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郑州为什么会下暴雨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郑州暴雨是因为台风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郑州为什么会下暴雨和郑州暴雨是因为台风吗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为什么说郑州特大暴雨千年一遇
7月19日20时到20日20时,单日降雨量552.5mm。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的过程降雨量617.1mm。其中小时降水,单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记录。
要知道,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mm,这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从气候学的角度来看,小时降水、日降水的概率,重现期通过分布曲线拟合来看,都是超千年一遇的。
重现期在气候学中是指在一定年代的雨量记录资料统计期内大于或等于某暴雨强度的降雨,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为该暴雨发生频率的重现期。
郑州特大暴雨致地铁全线停运,12人死亡
据“郑州发布”消息,自7月17日以来,郑州市连降罕见特大暴雨,造成郑州地铁发生积水等情况,郑州地铁启动紧急响应机制,全面疏散乘客。
此次强降雨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发生严重积水现象,7月20日18时许,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列车在海滩寺街站和沙口路站隧道列车停运。
18时10分,郑州地铁下达全线网停运指令,组织力量,疏散群众,共疏散群众500余人,其中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均已送医)。
以上内容参考潇湘晨报-郑州气象局:郑州特大暴雨千年一遇,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
郑州为什么会发洪水呢
郑州因为连遭暴雨而发洪水。
2021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连遭暴雨袭击引发网友关注。7月20日,“河南大雨”“郑州地铁4号线成水帘洞”等多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7月21日3时,河南省防指决定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Ⅱ级提升为Ⅰ级。7月23日,郑州市防指决定自7月23日0时起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降至Ⅳ级。
郑州洪水的影响:
2021年7月19日晚8时,洛阳火车站便在官方微博表示,“受强降雨天气影响,途经洛阳火车站的K817、K507、K227、K246、K167、4364次列车晚点运行。请各位旅客及时关注车站广播及公告,不要远离候车厅,以免耽误行程。因列车晚点给您带来的不便,铁路部门表示诚挚的歉意。”
随后郑州铁路局官方账号转发表示:“7月19日20时许,受强降雨影响,陇海铁路郑州局管内部分区段出现水害。铁路部门正紧急组织抢修,并提醒旅客注意站、车公告,妥善安排出行。由此给旅客出行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7月20日,封面新闻记者致电郑州铁路局,工作人员表示全局上下都在全力抢修。7月21日,郑州铁路局,郑州市政府等相关部门电话均处于忙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郑州暴雨
为什么河南会暴雨
1、台风:台风“烟花”虽然距离我国还有小一千公里,却远程控制了河南暴雨。在“烟花”和副热带高压的气流引导下,大量的水汽通过偏东风源源不断从海上输送到陆地,在河南集结成雨。
2、地形原因:偏东气流在河南遇到太行山和伏牛山后,在山前出现辐合抬升,地形导致降雨范围集中,雨势更强。
3、大气环流形势稳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导致两者之间的低值天气系统在黄淮地区停滞少动,造成河南中西部长时间出现降水天气。
4、水汽条件充沛:7月中旬河南处于副高边缘,对流不稳定能量充足,18日西太平洋有台风“烟花”生成并向我国靠近。受台风外围和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大量水汽向我国内陆地区输送,降水效率高。
5、地形降水效应显著:受深厚的偏东风急流及低涡切变天气系统影响,加之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辐合抬升效应,强降水区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地形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
6、对流“列车效应”明显:在稳定天气形势下,中小尺度对流反复在伏牛山前地区发展并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导致降水强度大、维持时间长,引起局地极端强降水。台风:台风“烟花”虽然距离我国有小一千公里,却远程控制了河南暴雨。在“烟花”和副热带高压的气流引导下,大量的水汽通过偏东风源源不断从海上输送到陆地,在河南集结成雨。地形原因:偏东气流在河南遇到太行山和伏牛山后,在山前出现辐合抬升,地形导致降雨范围集中,雨势更强。
郑州暴雨如何形成的
郑州之所以会形成现在特大暴雨的情况就是因为河南地区受低涡系统气候影响,低空偏东水汽不断进行补充,结合太行山地形抬升,造成强降水,三天的降雨量相当于郑州一年的降雨量。造成这样的自然灾害形成的因素有气候因素、地理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影响。
从气候条件上看,河南地处中国中东部和黄河中下游。从纬度和经度上看,它从北到南处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大部分地区属于中间过渡区。因此,河南气候具有较强的过渡性,和南北兼备一样的特点,可谓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燥多风,夏季多热雨,秋季阳光充足,阳光充足。
这种气候条件的好处有利于多种作物的生长,但同时由于气候转型明显,河南受季风影响较大,天气变化较为剧烈,灾害性天气较为常见。河南省降水总体集中在7、8、9月三个月。这三个月容易发生洪水,而其他月份容易发生干旱。
从地形角度看,河南属于中国第二、第三阶段的过渡地带。它的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为相对平坦的黄淮海平原。因此,河南地形的基本轮廓是西、南为高山,东为平原。边界非常明显,基本上形成了以京广线为界的山地与平原的半分界。地形对暴雨形成和雨量大小也有影响。由于山脉的存在,在迎风坡迫使气流升,从而垂直运动加大,暴雨增大,在山脉背风坡,气流下沉,雨大大减小,有的背风坡的雨量仅是迎风坡的十分之一,这就是河南郑州为什么会出现暴雨的因素之一。
还有一部分分为因素是因为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微不足道的,我们虽然可以改进和改善现在的环境,但不能动摇大自然的基本特征。此外,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粮仓。既然是粮仓区,就会导致该地区人口的增加,人口的增加就又会导致过度开垦和对环境的破坏,特别是植被的大规模减少,地表不能蓄水,容易发生干旱。这就是有关于我们人为的因素影响。
郑州为什么突然下这么大的雨
郑州此次突发的大暴雨主要和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充足的水汽条件,有利的地形条件以及超强对流有关。
这里我们需要先科普一下形成暴雨的条件。一次暴雨的形成,首先需要下面三个条件,并且缺一不可:
(1)充足的水汽条件
(2)强烈的上升运动
(3)有利的地形条件
那么接下来就分别讲一下此次郑州大暴雨与这三个条件的对应关系吧。
首先是郑州大暴雨充足的水汽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导致水汽向郑州地区输送,二是台风“烟花”的生成带来的水汽。
与每年雨带的推进相对应(华南—江淮—华北),七八月份正是华北地区的雨季。每年的七八月份,西太副高和大陆高压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这样一来,导致两者之间的低压系统稳定维持于黄淮地区,进而造成河南中西部地区能够在7月份有比较稳定的水汽供应。
同时,七月中河南刚好位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边缘,东南气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河南地区带来一定的水汽输送。
最后,18日台风“烟花”生成并逐渐向我国内陆移动,受台风外围气流的影响,大量水汽向我国内陆输送,也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汽供应。
除了水汽供应外,前面所提及的,河南位于西太副高的边缘地区,这也会使得河南地区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充足。进而使得暴雨的发生具有更多的位势不稳定能量。这也是为什么此次河南暴雨瞬时降水能达到200mm的一个重要条件。
除了西太副高边缘的位势不稳定能量外,河南地区的对流“列车效应”也十分明显。此次各种中小尺度系统反复在伏牛山地区发展生成并且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
这种反复出现的中小尺度系统会使得降水强度增大,并且降水持续时间长,更容易形成局地大暴雨。
最后一个条件就是伏牛山为此次暴雨提供的有利地形条件,气流爬坡抬升,更加容易形成对流不稳定。
所以综合而言,此次郑州的大暴雨并不是某单一的气象要素来决定的,而是众多有利的气象条件堆叠在一起所形成的。
最后,希望此次暴雨的天气条件快速北移,从而减小河南地区的损失。
关于郑州为什么会下暴雨,郑州暴雨是因为台风吗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