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台山人精神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台山人精神以及礼赞台山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以台山人精神为题写一篇作文
台山人精神
台山是世纪的新侨乡,我们住在台山,生活在台山。可是我们都有台山人精神吗?在这一处,我们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台山人精神包含有十六个字:“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爱国爱乡,无私奉献”。陈宜禧先生就有这种精神了。
陈宜禧先生在清代新宁县矬峒都六村出生。台山落后一直是陈宜禧心结,陈宜禧先生本打算有钱回台山搞纺织业。台山建县400多年来,交通闭塞是落后的重要原因,水路靠帆船,陆路靠手车和轿子,光绪起就不断有华侨注入资金改善交通。陈宜禧铁了心,在家乡不再搞纺织而搞铁路。修铁路?乡亲们目瞪口呆了,广州才刚刚有那小段铁路,听说潮汕也有一条,我们一个县能行吗。积累了修路经验的陈宜禧,似乎涌出满肚子的话,向乡亲慢慢讲解那两条轨道的远景,朦胧中,大家也似乎听见了汽笛的呼啸,远景渐渐移近、明朗起来。回乡才4个月,陈宜禧邀集乡亲,成立新宁铁路筹备处,起草一系列文件,强调“不收洋股,不借洋款,工程由本县人自办。”他打过算盘———到美国、加拿大甚至香港筹集资金,县内的铁路只要五六十万元。从1905年起,白发苍苍的陈宜禧迈开双腿集资了,口号很简单:“以中国人之资本,筑中国人之铁路”。无数的海外华侨为此感动,为了家乡那遥远朦胧而美丽的家乡,把多年辛辛苦苦积攒的血汗钱捐献出来。多年在美国、加拿大,看人家有了铁路,一年一年富强,自己家乡却像奄奄一息的老牛拉不开腿,华侨含着悲痛也怀着热情纷纷捐献,捐款达到275万8412元,超出了原计划四倍。
路终于向前延伸了,开始公益到斗山的59公里在1908年通车,第二段公益到江门50公里在1913年通车,到1920年3月20日,台城至白沙完工,28公里,三段总长133公里。每个车站候车分男女两室。(那还是清朝,男女授受不亲嘛。)
1929年,铁路归回民办,财政一度好转,至1932年每年赢利20万—40万元。可是,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侨汇减少,农村经济萧条,很快就使铁路再亏损。1935年后,许多投资者都收不到股息。而日寇进入珠三角后,铁路受到日机几十次猛烈轰炸。每次都全民动员,最多两天填平路基,铺好枕木,让交通恢复。1938年12月12日,第一次接国民党第四军驻江门办事处负责人徐景唐电令,限年底前破坏铁路,于是开始拆大江桥和冲篓桥;1939年江门失守,本地人第二次再破坏铁路,沿路抽人拆铁轨藏在各乡,后更把23782根运往广西修黔桂铁路,枕木就作为工钱分掉。1940年又来命令,5天内把路基彻底破坏,结果使铁路完全被摧毁。
岁月悠悠,时光匆匆,中国走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
1984年9月26日,高1米80的身穿长袍马褂的陈宜禧全身铜像,在台城花坛中央落成,铜像上方,还盖有一个花岗岩的亭子为他遮挡。当年,新宁铁路董事局要为陈宜禧建铜像,陈宜禧诙谐地说:不,我怕日晒雨淋。那句话传至今天,细心的乡亲们就特地加盖一个“棚子”,让老人家安乐地看着家乡一年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吧
新宁铁路的建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给予台山带来的经济增长十分惊人。因此,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光辉的历史,优良的传统。我们身为台山人,为此感到骄傲与自豪。
“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爱国爱乡,无私奉献”。这就是台山人的精神。这种精神的能量非常惊人,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和决胜法宝。
弘扬台山人精神
我们都生活在台山,我们都是台山人,我们都说着台山话。但是,身为台山人的我们,应该怎样弘扬“爱国爱乡、自立自强、开拓开放”的台山人精神呢?
相信大家都对伍舜德这个名字不陌生吧!伍舜德在台山是妇孺皆知的,他生前任香港陆海通有限公司经理,香港美心食品集团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1935年,伍舜德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商业经济学系,同年应香港陆海通有限公司邀请赴港,就任于该公司的六国饭店,当司理会计,开始了他人生的奋斗历程。因得上司赏识,很快被委任为陆海通公司经理。后又以优异的实绩进入董事会,成为董事会中最年轻的一员,并一直担任该职至病逝。
伍舜德事业有成而心怀桑梓。在台山,他先后捐建了少年宫、小学、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等教育基地,同时对图书馆、医院、报馆等的建设,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之后,他又把目光投向高等学校建设,先后投入巨资给江门五邑大学、广州岭南大学兴建教学楼、图书馆等。他捐资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累计捐资六千多万港元,建起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条龙”教育设施,形成了“伍舜德文化教育系列”。他还捐建了许多医院。捐建的项目达四十多项,是台山改革开放以来捐献最多的旅外乡亲。这些项目的修建,对台山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先后被授予“振兴台山特殊贡献奖”、“江门市荣誉市民”、“江门市区特别贡献奖”等荣誉。
伍舜德还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伍舜德是香港饮食业的'泰斗,但跟伍舜德一起吃过饭的人说,他吃的都是家乡普通的菜蔬,不值什么钱。伍舜德平时每顿饭是一块鱼、一碟菜、一碗汤、一碗饭。伍舜德在香港住的是旧洋楼,穿的也是旧衣装。一次,他回乡和台山少年宫负责人交谈时,少年宫负责人表示由于经常有外宾和领导来参观,打算为每个老师做套1000元左右的西装,专门用于接待。伍舜德叫该负责人猜猜他身上的西服值多少钱,“不少于1000元吧?”该负责人说。伍舜德将西服的底衬翻出来,只见上面贴着的订做日期是1963年。他说:“穿着不一定要华丽,只要你干净、整洁就行,人在质不在貌。”伍舜德每件衣服一穿就是几十年,不合身就改,大领不行就改小领,每条西裤都改好几次,不但衣服改,连帽子都改。一顶绒帽他戴了几十年,突然有一天发现窄了,戴不下去,伍太太找来找去找不到那种颜色的布料,只好找了块比原来颜色浅一点的布,剪成小三角形加插在帽子中间。伍舜德喜欢得不得了,出门戴着,还高兴地说:“这是巴黎最新流行款式,香港仅此一件。”他真是个令人敬仰的台山人典范啊!
“自立自强、爱国爱乡、开拓开放”的台山人精神在伍舜德先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前辈们的努力,为的就是造福子孙后代。而我们就更不应该辜负他们的希望。我们应该好好地学习,多做好事,报效祖国,报效家乡,大力弘扬台山人可贵的精神!做个真正的台山人!
台山人精神是什么
“台山人精神”是台山人在长期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格特征、道德准则、价值信念和理想追求的集中反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台山市根据当时形势对“台山人”精神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并确立了“奋发、开拓、奉献、团结、爱国、爱乡”的台山人精神。
弘扬台山人精神建设创新型社会
http://bjch.jmrb.com/c/2006/05/24/08/c_854094.shtml
台山有哪些杰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
《台山县志》人物传略
王暠
王暠(?—1740)云南昆明人,出身进士。清雍正九年(1731)八月任新宁知县,为官清廉,体察民情,致力于发展生产,并带头捐俸金兴建蛮陂头引水灌溉工程,造福一方。王暠的儿子王台在水利大会战中,不慎跌下悬崖,以身殉职。
王暠任职期间,修学宫,办义学,收纳有志于学的贫苦学生,重视少数民族工作,为大隆洞和百峰山等地的瑶民编立户籍,给瑶民土地所有权和读书机会。大隆洞瑶民邓振翼是在王暠的关怀下成为邑中名儒。
王暠于1740年病逝于任上。因政绩卓著,县人感德殊深,建“报恩祠”(已毁)供奉,以示怀念。
陈宜禧
陈宜禧(1844—1929)斗山朗美村人。少年家贫,出卖髻绳、针、钮为生。1864年赴美,在西雅图火车站当清洁工,筑路工。1889年组建广德公司,自任总理,包工承建北太平洋铁路工程。先后在美国从事铁路建设达40年之久,筑路经验丰富,光绪三十年(1904)回乡,以“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为号召,倡建新宁铁路,得到县人及旅外侨胞的支持,纷纷投资,先后共筹得股金425万银圆,并于1906年成立新宁铁路公司,陈宜禧被推为总理兼工程师。历经14年的施工,于民国9年(1920),建成斗山至江门北街干线和台城至白沙支线的新宁铁路。
陈宜禧享年85岁。新宁铁路董事局特铸其铜像于台城总站,以志其功。
钟棠
钟棠(1882-1972),字韵梧,号霭林邨人。台山人。早年留学英国,得大学学士。曾为驻外几国领事、总领事及外交部顾问等职。家藏古物器玩及丹青甚富,且多精品。尤善诗文,精鉴赏,亦作花鸟竹石。通晓古法,兼能众体,多以行书为精,字势端肃宽绰,稳健秀美,笔健墨润,自成面目。
温梦熊
温梦熊(1903—1929)附城大亨乡沙步村人。1925年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毕业后回乡,负责领导台山农民起义,组建农民军。1927年12月11日,参加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失败后,他以卖粥为名,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6月,因村人告密,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于1929年6月4日惨遭杀害,时年26岁。
李荣熙
李荣熙(1899—1932)附城镇筋坑管区良边村人。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法政系,后在日本军校学骑射。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日战斗爆发时,任十九路军六十一师十二旅六团二营中校营长,奉命把守上海蕴藻浜。2月13日,日军大举进犯,李荣熙命令分兵左右夹击,亲率百骑居中,把敌人击退。在这次战斗中,不幸中弹,以身殉国。时年33岁。
建国后,经省民政厅追认李荣熙为革命烈士。
李公侠
李公侠(1887—1937),又名李是男,冲蒌西坑人,1905年,李公侠组织“联志社”,进行反清和反对美国虐待华侨的斗争。1906年,他在香港参加中国同盟会。
黄惠龙
黄惠龙(1878—1940),又名黄湘,白沙朗北人。少年时随父务农,好拳术,性耿直,富义气,后与其兄赴加拿大谋生,在温哥华参加同盟会,任“华侨义勇敢死队”队长。
民国成立后,历任孙中山先生待从副官、卫士队长。民国11年(1922),陈炯明逆变,围攻广州总统府,黄惠龙身负重伤,仍英勇战斗,保卫孙中山冲出重围,护送至永丰舰上。孙中山逝世后,任中山陵警卫处处长、国民政府参军长(领中将衔)。“九·一八”日军侵占东北,他回到广东,被推为香港海员工会主任委员,积极为抗日的东北义勇军和十九路军募集军用物资。日军攻陷广州,黄惠龙退居香港,1940年病故。在当待卫副官期间,领受孙中山先生亲毛题“南方勇士”锦旗。
黄新瑞
黄新瑞(1914—1940),四九黄屋村人。10岁随母赴美,18岁入洛杉矶中华会馆集资开办的航空学校学习飞行。毕业后又进入屋仑市飞行学校深造。
1934年回国,在广东空军司令部特设的华侨训练班,继续接受正规空军训练。1936年,被编入第2驱逐大队第17中队任队长。是年8月14日,日军轰炸南京空军基地,黄新瑞与中队长黄泮扬驾机迎战,各击落日机1架,为中国空军首战告捷立了功。1938年4月初,黄新瑞调任广州第29驱逐中队队长。当月上旬,率机作战6次,击落敌机11架。4月13日,日机50架分批突袭广州,黄新瑞指挥中队驾机迎战,共击落敌机4架,击伤1架。
1940年,黄新瑞调往重庆,升任第5驱逐大队队长。是年3月14日,日军27架轰炸机在60多架驱逐机掩护下,袭击重庆,黄新瑞大队机群升空迎战,在激战中,黄新瑞头部受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次日逝世。
丘鹤俦
丘鹤俦(1880—1942),端芬那昌村人,广东音乐名家。丘鹤俦13岁加入乡村“八音班”,勤学苦练,精通广东音乐。成年后赴港谋生,收徒传艺,讲授广东民间音乐及乐器演奏法。培育的广东音乐艺人遍布省、港、澳和国外。
他编著出版的《弦歌必读》、《琴学精华》、《国乐新声》和《琴学新编》等书,远销东南亚和美洲各国。他创作的广东音乐新谱《娱乐升平》、《狮子滚球》、《相见欢》、《双龙戏珠》、《活泼精神》等,流行国内外。
台山人精神作文600字左右,速度啊
台山人精神
台山是世纪的新侨乡,我们住在台山,生活在台山。可是我们都有台山人精神吗?在这一处,我们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台山人精神包含有十六个字:“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爱国爱乡,无私奉献”。陈宜禧先生就有这种精神了。
陈宜禧先生在清代新宁县矬峒都六村出生。台山落后一直是陈宜禧心结,陈宜禧先生本打算有钱回台山搞纺织业。台山建县400多年来,交通闭塞是落后的重要原因,水路靠帆船,陆路靠手车和轿子,光绪起就不断有华侨注入资金改善交通。陈宜禧铁了心,在家乡不再搞纺织而搞铁路。修铁路?乡亲们目瞪口呆了,广州才刚刚有那小段铁路,听说潮汕也有一条,我们一个县能行吗。积累了修路经验的陈宜禧,似乎涌出满肚子的话,向乡亲慢慢讲解那两条轨道的远景,朦胧中,大家也似乎听见了汽笛的呼啸,远景渐渐移近、明朗起来。回乡才4个月,陈宜禧邀集乡亲,成立新宁铁路筹备处,起草一系列文件,强调“不收洋股,不借洋款,工程由本县人自办。”他打过算盘———到美国、加拿大甚至香港筹集资金,县内的铁路只要五六十万元。从1905年起,白发苍苍的陈宜禧迈开双腿集资了,口号很简单:“以中国人之资本,筑中国人之铁路”。无数的海外华侨为此感动,为了家乡那遥远朦胧而美丽的家乡,把多年辛辛苦苦积攒的血汗钱捐献出来。多年在美国、加拿大,看人家有了铁路,一年一年富强,自己家乡却像奄奄一息的老牛拉不开腿,华侨含着悲痛也怀着热情纷纷捐献,捐款达到275万8412元,超出了原计划四倍。
路终于向前延伸了,开始公益到斗山的59公里在1908年通车,第二段公益到江门50公里在1913年通车,到1920年3月20日,台城至白沙完工,28公里,三段总长133公里。每个车站候车分男女两室。(那还是清朝,男女授受不亲嘛。)
1929年,铁路归回民办,财政一度好转,至1932年每年赢利20万—40万元。可是,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侨汇减少,农村经济萧条,很快就使铁路再亏损。1935年后,许多投资者都收不到股息。而日寇进入珠三角后,铁路受到日机几十次猛烈轰炸。每次都全民动员,最多两天填平路基,铺好枕木,让交通恢复。1938年12月12日,第一次接国民党第四军驻江门办事处负责人徐景唐电令,限年底前破坏铁路,于是开始拆大江桥和冲篓桥;1939年江门失守,本地人第二次再破坏铁路,沿路抽人拆铁轨藏在各乡,后更把23782根运往广西修黔桂铁路,枕木就作为工钱分掉。1940年又来命令,5天内把路基彻底破坏,结果使铁路完全被摧毁。
岁月悠悠,时光匆匆,中国走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
1984年9月26日,高1米80的身穿长袍马褂的陈宜禧全身铜像,在台城花坛中央落成,铜像上方,还盖有一个花岗岩的亭子为他遮挡。当年,新宁铁路董事局要为陈宜禧建铜像,陈宜禧诙谐地说:不,我怕日晒雨淋。那句话传至今天,细心的乡亲们就特地加盖一个“棚子”,让老人家安乐地看着家乡一年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吧
新宁铁路的建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给予台山带来的经济增长十分惊人。因此,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光辉的历史,优良的传统。我们身为台山人,为此感到骄傲与自豪。
“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爱国爱乡,无私奉献”。这就是台山人的精神。这种精神的能量非常惊人,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和决胜法宝。
关于台山人精神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