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的一些知识点,和地震震级的大小是根据什么确定的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地震震级的大小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地震震级的大小是根据什么确定的如下:
地震的震级是按照地震本身强度而定的。震级与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有关。
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多,震级就愈大。放大倍率2800、周期0.8秒、阻尼系数0.8的地震仪在离震中100千米所测振幅1微米的地震作为零级,以此为标准,再按一定公式推算各级的震级,大约每增大一级,地震能量增大33倍。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弱震震级小于3级: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
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的原因
地震是一种极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
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什么 地震的震级大小是根据什么
导语:地球上的地震有大有小,而且是有等级分类的。那么,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什么?地震的震级大小是根据什么?下面是我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什么
地震震级大小
震级是取决于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通常小于2.5级的地震称为小地震,2.5-4.7之间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
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地震愈大,震级数字也愈大,世界上最大的震级为8.9级.它是根据地震波记录测定的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用来在一定范围内表示各个地震的相对大小。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里氏地震规模最早是在1935年由两位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里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古登堡(Beno Gutenberg)共同制定的。此标度原先仅是为了研究美国加州地区发生的地震而设计的,并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量。里克特设计此标度的目的是区分当时加州地区发生的大量小规模地震和少量大规模地震,而灵感则来自天文学中表示天体亮度的星等。为了使结果不为负数,里克特定义在距离震中100千米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最大精度)的地震作为0级地震。按照这个定义,如果距震中100千米处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为1毫米(10^3微米)的话,则震级为里氏3级。里氏地震规模并没有规定上限或下限。现代精密的地震仪经常记录到规模为负数的地震。
地震波简介
地震波(seismic wave)是由地震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振动,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纵波和横波均属于体波)和面波(L波)三种类型。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地震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地震波所带来的信息。地震波是一种机械运动的传布,产生于地球介质的弹性。它的性质和声波很接近,因此又称地声波。但普通的声波在流体中传播,而地震波是在地球介质中传播,所以要复杂得多,在计算上地震波和光波有些相似之处。波动光学在短波的情况下可以过渡到几何光学,从而简化了计算;同样地,在一定条件下地震波的概念可以用地震射线来代替而形成了几何地震学。不过光波只是横波,地震波却纵、横两部分都有,所以在具体的计算中,地震波要复杂得多。
地震等级感知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什么
地震的震级是按照地震本身强度而定的。
震级与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有关。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多,震级就愈大。放大倍率2800、周期0.8秒、阻尼系数0.8的地震仪在离震中100千米所测振幅1微米的地震作为零级,以此为标准,再按一定公式推算各级的震级,大约每增大一级,地震能量增大33倍。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的震级大小取决于什么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
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种,
一种叫地震震级;
一种叫地震烈度。
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几类
地震的分类,有多种方法。
楼主关注的是按震级分类,具体如下:
1、微震:震级不足3级的地震;
2、小震:震级大于等于3级,不足4.5级的地震;
3、中震:震级大于等于4.5级,不足6级的地震;
4、强震:震级大于等于6级,不足7级的地震;
5、大震:震级大于等于7级的地震。
特别的: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地震,称为特大地震。
上述震级,是指里氏震级。
关于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和地震震级的大小是根据什么确定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