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冯玉祥简介这个问题,冯玉祥简介 一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冯玉祥是冯巩的什么人
冯玉祥和冯巩没有任何关系。冯玉祥的名气不如冯国璋,因为冯国璋当总统时,冯玉祥还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领。
后来张勋复辟,冯玉祥当作急先锋,反对复辟丑闻,才渐渐崛起。冯玉祥在直系军阀底下做事,但总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冯国璋死后,冯玉祥背叛了直系军阀,推翻了直系军阀的头领吴佩孚和曹锟,率领一支自己的军队纵横西北。这支军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西北军”。
简介
冯玉祥参与滦州起义,主要目的是反对清王朝。20世纪初,清政府对外出卖主权,对内搜刮人民,劳动人民不甘压榨,多次举兵反抗。
在宣统二年(1910年)春,当时冯玉祥在清朝北洋军任第八十三标三营管带,他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与王金铭(第二十镇七十九标一营管带)等人发起组织“武学研究会”,在士兵中秘密宣传反清革命,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武昌起义爆发后,冯玉祥与王金铭等积极密谋响应,决定加紧积蓄革命力量,准备在滦州武装起义,并与天津革命组织“共和会”会长白毓昆等人密切合作,共商举义事宜。
冯生祥简介
冯玉祥将军简介
冯玉祥(1882.11.6~1948. 9.1),字焕章。原籍安徽省巢县,一八八二年出生在河北省保定附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因家境贫寒,十一岁时,他即在清朝军队挂上了名,随后不久,中途辍学,投身兵营。
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爆发,冯玉祥在滦州任第二十镇第四十协第八十标第三营营长,举兵响应,并任义军参谋总长。后因兵败,被递解回籍。
辛亥革命后,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革命领导权,继而阴谋恢复帝制。冯玉祥积极地参加了倒袁的革命运动。一九一五年,蔡锷据云南组织护国军,出兵讨袁。冯玉祥虽在袁的新军中任职,非但拒与护国军迎战,且与蔡锷暗中联络,后又参与组织了四川独立,与护国军联为一体,挫败了袁世凯称帝的阴谋。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冯玉祥被免去旅长职务,贬为保定府第六巡防营统领,以削其兵权。一九一七年六七月间,张勋率兵进紫禁城,演出了一场复辟的丑剧。冯玉祥闻讯,即率领旧部,与其他部队一起,奋起讨伐,攻破北京,驱走了张勋。随后,冯仍任旅长职务。第二年,在武穴,冯玉祥通电全国,反对内战。段祺瑞闻讯,令免冯职,冯拒不从命,与段抗争。
冯玉祥简介算冯玉祥的十三太保是谁
简介:,原名冯积善,本名张欢,原籍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下阁镇朱克村,河北保定人。中华民国军阀。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领导人。蒋介石的结义兄弟。冯玉祥从小在直隶保定长大。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1896年加入保定第五营。1902年改武威右军,历任哨所司令、队官、指挥家等职。冯玉祥于1896年加入清末淮军,1902年改为袁世凯的武威右军。1911年,担任由武威右军改编的陆军二十镇八十标三营管乐队,参加滦州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参加了滦州起义。失败后被革职,移交保定。1914年7月,冯玉祥任第7军分区第14旅旅长,率部参加豫陕两省镇压白狼起义。9月,出任陆军第16混成旅旅长。1915年,奉命领兵入川抗击国民自卫军,秘密联络蔡锷,次年三月,议和停战。1917年4月,免去第16混成旅旅长职务。7月率旧部参加讨伐张勋辫子军,改任第16混成旅旅长。1918年2月,奉命率部进攻南方护法军,在湖北武穴通电,被罢官。6月领兵攻占湖南常德后,被革职,11月任湘西都督。1921年8月任第11军分区司令员,并被任命为陕西省省长。1922年夏第一次直接战争中,率部出陕助,击败河南巡抚赵建,5月调任河南巡抚。十月,吴派直系军阀首领为监军,率部驻防京南苑,并狠抓练兵。1923年曹锟、吴控制北洋政府后,冯玉祥在孙中山的推动下,与陕军第1师师长胡景翼、第15混成旅旅长孙岳结盟,决心寻找机会推翻曹、吴军阀的统治。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直军第3军总司令。乘直军与冯军在石门寨、山海关等地激战之机,回师李朝在北京发动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政府,将清朝皇帝溥仪驱逐出宫,改署为民国国军,任第1军总司令兼军长。他用电报邀请孙中山到北京共商国事。但迫于形势,他们与反直系军阀张和段妥协,成立了以段为临时统治者的北洋政府。1925年春,在冯、皖军阀的压力下,冯玉祥赴察哈尔张家口出任西北边防监察一职,其部更名为西北边防部队。8月任甘肃省军务督察,仍任西北边防督察。在此期间,在共产党和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建立了各种军事学校。1926年1月,在冯、直两军的联合打击下,被迫通电,赴苏联考察。8月中旬回国,随即被广州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政府和军委委员。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9月17日,他在五原、绥远宣誓
1935年4月,被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12月,以江答应抗日为条件,在南京出任军委副主席。1936年后,冯玉祥任国民政府军委副主席,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先后任第三、第六战区总司令。不久后,他被蒋介石赶下了台,仍前往湖北、河南、湖南、贵州、四川等省,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抗战胜利后,迫于形势,1946年以水利调查特使的名义访美,被迫退休。从1947年开始,他在美国公开批判蒋介石的内战和独裁政策,积极支持国内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并以20年的亲身经历写成《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深刻揭露了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并当选为常委兼政治委员会主席。随即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在美总支部筹备会议。7月,应中共中央邀请,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在苏联驻美大使潘的帮助下,他从美国回国,乘坐“胜利”号轮船来到敖德萨港。9月1日,他和女儿冯小达因为一句冯玉祥的十三太保是谁?冯玉祥十三太保是冯玉祥率领的西北军十三大将。1922年,冯被任命为北洋政府的军队检查特使时,他是一名团、营级干部。后随冯加入国民革命军,中原大战后各有一席之地。十三太保名单如下:1。韩,河北霸县人,中原大战中率团到,任山东省主席。抗日战争期间,山东省于1938年沦陷,因为他避战,战前撤退,被蒋中正枪毙。2.石友三,吉林长春人,著名的叛逃将军,游走于各系军阀之间。1940年密谋避难日本,被部下杀害;3.孙连仲,河北雄县人,中原大战时投靠蒋中正,抗日战争时领兵英勇作战,胜利后任河北省主席,1949年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台;4.孙良诚天津静海人,中原大战后投靠张学良,抗战时投降日军,任汪精卫政府第二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编入国民革命军新第2路军总司令。在淮海战役中,因优柔寡断未能领导共产党,后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降。1950年镇压反革命运动被捕,次年病逝于苏州;刘汝明,河北献县人,中原大战后跟随宋,随宋参加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他忠诚地为国民政府服务。当受人民解放军委托去自首时,刘把他送到了保密局。1949年随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台湾省;6.张,河北馆陶人,抗战期间向日军投降,1944年病逝;7.童,河北莱文人,中原大战后追随宋,1933年加入察哈尔抗日联军,战败后隐居。1935年任29军副军长宋,1937年7月28日在抗日战争中牺牲;8.安徽蒙城的轮廓,沿袭宋于哲
冯玉祥的生平简介(要出生年)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今安徽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沧州市),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之称。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光绪八年(1882年)11月6日,冯玉祥出生于直隶青县兴济镇北街(现为沧县兴济镇),后寄籍河北保定。原籍安徽巢湖,自幼在直隶保定长大。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冯玉祥刚满15岁,正式入保定五营当兵。
他在父亲冯有茂的指点和管教下,开始“向读书和修养方面努力”。不久,冯有茂因病被裁。冯玉祥为了挣钱养家,愈发刻苦操练、学习,开始阅读《操法》、《阵法》等兵书。他看到淮军暮气沉沉,便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20日离开淮军,改投袁世凯的武卫右军第三营左队右哨六棚。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4月,冯玉祥升为四棚正目。12月中旬,
曾在保定淮军从军,后成为爱国将军的冯玉祥又被提升为第二营右哨哨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武卫右军改为第六镇,冯玉祥任司务长,随后又升为本连排长,深得协统陆建章和标统王化东的器重。不久,冯玉祥成为陆建章的内侄女婿,得到了陆的提拔和帮助。宣统二年(1910年),冯玉祥被任命为陆军第20镇(师)第80标第三营管带(营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玉祥
冯玉祥简介 冯玉祥的生平简介
1、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人,寄籍河北保定。
2、1896年投淮军当兵。1914年7月冯玉祥任陆军第7师第14旅旅长,1921年8月任陆军第11师师长。
3、1927年4月冯玉祥所部被武汉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1928年率部参加第二期北伐。1933年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抗战期间,相继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
4、1948年,在剩船途径黑海途中,因轮船失火于9月1日遇难。
关于冯玉祥简介,冯玉祥简介 一生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