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核糖体的作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核糖的功能高中生物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核糖体的作用是什么
核糖体,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由一大一小两个亚基结合形成,主要成分是相互缠绕的RNA和蛋白质。那么核糖体的作用是什么呢?
核糖体的作用是什么1、核糖体在细胞中负责完成“中心法则”里由RNA到蛋白质这一过程,此过程在生物学中被称为“翻译”。在进行翻译前,核糖体小亚基会先与从细胞核中转录得到的信使RNA结合。
2、再结合核糖体大亚基构成完整的核糖体之后,便可以利用细胞质基质中的转运RNA运送的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当核糖体完成对一条mRNA单链的翻译后,大小亚基会再次分离。
关于核糖体的作用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什么叫核糖体,有什么作用
核糖体,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由一大一小两个亚基结合形成,主要成分是相互缠绕的RNA和蛋白质。
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能读取信使RNA核苷酸序列所包含的遗传信息,并使之转化为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信息以合成蛋白质。在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地球上的两种具有细胞结构的主要生命形式,前者可细分为古菌、真细菌两类)的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存在。
作用:
核糖体在细胞中负责完成“中心法则”里由RNA到蛋白质这一过程,此过程在生物学中被称为“翻译”。在进行翻译前,核糖体小亚基会先与从细胞核中转录得到的信使RNA结合。
再结合核糖体大亚基构成完整的核糖体之后,便可以利用细胞质基质中的转运RNA运送的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当核糖体完成对一条mRNA单链的翻译后,大小亚基会再次分离。
扩展资料:
所有的核糖体都是由大小两个亚基构成,核糖体的大小亚单位只有在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时才结合在一起——应该是mRNA先结合于游离的核糖体小亚基,然后结合于大亚基,产生一定肽段后,由于该肽段以及核糖体亚基的膜定位信号。
决定其是继续在胞质内游离状态合成,还是结合到粗面内质网上合成,肽链合成终止后,大小亚单位又解离,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
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工厂,在一个旺盛生长的细菌中,大约有20000个核糖体,其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10%,RNA占细胞总RNA的80%。每一个核糖体一秒钟可翻译40个密码子形成40个氨基酸肽键,其合成肽链效率极高。可见,核糖体是肽链的装配机。
核糖体含40%的蛋白质、60%的RNA,蛋白按照一定的顺序与RNA结合,组成两个核糖体亚单体,其中RNAs是骨架结构,有些蛋白质不直接与RNA结合,而是结合在其它蛋白质组分上。
核糖体中的蛋白质,rRNA以及其他一些辅助因子在一起提供了翻译过程所需的全部酶活性,这些酶活性只有在核糖体整体结构存在的情况下才具备。
单个核糖体上存在四个活性部位,在蛋白质合成中各有专一的识别作用。
1.A部位:氨基酸部位或受位:主要在大亚基上,是接受氨酰基-tRNA的部位。
2.P部位:肽基部位或供位:主要在小亚基上,是释放tRNA的部位。
3.肽基转移酶部位(肽合成酶),简称T因子:位于大亚基上,催化氨基酸间形成肽键,使肽链延长。
4.GTP酶部位:即转位酶(EF-G),简称G因子,对GTP具有活性,催化肽键从供体部位→受体部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核糖体
核糖体有什么作用
RNA可分为三种,即mRNA(信使RNA),tRAN(转录RNA),rRNA(核糖体).
mRNA的功能就是把DNA上的遗传信息精确无误地转录下来,然后再由mRNA的碱基顺序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完成基因表达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在真核生物中,转录形成的前体RNA中含有大量非编码序列,大约只有25%序列经加工成为mRNA,最后翻译为蛋白质。因为这种未经加工的前体mRNA(pre-mRNA)在分子大小上差别很大,所以通常称为不均一核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hnRNA)。
合成蛋白质的原材料——20种氨基酸与mRNA的碱基之间缺乏特殊的亲和力。因此,必须用一种特殊的RNA——转移RNA(transfer RNA,tRNA)把氨基酸搬运到核糖体上,tRNA能根据mRNA的遗传密码依次准确地将它携带的氨基酸连结起来形成多肽链
rRNA一般与核糖体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核糖体(ribosome),如果把rRNA从核糖体上除掉,核糖体的结构就会发生塌陷。原核生物的核糖体所含的rRNA有5S、16S及23S三种。S为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当用超速离心测定一个粒子的沉淀速度时,此速度与粒子的大小直径成比例。5S含有120个核苷酸,16S含有1540个核苷酸,而23S含有2900个核苷酸。而真核生物有4种rRNA,它们分子大小分别是5S、5.8S、18S和28S,分别具有大约120、160、1900和4700个核苷酸。
rRNA是单链,它包含不等量的A与U、G与C,但是有广泛的双链区域。在双链区,碱基因氢键相连,表现为发夹式螺旋。
r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功能尚未完全明了。但16 S的rRNA3’端有一段核苷酸序列与mRNA的前导序列是互补的,这可能有助于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的RNA外,细胞内还有小核RNA(small nuclearRNA,snRNA)。它是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工过程中RNA剪接体(spilceosome)的主要成分。现在发现有五种snRNA,其长度在哺乳动物中约为100-215个核苷酸。snRNA一直存在于细胞核中,与40种左右的核内蛋白质共同组成RNA剪接体,在RNA转录后加工中起重要作用。另外,还有端体酶RNA(telomeraseRNA),它与染色体末端的复制有关;以及反义RNA(antisenseRNA),它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高中生物核糖体知识点
高中生物核糖体知识点部分如下:
1、核糖体的作用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
2、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将遗传密码转换成氨基酸序列并从氨基酸单体构建蛋白质聚合物。
3、在核糖体中不含磷脂,也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核糖体有什么功能
合成肽链,在内质网和高尔吉体上加工后叫蛋白质。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它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的一部分,肽链是由多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而成,蛋白质有一条或多条肽链盘曲折叠连接而成。
核糖体负责合成肽链,随后在内质网上合成蛋白质,最后经过高尔基体包装加工,通过细胞膜将蛋白质运出细胞外。
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的初级结构均被确定。
大肠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含S1—S21共21种蛋白质,50S亚基含L1—L31共31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已被全部分离纯化。分子量约1万到3万。除S6、L7、L12之外全是碱性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是免疫学上独立的蛋白质,只有L7、L12显示出相互交叉反应。已知L7与L12是同一蛋白质,L7的N末端被乙酰化。已经确定了几种蛋白的一级结构。机能已经明确的蛋白质如下述:
S1:与蛋白质合成的i因子(干扰因子)和Qβ复制酶的亚基Ⅰ为同一物质,可与mRNA结合;
S4:ram(核糖体的双关性ribosomal ambiguity)基因的产物;
S5:SPc〔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抗性〕基因的产物;
S12:str(链霉素抗性)基因的产物;
L7、L12:有和多肽链延长因子Tu及G间的相互作用,也有和起始因子和终止因子的相互作用。
L11:肽基转移酶。
扩展资料:
核糖体的主要成份为蛋白质和rRNA,二者比例在原核细胞中为1:1.5,在真核细胞中为1:1,每个亚基中,以一条或二条高度折叠的rRNA为骨架,将几十种蛋白质组织起来,紧密结合,使rRNA大部份围在内部,小部份露在表面。由于RNA的磷酸基带负电荷超过了蛋白质带的正电荷,所以显负电性,易与阳离子和碱性染料结合。
单个核糖体上存在四个活性部位,在蛋白质合成中各有专一的识别作用。
1.A部位:氨基酸部位或受位:主要在大亚基上,是接受氨酰基-tRNA的部位。
2.P部位:肽基部位或供位:主要在小亚基上,是释放tRNA的部位。
3.肽基转移酶部位(肽合成酶),简称T因子:位于大亚基上,催化氨基酸间形成肽键,使肽链延长。
4.GTP酶部位:即转位酶(EF-G),简称G因子,对GTP具有活性,催化肽键从供体部位→受体部位。
另外,核糖体上还有许多与起始因子、延长因子、释放因子以及各种酶相结合的位点。核糖体的大小是以沉降系数S来表示,S数值越大、颗粒越大、分子量越大。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核糖体的大小亚基是不同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核糖体
关于核糖体的作用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