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背越式跳高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背越式跳高的知识,包括背越式跳高重心图解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是什么呢
背越式跳高技术要领
助跑:直线转弧线,弧线助跑以外侧脚的前脚掌内侧着地,摆动侧肩高并领先于起跳侧肩,身体内倾,后两步加速起跳;
起跳:倒数第二步采用“硬撑式”的快速摆动,摆动腿向上稍内屈摆动,膝比踝靠内,摆动侧髋高于起跳侧髋,起跳腿积极着地,肩侧背对横杆。
杆过:以头与脊椎冲击轴向横杆上方,头部过杆后。两臂也由肩上方开始向身体两侧下放,当胸部过杆后,积极向上顶髋,两小腿放松下垂,杆上成“桥”的动作。
落地:大腿过杆后,以大腿带小腿做甩小腿的动作,低头屈肩伸膝肩背着垫。
为什么背跃式跳高比跨越式跳高跳的高
背跃式跳高时,由于头部和脚部在腰部下侧,因此重心也会比较低,而跨越式跳高时,重心要高。背跃式人的重心在杆的下面.是一个圆弧过杆,重心为圆心.而跨跃式的重心在干的上面,要求有更高的高度.所以背跃式优于跨跃式。背越式跳高,人体的各个部位是依次越过横竿身体重心相对低,而且起伏比较小。
跨越式跳高,人体的躯干是在横竿上一起过去的,重心相对高,并且起伏较大。背越式可以使身体的重心在横杆以下,这样克服重力做功较少,自身就更易越过.我想就这么多了吧,物理常考这类题型,和实际联系的比较紧密。
在跳高运动中,为什么背越式是最合理的跳高技术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最先进的,但其技术动作也是最复杂的。想要练好背越式至少需要一年,而且前提是要有人指导。根据重心模型,使用跨越式过杆,估计重心在横杆上方40 cm左右;使用俯卧式过杆,重心在横杆上方10~ 15 cm左右;采用背越式过杆,重心在横杆下0~ 5 cm左右。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在相同的跳跃能力下,跳跃的重心相对于横杆最高,跳高成绩也是最差的;而重心相对于横杆最低,跳高成绩最好。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实际数据,一名身高1.85米的运动员直立时身体重心离地高度为1.15米,最大跳跃高度为1.10米。当他垂直向上跳时,身体重心高度为2.15米。当他在不同位置过杆时,他的跳高成绩如下:跃进式跳高成绩在1.77米左右;俯卧跳高成绩在1.95米左右;背越式跳高成绩在2.10米左右。
采用背越式过横杆时,人体臀部和腹部位置较高,头和四肢位置较低,重心往往比横杆低。人是弓形的,重心在人体之外,横杆之下。所以采用背越式的跳高成绩比其他方式跳跃的高度更好。因为一个人背部越过杆的时候,人的身体是弯曲的。这时,重心不在人体上半部分,而在腰部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其实重心还在极点之下,但是人上半部分身体经过了极点之上,所以跳得更高。还是重心问题,背越式要抬高的重心高度小于跃过式。地球是有引力的,所以重心的高度就是人体克服地球引力所做的功。重心越低,克服引力做功越小,这也是为什么背越式是最合理的跳高技术!
背越式跳高的世界纪录是多少
1968年在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采用了与众不同的弧线助跑,背向横杆的背越式技术,以2.24米成绩一举夺得男子跳高桂冠。他的技术使人耳目一新,从此,背越式跳高技术很快在全球风行起来。1973年美国运动员斯通斯用背越式创造了2.30米的世界纪录,到1976年他又把世界纪录提高到了2.32米。特别是80年代以来,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都被采用背越式技术的运动员一次又一次地刷新。1980年第22届奥运会上背越式夺走了全部男子跳高的奖牌。1983年在赫尔辛基举行的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世界第一流的跳高选手,男子38名,女子33名,全部采用了背越式技术。1983年我国运动员朱建华以2.37米、2.38米的成绩两破世界纪录,1984年他又以2.39米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1988年9月8日古巴运动员哈维尔·索托马约尔在西班牙萨拉曼卡进行的国际田径赛上,跳出了2.43米的好成绩,刷新了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1986年保加利亚运动员科斯塔迪诺娃以2.08米的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1987年她又以2.09米的成绩改写了女子跳高的世界纪录。 1839年,加拿大人沃弗兰德用“屈膝纵跳”的方式,跳过了1.69米的高度。1864年,英国运动员何奇,首先采用“跨越式”跳过了1.70米的高度。1887年身高只有1.69的美国人培基,用这种姿势,跳了 l.93米。1895年,美国人斯维尼用“波浪式”的新技术,后来称为“剪式”,跳过了1.97米的高度。这个纪录一直保持了17年。1912年2月9日,美国运动员霍林,用独创的“滚式”,跳过了2.01米的高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突破2米大关的人。1923年,苏联运动员伏洛佐夫,采用了当时称为“骑竿式”的跳高姿势,后来称为“俯卧式”。由于这种姿势难度大,成绩不高,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1936年,美国运动员阿尔布里顿,用这种姿势创造了 2.07米的世界纪录,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以后的20年里,是“滚式”和“俯卧式”的盛行时期。到1956年,美国运动员杜马斯跳过2.15米之后,俯卧式跳高才被公认为最先进的跳高技术。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在第19届奥运会上,以独特的弧线助跑。背向横竿的过竿方法,以2.24米摘取了男子跳高桂冠。当时人们称为“福斯贝里式”,后称为“背越式”。从此,背越式跳高技术开始盛行,现在大部分运动员使用的方法。
跳高等级标准
国家三级运动员 1.60米国家二级运动员 1.83米国家一级运动员 2.00米国家健将级运动员 2.18米国际健将级运动员 2.27米
跳高运动员为什么采用背越式
背越式跳高是现代运动员跳高时普通采用的一种方式。那么这种方式有什么优点呢?下面跟我去看看把。
跳高时为什么采用背越式
由于运动员过杆的姿势不同、肢体位置的变化,人体重心的位置也是变化的。根据重心模型估算:用跨越式过杆,重心在横杆上方约40厘米左右;用俯卧式过杆,重心在横杆上方约10~15厘米左右;用背越式过杆,重心在横杆下方约0~5厘米左右。从以上比较看出,在相同弹跳能力的情况下,跨越式的重心相对于横杆最高,跳高成绩也最差;而背越式时的重心相对于横杆最低,跳高成绩也最好。可以看一些实际的数据:一个身高1.80米的运动员,直立时重心距地面的高度为1.1米,最大弹跳高度为1.00米,当他竖直向上跳起后,重心高度为2.10米。当他用不同姿势过杆时,跳高成绩分别为:跨越式的跳高成绩约为1.70米;俯卧式的跳高成绩约为1.95~2.00米;背越式的跳高成绩约为2.10~2.15米。在背越式中,人在越过横杆时,臀部、腹部位置较高,头、四肢位置较低,往往低于横杆,人呈弓形,重心在人体外,在横杆的下方。故而跳高成绩可以好于正常竖直跳起人体重心的高度。
用“背越式”重心可以以几乎“贴杆”的高度过杆,而“跨越式”则需要把重心再提高“从跨下到重心”这段高度,无形间就增加了运动员需要的起跳高度了。因为人在背越过杆时。人身体是弯曲的。这时候人的质心不在人身上,而是在腰部下方。这样的话,实际是质心是从杆下过,而人却从杆上过了,所以跳的更高.还是重心的问题,背越式要提高重心的高度要小于跨越式重心提高的高度。。地球有引力,那么重心提高的高度是要人体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这就是为什么背越式比跨越式要跳得高的原因!
背越式跳高技术
可分为 4个部分: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背越式助跑距离长 9~12步,有的甚至更长,先跑直线,最后4~5步跑弧线,要求运动员速度快,跑得自然,类似短跑运动员的跑法。助跑最后4步不降低身体重心,在倒数第2步时才采用脚跟着地。迈步时也要向前送髋,但幅度要比俯卧式小,类似跳远运动员起跳的动作。起跳与俯卧式不同,跳背越式的运动员要充分地发挥助跑的水平速度,起跳时要发挥起跳爆发力,摆动腿弯腿摆动。
一般说来,起跳点的距离要离横竿远些,从起跳点到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也要远些。背越式起跳最大的特点是必须做旋转动作。起跳腿是离横竿远的腿,起跳时摆动腿向上向外摆,以使运动员向助跑开始方向做旋转动作。起跳后,转为背向横竿。背越式的过竿动作与俯卧式不同,运动员身体横在竿上,身体各部分依次过竿。过竿时挺腹,全身在竿上处于弧形状态,头部、肩部、胸部在竿后急剧下压,当身体重心达到最高点时,大腿向下并挺胸挺腹,以便顺利越过横竿。
运动员臀部过竿后,开始落地。为避免小腿打落横竿,运动员收腹、低头、使大腿很快离开横竿,小腿向上伸直。落地的顺序:肩部—两臂—背部—腰部。值得提出的是背越式助跑的跑法,目前有的运动员直到最后一步时身体重心仍较高,这适合于体重轻,速度、弹跳力好,送髋、迈步速度快,体型较瘦的运动员。如意大利女子跳高运动员S.西梅奥妮,美国男子跳高运动员D.斯通斯等。
另一种助跑方式与俯卧式助跑近似,在助跑的最后4~5步明显地降低身体重心,跑动时步幅大,频率不如上述方式快,这适合于一般力量大、速度不特别快的运动员,如波兰男子跳高运动员J.弗晓瓦和中国女运动员郑达真。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背越式跳高和背越式跳高重心图解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