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千湖之国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瑞典千湖之国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哪个国家被称为千湖之国
立陶宛是一个独立国家,即立陶宛共和国。
立陶宛共和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北方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
立陶宛的人口大约300万,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首都在维尔纽斯,立陶宛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最高点海拔为293.6米,也是欧洲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面积超过0.5公顷的湖泊有2830个,被誉为千湖之国。
当然,欧洲的国家芬兰也有千湖之国的美誉,这些湖泊都是地质时期,冰川侵蚀积水而成的冰川湖泊,立陶宛多湖泊,号称立陶宛的国之黄金,也被誉为琥珀王国。
工农业:
立陶宛工农业比较发达,农业以乳畜业为主,占农产品产值的90%以上,农作物有亚麻、马铃薯、甜菜和各种蔬菜,谷物产量很低。
工业是立陶宛的支柱产业,主要由矿业、加工制造业以及能源工业三大部门组成,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生产的高精度机床、仪表、电子计算机等产品销往全世界80多个国家的地区,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交通物流、生物技术、激光技术为立陶宛的优势产业。
千湖之国是哪个国家
千湖之国指的是芬兰,芬兰一个北欧国家,整个国家的湖泊总数有6万多个,湖泊的总面积占据了全国总面积的13%,面积加起来一共有4.5万平方千米,因此芬兰就被称为千湖之国。
芬兰素称“千湖之国”,全国湖泊总数在6万个以上,加起来的面积达4.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因此
芬兰人常以“湖民”自居,并把自己的国家称为“苏阿米”。
芬兰的湖泊湖岸狭长而曲折,湖中岛屿成群,森林密布,还有着神奇的极光,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到这里旅游的游客不计其数。
千湖之国表示哪个国家
北欧多湖,而北欧中的一个国家更是号称“千湖之国”,面积仅仅3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竟然有六万多个湖,可以说是很罕见了。那么被誉为“千湖之国”的是哪个国家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千湖之国是哪个国家
千湖之国指的是芬兰。芬兰之所以被誉为“千湖之国”,是因为其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
芬兰共和国,简称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北欧五国之一,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
芬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芬兰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但人均GDP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
每年的11月-5月是芬兰的最佳旅游时间,二月份是传统的滑雪旺季,而在北拉普兰十二月和一月会出现极夜,黑暗晴朗的天空正好欣赏瑰丽多姿的北极光。
芬兰一直受到冬季运动爱好者的喜爱。芬兰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寒冷,仅南部较温和。
芬兰严峻的气候条件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使芬兰拥有独特的冰雪风光,仿佛是童话里的冰雪王国,也使芬兰人形成了极富北欧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
千湖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千湖之国指的是芬兰共和国。芬兰之所以被誉为“千湖之国”,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
芬兰地势平坦,拉普兰北部地区位于芬兰、挪威边界的哈尔蒂亚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为芬兰最高点。芬兰最长的河流是凯米河(Kemijoki),长 512公里。岛屿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兰半岛南岸地区,著名的有奥兰群岛。
芬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南北最长距离达1157公里,东西最宽为542公里。芬兰拥有世界上纬度第二高的首都赫尔辛基,仅次于冰岛首都雷克雅维克。
扩展资料:
大塞马湖是芬兰东南部的湖群。介于拉彭兰塔和伊萨尔米(Iisalmi)之间,东西延伸约 290公里。面积 4,400平方公里。共有湖泊约 120个,彼此连通,以塞马湖面积最大。湖中有许多小岛(计 1,699平方公里)。
湖水经武奥克希河(Vuoksi)东南流入俄罗斯境内的拉多加湖。有塞马运河连通芬兰湾。湖群间有许多小运河,沟通航运,也是木材流放的重要通道。木材加工和纸张制造业是地区经济的基础,湖系为该区主要城镇的运输纽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芬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塞马湖
千湖之国的来历
“千湖之国”——芬兰的来历
芬兰的湖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呢?这要从它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起。
芬兰靠近北极圈,几十万年以前,芬兰曾经像今天的格陵兰岛一样被冰层封冻着,这些封冻的冰层不断地发生缓慢的运动而对地面产生巨大的力量,因地面的硬度不同,经过冰层运动的作用,会使地面变得凸凹不平。此外,巨大冰层本身沉重的压力,还会使地面下陷,冰层越厚,地面下陷就越深。
大约距今一万年左右,这里的气候逐渐转暖了,覆盖在地面上的冰层开始慢慢溶化。到冰层全部溶化殆尽的时候,原来冻结在冰块中的泥沙砾石,都脱离出来堆积在地面上,更使地面变得凸凹不平,坑坑洼洼。这种坑坑洼洼的地面,正是形成湖泊的良好条件。俟冰雪全部消融后,一部分水充盈了这些低洼地。一部分流进了江河中,每年的降水又在不断地补充着这些低洼地方所蒸发掉的水分,因此,宛如繁星似的湖泊就在芬兰这个地方出现了。这些由于冰川活动造成的湖泊,称为冰蚀湖和冰碛湖。
除了芬兰外,瑞典、加拿大、瑞士等国家也曾经有和芬兰相似的状况,因而这些国家的湖泊也非常多。
芬兰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以后芬兰人迁入,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帝俄,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
在瑞典的埃里克国王(King Erik)1154年将基督教带入芬兰之后,两国在700年间就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瑞典语一直是行政、教育机构的第一语言,而芬兰语直到19世纪芬兰民族主义高涨以及芬兰的第一篇民族诗史《卡勒瓦拉》(Kalevala)发表后才受到重视。 1808年芬兰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此后芬兰就一直就是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1918年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次简短但却刻骨铭心的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中瑞典提供了芬兰部分协助)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纳粹德国对芬兰提供了重要帮助)。1944年~1945年间的拉普兰之战中,芬兰又将德国人赶出了芬兰北部地区。1947年和1948年与苏联签署的多份条约规定了芬兰对苏联的义务与限制,芬兰也在1940年和约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多的领土让步。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命运,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芬兰被誉为“千岛之国”与“千湖之国”:精确来说全国共有187,888个湖泊和179,584个岛屿。芬兰地势平坦,拉普兰北部地区位于芬兰、挪威边界的哈尔蒂亚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为芬兰最高点。芬兰最长的河流是凯米河(Kemijoki),长 512公里。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千湖之国和瑞典千湖之国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