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阀门内漏,阀门外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水管阀门内漏的法规
阀门内漏判定的标准。判定阀门内漏的方法是:阀门关闭4至6小时后,用红外线测温仪表测量阀杆(靠近阀体处)或阀体下游150mm处金属温度,如大于70度,则认定为内漏。这种判断方法对大多数的内漏阀门是适用的。
阀门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对于热力系统名疏放水手动门,应在操作完毕半小时后再紧一次,以消除热胀冷缩引起的阀门间隙。
对于设置有二次门的热力管道,阀门的操作顺序为,开启时应先开一次门,再开二次,关闭时应先关二次再关一次。
对于间阀的操作,只能全关或者全开,不允许半开半关状态,以减少对阀门的吹损。
阀门的内外泄漏定义分别是什么
⒈阀门内漏:指的是由于介质的冲蚀磨损等原因使得阀门关不严了,即使将阀门丝杠旋紧到位,由于阀芯和阀体之间仍有缝隙,介质还可以流过去。
⒉阀门外漏:一般指的是阀门与连接法兰或连接螺纹之间密封不严导致介质流出连接密封面,或者是阀杆与格兰间密封不严导致的介质泄漏,或者是阀体毛坯上有沙眼导致的外泄漏,以及因介质冲蚀导致阀体磨损产生的外泄漏。
阀门是控制流动的流体介质的流量、流向、压力、温度等的机械装置,阀门是管道系统中基本的部件。阀门管件在技术上与泵一样,常常作为一个单独的类别进行讨论。阀门可用手动或者手轮,手柄或踏板操作,也可以通过控制来改变流体介质的压力,温度和流量变化。
电动调节阀内漏故障处理方法
1、执行机构零位设定不准确,没有达到阀门的全关位。调整办法:1)手动把阀关死(必须确认已经完全关闭);2)再用力手动关阀,以稍微用力气拧不动为准;3)再往回拧(开阀方向)半圈;4)然后调节限位.
2、阀门是向下推关闭型式,执行机构的推力不够大,在没有压力的时候调试很容易就达到全关位,而有下推力时,不能克服液体向上的推力,所以关不到位。解决办法:更换大推力的执行机构,或该为平衡型阀芯以减小介质不平衡力。
3、电动调节阀制造质量引起的内漏阀门制造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对阀门材质、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等控制不严,致使密封面研磨不合格、对麻点、沙眼等缺陷的产品没有彻底剔除,造成了电动调节阀内漏。解决办法:重新加工密封面。
4、电动调节阀控制部分影响阀门的内漏电动调节阀的传统控制方式是通过阀门限位开关、过力矩开关等机械的控制方式,由于这些控制元件受环境温度、压力、湿度的影响,造成阀门定位失准,弹簧疲劳、热膨胀系数不均匀等客观因素,造成电动调节阀的内漏。解决办法:重新调整限位。
5、电动调节阀调试问题引起的内漏受加工、装配工艺的影响,电动调节阀普遍存在手动关严后电动打不开的现象,如通过上下限位开关的动作位置把电动调节阀的行程调整小一些,则出现电动调节阀关不严或者阀门开不展的不理想状态;把电动调节阀的行程调整大一些,则引起过力矩开关保护动作;如果将过力矩开关的动作值调整的大一些,则出现撞坏减速传动机构或者撞坏阀门,甚至将电机烧毁的事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电动调节阀调试时手动将电动调节阀摇到底,再往开方向摇一圈,定电动门的下限位开关位置,然后将电动调节阀开到全开位置定上限开关位置,这样电动调节阀就不会出现手动关严后电动打不开的现象,才能使电动门开、关操作自如,但无形中就引起了电动门内漏。即使电动调节阀调整的比较理想,由于限位开关的动作位置是相对固定的,阀门控制的介质在运行中对阀门的不断冲刷、磨损,也会造成阀门关闭不严而引起的内漏现象。解决办法:重新调整限位。
6、选型错误造成阀门的空化腐蚀引起电动调节阀的内漏空化与压差有关,当阀门的实际压差△P大于产生空化的临界压差△Pc,就产生空化,空化过程中气泡破裂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对阀座、阀芯等节流元件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一般的阀门在空化条件下最多运行三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即阀门遭受到严重的空化腐蚀,致使阀座泄漏量高可达额定流量的30%以上,这是无法弥补的,因此,不同用途的电动门都有不同的具体技术要求,要按照系统工艺流程来合理选择电动调节阀至关重要。解决办法:进行工艺改进,选用多级降压或套筒调节阀。
7、介质的冲刷、电动调节阀老化引起的内漏电动调节阀调整好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由于阀门的气蚀和介质的冲刷、阀芯与阀座产生磨损、内部部件老化等原因,则会出现电动调节阀行程偏大、电动调节阀关不严的现象,造成电动调节阀泄漏量变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动调节阀内漏现象会越来越严重。解决办法:重新调整执行器,并定期进行维护、校正即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截止阀内漏或外漏的处理方法
对于截止阀来说,外漏还好处理,对于中法兰漏的,把中法兰的螺栓再紧一下,如果还不行,就要打开看看中法兰垫片是否有损坏,对于填料处漏,要紧填料压盖,如果填料太松,就要再加填料,如果直接是体上就漏,低压力的话可以焊一下,如果是高压力就直接放弃吧,安全第一,对于内漏问题,情况不好确定,第一,可能并没有关死,再用力关一下,第二,阀座密封损坏,这个就要重新研磨,对于阀芯损坏的,要看是冲刷损坏还是被介质撞击损坏,但两者都要重新补焊密封面。内漏一般是阀座或阀芯密封面有损伤,这个可以研磨阀座或阀芯密封面,但还有一种特设情况如果是电动或气动则有可能阀门行程没设置好。外漏要看什么地方漏,如果阀门本体漏就只能换阀门了。
内漏的话应该是密封面出现问题,把密封面处理一下看看效果
外漏的话,阀门不同,泄漏位置不同,都要区别对待
填料处外漏的话,紧一下或者更换填料,我们这很多时候不能停车都是采用带压堵漏的。
截止阀有很多泄漏点,外漏大多数情况下是从压盖漏,把压盖打开补充或者更换填料再把压盖上紧应该就不漏了。内漏就是里面阀芯的上面的密封面坏了,但实际经验告诉我们,有的时候内漏有可能是有硬物卡在阀芯上面,造成内漏,具体处理方法是将阀门打开再关闭,来回几次把硬物冲走就可以了。如果是阀自身的问题,就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更换阀门了。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闸阀内漏原因及处理
3阀门内漏原因分析
3.1阀门自身缺陷
3.1.1阀门的阀座、球体、阀瓣制造精度不够
硬密封是靠精密的加工精度和配合精度,以及一定的压紧力来实现的,只要两者中有一个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密封失效。阀门组件制造加工精度不够或未达到设计要求,主要表现为阀座、球体、阀瓣等表面坑洼不平,使得阀门控制件(球体、阀瓣)和密封件无法紧密结合,产生泄漏。密封件硬度不够、安装精度问题或无法施加有效的压紧力,也会导致阀门的内漏。
3.1.2阀门装配不合格
阀门装配未完全按技术要求进行,出厂前压力和泄漏量试验未达到国家规范要求,形成阀门投入使用即内漏。
现DN200以下阀门多为手动开启,阀座和球体的装配过盈、过隙控制不合理也会出现内漏问题。由于硬密封球阀钢球和阀座间挤压力更大,在球阀进行启闭转换时,金属钢球和金属阀座之间产生滑动摩擦,过盈量越大摩擦力越大,可能会出现阀门无法完全关闭或拉伤密封面(在密封面产生划痕)。截止阀的阀瓣与阀座平行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阀瓣与阀座无法完全贴合,形成阀门内漏。
3.2阀门施工安装
3.2.1阀门进场时两端都为封闭状态,现场完成进场检验、阀门试验后不再恢复密封,硬质杂质进入阀门,阀门在启闭过程中杂质在密封面上造成划痕,导致阀门密封不严,此种情况对软密封阀门的密封性能影响更大。
3.2.2阀门在施工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冲击,造成阀杆弯曲、阀体损伤、密封件松动,也是阀门内漏原因之一。
3.2.3管道内硬质杂质较多,吹扫清洗不干净,造成密封面的划伤,也会导致阀门内漏。
3.2.4焊接连接的截止阀拆除阀杆、阀瓣后未妥善保管,造成阀瓣密封面损坏或阀杆的轻微变形,也会出现内漏现象。
3.2.5阀门的安装方向错误引起内漏。有些阀门有水平或垂直安装的要求,安装时方向应正确,否则会发生内漏;例如活动阀瓣截止阀,垂直安装就容易发生内漏。
3.3软密封阀门内漏
3.3.1软密封阀门的密封材料多为聚四氟,硬度较小。管线中杂质沾到球体、阀座、阀瓣上等密封面上,阀门启闭过程中杂质划伤密封面或镶嵌到密封面上,造成阀门内漏。有注脂口的阀门一般通过清洗、注脂后能修复轻微内漏,较严重的内漏需要厂家进行维修;截止阀的内漏一般将密封垫换个面使用可解决,严重的更换密封垫即可。
3.3.2注脂阀门流道堵塞,润滑脂或密封脂注入后进入阀腔。此种情况需要通过注脂口注入清洗液清理注脂通道后,再注入润滑脂或密封脂。
3.3.3润滑脂注入量不足,注脂方法不正确,注脂型号选用错误,密封面因缺少润滑而加快磨损,导致内漏。应定期按阀门保养手册或厂家要求选用正确的润滑脂或密封脂给阀门做维护保养,而且对于经常不动的阀门应定期开关活动,防止阀芯与阀座锈蚀粘连。
3.3.4阀门的仓储环境或安装环境较差,造成阀座锈死,内部弹簧不起作用,致使阀座和球面不能贴合,引起内漏。此种情况只有通过更换阀座或厂家维修才能解决。
3.3.5阀门执行机构限位误差导致阀门关不到位致使内漏。通过阀位观察孔检查是否全关到位或手动打开执行机构上端的机械指示盖,当阀门关闭时,看轴键是否和管线垂直,如果不垂直,有偏差,可能是限位误差。此时就需要调整执行机构上的阀位调节螺栓。
3.3.6软密封阀门的内漏也不能排除阀门自身的原因,如阀瓣与阀座不平行、阀座坑洼不平等均会造成阀门内漏。
4阀门外漏
阀门外漏多为阀杆螺母处、填料压盖处、阀体法兰连接处或阀体上有沙眼,多与阀门制造、装配有关,前三种情况一般拧紧阀杆螺母、填料压盖螺栓、法兰连接螺栓便可解决,处理过后依然外漏只能进行更换处理。阀体有沙眼必须进行更换处理。
5阀门内漏的危害性
阀门外漏的监测技术和手段比较成熟,人们对阀门外漏的重视程度也较高,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外漏问题。而在用阀门的内漏由于缺少有效的检测手段,无法及时发现,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5.1阀门的内漏尚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大多数靠操作者的经验和感官发现,增加了安全生产的不可控性。
5.2阀门的内漏将对工艺操作和检修设备及干线连头作业造成很大风险。
5.3阀门的内漏会对工艺运行和调整造成影响。
5.4阀门的内漏会造成管线试压无法顺利进行。
6阀门内漏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产生阀门泄漏的原因较多,要想使硬密封阀门能够少出故障,保持较长寿命,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6.1设计、选型要结合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材料、结构,细化对阀门参数的要求。
6.2在提交材料计划时备注阀门的工况条件、工艺介质、安装方向,便于采购符合介质要求的阀门。
6.3对厂家严格要求,筛选口碑好的厂家,采购合格的阀门。
6.4阀门进场及时验收,严格质量检查;进场后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阀门两端密封良好,法兰密封面保护到位。
6.5阀门进场后及时做阀门试验,阀门试验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试验不合格的阀门及时通知厂家更换,避免责任不清。
6.6阀门试压完毕应及时采用气体吹干内部水分,并将两端封闭。已安装的管线端部应做封闭保护,避免水汽、灰尘等杂质的进入。
6.7切实加强管道预制、安装过程的管理。管道预制、安装前要先对管道内部进行清理,清除管道内杂质;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工具及杂物放到管道中,必须采用氩弧焊打底焊接,需要在管道上开孔的,应在安装前完成,且优先采用机械开孔;施工后,管线清洗、吹扫应彻底,不留死角。
其中安装过程中的清洁控制和安装后的吹扫质量最重要。从以往的案例来看,有些管道中出现了手套、焊条、焊丝、钢锯条、砂轮片等等不应该出现的杂物,在吹扫环节,设计的吹扫程序不合理、吹扫方式不对、吹扫压力不够、吹扫次数少、吹扫质量失控等。
6.8阀门组件拆除后应妥善保管,避免丢失、损伤;组装时按拆除前顺序、方位进行组装。
6.9阀门出现内漏、关闭不到位情况时及时通知厂家,按厂家要求操作或等待厂家维修人员到现场解决。
6.10阀门按保养手册或厂家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关于阀门内漏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