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琼州海峡跨海大桥,以及琼州海峡跨海大桥最新进展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琼州海峡的跨海大桥
中国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高宗余与2009年10月24日向出席“2009武汉国际桥梁科技高层论坛”的海内外桥梁专家透露,中国将在琼州海峡兴建第一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建成后,驾车跨越琼州海峡只需20分钟,列车通行也将压缩在10分钟以内。
中国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前期主导设计这一连接雷州半岛与海南岛跨海通道,已全面完成项目的规划研究并通过了评审。有关专家正在就两个桥位选址方案进行比较研究。按照初步设计,大桥分上下两层,铁路桥为四线,客运列车设计时速为160公里,货运列车时速120公里,公路桥设计时速为100公里,预计项目总投资约1421亿元人民币。琼州海峡是中国三大海峡之一,东西长80公里,南北平均宽度约29.5公里,最窄处19.4公里,水深40—160米。跨越琼州海峡一直依靠轮渡,开通的跨海列车也是需要用专门的铁路轮船摆渡,需开行3个小时。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交通部、铁道部、广东省分别对琼州海峡跨海通道进行长达14年的研究、论证。2008年,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和协调下,由铁道部、交通部、广东省、海南省共同筹划了这一通道建设项目,敲定兴建公铁两用跨海大桥的方案。
2003年1月7日,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的粤海铁路通道正式开通,火车乘铁路渡轮穿过琼州海峡隆隆驶上琼州大地,海南岛从此结束了与大陆不通铁路的历史。
2011年3月该项目已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研究建设项目,铁道部、交通运输部也分别将项目列入了全国铁路和公路“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立项补充材料涉及的客货运输需求和结构、海洋环境调查和工程地质勘察、关键工程装备与技术、风险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16个专项课题研究正按计划推进,完成了计划进度的80%以上。
根据2009年4月两部两省上报给国家发改委的项目建议书,建设方案项目建议书推荐了三个方案,三个方案正进行同深度比选。这三个方案分别为:
1、西线公铁合建桥梁方案,桥址位于广东徐闻县迈陈至海南澄迈县道伦角,跨海桥长41.3公里,两岸铁路引线共长112.2公里,公路接线共长43.3公里。上报总投资1421亿元;
2、中线公铁合建桥梁方案,桥址位于广东徐闻县四塘至海南海口市天尾角,跨海桥长21.9公里,两岸铁路引线共长94.9公里,公路接线共长23.3公里。上报总投资1064亿元;
3、中线铁路隧道和西线公路桥梁组合方案,铁路隧道长27.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20公里,铁路接线总长85.1公里;公路跨海桥长43公里,公路接线43.3公里。上报总投资1598亿元(其中桥梁849亿元,隧道749亿元)。
琼州海峡大桥全长多少公里
琼州海峡大桥跨海部分长度约26.3公里,总投资约1400多亿元。预计2018年开工建设,2025年建成通车。目前暂未开工建设。
琼州海峡大桥位于中国最南端的海南省,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南端。面向油气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的南海,毗邻国际主航道,是中国新兴的能源基地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被赋予物流枢纽作用。但一直以来,琼州海峡的天险也成阻断两岸交往的天堑。跨海大桥的建设不仅对海南和粤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南海资源开发、实施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促进北部湾地区发展、加快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建成后,海南省省会海口的6小时经济圈,由此可延伸至广州、桂林、南宁,12小时经济圈可延伸至武汉、上海,运输时效性提高甚为明显。
除此之外,海南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中国维护南海领土主权的完整。建设琼州跨海大桥对于国家南海开发战略举足轻重,可以带动泛北部湾经济带的长足发展。
琼州海峡为什么不建桥
原因如下:
1、海南与广东省之间的琼州海峡是交通要塞,平时经常有大型货轮通过琼州海峡,不利修桥。
2、大海上的风浪也会对来往车辆的安全行驶造成恶劣影响。
3、建造一座跨海大桥难度很大,而且琼州海峡经常会有台风,有时候还会发生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样的气候环境,对于大桥的建造来说更是困难。
相关介绍:
琼州海峡经常会有大风强对流天气。如果修建一座吊桥,在台风天通行,面临的危险会很大。如果台风天禁止通行,跨海大桥的利用率又不高。
现在从大陆去海南岛的方法,只有飞机和渡轮两种。琼州海峡是中国的黄金水道,海面宽度本就狭窄,如果建设跨海大桥,无异于扼住琼州海峡的脖子,必然会对海峡的通航能力造成巨大障碍。
琼州海峡有多宽,跨海铁路有多长
琼州海峡南北最大宽度39.5公里,最窄19.4公里,平均宽度29.5公里。跨海铁路长344公里。
1、琼州海峡:
琼州海峡,中国广东省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的海峡,东为南海广东海区,西为北部湾,是中国三大海峡之一,仅次于台湾海峡和渤海海峡,是中国第三大海峡。海峡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最大宽度39.5公里,最窄19.4公里,平均宽度29.5公里。
2、跨海铁路:
跨海铁路由“二线一渡”组成,即广东省境内的湛海线、琼州海峡铁路轮渡、海南省境内的西环线,全长344公里。琼州海峡铁路通道全长24公里,北起广东省雷州半岛的北港,南至海南岛北部的南港,琼州海峡火车轮渡航程约须50分钟,是整个粤海铁路通道的“咽喉”。
琼州海峡的航行条件:
琼州海峡海安港至海口港一线海域为不正规日潮,以此连线为界,以东海域为不正规半日潮,以西海域为正规日潮,潮差自东向西增大。
海峡东口浅滩之间潮流复杂,西口潮流较小,流速不快。海南无明显四季之分,只分为冬夏二季:夏季,多为小浪至轻浪;冬季,多为轻浪至中浪。台风侵袭时,出现巨浪与狂浪。冬季寒潮侵袭时,也出现大浪和巨浪。海峡水温一般18—30℃,冬夏温差约8—9℃,海水呈绿黄色和绿蓝色。
1~4月海峡多雾,9月至翌年4月多东南风,平均风力达3~4级,午后多雷雨;8月和9月多台风,最大风方12级,冬季伴寒潮有5—6级强北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琼州海峡、百度百科—跨海铁路
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的战略意义
位于中国最南端的海南省,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南端。面向油气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的南海,毗邻国际主航道,是中国新兴的能源基地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被赋予物流枢纽作用。但一直以来,琼州海峡的天险也成阻断两岸交往的天堑。跨海大桥的建设不仅对海南和粤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南海资源开发、实施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促进北部湾地区发展、加快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建成后,海南省省会海口的6小时经济圈,由此可延伸至广州、桂林、南宁,12小时经济圈可延伸至武汉、上海,运输时效性提高甚为明显。
除此之外,海南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中国维护南海领土主权的完整。建设琼州跨海大桥对于国家南海开发战略举足轻重,可以带动泛北部湾经济带的长足发展。
关于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琼州海峡跨海大桥最新进展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