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惠东平海古城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惠东景点介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惠东平海古城和惠东景点介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惠州平海古城名字的由来
平海古城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平海距惠东县城53公里,地处惠东县最南端,面临南海,东靠红海湾,西倚大亚湾,历来是海防重镇和惠州南部海运进出口的咽喉。元末明初,盗寇猖獗,明洪武年间,平海建造城池,抵御外侵。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在平海城前沿相继筑有大星山炮台,盘沿港炮台,墩头港炮台、东缯头炮台和吉头炮台、筑成一道道壁垒森严的海防线。平海古城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古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庙、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
惠州平海古城怎么样
平海古城地处广东省惠东县东南部,稔平半岛南端,东临红海湾,西倚大亚湾。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所以,相比起好玩来说,平海古城更是一个适合于了解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平海古城历来是海防军事重镇定和惠州南部地区海运进出口的咽喉。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古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庙、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在城内,还保留着绚丽多姿的民间传统艺术。到平海古城观光,可观赏到众多的名胜古迹。1991年其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古石桥风是一座建于清朝的4桥墩5孔的石桥。该桥历经230多年风雨的侵蚀,除河中一个桥墩部分坍塌外,其余桥墩及桥身均完好无损。石桥桥面宽1、4米,全长约30米。这是惠东境内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石桥。
十字古街贯通于平海古城东西南北城门楼的街道,即“十字古街”。与古城连接在一起,显得和谐得体。街道至今仍保持一排排、一座座古代民居的风貌。这些民居多是均衡对称式平面方形砖屋,为府第式、围龙式、四合院演化而来的综合结构。
古城内有七口古井,称为“七星井”。相传井是按照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名称标定的。七星井深约8米,均用规格石块砌成,十分坚固。井径全是圆形,井台有方有圆。七星井水质随气候变化,雨季水淡,冬旱水咸。
更多关于惠州平海古城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be24e61615731351.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巽寮湾平海古镇旅游指南惠东平海古镇
1.惠东平海古镇
第一:红花湖景区
洪湖风景区是惠州西湖的活水之源。景区自然环境优雅,风景秀丽,山上林木葱郁,山脚下湖水清澈。登上高邦,登上榜阁,可以远眺西湖,鸟语花香惠州的风景。洪湖真是一个骑自行车的好地方。有很多曲线。如果骑得快,过弯的时候会特别爽。
第二:生态度假村
生态旅游是指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的生命。生态旅游的内涵强调保护自然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生态旅游度假区就是为此而建的休闲度假区。
第三:平海古城
这座古城很小,不到2小时就能走完。唐不要抱着期待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的心态来这里,单纯的体验岭南的渔风;平海古城入口处,有一座建于清代的4墩5孔石桥。这座桥经历了230多年的风雨。河中除一个桥墩局部坍塌外,其余桥墩和桥体完好无损。这是惠东县发现的最古老的石桥。尽管它每年都要经历几次洪水,有时甚至会淹没桥面,但这座石桥一直屹立不倒。
2.广东惠州平海古城
惠州的惠东县、大亚湾、惠阳区都是临海的。这些地方的旅游景点有:海龟湾、巽寮湾、大亚湾。
惠州可以去的地方主要是大亚湾和虹湾。可以在香港汇西新天地坐K1,坐码头到澳头,也就是大亚湾的市区。或者去汽车站买票,可以在巽寮、港口、平海看海。
至于沙滩,你可以放心,白金沙滩在这里绵延数千里。我去过澳头的西充、小桂湾、夏勇和巽寮,大亚湾的沙子又白又细。
至于景点,它最好去巽寮、平海古城、双月湾等地。夏勇景区稍逊一筹,而小江湾还算比较原始,没有大规模开发。还有大亚湾那些小岛。虽然其中一些可能会成为私人岛屿,但仍有许多小岛值得一游。
展开数据
惠州背靠罗浮山,南临大亚湾,位于珠江三角洲和粤港澳大湾区东岸,东江蜿蜒100多公里。惠州毗邻深圳和香港,北临河源市,东临汕尾市,西接东莞市和广州市,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惠州下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拥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3.惠东平海旅游景点
1.惠东县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平海南门滩、平海古城、平海湖东滨海温泉、双月湾港、尧山鸭坡脚、白盆珠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白盆珠温泉和广东省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还有多珠黄四洋古村、增光天坑城、屏山白秋田村革命老区、安墩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园、增光凤岗自然牧场惠东草原、县城的南湖公园、东江洪都的高滩老区,都是明清时期修建的。
2.海龟湾是中国大陆1.8万公里海岸线上海龟最后的产卵场,也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被列入《拉姆萨尔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3.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位于广东省惠东县西南部,总面积105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它有27公里的海岸线,与碧水、白沙和美丽的岩石。海滨沙滩绵延数公里,海底平坦坚实,海水清澈见底
4.双月湾因其鸟而得名s眼景色像两个新月。位于惠州市惠东县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原港口镇)。双月湾分为两个海湾,由大亚湾和虹湾相邻的两个半月组成。由于风向的原因,形成了水色不清的左湾和水底清澈的右湾的景色。两条沙脊直通大兴山,如蛟龙出海,似蛟龙戏珠,既静又动,十分壮丽。
4.惠东平海古镇作文300字
游览:白沙村、红树林、吴恙海滩、湾仔海滩、爬观音山、看三角洲盐田、赤岸牡蛎养殖场、租船出海钓鱼、观光、吹海风吃海鲜、住酒店、泡温泉、露营、野餐、黄埠骑行徒步、登上【湖州岛】3号
景点介绍:
1.兖州桥:这是进入兖州岛的主要道路。晚上可以去散步。
2.白沙码头:在白沙村的海边,非常适合拍沙滩和渔船,尤其是日落时分,景色非常美。
3.红树林:白沙村北部,适合拍摄白鹭和红树林。晚上可以看到白鹭回巢。最佳拍摄地点是关静区白鹿原客栈、天台和潘五七餐厅天台。
4.新渔村:在这里的几家渔排餐厅,可以在海上吃海鲜,也可以在兖州岛等餐厅坐快艇接送。
5.镇中心:每天下午镇中心的大转盘会有很多大排档。唐不要错过它。
6.风车岛:这里可以直接开车上山,比较适合拍摄风车景观和海湾全景。
7.老桥:它it’这也是拍摄坐在渔排上的人们的好地方。许多人在这里钓鱼。
8.吴恙海滩、湾仔海滩:这是拍摄礁石海滩的地方,可以去游泳。日出时风景很美,这里有收费停车场。
9.黑排角徒步线路:这是一条经典的徒步线路,从湾仔海滩沿着海岸线一直到双月湾。
10.奇坎牡蛎农场:你可以拍摄牡蛎人的生活。这里的牡蛎很好吃,也有做牡蛎的餐厅,但是只在10月到次年1月营业。
5.惠东平海古城旅游攻略
著名景点有:西湖罗浮山、大亚湾南昆山汤泉古田自然保护区、九龙峰海龟自然保护区、象头山景区、平海古城蓝田瑶族。
6.惠东古城平海镇
在厦深铁路惠东站终点站乘车;H3线(坐7站)换乘普屯站;东港专线(坐6站)平海站
:7.惠东平海镇旅游景点
1.双月湾。该湾位于惠东县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因其鸟s眼像两个月牙儿。
2.巽寮湾。位于惠东县平山镇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南海大亚湾以东,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该地区拥有独特的滨海旅游资源。海岸线有八个海湾,总长20多公里。它以美丽的岩石、清澈的海水和白色的沙滩而闻名,被称为绿色祖母绿和天赐白金堤。
3.平海古城。位于惠东县平海镇东海村,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被称为活化石岭南文化。
4.九龙山。位于广东省惠东县屏山镇以东14公里处。传说有九只蜻蜓盘踞在惠东的山脊上。后来,人们称这九条龙形山脊为九龙峰。
8.惠东平海古城有什么好玩
推荐双月丸
双月湾位于惠东县港口镇。整个海湾从空中看起来像两个面对面的新月,因此得名双月湾。双月湾的奇特之处在于,这里的左湾平坦如镜,右湾波涛汹涌,静谧动人。不远处的巽寮湾是一个没有被过度开发的景点。
在这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玩法。一大群朋友可以来海边烧烤,出海玩水上运动。他们可以沿着海滩散步,和家人一起看日落。他们还可以住在海景房里,在海贝纳吃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
不容错过的地方是双月湾观景台。登顶之后,景色夺人眼球,小镇、渔船、远海岛屿历历在目,让人感叹中国竟然有如此美丽的海港小镇。需要注意的是,你得选择一个好天气来观赏双月湾全景。双月湾的夕阳特别壮观。夕阳从地平线落下,将海天染成橘红色。
港口是双月湾的重要交通线,它晚上在这里看夜景真是太棒了。旁边黑漆漆的一条街,就是这里繁华的商业街,各种特色小吃云集。藏在里面的海鲜市场也可以买到当天早上捕捞的海鲜。我建议你来这里买一些带走。画面清新。
在双月湾的南面,有一个海龟自然保护区。在半山腰,可以看到脚下汹涌的海浪。向北可以游览平海古城、晒盐场、东莲寺等地,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原始的渔父的生活。
惠东县的历史
惠东历史可上溯至秦,时属南海郡;两汉、三国、晋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属东官县。南朝祯明建县时属循州治,后改龙川府治。
秦朝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派兵平南越后,置傅罗县隶属南海郡。县治在今惠东县梁化镇梁化屯。
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傅罗县改称博罗县,县治仍在梁化屯。
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南海郡析置梁化郡,郡治在今惠东县梁化屯。博罗县治迁至浮碇岗(今博罗县城罗阳镇)。祯明三年(589年)建立归善县,今惠东县、惠阳市属归善县地。
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废梁化郡,设循州总管府,府治在今惠城区。后大业初,废循州总管府,设置龙川总管府,惠东属龙川总管府。
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复置循州总管府,辖潮州、循州。
宋朝天禧五年(1021年)改祯州为惠州。
熙宁九年(1076年)设淡水盐场,管理盐务事宜。场址设在今平海镇内(一说在今惠阳市淡水,后移于平海)。
祥兴元年(1278年)六月,抗元英雄文天祥从海丰丽江浦(今海丰县马宫镇境内)移军船澳(今属惠东县稔山镇管辖),招兵屯粮,扩大实力,发展到7000多人;十一月,从船澳移驻潮阳。是年潮州、陆丰一带渔民开始迁入港口居住,建新寮村。是年宋末皇帝“昺”被元兵追杀,曾避进稔山亚婆角长沙湾东侧一个洞里(当地人称“锅剧”)住了20多天,后到巽寮再乘船到香港、九龙,几经辗转,幼帝沉于伶仃洋。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惠州为府,设平山驿站。洪武九年(1376年)归善县在平山和吉隆两地建立平山驿和平政驿。洪武十八年(1385年)杨勋等人奉旨来归善县平海筑城,防惩海盗,历时九年。至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成平海城池。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平海(今惠东县平海镇城区)守御千户所,驻守兵丁442名,隶属惠州卫(一说属碣石卫)。
建文一年(1399年)平海古城始建龙船庵(又名狮岩寺),建文四年建成。
成化一年至二十三年(1465~1487年)平海东岳庙(位于今惠东县平海镇城东侧平海戏院后山)始建于成化年间。21世纪初重修一新。
弘治一年至十八年(1488~1505年)建平海城榜山寺。曾多次重修。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归善县在今惠东境内山区普遍生产铁矿,地方开炉众多,从原来二座增至二十三座。为筹集军饷,布政司决定,每炉增银5两,并原饷共15两。
万历七年(1579年)知县林民止创建归善县淡水盐场大使署,署址设在平海城,管辖县内盐钞(税收)。
天启三年(1623年)设平海左营三哨,驻军官兵360人,护卫平海;另调派闽兵600名,驻守平海、鱼后门、大鹏等地海防。
崇祯五年(1632年)同知黄朝选倡议捐资修平山金斗水桥。是年,白云(今稔山镇白云管理区)驻兵哗变,左营的精兵响应附从,突袭平山。派兵擒获叛军头目刘禄、赖爵,斩首示众。
清朝顺治十三年(1656年)正月归善下大雪,雪深三四寸,为归善县历史罕见。
清初(1644年)起沿海港湾渔民开始以海水养殖,中期始养蚶,至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养蚝。
康熙元年(1662年)兴建梁化圩。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归善县于苏祠侧边、府城、碧甲、水东、平山、平政、欣乐、内外管等地共七处设立义学。每季一次考试,每月上课,并给尝钱。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设粤海关,惠州设总口,在平海设分口,负责征税。梁化建就四座古庙(宫)—东岳庙、马王庙、仓圣庙、文昌宫。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八月平山遭遇强台风和大洪水之灾。水仙爷渡一棵百年古榕树被冲倒入水,随波漂流,民房倒塌无数。康熙四十三年至五十四年间(1704—1715年)大鹏守备协标右营移驻平山后,转驻饭罗岗(今惠东县稔山镇范和管理区),及至乾隆八年(1743年),为归善县城守营,共有官兵584人。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顺德协标游击左营移驻平海,集官兵838名。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归善县在平海设置盐课司驻平海所,并改盐场商办为平海所督收盐斤与征解盐钞。是年由总督杨琳亲自勘测,在大星山岛东西各建炮台。重修平海城,城墙周围八十九丈三尺,内驻千总一员。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五月归善飓风,后继淫雨,覆沉商船、渔船282艘,溺死20余人,夜半海水泛滥,浪高数丈,濒海居民漂没无算。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修大星山炮台、营房。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归善知县孙能宽在平山东岳庙创办“西江书舍”,免费招收西枝江一带穷人子弟入学,有“西江义学”之称。是年,平海设义学。
雍正八年(1730年)设平山巡司衙。同年,归善易名惠阳后改称平山墟,并有“头平(山)二(淡)三多祝”之称,居三大墟之首。是年,归善县在平海城设立盐课司,并设驻巡检一员、皂隶(衙役)二名。同年,官府奉旨免缴全年钱粮。雍正十年(1732年)归善县平海盐课司改归淡水(时驻今平海镇)场盐管辖,并派大使谢应翰为大洲栅、碧甲栅(场盐)委员。雍正十二年(1734年)二月归善县丞移驻惠州府城,欣乐司巡检官移驻三栋圩,内外二司巡检官移驻梁化圩。雍正十三年(1735年)归善县开征海港捕鱼水税(县境只就平海径设卡征收)。征起税银80两,平海所征收地租银6.96两,捷胜所径征地租银4.25两,盐牙饷银起征31.5两,以及契税等税捐项目。同年,归善县仅有安墩洋乌潭铁炉一座,炉商张玉磷纳饷银53两。及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因山光矿尽,详奉咨准,豁除饷银无征。
乾隆元年(1736年)免十年前所欠旧粮,给60岁以上老者发布匹和粮食。归善知县私立陋规,增加额征十数倍,邻县效仿,悉数豁免。
乾隆四年(1739年)平山西江书舍改名为西江书院,实行义学兴教,凡有志求学上进的西枝江沿岸青年,经考试录取后,均可得到经济上的资助。
乾隆五年(1740年)碧甲(盐)栅由淡水场分出委员管理。
乾隆十九年(1754年)平海司古灶村(今港口镇)村民开始筑海堤围垦盐田。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洲(盐)栅,由大洲场分出委员管理盐务。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六月归善县遭大水灾之祸。西江(今西枝江)、淡水、平山、多祝等处从山上地下涌瀑出水,水甚寒冷,水势横注合山门,倒泻横沥,合东江泛滥入城,一昼夜涨高三、四丈,舟从城垛出入者五日,直至县堂。仓库之谷被淹者数千石;两江水相互汹涌冲压,漂没田庐无数;房屋坍塌六七百间。当年洪峰较之清雍正丙午(1726年)水位高三尺余。称为癸巳水。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归善盐场,从前商办;自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裁场商发帑收盐,改盐课司,驻平海城督收盐斤。至雍正十年(1732年)又改盐课司为淡水场盐大使。自谢应翰始,大洲栅、碧甲栅皆委员。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裁大洲(盐)栅,仍归属大洲(盐)场。
道光四年(1824年)建梁化育婴堂。
道光三十年(1850年)春惠州大旱,处处竹花结实。夏,归善县西枝江沿岸诸乡续旱,早稻田禾普遍枯死。
是年多祝读光村(今增光镇属)因农民争山,引起乱砍林木,将其石狭坑的树木砍光,造成连年水土流失。
咸丰二年(1852年)清代文人学士傅维为巽寮凤池小岛(今惠东县名胜古迹保护点之一)题词:“日暖凤池”。
咸丰四年(1854年)五月三十一日许李先、罗亚添等,聚众拜盟,名“三点会”,集千余人,在梁化大禾洞等地驻营。六月占据平山,七月,在平潭三角湖与翟火姑会合。
是年平山圩内发生一场大火灾,洪堂市(今平山镇饼街)店铺民居数十家均毁于大火。
咸丰七年(1857年)春、夏两季归善等县出现严重饥荒。惠州一斗米价值一千文,贫民卖儿卖女,逃荒乞食,常有人饿死路边。
同治年间(1862—1874年)首次在山区石湖坝(今惠东县石塘镇)开采石灰石,当地农民把石灰石制成肥料施用,取得良好效果。
同治七年(1868年)梁化分别于甘竹河岸、黎光、齐眉塘三处建造宝塔三座。
同治八年(1869年)平海巡政厅罗泽高在位于平海城郊的龙泉寺(今平海中学后山)题写镌刻的《龙泉》两字,高3.5米,宽2.3米。
光绪年间(约1875年)英国人在今惠东石塘田子尾银山沥开采锡矿,历经十多年。后由蓝塘林邓(资本家)接连开采。其时,流传盛名一时的老锡荣瓶,就是从该处开采的锡矿炼制而成的。至民国时期,国民党军队派工兵在仙女峰山麓石塘子开采过锑矿,后因窿洞崩塌,约于1890年而停止开采。
光绪二年(1876年)三月外地人余得萌串联平山、马鞍等地党徒,准备在平潭合山门揭竿而起,事因泄密,余得萌被捕杀而党徒溃散。
光绪十年(1884年)二月二十一日稔山“三点会”聚众数千人,抗拒军官。惠州协副将王荣武、参将范帮达带队前往查办,历战受伤,二人均暂革职,留营效力。知县邹之麟未能预防,被撤职。
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政府向日本宣战,派黑旗军头目刘永福赴台南作战。因台北清军不战而溃,黑旗军孤军无援,饷尽弹绝,刘永福与师爷刘云阶(惠东多祝籍)于次年10月化装成平民,乘外轮逃到厦门,再辗转回到惠东三多祝刘云阶家闲居一年。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白花乡发生天花疫病,死亡2000余人;随后平海、港口、吉隆、黄埠、稔山、铁涌、多祝、梁化、平山等地均有天花流行。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今惠东域内的平山、稔山、平海、白花、新庵、双金等地鼠疫流行,死亡人数众多。平海中心街原保丰商店有8名工人,因患此病死亡7人,仅1人幸免。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十月孙中山在惠阳三洲田村举行起义,反抗清朝封建统治。郑仕良率领起义军夺取新田(今宝安县城),转战麻溪、三栋、永湖、新圩、镇隆、平潭、梁化、黄沙洋(今多祝黄狮)等地,后进驻多祝。是时,起义军达2万之众。
是月孙中山派日本人山田良政从香港到多祝(今惠东县多祝镇),向起义军首领郑仕良传达命令。山田良政在撤退的战斗中迷路,后遭清军捕杀于多祝圩下西门草坪。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归善县盐司官进稔山(时称碧甲场)向盐民追逼官盐,规定按盐田成数摊派税盐,由于当年盐产失收,盐民无法纳税,盐司官即带捕丁(衙役)到盐村捕人;一时激起盐民群起反抗,把盐司官的官轿砸烂,拖盐司官下轿,并与之据理力争。后来,盐司官慑于群众力量,只好减征税盐。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鼠疫在平山、稔山、平海等地流行。平山死亡200多人,稔山死亡400多人,平海死亡80多人。
光绪三十年(1904年)霍乱疫病在平山大流行,患病者1000多人,死亡700余人。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平山望牛岗发生霍乱病患者500余人,死亡300多人。
宣统二年(1910年),多祝鼠疫流行,死亡300余人。
宣统三年(1911年),霍乱疫病在平海城区流行,城内有250多人发病,死亡100余人。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归善县正式改名惠阳县。
1958年,从惠阳县东部析出“惠东县”。
196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惠东县建制。
1979年,广东东江分支西枝江遭大洪水,坝堤被冲断。惠东县城和惠州市区被水淹没,惠东沿海居民跑到山顶避洪水。大水过后,上级政府积极支援惠东的重建工作。借此东风,惠东的经济建设进展较快。在成衣批发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可惜后来一场大火,将这优势付之一炬。当时很多商家因为这一把火,便干脆将生意移往东莞地区,主要是今天虎门太平一带的成衣批发市场。所以惠东人向来有“烧惠东,浮太平”之说。
2013年夏,受台风”尤特“冲击,惠东县16个镇街中有9个镇街124个村庄受灾。高潭、宝口、白盆珠三镇受灾严重,惠东县倒塌民房503间,受灾作物105000多亩,直接经济损失逾5亿元。
惠东去平海古城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52.5公里
起点:惠东县
1.惠东县内驾车方案
1)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人民路行驶7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建设路
2)沿建设路行驶890米,过右侧的盛青,左转进入新平大道
3)沿新平大道行驶120米,右转进入南湖路
4)沿南湖路行驶480米,过右侧的康佳直销中心约80米后,稍向右转
5)行驶120米,直行进入惠东大道
2.沿惠东大道行驶4.8公里,直行进入G324
3.沿G324行驶20.3公里,右转进入X210
4.沿X210行驶980米,稍向左转进入X213
5.沿X213行驶24.5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平海古城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