很多小伙伴非常好奇3位航天员太空出差都带了什么呢?航天员带了哪些私人物品去空间站?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3位航天员太空出差带饥做的东西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一下吧。
据央视报道,航天员翟志刚下载了影视剧视频和森肢凯歌曲,没事的时候就可以看剧了;王亚平提前准备了新年礼物,想给同事惊喜;叶光富带了家人的合照、乐器此唤。
“影视剧的这些视频,到天上烦躁的时候可以看看,有时间的时候也可以看一看,我还下载了很多歌曲,到天上有时间也可以听一听。”
翟志刚透露,他还带了笔墨纸砚,到天上允许还可以写毛笔字。平时自己对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兴趣,也是为了能够更好把天上这六个月能够与愉快快的完成下来。
北京时间今天9时58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也迎来了第二个飞行乘组和首位女航天员。
以上就是3位航天员太空出差都带了什么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航天员出差前都吃些啥
据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消息,航天员出差前会吃鲜花包、压缩饼干、浓缩橙汁等6种食品,以高碳水化合物、低纤维食物为主,为航天员提供充足能量的同时,也不会引起樱困排便产气的不适。
航天员回来后第一顿饭主副食20多种。有面条、馒头、小脊野念米粥、醋溜土豆丝、醋溜白菜、榨菜、川味香肠、黄瓜、西红柿、西瓜……
在轨生活,饮水安全非常重要,航天员每个月都要对用水采样,进行微生物检测。有点像我们平时做微生物实验,戴上口罩、手套,过滤水样和培养基,把微生物、营养物质留在过滤膜上,观察采集到的微生物样本,检验太空中喝的水是否干净。
航天食品,首先和普通食品一样,需要富含营养价值、容易消化吸收。在太空的特殊环境,不给宇航员脊搏身体增加负担。
太空特别的压力环境,会导致人体味觉,甚至口味改变,航天食品需要尽量保证航天员的食欲。
太空是失重状态,航天食物需可在零重力环境下食用。避免食物残渣到处飞。
据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研究室消息,“神舟十三号”配置了127种航天食品,包括主食、副食、饮料、调味品和功能性饮料等。其中,副食有畜肉、禽肉和蔬菜,营养丰富,口味也可以通过调味品来调节。并且,考虑到此次任务跨年,还为航天员在空间站过春节准备了加热即食的饺子,在地面已加工好,吃的时候复热即可。
三位航天员在太空出差半年,他们都带了哪些航天食品
他们带的食品共有上百种,种类丰富,饭菜和甜点都是应有尽有的。
这次,神舟十三号的宇航员将在太空停留6个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后,其对接时间将从3个月延长至6个月,执行180天的长期停留任务。这不仅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长的载人飞行,也将是中国宇航员首次在太空度过春节。说到这里,也许很多人会好奇,宇航员在如此漫长的太空之旅中的日常饮食是什么?
我们的太空餐非常丰富从神舟六号开始,宇航员不仅吃热饭,还端上甜点,用了40多种食物,每餐都不重样。然而,中国研究人员仍然觉得这还不够,他们必码橘清须为宇航员提供更丰富的饮食。当我们到达神舟七号的时候,虽然飞行时迟前间和神舟六号一样是三天,但是食物有将近80种。在后来的载人航天任务中,宇航员们不仅在太空吃粽子,还可以喝上可口的绿茶。
太空站里的水果已经被压缩了水果是飞船上的必需品,很多维生素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每公斤物体的发射成本在1万美元左右,而一个宇航员一天大概要吃1到2公斤的食物,成本在1万到2万美元左右。为了降低成本,宇航员吃的水果被提前压缩在地球上,变成干果,可以携带更多的材料。等到该吃的时候,再重新处理干果,这样就可以吃到新鲜的水果了。
如今的太空食品可以更加个性化过去因为还不发达,载人飞船上的宇航员只能吃一些牙膏包装的糊状食物,只能维持身体必需的营养。但是随着科技伍迹的发展,中国有了专门研究太空食品的研究所,开发出来的食品更适合中国人,比如一些鱼香肉、宫保鸡丁、中国特色的面条等。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