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费孝通简介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费孝通简介以及乡土中国费孝通简介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费孝通简介及著作
费孝通( 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4年加入民盟,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
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费孝通出版的具体作品按出版社分类,具体如下:
1.出版在上海生活书店的作品:
①《初访美国》,生活书店
②《民主·宪法·人权--民之作》,上海:生活书店
③《内地农村》,上海:生活书店
④《工党一年》,上海:生活书店
⑤《美国人的'性格》,上海:生活书店
2.出版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作品:
①《生育制度》,上海:商务印书
②《社会变迁重庆》,商务印书馆发行;
③《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
3.出版在上海观察社的作品:
①《皇权与绅权》,上海:上海观察社
②《乡土重建》,上海:上海观察社
4.出版在北京三联书店的作品:
①《兄弟民族在贵州》
②《China’s Gentry(中国绅士)》,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③《世界史》(上、中、下),
④《访美掠影》
⑤《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
⑥《美国与美国人》
⑦《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
5.出版在北京人民出版社的作品:
①《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从实求知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出版在北京其他出版社的作品:
①《非洲的种族》,北京:商务印书馆
②《Toward a People’s Anthropology》,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③《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
④《费孝通学术精华录》,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⑤《费孝通外访杂写》,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⑦《Chinese Village Close-up》,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⑧《社会调查自白》,北京:知识出版社
⑨《小城镇四记》,北京:新华出版社
⑩《Small Towns in China》,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7.出版在天津人民出版社的作品:
①《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②《杂写丁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③《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④《杂写甲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⑤《民族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⑥《费孝通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⑦《人的研究在中国》,天津:天津人民出版
⑧《费孝通社会学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8.出版在苏州大学出版社的作品:
①《芳草天涯》,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②《言以助味》,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③《逝者如斯-费孝通杂文选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9.出版在境外的作品:
①《中国农村四细密画》,日本:日本研文出版社
②《生育制度--中国的家庭与社会》,日本,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
10.出版期刊的主要论文:
①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②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③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④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课题,《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1-1-93
⑤从史禄国老师学体质人类学,《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⑥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1-94
⑦略谈中国的社会学,《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1期
⑧关于人类学在中国,《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2期
⑨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读书》1995年第8期
⑩家底实创新业--再访温州,《了望》1995年第5期
费孝通生平简介 费孝通生平介绍
1、费孝通( 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5年加入民盟,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3、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4、人物生平:1910年11月2日(清宣统二年),费孝通诞生于苏州府吴江县一个重视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 [5-6]六岁入吴江县城的第一小学,后转入振华女校就读。1923年,转入东吴大学附属一中。1924年开始发表文章。1928年(中华民国十七年),高中毕业,升入东吴大学,攻医预科,想成为一名医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后受进步思想影响,于1930年转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受梁漱溟先生之邀,到山东邹平县参加乡村建设工作。
5、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人类学系,师从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成为中国最早在本土获得社会人类学硕士的青年学者。
6、1935年(中华民囯二十四年),费孝通与王同惠结为伉俪。同年,费孝通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取得该校公费留学资格。出国前偕王同惠赴广西实地调查,在瑶山迷路失事,王同惠身亡,费孝通受伤。翌年费孝通返乡休息,准备出国。在此期间,去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参观访问,在该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1936年秋(中华民国二十五年),费孝通抵英,师从布·马林诺斯基完成博士学业,根据其在吴江的调查结果写出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费孝通从英国返回中国,任教于云南大学,成立社会研究室开展调查工作。
费孝通的主要成就
费孝通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担任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职务期间,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他把领导工作与学术研究、社会活动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进行“国是咨询”,将参政议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早年就树立了“志在富民”的理想,一生孜孜以求。他利用一切机会接触社会变革的实际,深入探讨中国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问题、边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城乡关系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等,发表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论著,为推动社会变革,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广交海内外朋友,努力促进两岸学界和其他人士的相互了解、交流,与港台知名学者共同倡导举办了八届“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
费孝通是今日中国社会学的总设计师。从历史上看,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以前,费孝通关于社会学的大部分经典之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比如:《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皇权和绅权》等等,都是在这个阶段发表的。第二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以前,这是费孝通经历坎坷的一段时间,尽管身处逆境,他还是仗义执言,提出“为社会学说几句话”、“再为社会学说几句话”,然而,最后终于不许说话了。1957年以后费孝通主要从事翻译和边界问题研究。第三阶段是1979年的改革开放以后,费孝通重建中国社会学的一段时间。费孝通为今日中国社会学作出了总体设计,勾画了今日中国社会学的蓝图,确立了中国社会学的实证风格。为解决社会问题、医治社会疾病出谋划策。在中国的江南,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之一,这是费孝通留给我们的一份巨大财富。
为中国农民找一条出路,成为费孝通研述一生的大课题。费孝通三访温州、三访民权、四访贵州、五上瑶山、六访河南、七访山东、八访甘肃、27次回访家乡江村。他研究中国的穷人主要是农民,如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他关心中国农村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关心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问题,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4年发表了《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再探索》、《小城镇苏北初探》、《小城镇新开拓》等文章。
从1939年出版的著作有
1939年,London:Routledge出版的《Peasant Life in China》
194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禄村农田》
1946年,生活书店出版的《内地农村》
194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生育制度》
1948年,三联书店出版的《乡土中国》
1948年,上海观察社出版的《乡土重建》
1983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Chinese Village Close-up》
1983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从事社会学五十年》
1985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小城镇四记》
1985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费孝通社会学论文集》
1985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费孝通社会学文集》
1986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Small Towns in China》
1986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小城镇及其他》
1987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
1988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
1989年,宁夏出版社出版的《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
1999年,群言出版社出版的《费孝通文集》
1957年3月24日费孝通写的《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其余费孝通不同时代出版的书放置在以下表格里。
著作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社会变迁重庆》商务印书馆1935年《初访美国》生活书店1947年《民主·宪法·人权——民之作》生活书店1946年《工党一年》生活书店1947年《美国人的性格》生活书店1947年《兄弟民族在贵州》三联书店1951年《China's Gentry(中国绅士)》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55年《世界史》(上、中、下)三联书店1975年《访美掠影》三联书店1980年《民族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非洲的种族》商务印书馆1982年《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物的简明史》人民出版社1982年《杂写甲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杂写乙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国与美国人》知识出版社1985年《社会调查自白》知识出版社1985年《生育制度--中国的家庭与社会》东京大学出版社1948年《杂写丙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国农村四细密画》日本研文出版社《杂写丁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沿海六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山水·人物》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费孝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费孝通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费孝通外访杂写》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费孝通外访杂写》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逝者如斯-费孝通杂文选集》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人的研究在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芳草天涯》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言以助味》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从实求知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国士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含合著及译著)
费孝通的简介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于江苏吴江。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4岁起在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就读于东吴大学医预科、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研究院,后留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其所著的《江村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论著甚丰,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8)、《乡土重建》(1948)、《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费孝通社会学文集》(1985)、《记小城镇及其他》(1986)、《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1987)、《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1992)、《费孝通文集》(1999)等,论文多篇。1980年3月,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授予他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年11月,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向他颁发了该年度赫胥黎奖章。
费孝通主要成就
费孝通主要成就:为中国农民找一条出路,成为费孝通研述一生的大课题。费孝通三访温州、三访民权、四访贵州、五上瑶山、六访河南、七访山东、八访甘肃、27次回访家乡江村。他研究中国的穷人主要是农民,如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他关心中国农村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关心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问题,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费孝通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担任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职务期间,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他把领导工作与学术研究、社会活动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进行“国是咨询”,将参政议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早年就树立了“志在富民”的理想,一生孜孜以求。他利用一切机会接触社会变革的实际,深入探讨中国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问题、边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城乡关系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等,发表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论著,为推动社会变革,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广交海内外朋友,努力促进两岸学界和其他人士的相互了解、交流,与港台知名学者共同倡导举办了八届“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费孝通简介和乡土中国费孝通简介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