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司马炎是谁的儿子,司马炎是司马昭的什么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三国司马懿的儿子是谁
三国司马懿的儿子如下:
1、司马师
司马师(208年派慧亮—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
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早年与夏侯玄、何晏齐名。高平陵之变后,以功封长平乡侯,旋加卫将军。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次年升为大将军。掌权后,他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使其各有职掌,朝野肃然。司马师也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曾用计于新城之战击溃吴国诸葛恪的大军。
嘉平六年(254年),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人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郭太后废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亲自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回师途中病死,时年四十八岁,谥号“忠武”。后被追尊为晋景王。西晋建立后,被追尊为景皇帝,庙号世宗。
2、司马昭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
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尘宽,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年五十五,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3、司马伷
司马伷(zhòu)(227年-283年6月12日),字子将,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西晋宗室、将领,晋宣帝司马懿第三子,伏太妃所生。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的同父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父。
司马伷少有才气,在曹魏历任宁朔将军、散骑常侍、征虏将军等职,先后受封南安亭侯、东武乡侯,五等爵制建立后,改封南皮伯。西晋建立后,获封东莞郡王,入朝任尚书右仆射、抚军将军,出外拜镇东大将军。后改封琅邪王,加开府仪同三司。西晋伐吴时,率军出涂中,孙皓向他投降并奉上玉玺。战后因功拜大将军,增邑三千户。
太康四年(283年),司马伷去世,年五十七。谥号“武”,世称“琅邪武王”。著有《周官宁朔新书》八卷,今已亡佚。
扩展资料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碧缓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轶事典故
装病拒曹
曹操当时刚打败袁绍不久,急需人才,听说司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来做官。司马懿得知消息后,觉得曹操是宦官之后,不愿意屈节侍奉他。但他又不敢公开拒绝曹操,便假说自己患有风痹病,起居不便。曹操怀疑司马懿是有意推诿,秘密派人在夜间查看。
司马懿事先得到消息,整日整夜都躺在床上。夜静更深时,那人潜入司马懿卧室,然见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那人仍不放心,拔刀向司马懿挥去。眼见利刀夺命,司马懿只是睁大眼睛看着那人,身体依然坚卧不动。那人这才相信司马懿果真得了风痹病,收起佩刀,回去禀报了曹操。
曹操当了丞相急于网罗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马懿,决定再次征聘他。他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再不应召,就把他抓起来。司马懿知道,曹操虽然爱才,但对恃才傲物、不肯亲附自己的人,却是不能容忍的。司马懿害怕被杀,只得乖乖离家应召。
鹰视狼顾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曹叡览毕,大惊失色,急问群臣。太尉华歆奏曰:“司马懿上表乞守雍、凉,正为此也。先时太祖武皇帝尝谓臣曰: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今日反情已萌,可速诛之。”王朗奏曰:“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为祸。”
三马同槽
司马懿还在做曹操的谋臣时,曹操对他极不放心。有一天,曹操作了一个梦,梦见有三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食,醒来后心中便十分不快。起初曹操以为是马超一家便杀了马超的父亲。司马懿父子正好就是三马,而“槽”谐音“曹”,“三马同槽”正意味着司马氏要吃掉曹氏。
曹操感到这是一个不祥之兆,便把太子曹丕叫来,对他说:“司马懿不是个甘做人臣的人,将来必定会干预我们的朝政家事。”但曹丕后来十分信任司马懿,并没有把父亲的话放在心上。后来,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司马氏父子三人相继专嬗曹魏朝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懿
司马昭的儿子是谁
司马昭儿子:司马炎。
1、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晋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2、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茄带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3、建国后,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并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衫贺祖,史称晋武帝。葬峻阳陵。
扩展资料:
司马炎篡位:
1、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嫡长子,在父亲死后,不光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还继承了父亲篡位的心愿。从司马懿杀或纳派曹爽,司马昭杀曹髦就可以肯定他们都是为后面的司马家篡位做铺垫。司马炎在得到司马昭的晋王爵位后,就开始谋划篡位之事。
2、司马炎手握军权,手下亲信自然不少,有些还位居高位。为了不动用武力,让魏帝曹奂自动让位,司马炎让那些亲信不停地劝说曹奂让位,还说了很多利害关系。曹奂自知司马家的势力,又有曹髦的前车之鉴,最终决定让位。
3、曹奂下诏书,内容是司马家辅佐历代皇帝,功劳颇大,这皇位早就应该是司马家的,这也是老天爷的安排,司马炎不要推辞,请接受皇位。司马炎心里非常高兴,但还是做足戏份,就假装推辞,不愿接受。司马炎的心腹更是率领百官劝说司马炎接受皇位,司马炎只好接受。
4、司马炎如愿的坐上皇帝宝座,建国西晋,封曹奂为陈留王。之后的几年,讨伐吴国,吴国灭,统一天下,历史上也再无蜀、魏、吴三国。
参考资料:司马炎-百度百科
司马炎是司马懿的谁
1.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
2.司马懿的儿子里面,司马昭比较有谋略,司马昭的儿子里面,司马炎比较有谋略。司马炎建立西晋,覆灭东吴,一统天下,比他爷爷还强。不过很多人说他有一个缺点:心软。与他爷爷司马懿的心狠手辣正好相反。
3.司马懿的心狠手辣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一件是他攻打辽东公孙渊,一件是他发动“高平陵事件”。
4.公元266年嫌悄蚂,司马炎逼退魏帝曹奂运雀,自己做了皇帝,史称西晋。280年,司马炎灭东吴,结束三国纷争局芹埋面,一统天下。曹操和司马懿没能做到的事情,司马炎做到了。司马炎可以说不错了。
5.可是许多人都说他心软、没原则,这里有三件事可以证明。第一件事,是司马炎的叔叔司马伦“偷盗御裘”事件。第二件事,是司马炎无原则地“袒护羊琇案”。第三件事,是司马炎袒护王戎。
司马炎是哪国的 司马炎是谁的儿子
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继承了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在逼迫了魏元帝禅让帝位后,建立了东晋王朝,并建立了“太康之治”。其实历史上的司马炎不失为一个好皇帝,在各个方面都有颇深的建树。那司马炎是谁的儿子呢?他是哪国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司马炎是哪国的
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君主,他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也就是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司马懿的孙子。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5年-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后,他采取一誉渗梁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并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庆运制)。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葬峻阳。
司马炎是谁的儿子
司马懿是司马昭和王元姬的儿子。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265——290年在位,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司马炎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曾出任中抚军,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咸熙二年(265年)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享年55岁。司马炎继承父亲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晋,改元泰始。
司马喊做炎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皇帝,《晋书》曾评价说:“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未尝失色于人;明达善谋,能断大事,故得抚宁万国,绥静四方。承魏氏奢侈革弊之后,百姓思古之遗风,乃厉以恭俭,敦以寡欲。”而又有点文人点评他时,说他执政热衷于安逸享乐,以致荒淫无度,最后使得国家走向衰落。的确,司马炎作为一个帝王他有荒淫无度之处,在人品上有问题,但是但从为政的角度讲,他又是一个好皇帝,他的治国才智相对曹操、司马懿并无不及之处。
司马炎的儿子是谁
共有18子:
毗陵悼王司马轨,字正则,初拜骑都尉,早夭、时年二岁。以楚王司马玮之子司马义为嗣。
晋惠帝司马衷(西元259-306)
秦献王司马柬(西元262-291)
城阳怀王司马景(?—西元270)字景度,过继给叔父司马兆为后。西元269年被封城阳王。
城阳殇王司马宪(西元270—271)
东海冲王司马祗(西元271—西元273)字敬度,西元273年三月,封为东海王。六月二十九日去世。
始平哀王司马裕(西元271—277)字濬度,西元277年封始平王。当年死,以司马允子司马迪为嗣。
楚王司马玮(西元271-西元291)五子,西晋八王之乱中八王之一。
长沙王司马乂(西元277-西元304)六子,西晋八王之乱中八王之一。
淮南忠壮王司马允(西元272-西元300),字钦度,晋武帝司马炎子。咸宁三年277年封濮尘拦阳王,太康十年旦兄高289年,徙封淮南王模尺
新都王司马该(西元272—西元283)字玄度,咸宁三年受封,太康四年死,时年十二。无子,国除。
清河康王司马遐(西元272-西元300)
汝阴哀王司马谟
成都王司马颖(西元279-西元306)十六子,西晋八王之乱中八王之一。
吴王司马晏
勃海殇王司马恢
晋怀帝司马炽(西元284-313)原豫章王,二十五子。
代哀王司马演
关于司马炎是谁的儿子,司马炎是司马昭的什么人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