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北京简介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北京简介100字左右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北京的历史简介
北京是人类发祥地之一。距今约50万年前“北京人”的出现标志着北京历史的开始。为生存而聚居的北京原始人类创造了聚落组织和文化,在拓展生存空间的同时,与各种文明发生着交流与碰撞。
夏商周时期的中华大地,呈现出文化融合交汇并逐渐走向统一的态势。中原王朝或与当地邦、族结盟,或直接派重臣守护,表现出对其北面门户——北京地区的重视。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灭商后,即分封了燕、蓟两个诸侯国。从此,北京的历史迈上了“方国都邑”的新台阶。战国时期,燕国成为“七雄”之一,燕都蓟城一跃成为“富冠海内”的名城。
扩展资料
北京城历史变迁
1、辽陪都城简介:公元926年契丹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在接收后晋割让的燕云十六州后即改国号为“辽”,并在幽州建立了陪都,因为其陪都建立在大辽疆域的南部所以称“南京”,又叫“燕京”。
这一时期皇城的城垣位于今天的广安门地区。现位于宣武区的天宁寺塔正是那个时期的建筑。
2、金中都城简介:金天德三年(1151年)海陵王完颜亮下诏迁都燕京,并将燕京更名为“中都”。金中都是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并参照北宋汴京城的规制,除北城垣未动之外,东、西、南三面均加以扩大,略呈正方形。
中都的皇城是在辽南京(燕京)城内的子城基础上扩建而成的,金中都大安殿的遗址就位于今广安门滨河路的金中都宫殿纪念阙下。
3、金中都皇城简介:皇城开四门,北为振辰门,东为宣华门,南为应天门,西为玉华门。皇城中建有供皇帝游玩的西湖(现莲花池)。金中都的皇宫优美非凡,金中都皇宫建筑群“为古今冠”它将北宋汴京宫殿建筑的精华移植到北方。
金中都皇城的建筑布局直接影响以后元、明、清三朝皇城的格局,如在皇城前建有“千步廊”,后来元大都、清北京城皇城前都建有“千步廊”,金中都皇城的建设实际为开辟元大都和明清皇城建设的先河,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北京介绍(最多200字)
北京简介: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也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历史悠久的国际高等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坐落于北京。
北京故宫简介
介绍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北1公里、景山南门对面,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故宫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河内是周长3公里、高近10米的城墙,城墙四面都有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造型别致,玲珑剔透。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内廷。其所有建筑排列在中轴线上,东西对称,秩序井然。
外朝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它宽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三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皇家气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俗称为“三宫六院”。在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
现在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有综合性展览,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共达105万多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1/6,是中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漫游故宫
中轴线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非常雄伟,城楼上的正殿,面廓九间,深五间,正映“九五之尊”。正殿与四个角的方亭,宛如五座山峰,错落有致,所以又叫“五凤楼”。
太和门:走进午门,前面就是太和门前的广场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座金水桥,站在金水桥上往左看,是通向武英殿的熙和门。这座武英殿,正是李自成匆忙登基的地方,也是摄政王多尔衮办公之地。桥的右边是通向文华殿的协和门,文华殿是清代早期太子的正殿,也是著名的经筵典礼举行的场所。文华殿的后殿就是著名的文渊阁,它是明清两代的宫中图书馆,是仿宁波的天一阁而建的。向正前方看就是太和门了,它与左边的贞度门和右边的昭德门构成了通向三大殿的门户。
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是紫禁城的外朝部分。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紫禁城乃至全国最高最大的宫殿,面廓11间,重檐庑殿顶,是朝廷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中和殿,是一座方亭建筑,它是帝王在太和殿活动时的准备场所,也是帝王在祭祀,和演耕前检查用具的场所。保和殿,是清代除夕为王公大臣设宴的地方,也是清代科举考试最高一级的殿试举行的场所。
乾清门:连接外朝和内廷的门户,也就是分割前三殿和后三宫的大门,又叫御门。乾清门西侧墙根下的一排朝房就是著名的军机处。
交泰殿:后三宫的第二殿,建筑形式与中和殿基本相似,但规模略小。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代是皇后生日时接受礼贺的地方。交泰殿宝座东侧古代计时的铜壶滴漏和西侧近代的大自鸣钟是宫中乃至全城的时间基准,神武门和钟鼓楼报时都以此为准。
坤宁宫:后三宫的第三宫,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代将东二间设为皇帝大婚时的洞房,西五间则改为祭祀萨满教的神堂。清代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溥仪都曾使用过坤宁宫洞房。
御花园:过坤宁宫,出坤宁门就来到了御花园,御花园内共有殿阁、亭台20多座,古树160多棵,假山水池各2处。钦安殿为御花园的中心建筑,是明代嘉靖皇帝为祭祀道教神灵而建的。堆秀山是院内最高建筑,山上有御景亭,是九九重阳节皇帝登高的地方。园东西两边有千秋亭和万寿亭。御花园的北端为顺贞门,这里就是嘉庆皇帝遇刺的地方,出顺贞门就到了神武门,紫禁城的中轴线就到头了。
东路
东六宫:包括钟翠宫,承乾宫,景仁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其中东太后慈安就住在钟翠宫。另外,延禧宫也非常有名,因为紫禁城中唯一的一座西洋建筑就在延禧宫内,那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水晶宫。只可惜延禧宫现在还没有对外开放。
宁寿宫:整个宫殿群分为前朝和后寝两部分,布局严谨,装饰豪华。其中宁寿宫花园更是远近闻名。目前正在维修,暂时没有开放。宁寿宫花园中最著名的当属流杯亭。每年三月三,皇帝与几位大臣围坐在亭内,将酒杯放在水上,随水而行,行到某人面前停止不动,该人就要饮尽杯中之酒,并赋诗一首。畅音阁是宫中最大的戏台,位于宁寿宫的后寝部分,分三层,最下层210平方米。梅兰芳和谭鑫培等都在这里演过戏。
珍妃井:位于外东路的最北端,是参观故宫的最后一站。
西路
西六宫:包括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太极殿。东西六宫每宫都是广深各50米的方格,采取一正两厢,两进院落的格局。西六宫中的长春宫,以红楼梦壁画而闻名。储秀宫至今保持着慈禧太后50寿辰时的原貌,当时慈禧太后不顾国家危难,大肆浪费,将储秀门拆除,与翊坤宫连成一体,成为了四进的大院落,院中装饰奢华令人瞋目。
养心殿:工字形建筑,分为前朝和后寝,中间以穿堂相连。前殿三间,中间一间为皇帝召见大臣处理政务的地方,东间就是“垂帘听政”的场所。西间有雍正皇帝手书“勤政亲贤”匾,是皇帝召见军机大臣的地方。养心殿的西暖阁有著名的三希堂,由三幅字帖而闻名海内。他们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帖中《快雪时晴帖》在台北,另两帖,现藏于故宫。
慈宁宫:养心殿、西六宫、西五所组成了内西路,在这路建筑的西边还有一路建筑,称为外西路,皇太后所居住的慈宁宫就位于此地。但这一路建筑是不对外开放的。
漱芳斋:御花园两侧为东五所和西五所,是皇宫内的幼儿园,乾隆皇帝就在西五所的二所居住过,因此这里成为了潜邸,于是乾隆登基后将这里改建为重华宫。重华宫东路就是著名的漱芳斋,漱芳斋内有一座戏台,是仅次于畅音阁大戏台的一所戏台。每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都在这里开茶话会,招待文武大臣。漱芳斋不对外开放。
关于北京的简短介绍有哪些
1、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
2、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3、北京被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联合国报告指出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城市第二位,2020年,北京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0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
4、北京位于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中心位于北纬39°54′20″,东经116°25′29″,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
5、北京市山区面积10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62%,平原区面积为6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北京的简介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首都,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北京被全球权威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联合国报告指出,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城市第二位。2017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230元,住户存款总额和人均住户存款均居全国第一。2017年,北京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183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北京在福布斯2017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排第3位。
扩展资料
北京位于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中心位于北纬39°54′20″,东经116°25′29″,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汉族人口1881.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80.1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和土家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0.2%。其中,满族人口最多,为33.6万人,占41.9%;其次是回族人口,为24.9万人,占31.1%;蒙古族、朝鲜族和土家族人口分别为7.7万人、3.7万人和2.4万人,在少数民族人口中的比重分别为9.6%、4.7%和2.9%。
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7处)最多的城市,是全球首个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的首都城市。北京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达200多处,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祭天神庙天坛、皇家园林北海公园、颐和园和圆明园,还有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胜古迹。北京市共有文物古迹7309项,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北京段)、3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地质公园、15处国家森林公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
文章分享结束,北京简介和北京简介100字左右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