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北伐战争时间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北伐结束时间是1927还是1928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北伐战争简介 北伐战争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简介: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1928年12月29日北伐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政权。但实际上,国民政府内外仍有不同势力割据,造成日后发生中原大战等连串内斗冲突。
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7月9日,结束于1928年12月29日。
扩展资料战争意义:
1、打击军阀势力
北伐战争仅二年时间,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加深革命认识
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被窃取。
这次战争中途共产党被抛弃、被屠杀的教训,使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建立以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军队,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历裂,以迟族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国民党政权的另一条革命道路。
3、保证国家独立
如果没有北伐的成功,国民政府没有实现对全国的政治统一。等到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北洋各个军阀各自为战,不能走向联合抗击日寇。中国是否能坚持八年抗战那么久,能不能保持独立国家的性质就很难说了。所以说,北伐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巨大的历史意义与功绩。
4、维护祖国统一
北伐战争是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国共两党广大将士紧密合作,共同奋斗,浴血沙场,留下了许肢旦闭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历史事实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益,分则两损。这一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大业,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战争影响:国民政府在北伐战争中,除了透过直属的国民革命军,也吸收中国各地反北洋势力,允许军阀投靠国民政府,形成了一个一个派系众多的政治联合体。北伐结束后,各派系之间的纷争始终未停息过。
国民党派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政治派别,如西山派、改组派、汪派、再造派、政学系等;另一类属于地方实力派,如冯系、阎系、西南地方实力派等。这些派系既有对中央的表面从属关系,又有各派之间的横向关系,横向间的矛盾虽时有发生,但往往是局部的、短暂的,而他们与国民党中央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却是普遍的、长期的。
由于地方军阀扩大势力与中央冲突,形同唐朝藩镇割据,造成日后发生中原大战等连串内斗冲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有多长时间
看了就知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又称“第一次大革命”。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随后,创办了黄埔军校,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恢复和发展了工农运动。所有这些,都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部队,先行出兵湖南,援助正被吴佩孚部击败而退守湘南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部。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共产党员李富春、朱克靖、廖乾吾、林伯渠分别担任二、三、四、六军的党代表。参加北伐军各级负责工作的共产党员还有陈毅、陈赓、蒋先云、张际春、包惠僧、叶挺、周士第等。7月12日至18日,共产党为了讨论党在北伐战争中的方针政策问题,在上海召开了四届中央第三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第五次对于时局的主张》,号召全国民众积极推动和响应北伐,迅速扩大民众运动,巩固革命的联合战线,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州旦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在西路主攻方向上,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七军主力同第八军会合后,在7月11日胜利进入长沙;8月22日,占领岳州;随后又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击溃吴佩孚的主力,直指武汉;9月6日、7日第八军主力占领了汉阳、汉口;10月10日,第四军主力和第八军一部攻克已被围困月余的武昌。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一些关键性的战役,如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中英勇搏杀,建立了重大功勋,因此,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被誉为“铁军”。北伐军中路部队进展缓慢,蒋介石的嫡系一军一师在南昌附近屡遭挫折,溃不成军,不得不向武汉求援。第四军、第七军先后转入江西,于11月初在南浔铁路一带发动猛烈进攻,终于歼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九江、南昌。在东路福建战场,原来留驻粤闽边境的第一军两个师也乘势向福建发动进攻,于12月中旬进占福州。在北伐军攻占汉阳、汉口的同时,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也在苏联顾问团和共产党员刘伯坚、邓小平等的帮助下,于1926年9月17日在五原誓师,绕道甘肃东进,参加北伐。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进占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以两湖为中心的全国工农运动亦迅猛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还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政府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还派遣了大批中迹哗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革命势力的猛烈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27年3月,帝国主义命令它们在下关的军舰对南京市内的北伐军和市民开炮轰击,制造了中国军民死伤2000余人的南京惨案。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同帝国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右翼勾结起来,加紧反革命阴谋活动。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即“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叛变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也加紧反革命活动。6月10日,汪精卫和冯玉祥在郑州举行会议,策划反共。19日,冯玉祥又和蒋介石在徐州会谈,达成反共、反苏、宁汉合作等协议。这时,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的卖行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他们放弃革命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对国民党右派反革命活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拒绝党内的一切正确意见,对国民党不但不加戒备,反而还命令武汉工人纠察队将武器交给汪精卫的武汉政府。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随即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还提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遭到杀害(“七一五”政变)。至此,蒋汪反革命合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参考文献: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
记得采纳啊
北伐战争的时间
北伐战争的时间是1926年7月9日-1928年12月29日。
北伐战争是一次规模非常大的战争,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之下这次战争先后解放了许多重要的地区,也获得了工农人士的巨大支持,可以说这次战争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尽管在战争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冲突,可是却并不能否认北伐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可惜的是在战争后期领导人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右倾错误,最终导致革命果实被反动势力夺取。北伐战争的主要目的便是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并且把革命的思想传播到全国各地。
北伐战争的对象
1、吴佩孚
吴佩孚的名气相较于孙传芳这个后起之秀大,如果打倒会增长士气,而同样名气较大的张作霖则伏派没因为此人手下的势力要比另外二人强,并不宜先打。第二则是因为地势原因,当时两党北伐的出发点距离吴佩孚最近,两党不可能绕过吴佩孚而去舍近取远,再加上吴佩孚那里聚羡裂集武装势力是最快的。所以这就导致了北伐战争的开始,两党便首先攻打吴佩孚。
2、孙传芳
之所以孙传芳与吴佩孚二人是势力相差甚少,却先打的是吴佩孚,最主要的便是地理位置,相较于吴佩孚孙传芳距离两党的位置较远。再加上吴佩孚的名气要大于孙传芳,而吴佩孚本想做壁观上,等待两党与吴佩孚打个缺纳两败俱伤,却没想到最后失算,聪明反被聪明误。
孙中山领导的北伐战争的起止时间
孙中山1916年和1922年两次策动护法运动,从广东省北部韶关一带出兵北伐,讨伐北洋军阀及其傀儡所把持的政府,这两次护法战争最终都因为内外敌人的勾结背叛而失败,这证明要想革命成功,必须建立自己的军队,依靠和联合军阀来对抗军阀是不会成功的。此后,孙中山开始着手组建广州国民政府,改组国民党,并且在蒋介石所部粤军第二军和黄埔军校学生军的基础上组建冲正国民革命军。
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1926年4月,湘军中倾向革命的师长唐生智反对湖南军阀赵恒惕,直系军阀首领吴佩服出兵进攻唐部,唐部退守衡阳并向广东国民政府求援,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下令国民革命军借机北伐,大举增援唐生智。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首先开赴湖南前线,7月1日总司令蒋介石在广州誓师北伐,7月9日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三支北洋军阀部队:一是直系吴佩孚,占据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宏闭河北的一部,约有兵力20万;二是由直系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孙传芳,割据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有兵力20万左右;三是奉系张作霖,控制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地区和山东,约有兵力30多万。
北伐军首先集中主力广东方向5个军近10万兵力以及广西的李宗仁部第七军在两湖战场打击吴佩孚所部。北伐正式开始后,国民革命军连克长沙、平江、岳阳等地,8月底取得两湖战场上的关键一战——汀泗桥、贺胜桥战役胜利。10月,北伐军进抵武汉,先后占领武昌、汉阳、汉口,全歼吴佩孚部主力。
与此同时,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同年9月17日,以冯玉祥为总司令的国民军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全军加入国民党,并率部进军陕西、河南,有力地配合了北伐军攻击河南。
北伐军在两散绝悔湖战场取得胜利后,转向江西战场进击孙传芳所部。11月起,北伐军向南浔路一带发动攻势,消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南昌、九江,随后又攻占福建、浙江。1927年3月下旬先后攻占安庆、南京。3月21日,为配合北伐军进军上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取得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占领上海。至此,长江以南地区完全为北伐军控制。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北伐战争南京方面攻势中断。而在武汉方面,由唐生智任总司令继续进攻河南奉军,会同冯玉祥所部国民军围攻张学良部于郑州,张学良部战败,退守黄河以北。
1928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继续北伐,并将所辖部队划分成4个集团军,分别由蒋介石(兼)、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任总司令。北伐军各部于1928年春,联合向奉系军阀进攻。蒋介石的北伐军沿津浦路攻打奉军,直逼京津。冯玉祥的西北军,于陇海、津浦两线迫使张宗昌、褚玉璞的“直鲁联军”节节败退。阎锡山的晋军又猛攻龙泉关,北伐军于1928年占领平津地区,歼灭直鲁联军,奉系军阀军队被基本赶出山海关,北伐战争至此结束。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一如所诺,不顾日本的反对,排除杨宇霆的干扰,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在就职典礼上,张学良身穿中山装,向总理遗像宣誓(方本仁、刘光监誓)。至此,结束了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北伐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
北伐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1926年7月9日-1928年12月29日。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
国民政府内部键笑陵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
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扩展资料:
背景: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两系,奉系军阀和其他地方军阀也相继形成。各军阀间为争夺地盘,扩充实力,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打倒北洋军阀,结束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已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孙中山先后组织北伐,均未如愿。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经过两年艰苦斗争,相继创建黄埔军校,建立革命军队,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滇升袜、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稿戚叛乱,成立国民政府,编组国民革命军,进行东征和南征,从而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政权。
接着,又实现了广东与广西的统一。同时,共产党领导的以“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广东农民运动为标志的全国工农革命群众运动空前高涨。所有这些,为北伐战争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和群众基础。
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统一全中国的纲领。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确定从各方面准备北伐。6月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迅速出师北伐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伐战争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北伐战争时间和北伐结束时间是1927还是1928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