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魏的拼音和组词这个问题,魏的音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魏的拼音组词
魏的拼音组词:
围魏救赵[wéi wèi jiù zhào]
指袭击敌人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魏阙[wèi què]
古代宫门外的高大建筑物(公布法令的地方)。《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穗腔阙之下。”后用以借指朝廷。
北魏[běi wèi]
北朝之一,公元386—534,鲜卑人拓跋珪所建,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魏碑[wèi bēi]
北朝魏国(包括北魏、东魏、西魏)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多为正书,风格多样,古朴、奇倔、流丽皆有,开隋唐楷法先河。
生张熟魏[shēng zhāng shú wèi]
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
魏颗结草[wèi kē jié cǎo]
春秋晋魏颗不从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后与秦将杜回战于辅氏,"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姚黄魏紫[yáo huáng wèi zǐ]
姚黄是宋代姚姓人家所培育的千叶黄花;魏紫是五代魏仁溥家所培育的千叶肉红花。这两种花都是牡丹花的名贵品种吵悉。
赫赫魏魏[hè hè wèi wèi]
见'赫赫巍巍'。
魏鹊无枝[wèi què wú zhī]
喻贤才无所依存。语本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猜碰衫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魏徴的读音有哪些
wèi魏,声游伍纯母w,韵母èi,声调四声。
zhǐ徴,声母zh,韵母ǐ,声神咐调三声。
魏徵(580年-643年),字橘派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人。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徴拼音zhǐzhēng
徴zhǐ:古同“徵”;古代五音之一;用来表示音调高低的词。
徴zhēng:古同“徵”。
1、“征”的繁体字。
2、召集。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无
形近字:微
微拼音wēi
1、小,细小:细微。
2、少;稍:稍微。
3、衰落;低下:卑微。
魏组词和拼音
魏组词和拼音:
围魏救赵[wéi wèi jiù zhào]
指袭迅塌击敌人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旁闷退的战术。
魏阙[wèi què]
古代宫门外的高大建筑物(公布法令的地方)。《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后用以借指朝廷。
北魏[běi wèi]
北朝之一,公元386—534,鲜卑人拓跋珪所建,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魏碑[wèi bēi]
北朝魏国(包括北魏、东魏、西魏)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多为正书,风格多样,古朴、奇倔、流丽皆有,开隋唐楷法先河。
魏晋玄学[wèi jìn xuán xué]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魏珠[wèi zhū]
宝珠。
魏魏[wèi wèi]
高大运昌弯貌。
阿魏[ā wèi]
一种有臭气的植物。根茎的浆液干燥后﹐中医用为帮助消化﹑杀虫解毒的药物。
“哇”的读音及组词分别是什么
哇是一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拼音是 wā和wa,组词有:
一、哇wā1、哇啦[wā lā]
解释:形容说话或吵闹声:~~地发议论。也作哇喇。
2、哇哇[wā wā]
解释亩丛:象声词。哭、笑声。
北周卫元嵩《元包经·少阴》:“男反其室,女归其家。言唯唯,笑哇哇。”《老残游记》第二回:“那个孩子只是哇哇的哭,并不说话。”
3、咬哇 [ yǎo wā ]
解释:指俚俗靡曼的音乐。
唐柳宗元《答问》:“黄钟、元间之登清庙也,铿天地,动神祇,而呜呜咬哇,不入里耳。”集注引世滚孙汝听曰:“咬哇,邪声。”
4、哇俚 [ wā lǐ ]
解释:鄙俗。
《辽史·乐志》:“杂戏……杜佑以为迅返樱多幻术,皆出西域,哇俚不经,故不具述。”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跋石晋熊曒诗后》:“五季道衰文丧,当时操笔牍士,率皆哇俚浅下,杂乱无章。”
5、流哇 [ liú wā ]
解释:犹淫哇。放荡的歌曲。
汉张衡《七辩》:“结郑卫之遗风,扬流哇而脉激。”
6、哀哇 [āi wā ]
解释:指哀怨靡曼之音。
《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哀哇动梁埃,急觞汤幽默。”张铣注:“哇,淫声也……言哀淫之声动於梁尘。”
7、咿哇 [ yī wā ]
解释:象声词。
宋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诗肠久饥不禁力,一啜入腹鸣咿哇。”
8、多哇 [ duō wā ]
解释:犹靡靡之音。
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
二、哇wa1、哇咔咔[ wa kā kā ]
解释:wa-kā-kā笑声、感叹声、表示惊讶!同“哇哈哈”、“哈哈”……词。
2、呜哇嘡
[ wū wa tāng ]
解释:媳妇虽然年纪很轻,但是手很巧。
魏的拼音
魏的拼音是wèi。
1、周朝国名(前403—前225)。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为秦所灭。
2、朝代名。
(1)三国之一(220—265)。与吴、蜀并立。曹操子曹丕所建。占有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等地区,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为晋所灭。
(2)北朝之一(386—534)。鲜卑族拓跋珪所建。公元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史称北魏,又称后魏、拓跋魏、元羡简魏。后分裂为东魏(534—550)、西魏(535—556)。东魏为北齐所灭,西魏为北周所灭。
康熙字典
《广韵》鱼贵切《集韵》《韵扒顷会》虞贵切,𠀤音伪。《说文》本作巍。高也。从嵬委声。《注》徐铉曰:今人省山,以为魏国之魏。《诗·魏风谱》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
又《周礼·天官·大宰》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注》象魏,阙也。
又《集韵》语韦切,音巍。兄此裤《庄子·知北游》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
又《扬子·方言》魏,细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闲,凡细而有容谓之魏。《注》魏魏,小成貌。
又《集韵》《正韵》𠀤吾回切,音嵬。义同。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