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云贵高原最大的湖泊这个问题,云南高原湖泊有几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云贵高原上最大的湖泊是叫什么名字
我逗棚国云贵高原上最大的湖泊是位于云南昆明的滇池,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滇池树云南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连同湖西侧的西山是著名游览、疗养胜地。由构造返卜陷落而成。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
滇池湖面海拔1,886公尺,面积3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公尺,最深8公尺。湖水在西南海口泄出山世则,称螳螂川,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
云贵高原最大的湖泊是什么
1、我国云贵高原上最大的湖泊是位于云南昆明的滇池。
2、滇池,紧傍春城昆明西南,古名滇南泽,亦称昆明湖、昆明池。它风姿秀逸,烟波浩渺,被誉为云贵高原上答饥一起明媚的眼波。
3、滇池,湖面海拔1885米,湖面南北长39公里,东西宽13.5公里,面积33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199.5公里。湖水在西南海口泄出,称螳螂川。
4、颂举历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滇池一向以景色美丽,四季如春而著称于世,连同湖西侧的西山是著名游览、疗养胜地野搜。由构造陷落而成。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
云贵高原上最大的湖泊是哪个
滇池
他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纳蚂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滇池为地震断层陷落型的洞渣埋湖泊,其外形似一弯新月。湖面的海拔高度为1886米,南北长39公里,东西最宽梁罩为13公里。湖岸线长163.2公里,面积为306.3平方公里,容水量为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
云贵高原著名湖泊有哪些
滇池亦称昆明湖。中国云南省大湖,在昆明市西南。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km²,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
抚仙湖,因湖水清澈见底、晶莹剔透,被古人称为“琉璃万顷”。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70多公里。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有158.9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太湖的4.5倍,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抚仙湖水质为I类,是国家一类饮用水源地,也是我国水质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异龙湖,是石屏人民的母亲湖,属省级风景名胜区。进入盛夏,湖内荷花争奇斗艳,清香远溢,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旅游观光,荷花已经成为石屏县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旅游资源。
草海,又名南海子、八仙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球十大最佳湿地观鸟区之一。位于威宁彝族回族苗辩谈族自治县县城西南隅,保护面积12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6.5平方公里,海拔2171.7米。与洱海、滇池同为中国三大高原淡水湖,又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湖泊,有着“高原明珠”的美誉。
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云南大理郊区,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北起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袭李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达20米。洱海携禅碰有两个出水口:1.在下关镇附近,经西洱河流出;2.“引洱入宾”。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白族人民没有见过海,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
程海湖,俗称“黑伍海”,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中部,距永胜县城46公里,湖长20公里,南北走向,均宽4公里,最大水深36.9米,水面海拔1503米,储水量19.87亿立方米,面积77.2平方公里,为滇西第二大淡水湖,是世界上天然生长螺旋藻的三大湖泊之一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西南角,凉山州与云南省丽江市交界处,湖岸线三分之二属于四川。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以秀丽的自然风景及迷人的母系社会文化闻名于世。
纳帕海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建立于1984年。总面积31.25平方公里,海拔3266米,湖泊积水面积660平方公里。与碧塔湖同属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
云贵高原上最大的湖泊是哪个湖泊
云贵高原最大的湖泊是哪个呢?下面就由我带大家去看看吧。
滇池
它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滇池为地震断层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弯新月。湖面的海拔高度为1886米,南北长39公里,东西最宽为13公里。湖岸线长163.2公里,面积为306.3平方公里,容水量为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
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滇海。在昆明市西南,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千米,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滇池风光秀丽,为中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四周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筇竹寺、大观楼及晋宁盘龙寺、郑和公园等风景区。度假区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原来环湖地区常有洪涝水患,早在1262年就在盘龙江上建态指松华坝,1268年又开凿激洞海口河,加大滇池的出流量,减轻环湖涝灾。1955年以后在湖的上游各个河流上先俊修建十座余大中型水库,沿湖修建几十座电力排灌站,解除洪涝灾害,并确保农田灌溉和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湖内产鲤、鲫、金钱鱼等。
由来
滇池古称滇南泽,又名昆明湖。关于滇池名称的由来有四种说法。据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滇池因“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这是从地理形态上讲。另一种说法是寻音考义,认为“滇者,颠也。”也有的认为是彝语的“甸”,即大坝子之意。第三种说法,是从民族称谓来考证,《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滇”,在古代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部落名称(氐羌“叟族”、“僰族”或“填戎”),楚将庄蹻入滇后,变服随俗称滇王,故先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名。第四种说法认为:“滇”帆铅配是壮语的“亭”或“祠”,指祠堂的所在地。
形成演变
滇池属地震断层陷落型湖泊,大约中生代末与新生代初(距今约7000万年),古盘龙江已发育,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使昆明附近成为宽浅的谷地。到新生代中新世晚期(约在1200万年前),云南大地发生多次间歇性的不等量上升,后又出现南北向的大断裂。断层线以西,地壳受到抬升,形成山体陡峻的西山,似从湖畔拔地而起;断层线以东相对下沉,加之晋宁县西南部与玉溪市交界的刺桐关山地的抬升,导致古盘龙江南流通路被阻,积水而成为古滇池。还有一种说法与此说吻合,认为古滇池属红河水系,从刺桐关流入红河,后来当滇池水域降在1940米以下后,经过漫长岁月,刺桐关抬升海口河下沉,滇池出流受阻才改道由海口河向西转北流入金沙江水系。[1]古代的滇池北起松花坝,南至晋宁宝峰,东到呈贡王家营,西到今马街山脚。在战国至西汉的古滇国时期,滇池东北岸的水位已下落至1915米左右,今落索坡、龙头街和黄土坡附近的大片丘陵和平地已露出水面。至唐宋时期滇池水位降到了1890米,滇池水面有510平方公里;元朝水面缩小到410平方公里,明朝为350平方公里,清朝为320平方公里,今天已不到300平方公里。滇池的库容也与面积同步不断减少,唐宋时18.5亿立方米,到清代为16亿立方米,1947年估算约15.7亿立方米,今天库容仅13亿立方米左右。
位置地域
滇池,位于昆明坝子中央,东起呈贡区旁,西至西山之麓,北临大观公园,南入晋宁县内[1]。全部在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境内,北大半部属于昆明市辖区。其中,西北部属西山区,面积约占三分之一,沿岸有前卫街道、福海街道、碧鸡镇、海口镇等地;东北上部分属官渡区,面积约占六分之一,沿岸有六甲街道、官渡街道、矣六街道等地;东北下半部呈贡区,沿岸有斗南街道、龙城街道、大渔乡、马金铺乡等街道或乡镇。南部约三之分一属晋宁县,沿岸有新街乡、晋城镇、上蒜乡、晋宁县城昆阳镇、二街乡等。
水文特征
水量上游盘龙江流域面积90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65亿立方米。滇池的水位,在海口建闸以后,基本在人为控制之下,根据《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规定,滇池外海控制运行水位为:正常高水位1887.5米,最低工作水位1885.5米,特枯水年对策水位1885.2米,汛期限制水位1887.2米,2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1887.5米。多年数据表明,基本在可控范围内。
水质20世纪60年代滇池无论草海还是外海水质均为2类,20世纪70年代为3类,20世纪80年代草海和外海的水质分别为5类和4类,20世纪90年代水质进一步恶化。分别为超5类和5类。30年来,水质下降了3个等级。水体的透明度50年代时草海可达2米,外海为1米左右,有的地方甚至清澈见底。20世纪80年代草海只有0.40~0.60米,外海为0.65~0.75米。90年代最差,草海的透明度只有0.25米,外海的透明度只有0.41米。20世纪 50年代,滇池的水生高等植物十分丰富,植被占湖面的90%以上。到70年代末期,植被面积不到20%。海菜花群落为滇池的主要特征之一,60年代前,草海曾因海菜花繁茂而被称为“花湖”。70年代海菜花已寥寥无几。今天,海菜花已被水葫芦取代,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过去滇池水产资源丰富,有多种鱼类,其中以鲤鱼产量最高,金线鱼最名贵。但是由于近年水质的污染,生物群种结构已产生不良演变。50年代中期滇池尚有水生植物44种,而80年代中期减少到29种;滇池原有鱼类23种,其中土著鱼15种,现在土著鱼只剩下4种了。造成滇池水污染的有三大原因。首先是,滇池地处昆明城市下游,是昆明盆地最低凹地带,所以客观上成了昆明的“排污桶”。这个“桶”必须不停地接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含有农药化肥的农业污水,加之滇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又增加了污水数量。据统计,每年排入滇池的污水约2亿立方米,即2亿吨左右。其次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另外是,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滇池湖面缩小,湖盆变浅,内源污染物堆积,进入老龄化阶段,还有人为加大湖水排泄量和降低周边森林复盖率,更加速了老龄化进程。21世纪初,开始治理保护工作,水质逐渐提升。
关于云贵高原最大的湖泊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