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隋朝的名人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隋朝名臣名将一览表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隋朝有哪些名人
1、杨坚
隋文帝杨坚,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
开皇盛世气象恢宏磅礴,杨坚下令修建首都大兴城(即后来长安城),大兴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
杨坚于开皇四年(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
2、杨广
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即隋炀帝(604年—618年在位),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杨广笃好佛教,他先为晋王时,曾迎请名僧智顗为授菩萨戒,并尊称智顗为智者。即位后,他在大业元年(605年)为隋文帝造西禅定寺,又在高阳造隆圣寺,在并州造弘善寺,在扬州造慧日道场,在长安造清禅、日严、香台等寺,又舍九宫为九寺,并在泰陵、庄陵二处造寺。
曾在洛阳设无遮大会,度男女一百二十人为僧尼。铸刻新像三千八百五十躯,修治旧像十万零一千躯,装补的故经及缮写的新经,共六百十二藏。炀帝还在洛阳的上林园内创设翻经馆,罗致译人,四事供给,继续开展译经事业。
3、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
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在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让位给他时,翟让的哥哥却从中阻拦。他不得已杀瓦岗军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被隋军屡败。
4、贺若弼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著名将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
隋文帝听闻贺若弼立功,很是高兴,下诏褒奖,晋王杨广却认为贺若弼先期决战,违反军命,于是把贺若弼交给了执行军法的官员。
隋文帝杨坚召见贺若弼,很是赞赏,赐给御坐,进位上柱国,封爵宋国公,真食襄邑三千户,给予许多赏赐,又把陈叔宝的妹妹赐给他做妾。拜右领军大将军,不久转右武候大将军。
5、韩擒虎
韩擒虎(538年—592年12月26日),原名韩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人。隋朝名将,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之子。
北周武帝宇文邕攻打北齐时,北齐将领独孤永业镇守金墉城,韩擒虎说服他投降。进军平定范阳,他又被加授上仪同,授官职为永州刺史。南陈军队逼进光州城,韩擒虎以行军总管之职打败了他们。又跟从宇文忻平定合州。杨坚作丞相后,他为合州刺史。
陈将甄庆、任蛮奴、萧摩诃等互相声援,多次侵犯江北,先后侵入北周边界。韩擒虎多次挫败他们的锐气,使南陈士气大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贺若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擒虎
隋朝的名人有哪些
赵州桥的设计者:李春
展子虔:(约550-604)隋代杰出画家。渤海(今河北河间县)人。历北齐、北周,入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曾在洛阳、长安、扬州等地的寺院画过许多壁画。善画故事、人马、山水、楼台;人物的描法细致,后再用色晕开人物的面部,神彩意度极为深致。展子虔所非《游春图》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存世的山水卷轴画中最古的一幅。《宣和画谱》称赞他:“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他的山水画比起六朝前山水画那种“水不溶泛,人大于山”的稚拙画法要成熟得多。据记载,他的《仙山楼阁图》以青绿勾勒为主,笔调甚为细密,后人称他为“唐画之祖”。
单田芳《隋唐演义》排名:
十三杰:
1、李元霸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盏灯,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谁也惹不起,为头一条好汉;
2、宇文成都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
3、裴元庆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是以后瓦岗山头号猛将;
4、雄阔海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
5、伍天锡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
6、伍云召南阳太守伍云召,跨下踏乌白雪马,掌中凤翅镏金镗,曾经大战过宇文成都;
7、罗成少保罗成,又叫罗神枪,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从没打过败仗,人称“常胜将军”;
8、杨林靠山王杨林,胯下金睛兽,掌中一对囚龙双棒,老当益壮;
9、魏文通花刀大将魏文通,跨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
10、秦用银面韦托秦用,秦琼的干儿子,胯下赤炭火龙驹,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11、尚师徒四宝大将尚师徒,胯下宝马呼雷豹,掌中乌龙提泸枪,山马关大帅;
12、梁师泰?
13、秦琼/尉迟恭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跨下一匹黄骠马,掌中一对虎头锫棱金装锏,擅使一把虎头造金枪;
皂袍大将尉迟恭,武艺和秦琼不分上下,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单鞭,擅使丈八蛇矛枪;
四猛:
1.罗士信第一猛是河间府罗士信,出身放牛娃,他手使镔铁枪;
2.来护儿第四猛是镇台唐壁手下的中军官来护儿,手使镔铁枪,人称铁枪将,胯下骑卧槽大黑马。
3.新文礼
4.王伯超
四绝:
1.罗成
2.尚师徒
3.侯君集
4.程咬金
望采纳啊。。。做任务呢!!!帮忙哈
隋代的名人有哪些
李春、杨广、杨坚、展子虔、杨素等等。
1、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蛟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但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2、隋炀帝杨广(569~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小字阿摐,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北周天和四年,生于长安,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率军消灭陈朝,谋划夺嫡事宜。开皇二十年(600年),册立为皇太子。
3、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位望日隆。
4、展子虔(约545—618年),隋代绘画大师,汉族,渤海(今山东阳信)人。历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到隋代为隋文帝所召,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他是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他擅画佛道、人物、鞍马、车舆、宫苑、楼阁、翎毛、历史故事,尤长于山水。
5、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权臣、诗人、军事家。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出身弘农杨氏,不拘小节,胸怀大志。初仕北周,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与族兄杨坚深相结纳。隋朝建立后,升御史大夫。开皇八年(588年),以行军元帅身份,率水军东下攻灭陈朝,以功拜荆州总管,封越国公。
隋时期有哪些名人
隋昱:
五原人,东汉初将领。王莽末起兵,为卢芳将,后归光武,拜五原太守,封镌胡侯。
隋宝:
登州栖霞人,元代将领。金末隶军伍,仕至管军都总领。蒙古窝阔台汗下山东,他降元,授莱阳令,历莱阳节度判官,终高密令。
隋世昌:
莱阳人,隋宝子,元代将领。涉猎书史,善骑射,使浑铁枪,重四十余斤。蒙哥汗三年,选充队长。守海州,攻宋涟水,有功。世祖至元初,授莱阳县诸军奥鲁长官。从破樊城、沙洋,东进围扬州,前后数百丈,体皆金疮。官至沂郯上副万户。卒年六十一,谥忠勇。
隋赟:
山东即墨人,明初官吏。洪武初受英山县主簿,平陈友谅余党反抗。历知县、袁州通判,累官至广东按察使。
隋翥:
山东栖霞人,明代官吏。正统年间官县主簿。教民种桑植枣,除去虎害。
隋良辅:
山东益都人,明代孝子。以岁贡为教谕,致仕家居。父丧未葬,农民军突至,良辅守柩不避,农民军怜其孝且老,赠以物而去。卒年九十余。隋所居:山东诸城人,明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一百零一名。
隋振业:
山东寿光人,清康熙九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一百六十五名。
隋铨:
山东寿光人,清康熙三十三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九十三名。
隋人鹏:
山东莱阳人,清雍正五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一百二十七名。
隋维烈:
山东寿光人,清嘉庆元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三十七名。
隋藏珠:
山东乐安人,清道光十五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四十四名。
隋聿修:
山东乐安人,清同治七年进士及第,中第二甲四十八名。
隋克荣:
山东莱阳人,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入党。历任山东纵队第五旅参谋、胶东军区五师营长、华野九纵二十七师副团长,二十七军团长等职,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建国后,曾任三十军副师长等职,一九六九年任晋东南军分区司令员。
隋树森:
字育楠,原籍山东招远(辛庄镇东良村),1906年出生于北京。192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1932年毕业,先后在山东省立惠民中学、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济南女子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师。抗战爆发后抵达四川重庆,担任教育部辖下国立编译馆的编审工作。隋树森通晓日文,在这个时期先后翻译了多种日本学者的汉学名著,其中包括青木正儿(1887~1964)的《中国文学概说》(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和《元人杂剧序说》(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盐谷温(1878~1962)的《元曲概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按:此书早在1941年春已译毕)。众所周知,日本学者对中国古典戏剧和小说的研究,多所创获,而盐谷温和青木正儿正是这方面的杰出学者。隋树森翻译他们的戏曲论著之余,亦逐渐对元曲产生兴趣。
隋福军:
男,汉族,1955年10月出生,在职本科学历,高级政工师,1974年9月参加工作,1974年12月1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26日参军,历任空军导弹部队战士、副班长、班长,营部书记,团政治处干事,连队政治指导员,防空混成旅政治部干事,地空导弹营政治教导员,陆军医院政治协理员,师政治部干事、代理组织科长,济南军区后勤第十分部烟台干休所副所长(副团职)等职。1997年转业后任烟台市经贸委机关党支部专职副书记。2001年6月任烟台市经贸委工会主任。社会兼职,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会员。1978年始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科技日报》、《北京科技日报》、《组织人事报》、《空军报》、《前卫报》、《内蒙古日报》、《中国老年报》、《山东经济日报》、《华东信息报》、《烟台日报》、《烟台晚报》和《山东文学》、《胶东文学》、《机关党建》、《秘书工作》、《当代秘书》、《现代文秘》、《秘书之友》、《现代企业》、《应用写作》、《办公室业务》、《秘书理论与实践》、《中国工会财会》、《烟台社会科学》等全国二十余家报刊杂志发表新闻、小说、诗歌、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调查报告、写作研究论文和摄影作品500余篇。1987年编写了《前车之鉴与正气之歌》一书,1991年编著出版了《党支部工作必备》一书。2003年8月出版了《写作技巧与实践》一书。其业绩被收录《中国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专家人名辞典》、《全国优秀复转军人传略》和《中华名人大典》一书,2002年12月获得中国当代秘书贡献奖。2005年10月经第五届全国秘书科学论坛组委会推荐,中国秘书科学联盟研究决定,授予“中国当代秘书学家”。
隋菲菲
1993首次入选济南部队青年队,教练李厥金。1993年至今先后效力于济南部队青年队、济南部队队、八一队。1995-1996年效力于国家青年队,教练马跃南。1997年首次入选国家队,教练马跃南。2005年2月与萨克拉门托君主队签约,成为第二个加盟WNBA的中国运动员。2009年10月18日,在帮助八一队获得第十一届全运会女篮冠军后,选择退役。现任八一女篮主教练。
隋朝时有哪些名人
1、丁道护,[隋]官至襄州祭酒从事,善正书,兼后魏遗法。隋唐之交,善书者众,皆出一法,道护所得最多。所书襄阳启法与国寺碑最精,为欧、虞之所自出。《墨池璅录、书小史、蔡忠惠公集》。
有刻本《启法兴国寺碑》,传世有剪裱拓本,为传世仅存唯一拓本孤本,已流日本。
启法寺,开皇四年(584)四月一日齐州刺史韦世康奉诏复建,初名“光福禅房”,后改“启法寺”,即宋之“龙兴寺”。隋民部员外侍郎福嗣兄弟为志,其父韦世康造寺事,于仁寿二年(602)十二月十五日立碑,周彪撰文,丁道护书丹,李宝刻字,赵励等人题名。此碑楷书,其书法工整典雅,笔法精熟,为丁道护的代表作。
2、刘焯(音:卓)字士元,信都昌亭(今河北冀县)人。公元544~公元610年。隋代天文学家。着力研习《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等;还著有《稽极》10卷,《历书》10卷。提出新法,编有《皇极历》。
在《皇极历》中,他首次考虑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用三次差内插法来计算日月视差运动速度,推算出五星位置和日、月食的起运时刻。这是中国历法史上的重大突破。并主张改革推算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废除传统的平气,使用他创立的定气法。这些主张,直到1645年才被清朝颁行的《时宪历》采用,从而完成了中国历法上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改革。
刘焯力主实测地球子午线。源起是中国史书记载说,南北相距1千里的两个点,在夏至的正午分别立一八尺长的测杆,它的影子相差一寸,即“千里影差一寸”说。刘焯第一个对此谬论提出异议。后于724年,唐张遂等才实现了刘焯的遗愿,并证实了刘焯立论的正确性。
3、董伯仁,北周末隋初画家。汝南(今属河南)人。生于西魏,历经北周、陈,隋初尚在。多才艺,乡里称为『智海』。官至光禄大夫殿内将军,与北齐与展子虔同召入隋,并称“董、展”。则董有展之车马,展无董之台阁。
汝州白雀寺、江陵终圣寺、洛阳光严寺、上都崇圣寺、海觉寺皆有其画迹。《后画录》、《续画品》、《画拾遗》、《历代名画记》、《贞观公私画史》、《画后品》、《宣和画谱》、《图绘宝鉴》。
据《贞观公私画史》和《历代名画记》,董伯仁的作品有隋朝官本《周明帝畋游图》、《三顾茅庐图》、《弥勒变相图》、《道经变相图》、《隋文帝上马厩图》、《农家田舍图》等五卷。今存《三顾茅庐图》一幅。
三顾茅庐图横29.5厘米,纵43.8厘米。该幅绘汉末刘备三顾草庐、邀诸葛孔明出山之故实。画中长松修竹掩翳茅屋,孔明羽扇纶巾、依榻凝思,僮仆正应门而出。篱外刘备、关羽、张飞三骑及从者行近,山岭后并见旌旗戈戟微露,人马仍众。
画笔轻健秀润,惟上半山岭系后人补笔。幅上无款。上有诗塘,长17.8厘米,宽29.5厘米。为元代大诗人萨都剌“至正甲午年(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秋八月”题跋。题跋中有“其后有数小楷字。书汝南弟子董展敬图。”遂定为董展所作。诗塘上另有清代乾隆题额和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4、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蛟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但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李春是中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他最伟大的杰作,这个浓缩了中华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桥梁,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赵州桥的敞肩圆弧拱形式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西方在14世纪才出现敞肩圆弧石拱桥,已经比中国晚了600多年。英国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列举了26项从1世纪到18世纪先后由中国传到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中的第18项就是弧形拱桥。
赵州桥建成后成为中国北南交通的要冲,有“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的美誉。舟船在桥下航行,人马车辆从桥上驶过,大大方便了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为**河两岸人员来往提供了便利条件。
5、展子虔(约545—618年),隋代绘画大师,汉族,渤海(今山东阳信)人。历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到隋代为隋文帝所召,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
他是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他擅画佛道、人物、鞍马、车舆、宫苑、楼阁、翎毛、历史故事,尤长于山水。人物描法细致,以色景染面部;画马入神,立马有足势,卧马则腹有腾骧起跃之势。
写山水远近,有咫尺千里之势,被称为“唐画之祖”。传世作品《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中独具风格的画体,亦是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游春图》是展子虔的传世之作,也是现存的最早的卷轴画。该画用青绿重着色法画贵族春游的情景,用笔细劲有力,设色浓丽鲜明。图中的山水“空勾无皴”,但远山上以花青作苔点,已开点苔的先声。人马体小若豆,但刻划一丝不苟。此画已脱离了为山水为人物画背景的地位,独立成幅,反映了早期独立山水画的面貌。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