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端午三友,以及哪类人群最好不食或少食粽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什么是端午三友
菖蒲、艾和大蒜,旧时家家户户过端午必备,称为“端午三友”。
古人对菖蒲、艾和大蒜的除毒功效早有认识。据《本草纲目》引宗懔《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是日采艾为人,悬于户上,可祛毒气”。《帝京岁时纪胜》说:“五月五日,细切蒲根,拌以雄黄,曝而浸酒……挥洒床帐间,以避毒虫”。从时令上看,端午节正是大地春浓、大气回暖的节令,容易流行疾病;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毒虫也开始危害人们。过去民间每逢端午节总是在门口插上菖蒲和艾,以除毒;吃了难以消化的粽子后,吃蒜头以助消化,可见把菖蒲、艾和大蒜称为“端午三友”是有根据的。
端午“三友”指什么
楼主下午好!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楼主明白了吗?希望对你有帮助!
端午三友分别是什么
1、古人过端午节时会置办“端午三友”,就是艾草、菖蒲和蒜。
2、在南北朝时的端午节,荆楚一带有采艾草的习俗,据《本草纲目》引宗懔《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是日采艾为人,悬于户上,可祛毒气”。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
3、农历五月,暑夏到来,这时蛇、蜈蚣、蝎子、壁虎、癞蛤蟆也都出来了,所以端午节驱五毒,以菖蒲作剑,以艾作鞭,以蒜作锤,端午节在门口悬挂这“三种武器”可以退蛇虫、灭病菌,就有了端午三友的说法。
4、艾叶我们都知道可以去湿气,现在还有好多人对艾灸很热衷。菖蒲也是中医常用的芳香化湿的中药,最早记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菖蒲煎水熏洗来调节湿疹、疥癣等皮肤病。吃蒜头可以助消化、杀菌等。“端午三友”都有浓烈的气味,除毒功效也是有依据的。
在古代时期“端午三友”是指什么
古代时期“端午三友”就是艾草、菖蒲和蒜这三种植物,这三种植物主要是有祛毒的作用,还能预防瘟疾。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艾草和菖蒲,能够杀菌消毒。其次,端午节吃大蒜能杀菌。
它们也是有来源的。据说,在南北朝时,端午节这天,荆楚一带都会采艾。采艾要早早就出发,挑选具有人形的艾草带回去,然后把它们挂在门上。端午期间,这是寒气和暑气转换的时间,人们从饮食到生活各方面都需要特别注意,而这三种植物对于祛毒和预防瘟疫都有很大的作用。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种植物。
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艾草和菖蒲。这两种植物功效非常相近。在端午这天,很多人家都会把采集来的艾草和菖蒲挂在门上,或者是用它们烧水洗澡,又或者喷洒在房屋前后,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这两种植物当中含有芳香油,它们是大自然中天然的驱蚊药,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还能够杀灭细菌,进行消毒。如果把它们摆在房前屋后,蚊虫鼠蚁就不会来了,可以说功效很强大。
其次,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吃大蒜的习俗,大蒜能杀菌。在端午节这一天,大蒜可以驱瘟驱虫。有的人家会把打算放在锅里面烧好给孩子吃,吃了大蒜的孩子夏天就不会拉肚子,肚子里面也不会长虫。还有的地方会把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让一家人作为早餐。又或者他们把大蒜和鸡蛋里面放一些艾叶,据说这样更有益健康。事实证明,大蒜确实可以解毒、杀菌消炎,也能够治疗肠道疾病。
以上就是古代时期端午三友所指的内容,同时也包括它们的一些作用。
古人过端午节时会置办端午三友是什么呢
我国节日众多,而端午就是备受欢迎的一个,在这一天人们不仅会吃上甜糯的粽子,还有很多的活动。那么,你知道古人过端午节的时候都准备什么吗?他们这一天又会怎么度过呢?
其实端午又被人们称之为端阳,这也是仲夏的开始,在这个时间段空气又冷又热,并且时不时还会下一些雨,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导致寒邪入体,由此古人在端午的时候会用艾叶、菖蒲和大蒜来抵抗病邪,从而有效祛除体内的寒气,这三个物品也被古人称之为端午三友。当然,后来也有人在端午准备好这几个物品来准备辟邪,这也是古人之间的以言传言,从而形成了一股风气。
另外,在南北朝的时候,当地的人也会将端午节称为沐兰节,甚至荆楚人士还会在这一天去采艾。通常人们会在公鸡没有打鸣前出发,找一些长得像人的艾草挂在门上,甚至有的人还会特地将艾草扎成老虎的形状,从而起到“辟邪”的作用、而在江南地区,这里的人会在重午节喝菖蒲酒,这样不仅能共同庆贺节日,同时此物也能产生药用价值,提高人体免疫力,一般人们会在节前的时候将菖蒲切碎和雄黄搅拌,而后一同浸泡在酒里面,到了节日直接打开饮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他地区的不少人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文化,在我国的江南一带,人们过端午节的时候还会吃五黄,分别是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由于受《白蛇传》的影响,人们甚至觉得喝雄黄酒是能够保安康的。在这天,小孩子是要在手腕或脚腕上系上五彩丝线,在五代人们认为五色是吉祥色,给孩子带上也是为了祈福。由此可见,端午节的活动和习俗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其存在的意义是值得人们去深思的。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