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唐朝王允的一些知识点,和唐朝王允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唐朝时代有个人叫王允吗
不知道,三国肯定有。
根据后汉书记载,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壮年时任豫州刺史。因为在和中常侍张让的斗争中失败,王允被迫去官隐居,在中平六年,何进掌权之后重新出仕,历任从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进被宦官诛杀,董卓掌权时,他已经代替杨彪成为了司徒兼尚书令。王允
他反对董卓的暴政,和董卓义子吕布结为密友,利用吕布和董卓的矛盾,于初平三年,在吕布的帮助下刺杀了董卓。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是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时年55岁。根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记载,王允侄子王淩被曹操赏识,在魏国官至太尉,但是在讨伐司马懿时兵败被杀。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是貂蝉的义父,貂蝉是造成吕布和董卓反目,以致于吕布最终刺杀了董卓的主要原因。在讨论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和连环计时经常引用此事件。
李温是唐朝的哪位皇帝
唐懿宗。
唐懿宗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初名李温,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七位皇帝(859~873年在位),唐宣宗李忱长子,母为元昭皇太后晁氏。
大和七年,生于籓邸。器度沉厚,姿貌雄杰,初封郓王。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驾崩后,在宦官王宗实拥立下监国。
即位之后,年号咸通,励精图治,延纳谠言。洞晓音律,犹如天纵。统治后期,游宴无度、骄奢淫逸、任人不能、奉迎佛骨,导致浙东、安南、徐州、四川相继发生动乱,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丧失了“大中之治”的成果。
咸通十四年,因病去世,终年四十一,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葬于简陵。
扩展资料:
唐懿宗李漼,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而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
然而,懿宗在位15年,骄奢淫逸侏儒俑,不思进取,宠信宦官,迎奉佛骨,面对内忧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觉其难,把宣宗在位期间重新点燃起来的一点希望之光彻底熄灭了。
大中十四年(860),即懿宗即位的第二年,二月安葬了宣宗,十一月改元为咸通。使用这一年号,据说是因为宣宗所作的一首曲子中有“海岳晏咸通”的句子。
懿宗改元时记得他的父皇,但君临天下以来的言行举止却几乎看不到宣宗的影子。
咸通之政与大中之政相比也是相距遥遥,不可以道里计。《新唐书》的作者说懿宗是“以昏庸相继”,正是对他的综合评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漼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