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北京人文的一些知识点,和老北京风土人情介绍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北京人文地理环境
北京地区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万,约占北京市4%。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北京现有宗教活动场所达100多处。
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
北京故宫,明朝时叫大内宫城,清朝时叫紫禁城,这里原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住过24个皇帝,建筑宏伟壮观,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北京市山区面积10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62%,平原区面积为6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北京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最高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
最低的地面为通州区东南边界。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扩展资料:
根据“十三五”北京水务规划,到2020年,我市节水型社会将率先全面建成;城乡水环境明显改善;供水、排水、防洪排涝等水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运行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将控制在43亿方以内,再生水利用量将达到12亿方;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消除全市范围内黑臭水体,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7%;万元GDP水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下降15%以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
参考资料:北京市人民政府-“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
北京人文大学在哪儿
在北京有3个校区,主校区在八达岭长城,风景宜人,还有2个分校区,现在新生都是在主校区。
北京人文大学长城校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康庄大道
北京人文大学顺义校区是学校的老校区,位于北京市空港工业开发区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开发区裕东路3号
北京人文景点有哪些
人文景点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什刹海、圆明园、芦沟桥、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金山岭长城、居庸关长城、箭扣长城、恭王府花园、醇亲王府、北海公园、北京大学、胡同、北京动物园、北京植物园、潘家园古董市场、古观象台、德胜门、正阳门、景山、香山、钟楼、鼓楼等。
北京人文地理介绍
地理: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
气候:北京的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饮食:北京被《福布斯》列为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
京味小吃:豆汁儿、豆面酥糖、酸梅汤、茶汤、小窝头、茯苓夹饼、果脯蜜饯、冰糖葫芦、艾窝窝、豌豆黄、驴打滚、灌肠、爆肚、炒肝。
建筑: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
北京的人文特色
早在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落“北京人”,北京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北京等等。
北京是中国古代最早建城的地区之一,许多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历史事件也发生在此地。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戴天伐纣即封召公(武王之弟)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尧之后人(一说黄帝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秦代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即今天的省会),驰名中外的万里长城便经过此地。
盛唐时期的北京成为了范阳节度史的驻地。在之后爆发的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便在此处建国称帝,号“大燕”。至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位于今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与辽战斗,北宋大败,对燕云十六州从此望眼欲穿;辽于公元938年起在此地区建立了陪都(以此为起点计算北京建都史,至2009年,则为1071年),号南京幽都府,公元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以此为起点计算北京建都史,至2009年,则为856年),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此后元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于此,明朝在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了便于防守蒙古军,将都城迁至北京,即历史上著名的“天子戍边”,从那之后北京成为了明朝的新都城。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这不仅是新中国建立的标志之一,同时意味着这座千年古城完成了从古代到近代更替的路程和历史使命。
全球只有极少数城市像北京一样长时间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例如长安,罗马)。其荟萃了辽金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值得注意的是除明朝外,其余均是少数民族政权。华夏文明自形成之伊始便认同“法夷狄之习则夷狄之,效中华之礼则中华之”的思想哲学。说白了就是:如果汉族政权模仿蛮夷的习俗便将其认定为蛮夷,但如果少数民族政权尊奉中华文明则被看成中华之一分子。而在欧洲则一向是以血统界定各自的成分。寻根溯源他们的皇室贵族均沾亲带故,但却统领着不同的国家。自罗马帝国衰亡后,在没有任何一个超级大国出现在欧洲大陆,这便是原因之根本所在。(笔者按语:纯正的德国人要追溯到18世纪的普鲁士王朝。如果你的外国朋友中有人以Von-“冯”一个典型的日耳曼民族姓氏命名的话,你基本上可以断定他的祖宗八倍来自何处。)加之自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经历了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最大的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及宋辽金元时期)。由于上述历史人文及地缘政治原因成就了今天北京在人文与文化方面的包容性与兼容性。使北京尤其是建国后成为中国第一个齐聚56个民族的城市。
北京话与北京的胡同
说到北京,就不得不提本地的方言和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胡同”。
首先要说,北京话属于北京官话,有人把口音浓重的普通话称为“京片子”。通常指的是北京市区的口音,不包括郊区县的方言。北京话的儿化音现象比普通话强得多,曾受到满式汉语的一定影响。而且还有相当一批地方性词汇,老北京居民中保留更多,称为“胡同儿话”。也经常有人,包括北京人自己,用“痞”来形容北京话。全国各地人民对于它可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喜爱的,讨厌的,认可的,否定的。有人认为北京话圆润动听;有的则嗤之以鼻,认为难登大雅之堂。但今天在这里要讲述的是关于北京话的一些小故事。
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3月迁都北京,直至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再次迁到南京,撤销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而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就中华民国官方语言进行了一次议会投票,结果北京话以一票优势胜出广东话当选。不要奇怪,中国最为古老的语言据考证来自吴语系。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始于中原地区(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大部的黄河流域)。后经战乱最古老的汉民族迁徙至安徽,江苏,浙江的沿海地区(古称吴越),语言系统才得以保留及流传。而北方地区的语言系统则随着民族的融合而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使用现代汉语。按此推断,当年秦始皇及其先祖讲的都是类似于广东话的语言,唧唧呀呀的。
新中国建立后同样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投票通过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汉语标准语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
胡同是最具北京特色的民居之一,最早起源于元朝,“胡同”的叫法来自蒙语,根据语言考证应是Hottog的转音,即水井的意思,有水井的地方才有居民生活。
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罗棋布,根据网上提供的资料显示其数目达到7000余条,名称五花八门,有的以人物命名的,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的,如金鱼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语命名,如闷葫芦罐胡同等。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是三庙街,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最长的胡同是东西交民巷,全长6.5里;最窄的胡同要数前门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宽仅0.7米;而位于东城区的南锣鼓巷,现在已经成为北京最具特色商业街之一。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北京人文和老北京风土人情介绍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