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什么是超级传播者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传播者的意思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超级传播者和普通传播者区别
所谓超级传播者,就是指病人在感染病毒之后,并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病人的精神状态、生理状态和普通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此会误认为自己是一个健康身体的人,但是他的呼吸道里边携带着大量病毒,他所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都会被他所传染,传播的强度非常强、途径也非常广。而普通传播者一般都有症状,比如发热、乏力、干咳,重症患者有呼吸困难。
超级传播者是什么意思
“超级传播者”的提法是卫生部疾病控制专家经过调研提出的。有专家介绍,如果1人传播了10人以上,而且被传染的人都已经确诊为新冠状病毒,那么这个传播者就可以称为“超级传播者”。
如韩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超级传播者”是谁?
韩国确诊的第31例患者是一名61岁韩国女性,居住在大邱市,2月7日前后出现恶寒等症状后,前往大邱本地医院接受住院治疗,8日开始出现发热。
住院期间,她还分别在9日和16日两次前往当地某教会参加活动,外出到餐厅就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直至18日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韩国疾病管理本部说,该患者近期没有海外旅行经历,也没有接触确诊患者,无法确认感染源和感染途径,仍在进一步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同时,也不排除该患者是在2月7日至10日期间被其他人二代传染的可能性,韩国防疫部门正以她参与的教会活动为重点加强排查。
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长郑银敬表示,大邱这一情况可视为“超级传播事件”。
新冠超级传播者是什么意思
是指如果一人传染十个人以上,而且这十个人均被确诊为新型冠状肺炎,这样的传播者就被命名为超级传播者。
超级传播者是由卫生部疾病控制中心专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超级传播者一般是新型冠状肺炎的患者,或者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携带者。这种人一般是反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不进行自我隔离,因此传染了很多患者,而且这种患者一般传染性比较强,携带病毒的毒力比较强。
新型肺炎指的是目前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
何为“超级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介绍,新冠感染者里有相当高比例的人并不传播,不会造成二代病例;但有少部分感染者或病人的传播数会超过基本传播数——3以上,会传播超过3个二代病例,这就构成了超级传播现象,这是新冠肺炎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在各地疫情控制过程中,发现超级传播现象或超级传播者并不奇怪。
冯子健表示,减少聚集性活动,是消除超级传播现象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扩展资料:
吉林出现了“1传32”超级传播事件
据央视新闻报道,1月15日0一24时,吉林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例,均与1月13日通报的黑龙江省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有关联。
1月13日吉林省通报一名黑龙江省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其曾在吉林公主岭市艾尚瀚邦养生会馆、吉林省通化市源升品质生活坊分别进行培训授课,继而引发群体感染。
据官方通报,目前,该病例已导致吉林省3市32人感染,分布在通化市(12例)、公主岭市(19例)、松原市(1例)。
为什么有人可以成为超级传播者
在这次疫情抗战中,谈论最多的,就是“超级传播者”了。
什么样的人算是超级传播者?
用世界卫生组织的话来说,就是把病毒传染给10个人以上的人,就成为超级传播者,例如英国报道中至少传染了11人的史蒂夫·沃尔什和韩国至少传染37人的“31号患者”,还有因“超级传播者”闻名世界的伤寒玛丽。
据统计,这名叫玛丽的女子,直接感染了大约52人,其中至少3人死于伤寒。
什么是伤寒?
伤寒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疾病,通过食物、水等粪口传播,在卫生条件普遍较好的今天来说,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多注意卫生就可以避免,但是在20世纪早期,那时细菌理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包括医生在内的许多人都不知道疾病是如何传播的,因此像伤寒这样的细菌性疾病,仍然是一种相当危险的疾病。
伤寒患者在感染后1至3周开始出现症状,通常开始出现高烧,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和肌肉疼痛。然后,胸部出现明显的皮疹。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发生肠出血,导致皮下血栓。最危险的情况下,腹部会膨胀,死亡率在10%左右。
玛丽就生活在这个时代,尽管当时的医生们已经知道伤寒最常通过粪便传播,他们可以追踪定位流行病的开始点来遏制疾病的爆发,但是对于玛丽却束手无策,因为玛丽是美国发现的第一个无症状伤寒带菌者,当时的医学认知根本无法解释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包括玛丽自己,至始至终都坚信自己没有传播疾病。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1906年,一位卫生部专家揭发了玛丽携带伤寒病毒的事实。
玛丽·马龙原本是一名女佣,为了生存,成为富人区家庭的厨娘。
在1906年,玛丽的雇主一家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伤寒,11口人,其中6人患有伤寒,为了查清原因,雇主聘请卫生部专家乔治·索帕前来调查,最终将目标锁定在玛丽身上,他对玛丽工作经历进行了背景调查,发现玛丽所到之处,都有伤寒的踪迹。
在每个家庭的疾病爆发后,她都会悄悄地离开,而且每次换新工作时,她都会稍微改一下名字,7年总共换了7个工作地点。
1907年,玛丽第一次被迫隔离,截止已经确认感染了22人,并导致一名小女孩死亡。
当乔治锁定玛丽是伤寒的罪魁祸首后,要求玛丽配合采集样本,但是由于当时的玛丽本人是非常健康的,她根本不相信自己是携带者,因此断然拒绝,甚至暴力反抗,经过多次努力,最终才将玛丽制服,将她安置在北兄弟岛医院的一间单人小屋里。
医生对玛丽的粪便、尿液和组织样本进行检查后发现,尽管她没有任何症状,她确实感染了伤寒病菌,在她的胆囊里充满了伤寒杆菌。
然而,当时的玛丽仍然不相信自己是传播者,甚至认为这样的言论是对她的侮辱,当听到医生建议将她胆囊割除时,她彻底反抗了,不仅向政府提起申诉,而且通过记者散播自己的悲惨遭遇,于是当时的政府不得不妥协,给玛丽两个方案:要么切除胆囊,要么不再当厨师,玛丽选择后者,然后出院了。
1915年,玛丽再次被抓捕,在医院渡过余生,这一次,25人感染,2人死亡。
或许是因为玛丽仍坚信自己不是感染源,又或许是厨师的佣金比其他职业高,1910年释放后,玛丽辞去原来的洗衣工,再次干起了厨师的老本行,在妇产医院当厨师,最终还是以伤寒爆发收尾,失去公众同情的玛丽,再次回到北兄弟岛进行了隔离。
这一次,她仍然不太配合,她的不妥协,再加上医生确实不知道如何处理像她这样的病例,玛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医生没有切除她的胆囊,但在她身上提取160多个样本,并限制了她的交流,只让她在实验室里洗瓶子,还被当做一个样本,展示给实习生和记者。
直到1932年,玛丽体内的病菌仍然存在,但她最终因其他疾病死亡。
为什么玛丽自己并未感染伤寒?
无症状伤寒带菌者,在当时是一个突破性的发现,根本没有成熟的方案去解决。
尽管当时的政府有权隔离那些对社会健康构成威胁的人,但是对于玛丽这样的无症状者,不知道如何引起,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再加上当时的舆论,倒向了“可怜”的玛丽,才导致伤寒玛丽的影响越来越大。
直到2013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才发现了玛丽是如何在不表现出症状的情况下携带这种细菌的。
简单地说,伤寒杆菌可以隐藏在巨噬细胞这样的免疫细胞中,免疫细胞和伤寒杆菌之间达到了微妙的平衡,保持自身的健康的同时,也可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传播细菌。
最后
伤寒玛丽,也是无症状带菌者的代名词,一个人直接导致至少52感染,3人死亡,确实让人愤怒,因此在某些时候,这也是一个带有歧视含义的名词。
但是伤寒玛丽的存在,带给我们的只有噩梦吗?
小编觉得,尽管玛丽有非常自私的行为,但是用今天的认知去评价过去的行为,难免有事后诸葛亮的嫌疑。
在这个案例中,最起码,玛丽让我们知道什么是无症状携带者,还有就是要勤洗手。
像伤寒这样的疾病,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传播,可惜像“要勤洗手”这样的至理名言,玛丽从来不相信,她无法理解洗手有什么意义,也无法理解疾病怎么可能通过自己的手传播。
因此,玛丽便后不洗手,做饭前也从不洗手。
OK,关于什么是超级传播者和传播者的意思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