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划分南北方的分界线是,安徽南北分界线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我国南北分界线是什么
我国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我国南北方的划分,是以秦岭-淮河线为准,即该线以南为南方地区,该线以北为北方地区。不过,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地区,那就是在线上的地区,难以准确划分其南北性质。例如: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南北分界线的意义:
1、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3、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
4、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一致。
5、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樱并哪线。
6、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7、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8、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蔽渗
9、南方地区和北脊码方地区的分界线。
10、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界线。
南北方的分界线是什么
1、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山西省、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陕西、河南。
2、南方地区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甘肃最南端、河南最南端。
3、南北分界点,西起与青藏高原相接的西秦岭余脉,贺森经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等蜿蜒而下,止于东海海滨,总长度约1666.28公里。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论述由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提出。
扩展资料:
南方北方特点:
1、中国北方气候处于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一些省份是粮食主产省,如黑龙江(总产量最高)、吉林(单产最高)、河南、山东、辽宁等省。
2、北部地区盛产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温带水果。当地特产也非常丰富,著名的“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地瓜等。
3、中国北方滚并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东北地区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木材等资源丰富,而华北地区煤炭储量丰富。
4、南方湖泊众多,长江中下游地大拍迹区最为集中。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5、中国南方受夏季风影响较大,雨季较长。每年五月,夏季风登陆华南沿海,雨季开始。6、7月份,夏季风向北加强,形成江淮准静止锋,雨云不断,主要影响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6、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方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方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岭—淮河一线
我国的南北方分界线是以什么为界的
南北方划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为界。
南方包括: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台湾、海南枣辩等14省,以及重庆、上海两直辖市。
北方包括: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等六省,以及天津、北京两直辖市,另外还有宁盯喊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扩展资料:中国一般分为凯岩野七大地理地区:
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
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ー中国地理区划
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哪里
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南方是中国的亚热带地区,南在地图上是在地图的下边。北方是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在地图上北在地图的上边。
南方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悉祥临渤海和黄海,面积约占全国的20%。
扩展资料:
行政划分
南方地区,行政区划上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歼拿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甘肃东南部与河南信阳市、南阳市。
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山西省、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陕西、河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方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氏陆搭度百科-北方地区
中国南北方是以什么为分界线的
中国南北方划分就是以秦岭——淮河为界。
在中国中部横亘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
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
扩展资料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1、从气候特点看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游乎谈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
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神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2、农业及风俗
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南方注重建设河网排蓄洪水,进行水土保持,暴雨不会淹,一百天不下雨不会干旱的旱涝保收农业,所以农业单位产量高,工农业生产都能够得到保障,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
北方没有给水留出空间,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暴雨容易淹,不下雨容易顷型干旱,对工农业生产、城市供水造成了不稳定。
淮河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七大河之一。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淮河干流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
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地面落差178米,流域面积3.06万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公里,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万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以废黄河为界,整个流域分成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9万平方公里和8万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北分界线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