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有些皮蛋上有松枝样的花纹,以及什么样的变蛋好吃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为什么有的皮蛋里有雪花状的东西,有的却没有
松花蛋剥壳后,蛋白为茶色的胶冻状、蛋白常有松针状的结晶或花纹,故名松花蛋。蛋黄可以明显地分为几层不同的颜色,即呈墨绿色、土黄色、灰绿色、橙黄色等,五彩缤纷,非常悦目,所以又称松花蛋为彩蛋,也有称为五彩皮蛋的。
松花蛋的生产几乎遍于全国,各地制造方法大同小异,其中尤以北京松花蛋最为著名。北京松花蛋蛋身较大,蛋白为茶色,多松枝样花纹,蛋黄中有汤心,口味鲜美,香味浓郁,辛辣味小,软硬适度,蛋壳易剥除。
原料配方我国生产的松花蛋,各地的配料标准均不一样,现将北京、天津、湖北等地区的配料标准列入表1。
工艺流程鲜蛋→敲蛋→照蛋→分级→下缸→出砖→洗蛋→验篓→验质→包泥→滚稻→入缸→封口
制作方法 1.鸭蛋的选择:加工松花蛋必须采用质量优良的鲜鸭蛋,鸭蛋的新鲜度是决定松花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在加工前,须对进厂的鸭蛋进行感官鉴定,照蛋、敲蛋、分级。
表1松花蛋配料标准参考表(单位:公斤)
地区
季节
原材料
北京
天津
湖北
春、秋季
夏季
春初秋末
夏季
一、四季度
二、三季度
鲜鸭蛋(只)
1600
1600
1600
1600
2000
2000
生石灰
28~30
30~32
28
30
32~35
35~36
纯咸
7
7.5
7.5
8~8.5
6.5~7
7.5
黄丹粉
0.3
0.3
0.3
0.3
0.2~0.3
0.2~0.3
食盐
4
4
3
3
3
3
茶叶
3
3
3
3
3.5
4
木碳灰
2
2
5~6
7
松柏枝
0.3
0.3
少许
少许
黄泥
1
1
清水或熟水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熬料:首先将锅洗刷干净,然后按配料标准,把事先称量准确的纯碱(或紫碱)、食盐、茶叶、松柏枝、清水倒入锅中加热煮沸。
3.冲料:另准备一个空缸(厚缸)或铁桶,先将生石灰称好放入缸(或桶)中,后将黄丹粉、草木灰放在生石灰上面。再将上述煮沸的料水(或汁液)乘沸倒入缸中,此时生石灰遇到汁液,即自行化开,同时放出热量,发出高温,待缸中蒸发力渐弱后,用铁锹不断翻动搅拌均匀。并用铁丝网捞出料液中的石块(生石灰里常夹杂有不易溶化的石块),为保证料液浓度须按捞出的石块重量补足生石灰。待到缸中的各种材料充分溶解化开后,使料液(或料汤)冷却静置,以备灌汤用。
4.装缸与灌汤:装缸或下缸是将经过原料蛋选鲜,即经过感观鉴定、照蛋、敲蛋、分级等工序挑选出来的鲜鸭蛋,分级或分大小下入清洁的缸内。下缸前,在缸底要铺一层洁净的麦秸,以免最下层的鸭蛋直接与硬缸底相碰,受到上面许多层次的鸭蛋的压力而压破。放蛋入缸时,要轻拿轻放,一层一层地平放,切忌直立,以免蛋黄偏于一端,蛋下至离缸面略低,大约装至距缸口6~10厘米处,加上花眼竹篦盖,用木棍压住,以免灌汤以后,鸭蛋飘浮起来。
鲜蛋装缸后,将经过冷却凉透的料液(或料汤)加以搅动,使其浓度均匀,按需要量徐徐由缸的一边灌入缸内,直至使鸭蛋全部被料汤淹没为止,灌汤时切忌猛倒,避免将蛋碰破和浪费料汤。料汤灌好后,再静置待鸭蛋在料汤中腌渍成熟。料汤的温度要随季节不同而异,在春、秋季节,料汤的温度,应控制在15℃左右为宜,冬季最低20℃为宜。料汤温度过低,室温也低时,则部分鸭蛋清发黄,有的部分发硬,蛋黄不呈汤心,并带有苦涩味;反之料汤温度过高,蛋清发软、粘皮,剥壳后蛋白不完整,甚至蛋黄发臭,影响缸内大部分蛋的质量发生变化,因此,夏季料汤的温度应掌握在20~22℃之间,保持在25℃以下为好。
5.技术管理:灌汤后即进入腌制过程,一直到松花蛋成熟,这一段技术管理工作同成品质量的关系十分密切。首先是严格掌握室内(缸房)的温度。一般要求在21~24℃之间。鸭蛋在料汤内腌制过程中,春、秋季节约经过7~10天,夏季大约经过3~4天,冬季约经过5~7天的浸渍,蛋的内容物即开始发生变化,蛋白首先变稀,称为“作清时期”,随后约经3天,蛋白逐渐凝固。此时室内温度可提高到25~27℃,以便加速碱液和其它配料向蛋内渗透,待浸渍15天左右,可将室内温度降至16~18℃范围内,以便使配料缓缓地进入蛋内。在不同地区室温要求也有所不同,在湖北地区夏天缸房温度不应高于30℃,冬天保持在25℃左右。在夏季气温过高时,可采取一些降温措施,在冬天气温低时,可采取适当地保暖办法。在有条件的地方,缸房设在地下室内,冬暖夏凉,腌制松花蛋为适宜。在腌制过程中,应注意勤观、勤检查。为避免出现黑皮、白蛋等次品,必须有专人负责,每天检查蛋的变化、温度高低、料汤多少等,并随时记录,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出缸:在一般情况下,鸭蛋入缸后,经过料汤的腌渍约需45天左右,即可成熟变成松花蛋,夏天约需40天左右,冬天需50~60天。为了确切知道成熟与否,是在出缸前,在各缸中抽样检验,视全部鸭蛋成熟了,便可出缸。
出缸时,先拿出缸上面的木棍和竹篦盖,后将成熟的鹅蛋捞出,置于另外的缸内,用冷开水冲洗,洗去附在鸭蛋外面的碱液和其它污物,装入竹篓内晾干,出缸时要注意轻拿轻放,不要碰损蛋壳,因蛋壳裂缝处,夏天易化水变臭,冬天易吹风发黄;冲洗蛋一定要坚持用冷开水,切忌粘生水;尽量避免料液粘手而引起皮肤溃烂。
7.验质分级:出缸后的松花蛋,严格进行验质分级是保证内销和出口松花蛋质量的一道重要工序。验质分级的方法是,成熟的松花蛋,经过验质的业务人员采取“一观、二掂、三摇、四照”的方法进行验质,前三种方法为感官鉴定法,后一种方法为照蛋法。(灯光透视)。
(1)一观:观看蛋壳是否完整,壳色是否正常(壳色以清缸色为好)。通过肉眼观察,可将破损蛋、裂纹蛋、黑壳蛋及比较严重的黑色斑块蛋(在蛋壳表面上)等次劣蛋剔出。
(2)二掂:拿一枚松花蛋放在手上,向上轻轻地抛丢二三次或数次,试其内容物有无弹性,即为掂蛋或称为手抛法鉴定蛋的质量。若掂到手里有弹性并有沉甸甸的感觉者为优质蛋。若微有弹性为无汤心(死心)蛋。若弹性过大,则为大汤心蛋。若无弹性感觉时,则需要进一步用手摇法鉴别其蛋的质量如何。
(3)三摇,此法是前法的补充,当用手抛法不能断定其质量优劣时,用手摇法,即用手捏住松花蛋的两端,在耳边上下,左右摇动二三次或数次,听其有无水响或撞击声。若无弹性,水响声大声,则为大糟头(烂头)蛋。若微有弹性,只有一端有水荡声音者,则为小糟头。若用手摇时有水响声,破壳检验时蛋白、黄黄呈液体状的蛋,则为水响蛋,即劣蛋。
(4)四照:用上述感官鉴定法还难以判明成品质量的优劣时,可以采用照蛋法进行鉴定。在灯光透视,若蛋内大部分呈黑色(深褐色),小部分呈黄色或浅红色者为优质蛋。若大部分或全部呈黄褐色透明体,则为未成熟的松花蛋。若内部呈黑色暗影,并有水泡阴影来回转动,则为水响蛋。若一端呈深红色,且蛋白有部分粘贴在蛋壳上,则为粘壳蛋。若在呈深红色部分有云状黑色溶液晃动着,则为糟头(烂头)蛋。
经过上述一系列鉴定方法鉴别出的优质蛋或正常合格蛋,按大小分级装篓,以备包泥。其余各种类型的蛋为次、劣蛋均须剔出。
8.包泥、滚稻:经过验质分级选出的合格蛋进行包泥。新用包泥系用60~70%的黄粘土与30~40%的已腌渍过松花蛋的料汤,调合成糊状(蛋置于糊浆上能浮于浆面上为适宜)。包泥时将蛋逐只用泥料包裹,大约平均每只蛋需包泥67.5克左右。为便于贮藏,防止包泥后地松花蛋互相粘连,包泥后即应将蛋放在稻壳上来回滚动,稻壳便均匀地粘到包泥上。大约每100只蛋需稻壳500克左右。包泥、滚稻中要注意,为使包泥合乎质量要求,泥料中的泥土必须选择无异味、无杂土的黄粘土;调泥必须选用腌过松花蛋的原料汤与黄粘土调成糊状的泥料,用这样的泥料包蛋也叫全料包蛋。滚稻所用的稻壳或糠壳,要过筛除去杂质,并适当喷一点食盐水,以便糖壳颜色美观好看。
9.入缸、封口:把包好的蛋装入缸或坛内,装满后用泥密封妥缸或坛口,即可入库贮存。
10.贮存:松花蛋的贮存方法一般有下列三种:
(1)原缸贮存:即延长业经成熟的松花蛋的出缸日期,继续存放在原缸,一般可贮存二三个月而质量不变。
(2)包料后装缸贮存:即用全料包蛋,装缸后密封贮存,贮存期可达半年左右。
(3)包料后装箱或装篓贮存:用全料包蛋,不装缸而装入尼龙袋内用纸箱或竹篓包装,放在库内贮存,贮存期也可达三四个月。但在夏季气温高时一般不用纸箱或竹篓贮存方法,最好采用装缸贮存。
松花蛋的贮存期,还与季节有关,一般春季贮存期较长,而夏季贮存期较短。由于松花蛋是一种风味食品,一般不宜贮存过久。库内的温度控制在10~20℃范围内为宜,并应将盛有松花蛋的缸(坛)或篓(箱)置于凉爽通风处,切勿受日晒,也需防止雨淋或受潮,造成松花蛋发霉变质。
参考资料:http://www.combm.com/techno/practical/shipin/qindan1/qindan24
皮蛋里面为什么会有花纹
学过《高中化学》的应该知道,氨基酸的分子结构至少包含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这使它表现出两性,既能与酸结合成盐,也能与碱结合成盐。
加工松花蛋时,会将纯碱、石灰等碱性物质涂抹在鸭蛋表面。一段时间后,氢氧根离子(OH-)经蛋壳上的小孔进入鸭蛋内部,和蛋白中的氨基酸及矿物质产生反应,生成氨基酸盐,结晶析出,就形成了漂亮的“松花”。
我国学者马力等曾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化学方法和仪器分析对皮蛋中“松花”的结构做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皮蛋的松花大多生长在蛋白质凝胶的浅表层,其次在凝胶的底层,而分布在蛋白质凝胶中间的松花几乎没有。晶体主要由Mg2+构成,其他金属离子的含量极少,其红外光谱与氨氧化镁晶体的红外光谱完全一致,灼烧3小时后与氢氧化镁水化物的失重相吻合。
由此可见,松花晶体与蛋清中镁的含量密切相关。有些皮蛋中没有松花,可能与蛋清中镁含量低有关。可以通过离子渗透的方法适当增加蛋清中镁的含量,也可以考虑在家禽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镁元素,使禽蛋中镁元素的含量达到一定的水平,从而保证皮蛋中出现大众喜欢的松花。
扩展资料:
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的皮蛋才是合格皮蛋
皮蛋好吃,营养不错,不过,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皮蛋的含铅量较高。为了更好地保证人们的健康,我国政府一方面大力推广新工艺,另一方面做了相应的规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标准·NY 5143-2002·无公害食品皮蛋》中关于含铅量的规定,铅含量≤2.0mg/kg(传统工艺生产)或≤0.5mg/kg(其他工艺生产)才算合格。
皮蛋上有松枝样花纹还能放心食用吗 皮蛋上有花纹吃着完全吗
皮蛋上有松枝样花纹还能放心食用吗?皮蛋上有花纹吃着完全吗?跟着我一起来看看。
能,这是正常现象。松花蛋又名皮蛋、变蛋、彩蛋、碱蛋或泥蛋。蛋白质在水溶过程中生成的盐类和游离的氨基酸经过扩散,沿不同方向沉淀而形成的结晶花纹。
皮蛋的制作:
皮蛋是中国独特的蛋加工品,也是一种碱性食品。腌制皮蛋所需的材料有盐、茶以及碱性物质(如∶生石灰、草木灰、碳酸钠、氢氧化钠等)。
皮蛋之所以有特殊风味,是因为经过强碱作用后,原本具有的含硫胺基酸被分解产生硫化氢及氨,再加上浸渍液中配料的气味,就产生特有的味道了。而皮蛋的颜色则是因蛋白质在强碱作用下,蛋白部分会呈现红褐或黑褐色,蛋黄则呈现墨绿或澄红色。
为什么皮蛋的蛋黄呈青黑色呢?
其实这也是经过一场化学反应造成的:皮蛋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另一种蛋白质,它含有硫。日子久了,蛋黄也会分解变成氨基酸,并且放出我们平时所说的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硫化氢。蛋黄本身含有许多矿物质,如铁、铜、锌、锰等,硫化氢能与这些矿物质反应生成硫化物。所以蛋黄呈青黑色就是产生了这些硫化物。这些硫化物大都极难溶于水,所以它们并不被人体吸收。另外,因为松花蛋的蛋黄中有很多蛋白质分解变成了氨基酸,所以松花蛋的蛋黄吃起来比普通鸡蛋的蛋黄鲜得多。松花蛋虽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是其碱性过大,故不宜多吃。建议:在食用松花蛋时,加点点陈醋,醋能杀菌,又能中和松花蛋的一部分碱性,吃起来也更有味。
皮蛋的卫生营养:
常听人说皮蛋不能吃,其实主要是对皮蛋含有重金属铅的疑虑,但不必太过于惊恐,因为只要在购买时稍加注意即可避免之。记得查看皮蛋壳表面是否有黑色大小不一的斑点,若有,则避免食用即可。
皮蛋的制成,关键在于其内的蛋白质是否完全被凝胶化,是故在制作过程中,必须浸渍在强碱溶液中,以达到蛋白质的变性,并产生特殊的风味及色泽。但为避免凝胶化后却又使之再液化而造成了成品劣变,故通常都再碱液中添加了氧化铅、硫酸铜、甲硫胺酸,来防止再液化。而大家所疑虑的铅残留,正是此一化学物质在蛋壳的残留。
皮蛋在营养上的价值,一般说来有:富含铁质、甲硫胺酸(必须胺基酸)、维生素E(以上是和鸡蛋做比较)。缺点是:经碱液变性之蛋白质不易吸收,变性蛋白质中之LAL(lysinoalanine)在动物实验有未经证实的肾病变。
笔者个人的看法,若是当作增加日常饮食的变化和特殊风味的品尝,皮蛋是一可考虑的食品,但若以营养价值来看,似乎有其他较好的选择。至于铅残留的问题,只能靠消费者自行由外观判定,但笔者已经知道已有许多食品工业的专家,借由温度的控制,研发出不必添加氧化铅就可以保持皮蛋品质的方法,相信不久,消费者便可以吃到完全不必担心重金属残留的皮蛋了。
注意:
皮蛋里含铅,这很多人都知道,所以大家买无铅皮蛋以为这样就可以放心食用了。其实,无铅松花蛋同样含铅,成人还可以,对于儿童还是少吃为好。加工松花蛋时,要将纯碱、石灰、盐、黄丹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加上泥和糠裹在鸭蛋外面,两个星期后,美味可口的松花蛋就制成了。黄丹粉就是氧化铅,具有使蛋产生美丽花纹的作用,但用了黄丹粉,松花蛋就会受到铅的污染。根据国家规定,每1000克松花蛋铅含量不得超过3毫克,符合这一标准的松花蛋又叫无铅松花蛋。所以,“无铅松花蛋”并不是说不含铅,而是指含铅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中医认为,儿童的身体为“稚阴稚阳”之体,代谢极其旺盛。“无铅”蛋中的微量铅被儿童吸收后,还会存留在肝、肺、肾、脑等组织及红细胞中,还会使骨骼与牙齿中的钙流失。经常食用“无铅松花蛋”会引起儿童出现骨骼和牙齿发育不良、食欲减退、胃肠炎等,还会影响智力发育。
无铅皮蛋固然美味可口,营养丰富,但孩子处于身体旺盛发育阶段,对铅的危害反应比较明显,还是少吃的为妙。夏季天气炎热,大多数人都喜欢在饮啤酒时用松花蛋助兴,或凉拌松花蛋犒劳一家老小,他们也许还从没想过,松花蛋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据有关食品专家检验分析,干净的松花蛋蛋壳上只有400——500个细菌,而脏的松花蛋蛋壳上则有高达1.4亿——4亿个细菌,这些细菌若大量通过蛋壳的孔隙进入蛋内,吃了这样的松花蛋就会中毒。在选购松花蛋时应注意,松花蛋剥开后,其蛋白是暗褐色的透明体,具有一定的韧性;而被污染的松花蛋则呈浅绿色,韧性差,易松散,这样的松花蛋千万不能吃。
污染皮蛋的细菌主要是沙门氏杆菌,它随松花蛋进入人体后,在肠迹膜上引发炎症,菌体裂变后会产生毒性很强的内毒素,致使人作出现中毒症状。实验证实,沙门氏杆菌在100摄氏度高温下会立刻死亡,在70℃时要经过5分钟后才会死亡,在60℃时则要15——30分钟才死亡。因此,食用可疑的松花蛋时,可将去壳的蛋在高温下蒸5分钟左右,晾凉后即可安全食用。沙门氏杆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7℃,夏秋季节的气温刚好在此范围内,因而人们尤其要注意防止松花蛋中毒。
皮蛋里面为什么会有像雪花状的东西
在鸭蛋(或鸡蛋)外面裹一层草木灰,其中加了一些石灰之类的碱性物质。放置一段时间后,蛋白部分变成凝胶状,而蛋黄部分也凝固变色。
一般用鸡蛋做的松花蛋,蛋白会呈透明金黄,带有雪花斑点,蛋黄呈黄色。用鸭蛋做的,蛋白一般发黑且不透明,蛋黄呈墨绿色,有松花斑点。
食用注意
购买松花蛋要通过正规途径,选择包装完整、表面灰白、黑斑少、无裂纹的产品。松花蛋应放在温度较低的阴凉通风处,保存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月,剥开的松花蛋最好在两小时内吃完。如果松花蛋的蛋白呈浅绿色,闻着有恶臭味,说明变质了,不能食用。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几年公布的信息,抽检的松花蛋制品很少铅超标。总之,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松花蛋,都可放心食用。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松花蛋到底安不安全
皮蛋上有松枝样的花纹还能吃吗
皮蛋上有松枝样的花纹,也是可以吃的。
皮蛋上有松枝样的花纹是正常现象,之所以皮蛋上会有松枝花纹,是因为皮蛋的蛋白质和石灰发生了反应,从而形式成了松枝样的花纹,但是不影响正常食用。
相关说明
皮蛋的制成,关键在于其内的蛋白质是否完全被凝胶化,是故在制作过程中,必须浸渍在强碱溶液中,以达到蛋白质的变性,并产生特殊的风味及色泽。但为避免凝胶化后却又使之再液化而造成了成品劣变,故通常都再碱液中添加了氧化铅、硫酸铜、甲硫胺酸,来防止再液化。而大家所疑虑的铅残留,正是此一化学物质在蛋壳的残留。
常听人说皮蛋不能吃,其实主要是对皮蛋含有重金属铅的疑虑,但不必太过于惊恐,因为只要在购买时稍加注意即可避免之。记得查看皮蛋壳表面是否有黑色大小不一的斑点,若有,则避免食用即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皮蛋(国内蛋加工品)
好了,关于有些皮蛋上有松枝样的花纹和什么样的变蛋好吃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