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和南水北调的水从哪里来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以及南水北调的水从哪里来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 南水北调工程西线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 南水北调从哪里到哪里
- 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南水北调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 南水北调工程中路起始点是从哪个省市开始到哪里结束
- 南水北调中线从哪里到哪里南水北调中线经过哪里
南水北调工程西线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将通天河(长江上游)、雅砻江(长江支流)、大渡河用隧道方式调入黄河(西北地区),即从长江上游将水调入黄河。
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主要原因在于改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将有效解决华北和西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调动这些地区的增长潜力,扩大发展机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保证。我国虽然已基本实现小康的目标,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渐突出。造成这种发展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水资源短缺是我国华北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扩展资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江水进京后,北京年均受水将达1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将增加50多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一期工程将为北京送水10.5亿方,来水占城市生活、工业新水比例将达50%以上。
按照北京约2000万人口计算,人均可增加水资源量50多立方米,增幅约50%。工程通水后,不仅可提升北京城市供水保障率,还将增加北京水资源战略储备,减少使用本地水源地密云水库水量,并将富余来水适时回补地下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从哪里到哪里
南水北调又称为南水北调工程,整个工程分为东、中、西三线,是以东线为起点,即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经过中部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到达北部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总干线长度达4350公里。
南水北调的起始点
南水北调又称为南水北调工程,整个工程分为东、中、西三线。其中东线工程为起点,是以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作为送水源头,途径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向华北地区输送生活用水的线路工程。
中线工程经过中部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最终到达北部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总干线长度达4350公里。
南水北调工程优化了我国的水资源配置,逐渐解决了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
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南水北调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导语:大家都清楚,南水北调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它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短缺问题。那么,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南水北调从哪开始到哪结束?下面是我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终点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西线工程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在历经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南水北调综合特色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简称东线工程,是指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水,途经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向华北地区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国家级跨省界区域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于2001年修订完成,东线工程通过江苏省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从长江下游干流提水,沿京杭大运河逐级翻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供水区内分布有淮河、海河、黄河流域的25座地市级及其以上城市,据1998年统计,区内人口1.18亿,耕地880万公顷。
东线工程规划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并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后,分水两路。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从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主干线长约1156千米;另一路向东经新辟的胶东地区输水干线接引黄济青渠道,向胶东地区供水。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创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泵站群——东线泵站群工程,工程实施分三期,第一期工程共计增建泵站21座,工期6年;第二期工程,在第一期工程基础上增建泵站13座,工期3年;第三期工程,在第二期工程基础上增建泵站17座,工期5年。南水北调东线第一、二、三期主体工程共计投资420亿元。
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如何把水引入地势高的地方
南水北调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将南方充沛的水资源引流到我国北方,因为我国北方干旱的地区较多,只有南水北调才可以缓解这一现象。自古以来水都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我国本就西高东低,要想将低处的水调到高处,那该怎么办呢?今天我要说的就是这个原理。
我国南水北调主要分为三线,分别是东线、中线、西线。东线和中线已经基本竣工,西线还没有开始动手。那在这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上述的那种情况。其实这引水主要分为人力和机械两大类。所谓的人力引水就是人们在浇灌农田时,所使用的踩水工具,必须人为才能完成浇灌。而机械引水则是最原先的水车,就向我们在电视上看见的那种引水风车,像摩天轮一样转啊转,主要是利用风力将水带到风车里,经过风车流向四处。这种工具是最原始的。
现在我国在南水北调上,发明了抽水机和液压工具。这两项得相互配合使用,就是为了解决将低处的水往高处引的困难。抽水机比较常见,重点就来说这液压工具吧。这液压工具指的就是倒虹吸,倒虹吸是一种输水管,在南水北调过程中,水流毕竟会流经山谷这样的地方。当渠道的水经过山谷,难免会遇到阻碍,或者山势高俊的情况,这时水位会由于上升的压力而上不去,倒虹吸就派上用场了,可以有效的将水从低处引往高处,丝毫不费劲。
倒吸虹不同之处就是立面呈弓形,其弯弓的的出水口向下,出水口通常低于水面。这其实和我们在家为鱼换水的原理是一样的,一般我们给鱼换水,都是采用液压工具,不是直接倒的,这种液压工具就与倒吸虹原理一样,分别有两个接水口,进水口的管子在下面,出水口的在上面,将进水口伸入水中,轻轻按压中间的液压工具会就会毫不费劲的流出。其实在南水北调过程中,把低处水往高处引流是一样的道理。
南水北调工程中路起始点是从哪个省市开始到哪里结束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
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国家主席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自此,在历经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从哪里到哪里南水北调中线经过哪里
南水北调中线是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在丹江口水库东岸河南省淅川县境内的工程渠首开挖干渠,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华北平原中西部边缘开挖渠道,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的输水工程。
“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
输水干渠地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直辖市。受水区域为沿线的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北京、天津等14座大、中城市。重点解决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沿线十几座大中城市提供生产生活和工农业用水。供水范围内总面积15.5万平方千米,输水干渠总长1277公里,天津输水支线长155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极大地缓解中国中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的生活、工业增加供水64亿立方米,供给农业用水30亿立方米。工程将极大的改善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受水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中国中、北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宏伟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受水区年均缺水量在60亿立方米以上,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得不靠大量超采地下水维持,从而造成地下水大范围、大幅度下降,甚至部分地区的含水层已呈疏干状态。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初期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后期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大调水规模,可使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将有显著改善。
中线工程对保护汉江中下游的水环境同样也起到积极的作用。规划在汉江流域兴建的四大工程——汉江干流上的兴隆枢纽、从荆州到沙洋的引江济汉工程。对航运受影响的汉江河段实施整治工程、对引水受影响的涵闸和泵站实施改造工程,不但将调水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且“引江济汉”工程使得兴隆以下河段枯水期流量显著加大,预计可以基本消除汉江发生曾严重威胁武汉等城市供水安全的春季“水华”现象。
关于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和南水北调的水从哪里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