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运河的资料和中国大运河修建多少年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运河的资料以及中国大运河修建多少年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京杭大运河的资料简介
京杭大运河,位于中国东部,为“大运河”的一条干线,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二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为隋代统一南北以后修建的隋唐大运河。隋朝将以前开凿的运河水道以及自然水道加上运河组成了以隋朝京都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西到大兴,向南到余杭的水路网。
元世祖忽必烈希望将经济中心江南与政治中心元大都相连接,决定在隋唐大运河基础上对其进行改建。改建保留了古邗沟、江南运河等河段,中间裁弯取直,不经洛阳而在山东开凿了新的运河,使得两点距离缩短。
古代陆上运输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速度缓慢,运量又小,费用和消耗却甚大。所以大宗货物都尽量采用水路运输。中国天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大都是从西往东横向流动的。
但是在黄河流域历经战乱破坏,而长江流域得到开发以后,中国就逐渐形成了经济文化中心在南方,而政治军事中心在北方的局面。
为保证南北两大中心的联系,保证南方的赋税和物资能够源源不断的运往京城,开辟并维持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干线,对于历代朝廷就变得极其重要,明清两代更在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淮安区)中心专门设立漕运总督和下属庞大的机构,负责漕运事宜。在海运和现代陆路交通兴起以前,京杭大运河的货物运输量一般占到全国的3/4。
历朝历代对大运河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
2014年,京杭大运河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现况
近百年来大运河受到了很大破坏,有些城市河道已成为排污沟,近代工业与房地产等各种破坏性开发沿河历史文化遗迹。在黄河以北,大运河许多河段,污染、坍塌甚至干涸的状况相当普遍。
2002年12月27日,京杭大运河成为中国大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环节和通道,通过它长江下游的水得以送到北部缺水的山东和河北等地。
2006年6月获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浙东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合并,名称改为“大运河”。
2014年6月22日,包括京杭大运河在内的“大运河”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的资料 大运河的资料介绍
1、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2、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3、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务部门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实现复航,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4、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5、2019年10月3日,京杭大运河(通州城市段)旅游通航仪式举行,北关闸至甘棠闸段11.4公里正式通航。
6、至2012年,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简介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81.3公里)长二十多倍。
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
京杭运河,是一项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伟大工程。京杭运河的生命之路曲折漫长,它多次扩建和改建,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它像时代的记录者,见证了过去的绚烂与平淡。
今天的大运河,基本是清乾隆年间最后一次疏浚的河道。自隋代开始到清末民初,大运河始终是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不过到了民国时期,纵贯南北的津浦(从天津到南京的浦口)铁路通车之后,大运河就渐渐失去了南北交通的重要性,下降成为区域性的交通网。不少河段出现淤塞,一到枯水季节即告断航,在某些时期,甚至造成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用煤告急。近年来,大运河又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中,大运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大运河重新整治的工程正在展开,清淤疏浚已初见成效。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京杭大运河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的工程。它南起杭州,北到北京,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目前,京杭大运河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中。
开凿京杭大运河如此庞大的工程,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它一共经历了三次开凿,才达到现在的长度。京杭大运河的最终全程可以分为三段,即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作为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扩展资料:
京杭大运河主要作用
京杭大运河改变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南北东西全方位的大水网,这直接带动了运河沿岸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崛起。
①运输便利
京杭大运河是连接五大水系的交通大动脉,不论是北方的皮革、木材南运,还是南方的粮米、茶叶、竹编北运,都极大地便捷与节约了。
②农业发展
大运河的开发与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开挖航道,引水蓄水放水工程的实施,以消弥水患和引水灌溉为主要内容的运河作用迅速明显起来,运河区域的水利田获得大幅度扩展,尤其是江南的圩田、北方的淤田、各类水利田以及运河两岸的官田和屯田等等都有显著增加。
③商业繁荣
大运河的贯通,极大地促进了运河区域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沿海地区尤其是运河两岸城市中百业俱兴,商业气息犹为浓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京杭大运河
人民网-大运河:现存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关于大运河的资料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荷兰运河的资料
17世纪,为促进市中心周围地区的发展,荷兰人修建了运河,用于水资源管理、交通运输及防御。如今,运河的主要功能已俨然转变为娱乐至上。坐上摩托艇、运河游览船、踏板船和独木舟,航行于运河间。寒冬时节运河表面结了厚厚的冰,滑冰其上,不失为一种享受。一年四季,运河之上无不散发出典型的荷兰气息,很难说清楚“典型的荷兰气息”是什么,唯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到。
#触摸荷兰运河历史
荷兰人从抽水造田开始,便着手建设运河,既是旅游景点,也是灌溉排水工具。闻名遐迩的阿姆斯特丹运河源于出色的城市规划,以保证荷兰人生活在水面以上,辅助道路承担交通任务。莱顿和代尔夫特城市规划时也将运河运输考虑其中。如今,运河巴士在水道航行,船餐厅、船屋,以及其他各种船型往来穿梭与半圆形的运河间。当年的荷兰人足智多谋,在城市周围修建外运河,充当护城河,保护城市免受外来侵略。
#现代荷兰城市的运河布局
阿姆斯特丹修建于17世纪,同时也打通了面向IJ湾的圆形运河,设计三条运河时充分考虑了住宅开发,第四条最外面的运河作为防线使用,管理多余水资源。辐射状运河使水道以扇形充分连接起来。建设从西向东,东部地区耗费很长时间来灌溉。代尔夫特的网格运河形成矩形。阿姆斯特丹Java-eiland,则展示了现代运河技术。
#代尔夫特的运河
代尔夫特的运河曾是最初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它们不仅起到了防御作用,还是全城的生命线,方便了商品运输、人们出行和补给。代尔夫特(Deflt)一词本来就是取自挖掘(delven)之意。最老的运河是老代尔夫特,在过去的750年里,整座城市就是沿着它而扩建的。其它的城市运河,或者说护城河(grachten),仍是城市的生命线。
如今,代尔夫特的运河仍有原来的交通用途,也是给水的功能,可以保证河水远离居民区。代尔夫特人总是引以为豪,还经常乘坐水上的士或者私人船游览。参观城中街道或者是横跨水上的桥,最好步行或是骑单车,这样的画面如诗如画。
#阿姆斯特丹的运河
在阿姆斯特丹旅行,倘若没有沿运河游览,那么这次旅行则难称完整。运河是阿姆斯特丹的一个象征,有着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2010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将阿姆斯特丹17世纪的运河环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船屋:阿姆斯特丹的浮动房屋
复杂的运河网络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也成为了一个独特的住宅区,沿着全城市的运河河畔停泊了五颜六色的船屋,船屋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住宿选择,为到这个城市的各国小伙伴儿提供一个水上生活的体验。
原来的船屋是来自阿姆斯特丹航海和贸易遗产的迷人的修复船。其中许多都有100多年了,并保留原有的功能与现代设施,如电、暖气和自来水。在60年代和70年代,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船屋涌入,成为增加住房需求的解决方案。这种类型的船屋,被称为woonark,建造在浮船上,通常不是机动的。豪华装修的船屋,有些建有几个楼层,配有毗邻的露台和花园,在阿姆斯特丹最美丽的运河周围可以看到。
在阿姆斯特丹的船屋被永久地锚定到一个特定的地址。一个特别的许可证叫做ligplaats授权船屋所有者在某个地点停泊他们的家。这些许可证是高需求的,和所有产权一样,黄金地段显著增加了船屋的价值。约有2,500个家庭幸运地居住在阿姆斯特丹历史悠久的水道上,一些最有价值和珍贵的船屋可以在市中心的地区(neighborhoods)找到,如约旦区(Jordaan)。
船屋博物馆 Houseboat Museum
1997年,Vincent van Loon将一艘1914年的货船Hendrika Maria彻底改造成船屋博物馆。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将这艘货船改造成船屋。如今,博物馆保持着原貌,看起来似乎还有人居住,游客能够切实体会居住在水面上是什么感觉。博物馆可以为你解答许多疑问,比如“从哪里获取电和淡水?”“难道船上不冷吗?”。小伙伴儿们可以参观停泊在安妮之家附近的船屋,跟许多博物馆不一样,这里允许拍照,而且还有儿童和游乐区。在这里可以翻阅多国语言的旅游手册,独自游览船屋博物馆。建议去20世纪50年代风格的荷兰休息室点杯咖啡茶或软饮料,离开之前顺路去博物馆礼品店挑选礼物。
浪漫船餐厅
运河既是市内运输工具,也可以成为一座水上移动餐厅。荷兰运河上的游船餐厅氛围类型各有不同,与陆地餐厅一样供应各色国际佳肴。阿姆斯特丹、莱顿和代尔夫特运河游船餐厅尤为出色,极致美景伴你悠然用餐。
西班牙塔帕斯船、荷兰煎饼船和烧烤船:在一到两个小时的游览中享用特定种类美食;K歌船:娱乐首选。一边愉快用餐,一边跟唱传统荷兰音乐;浪漫晚餐游船:比其他游船餐厅价格稍贵,适宜团体用餐或两人的私密晚宴。
#乌特勒支的运河
从水上开始探寻乌特勒支,会感受到完全与众不同的运河之旅。欣赏具有历史风韵的桥梁,码头边的房屋,矗立的雕塑和各种各样的运河边的树木,其中的一些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选择运河巡游,或者是踩着脚踏船,划着小艇、独木舟开始一段探寻之旅。
大约两公里长的古运河(Oudegracht)是乌特勒支最著名的运河。乌特勒支拥有许多码头地窖,它的运河与阿姆斯特丹的运河非常不同。在12世纪下半叶,乌特勒支的居民决定从码头挖掘隧道到运河边的房屋。这导致了城市典型的双合码头。现在,你会在这些码头地窖里找到无数宜人的餐厅和咖啡馆,并设有一个在水边的阳台。在乌特勒支享受美好的一天后,这将是品尝美食的理想之地!
许多荷兰城市都是围绕运河建成—阿克马、乌特勒支、多德雷赫特、莱顿、格罗宁根、吕伐登和阿姆斯福特市里有优雅的运河穿城而过,成就美丽的都市景观。乘坐游船感受运河之美,从不同角度了解荷兰。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