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卧龙自然保护区在哪和卧龙自然保护区百度百科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四川卧龙地在哪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距四川省会成都130公里。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是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横跨卧龙、耿达两乡,总面积20万公顷。
卧龙地区位于龙门山中南段,邛崃山的东南坡,为四川盆地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其地貌形态以高山深谷为主。区内最高峰四姑娘山是邛崃山的主峰,海拔高度6250米。以四姑娘山-巴朗山为界,以东为四川盆地边缘山地,以西进入川西高原。
四川卧龙的名字来自一个传说。相传一个龙王云游至此,因留恋这里极致美丽的风光而化作群山俯卧在这里。
卧龙地势较高而湿润,十分适宜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和桦桔竹的生长,是大熊猫生存和繁衍后代的理想地区。核桃坪大熊猫饲养繁殖场和全世界唯一的大熊猫研究中心,拥有6个实验室,是观赏、了解大熊猫的好地方。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熊猫之乡”,是大熊猫生存和繁衍后代的理想栖息地。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具体位置在哪啊
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1983年成立,原名为四川省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成立同年更为现名,隶属于四川省人民政府,由四川省林业厅代管。主要职责是:开展区内自然资源尤其是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促进区内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79年成立,为县团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国家林业局,由四川省林业厅代管。主要职责是:开展保护区内珍贵野生动植物及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目前两单位实行两块牌子、一配机构管理体制。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距四川省会成都130公里,交通便利。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面积20万公顷,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国家级保护区之一,是国家和四川省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区现有人口5343人,其中,农业人口4550人。
1980年,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并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198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卧龙保护区内汶川县的卧龙、耿达两个公社划定为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实行部、省双重领导体制,由林业厅代管。同年7月,省政府、原林业部联合作出了将四川省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改为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的决定,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署办公的综合管理体制。
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响誉中外,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区内共分布着100多只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其它珍稀濒危动物金丝猴、羚牛等共有56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有12种,二类保护动物 44种。据统计区内其它动物种类如:脊椎动物有450种,其中兽类103种,鸟类283种,两栖类21种,爬行类25种,鱼类18种;昆虫约1700种。据已采集的植物标本统计,区内植物有近4000种。高等植物1989种,在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20种,被子植物1604种。被列为国家级保护的珍贵濒危植物达24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连香树、水清树,二级保护植物9种,三级保护植物13种。保护区内还有丰富的水能蕴藏量。
卧龙金秋
卧龙自然保护区地理条件独特、地貌类型复杂,风景秀丽、景型多样、气候宜人,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还有浓郁的藏、羌民族文化。区内建有相当规模的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保护动物繁殖场;有世界著名的“五一棚”大熊猫野外观测站;有国内迄今为止以单一生物物种为主建立的博物馆的大熊猫博物馆。
多年来,卧龙自然保护区着眼于建设一流的国家自然保护区目标,坚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方针,积极开展保护、科研、社区建设等工作,使大熊猫为主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高山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攻克了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工作中的“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幼仔成活难”的三大难关,人工繁殖大熊猫48胎、72仔、成活59仔,幼仔存活率已经连续5年达到100%。圈养大熊猫总数达到80余只,占世界圈养种群的60%。同时也培养锻炼出了一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大熊猫科研队伍。已出学术专著8部,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有4项获部、省科技成果奖,有5人次获优秀科技论文奖。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大熊猫认养活动,保护区积极寻求对外合作,建立合作开发机制。目前,区内经济得到有效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4年全区人均收入达2074.39元,比2003年增加234.21元。基础设施建设发生根本性改善,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向符合中国国情的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卧龙自然保护区在四川哪个地方
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四川省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翼。最高峰为西南的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附近高于5000米的山峰有101座。群山环抱,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溪流众多。年均温8.9℃,最高温度29.2℃,最低温度-8.5℃,年降水量931毫米。原始森林茂密,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带,从亚热带到温带、寒带的生物均有分布。海拔16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1600~20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常绿树有萤青冈、印叶钓樟,落叶树有水青树、山毛榉、槭等;2000~2600米为针阔混交林,以铁杉为主,其次为垂枝云杉、四川红杉、槭、椴等;2600~36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带,以岷江冷杉为主,林下有大面积箭竹;3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和灌丛。不同类型的植被为多种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1963年建立自然保护区。面积2万公顷。1983年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主要保护对象是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1980年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合作在卧龙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那里
位于四川岷江上游、成都市西北的卧龙县,占地约20万公顷,这里地势起伏错落,最高海拔6250米,最低海拔1200米,是以保护高山生态系统及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除大熊猫、金丝猴外,还有牛羚、云豹、白唇鹿、雪豹、绿尾虹雉、金雕、斑尾榛鸡、胡兀鹫、小熊猫、猞猁、灵猫等珍贵动物,是一座天然的动物园。卧龙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哪里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距四川省会成都130公里,交通便利。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横跨卧龙、耿达两乡,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总面积约70万公顷。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
卧龙自然保护区在哪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卧龙自然保护区百度百科、卧龙自然保护区在哪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