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合工大成教院的问题,以及和安徽财经大学成教院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怎么样
A.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生发什么文凭
你这个是远程网络教育对吧,那就发南京工业大学远程教育的或网络教育的证书,
B.南京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在那个校区
你说的是不是下面的继续教育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简称两院)是由原南京化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合并和发展而来的学校下设的二级学院,也是学校高职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和各类非学历教育归口管理部门。
原两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都成立于1999年1月,当年秋季开始面对江苏省招普高专科生,第一届共录取了近600余名学生。2000年开始面向江苏省中专、职业高中进行对口单独招生,开设“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和土木工程”五个本科专业。技术学院除了充分依赖学校的教学、科研、实验等资源条件以外,还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到目前为止,为江苏省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4090名本、专科毕业生。技术学院现有对口单独招生本科在校生990余人,这部分学生分别在江浦校区和模范马路校区组织教学。
继续教育学院的成人高等教育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举办的基础课师资培训班,为华东地区部分学校培训了一批急需师资。八十年代中期,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办了材料、水质稳定、化工、建筑、工程管理和装饰等方面的专业证书班或培训班,数以万计的人员参加了培训,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一批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八十年代末,原两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开始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先后成立了成人教育中心;成人教育处;成人教育学院,两校合并后统一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自2002年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5800余人。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在籍学生5133人,有本科、专科升本科、专科等各种层次,有函授、夜大和脱产等类型。成教在籍生中脱产2333人,业余2800人,本科1952人,专科3181人。自学考试辅导学生共2390人。继续教育学院现结合社会需求,不断开展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以岗位、技能证书培训和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为主,为需要获得各种证书或进行知识更新的求学者提供服务。
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设有院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函授站管理办公室、培训中心、自学考试办公室、分团委等科室和一个教学实验中心。共有教职工2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
技术学院现开设安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商务英语、制药工程、工业设计(艺术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九个对口单独招生本科专业,学制为四年。继续教育学院现开设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本科专业,开设计算机信息管理、建筑工程等专科专业30多个。脱产学制本科为四年,专科为两年,专科升本科为两年,业余学制在脱产的基础上增加一年。
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管***教授是学院的学科带头人,他长期从事化学工程学科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主编了《化工原理》本科教材,他组织的“化工原理”本科课程教学被评为全国优秀精品课程,连续两年被学生评为学校十大名师,2006年,管***教授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目前,两院在管***院长为代表的院班子领导下,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学校“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鼓励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行面向市场、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元化办学机制”的精神,依靠全体教职工自身努力,奉行“稳定、提高、创新、发展”的方针,为使高职教育规模稳定,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规模适度,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学校的整体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C.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在丁家桥校区吗,那里怎么样阿,老师教得好吗,还有毕业文凭是国家承认的吗
师资力量这个不用担心啦,文凭也是国家承认的,就是住宿条件的话可能让你比较失望了,没有独立卫生间的,部分宿舍靠近模范马路,很嘈杂
D.关于苏州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问题
南工大的继续教育学院是不在新校区的,要辨别清楚
E.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成考本科通过率怎么样以工作的想弄个文凭。。。
你好!
如果你是江浦的建议去西门的教师进修学校报名,那边有陕西师范等本科自考,考试都是有答案的,交学费基本上都能过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F.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怎么样,我要去那上学!
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还是不错的,享受同样的师资、同样的待遇。位于丁家桥校区,也算是市中心吧。
G.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介绍
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由原南京化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合并和发展而来的学校下设的二级学院,也是学校高职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和各类非学历教育归口管理部门。继续教育学院的成人高等教育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举办的基础课师资培训班,为华东地区部分学校培训了一批急需师资。
H.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证书是全国承认的吗
看你学校是怎样的了,你是不是在学校周末上课?一年交很多钱?而且还分了什么校考和国考的,如果是那就是小自考,那就不是全国承认的了。
I.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机构设置
院长:管***
党委书记:隋林林
副院长:赵庆华刘咸
院办公室:
主任:熊迎春
成员:赵万红陈仲丹
教学管理办公室:
主任:贺红
成员:强萍
函授站管理办公室:
主任:查梅香
学生工作办公室:
主任:朱荣瑞
成员:杜辉郭雨赵子双
分团委:
书记:朱霞
自学考试办公室:
主任:唐智宁
成员:孙瑜
培训与招生部:
主任:刘建东
成员:赵春雷张伟江俊
J.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野鸡大学吗
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不是野鸡大学,是成人教育。
合肥工业大学成教学院原院长采购教材受被判10年
合肥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原院长、继续教育学院原院长孙佩石受贿案近日一审宣判,合肥市中级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并没收个人财产5万元。
2003年8月至7月,孙佩石曾担任合工大成人教育学院院长、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分管学院教材采购工作。期间,孙佩石安排学院教材由院办公室统一采购,并确定滕安源经营的合肥科育图书有限公司、安徽博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教材供应商。滕安源为表示感谢,于2005年至春节、中秋节期间,先后送给孙佩石共计18万元。
据了解,滕安源于2003年到先后向合肥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孙佩石,合工大教育学院办公室主任、秘书龙巨东,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兼艺术系主任郑杰,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工作人员刘清文行贿,金额达46.2万元。滕安源因涉嫌行贿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其余涉案人员均另案处理。
专升本可以考合肥工业大学吗
可以的。
合肥工业大学(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主校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19] [123]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2]
学校创建于1945年,几易校名,1958年正式定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60年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历经与安徽工学院、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合并重组,先后隶属高教部、机械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教育部管辖。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占地总面积5千余亩,在合肥市设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宣城市设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设有22个学院(部),开设101个本科专业;拥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专任教师2300余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4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万余人。
历史沿革
办学溯源
1、原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历史照片
历史照片(9张)
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安徽省教育厅决定在省立第七中等职业学校和省立蚌埠初级工业职业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
1946年9月,国民政府安徽省教育厅决定,将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学校于当月29号启用新印。
1947年6月3日,学校校址由蚌埠迁淮南洞山。8月,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在淮南洞山正式成立。学校设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三科。
1949年1月,淮南解放。2月2日,淮南煤矿特区政府接管了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5-6]
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
1950年1月,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改建淮南工业专门学校,归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6月20日,学校改归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领导。10月,学校改名为淮南工业专科学校。11月28日,淮南煤矿管理总局通知学校改名为“淮南煤业专科学校”,由煤矿管理总局和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双重领导。
1951年3月13日,学校更名为“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其任务是专门培养煤矿工业所需的技术干部。4月17日,学校改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6月18日启用新印。 [5-6]
合肥矿业学院
合工大历史沿革图
合工大历史沿革图
1955年2月,高等教育部和燃料工业部同意在合肥新址建校。3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改建为合肥矿业学院,隶属煤炭工业部。1955年暑假后,各专业全部招收4年制本科新生,停招专科学生。 [7]
1956年6月,西北工学院矿区开采专业学生65人、教师9人及专业设备一并调整到合肥矿院。暑假后,各专业全部招收4年制本科新生,停招专科学生。
1958年9月,合肥矿业学院改名扩建为合肥工业大学,属国家教育部和安徽省双重领导,迁合肥建校。10月7日,合肥工业大学正式成立。 [8]
1962年,安徽建筑工程学院(本科部分)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60年,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部分)、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合并升格为安徽建筑工程学院。7月,工大附属中学成立。10月22日,合肥工大被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全国32所重点工科院校之一。同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9]
1970年,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安徽工学院并入合肥工业大学,学校采矿系和地质系的煤田地质专业分出成立淮南煤炭学院。1977年,重新招收本科生,1978年,重新招收研究生。
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4]
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9]
1990年11月22日,学校培养的首位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1995年10月10日,由学校和安徽省财政厅共建的合肥工业大学财经学院正式成立。
2、安徽工学院
合工大历史事件摄影资料
合工大历史事件摄影资料(12张)
1951年,皖北干校并入(合署)皖南革命干部学校。
1952年,皖南革命干部学校、皖北干校合并组建安徽干部学校,后更名为安徽行政学院。
1958年,安徽行政学院、芜湖电力学校(机械科)合并升格为安徽工业专科学校,蚌埠工业专科学校创建,安徽省建设厅干部培训班、沈阳计划经济学校和苏州建筑工程学校(部分)合并组建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创建。
1959年,安徽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安徽机械工业专科学校。
1960年,安徽机械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安徽机械学院,蚌埠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蚌埠机械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部分)、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合并升格为安徽建筑工程学院。
1961年,蚌埠机械学院、芜湖电力专科学校、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淮南化工专科学校、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并入安徽机械学院。
1962年,安徽轻工业学院、安徽交通学院、安徽建筑工程学院(专科部分)并入安徽工学院。
1978年,合肥工业大学农机系分出,恢复安徽工学院建制,改名为安徽农机学院,后安徽农机学院更名为(复名)安徽工学院。
合并组建
1997年2月,机械工业部正式通知,安徽工学院与原合肥工业大学组建为新的合肥工业大学。 [6]
1998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合肥工业大学被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2000年9月20日,合肥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
2002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成立。
2001年,学校开始建设新校区——翡翠湖校区。
2003年8月,翡翠湖校区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
200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06年,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10]
2009年,学校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计划。
2007年,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创办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
2010年6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校对口支援北方民族大学。同年9月,由新华社安徽分社、安徽省科技厅和合肥工业大学三方联合共建的科学研究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信息研究院成立。 [11-12]
2012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9月,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13]
2013年5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合肥工业大学。9月,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与装备技术研究院成立。 [14-15]
2014年,合肥工业大学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2015年7月,学校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16]
2016年6月,学校由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与原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合并组建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
2017年2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3月,学校获批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9月,学校入围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17-20]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合肥工业大学位列其中;同月,学校入选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12月,合肥工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1-24]
2019年5月,蚌埠市人民政府与合肥工业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合肥举行。7月,学校与华为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安徽首个5G联合创新实验室。 [25-26] 10月20日,加入“城乡规划扶贫联盟”。 [27]
2020年10月16日,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 [28]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
浙江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怎么样
『壹』浙工大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的毕业证书是怎么样的有全日制的吗
没有全抄日制的。
1、最近几年,很多大学都把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继续教育糅合进在一起,成立继续教育。
2、继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是分开教学、分开管理的。
3、所以继续教育学院一般不会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唯一叫“全日制教育”的,也只有成人高考脱产教育,但这不是真正的全日制高等教育。
『贰』浙江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钱江分院怎么样
浙江工业大学是我省唯一一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3200余亩,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350人,副高职称847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3人。拥有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1个硕士点、62个本科专业,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之列。学校是我省最早一批开展自学考试工作的主考院校,近几年来,先后获得“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和“浙江省自学考试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承担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9个专业的主考任务,是全省少数几所自学考试与高等学历教育学分互认试点院校之一。2010年继续招收全日制自考助班学生800名、分十四个专业,安排在我院西溪分院及萧山分院组织教学。
『叁』杭州休博园有个学校叫什么浙江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招生单位合作单位招生专业咨询电话浙工大继续教育学院休博园项目部杭州剑澜教育咨询计算机、模具、电工、数控、广告等0571-83691706、81862311、15957130666//cj.zjut.e.cn/zk/09zkpx.asp
『肆』浙江工业大学成教学院好不好
浙江工业大学有3个校区
之江和朝辉校区不要去,那边的环境和寝室都是很差的
你要读成教的话个人建议去小和山屏风校区
在本部读书,寝室也是本部的寝室
环境优雅不错的选择
『伍』浙江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是属于自考性质的吗
属于成人教育,不同于自考。要参加每年10月份的成人高考,也要填志愿,按分录取。模式跟统招差不多,基本上就是进去混今年等文凭。得到的文凭比统招次一级
『陆』浙江工业大学成教学院
我来补充一点
我们学校什么都不怎么样
但就是学习环境一流
『柒』浙江工业大学成教学院毕业证国家承认吗
理论上当然承认,都是属于国民教育系列的文凭。但是实际使用中有的时候会受限制,比如说公务员考试
『捌』浙江工业大学成教和浙江理工大学成教哪个好
理工的纺织类还不错。别的都不怎么地。。。
工大名气肯定要比理工要好的多。。
『玖』浙江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我也是电子商务住宿条件很差
『拾』浙江工业大学有哪些院系,浙江工业大学院系设置,部门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浙江工业大学设有27个学院1个部。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海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浙江工业大学体育军训部。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历史沿革
(1985——2005)
1985年
△1985年7月17日原浙江工学院党委决定成立职业技术师范系筹备小组。小组成员有任贤朋、韩生健、黄海凤,由任贤朋同志负责。
△1985年10月21日浙江工学院党委、院行政决定,成立浙江工学院技术师范系。任贤朋同志任副系主任,韩生健同志任系党总支副书记,黄海凤同志任系办公室主任。
△1985年9月16日—18日首届技术师范系本科生入学报到,共90名。专业有:化学工程师资、机械工程师资、电气工程师资。
△1985年9月23日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职教司司长孟广平等3人来校视察技术师范系,接见了系首届学生代表,参观了校园和部分实验室,对创建技术师范系作了充分肯定。9月24日在浙江电视台新闻节目里播放了视察时的实况。
△1985年11月15日技术师范系首届团代会、学代会召开。国家教委职教司、省教委、团省委学工部、校党委宣传部发来了贺电、贺信。
1986年
△1986年5月2日学院下发了浙工院(86)52号文件,内容是“关于加速技术师范系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了六条具体措施,包括将基础部工程制图教研室、无机化学教研室、电子系的电工教研室、化工系的机械基础教研室、社科部的中文教研组,成建制划归师范系,作为该系建系基础。并决定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项浙学同志负责此项工作。
△1986年5月23日经学校书记、院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浙江工学院贷款办公室,任贤朋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黄世钧同志任主任)。
△1986年10月18日院党委批准成立技术师范系党总支,由韩生健、黄海凤、金鹏超三人组成。
△1986年10月29日经院党委批准,郑耀华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副主任。
△1986年10月4日技术师范系召开了职业教育调查报告会,介绍本系师生对我省职业教育进行社会调查的情况。应邀出席报告会的有浙大、杭大、农大、杭州商学院、杭州师范学院、宁波农技师专等六所高校的代表,副省长、教委主任李德葆同志充分肯定这次调研活动。省教委副主任杨丽英、职教处长王绍法、高教处长徐胤飞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
△ 1986年11月,化师85班柴红同学作为我校3个代表之一出席了浙江省第八次团代会。
1987年
△1987年3月20日以罗伯特·麦古先生为组长的世界银行职业技术教育考察组一行二人,由国家教委刘贵云(外资贷款办)、黄海春(计划司)、省职教处长钱根珊以及李明德、余水根(翻译)等同志陪同来校参观、考察技术师范教育情况。
△1987年4月6日洪起超副院长主持研究技术师范系向省教委的汇报提纲,系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1987年4月16日国家教委职教处孙尔仁同志来学院了解技术师范教育情况,以及高级技工培训中心筹备及世界银行贷款等情况。
△1987年12月2日技术师范系下发了浙工师[1987]4号和浙工师1987]5号文件,决定或重新明确了李志成等18位教师的职务,使系属的13个专业教研室或实验室都有了负责人。
1988年
△1988年5月19日技术师范系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出席招待会的有新华社记者、中央广播电视台、光明日报、文汇报、浙江日报等单位的记者。
△1988年,经院党委批准,林镜川、李啸林两位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副主任。
△1988年12月21日世界银行国内专家评估团来校对职业教育情况进行评估。
1989年
△1989年3月9日学校以浙工院函[89]5号文件,向浙江省教委报送了“关于接受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应承诺的函”。函中再次明确加强技术师范系建设的具体项目。
△1989年4月22日技术师范系以浙工师[89]02号文件印发公布了“技术师范系首届毕业生综合评分条例”。
△1989年5月6日技术师范系以浙工师[89]03号文件公布了“技术师范系首届毕业生分配工作的若干原则”。
△1989年5月系务会议讨论制订了“技术师范系主任1989—1992年任期目标”。
1990年
△1990年3月27日学校人事处发文陈新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办公室主任。同年9月19日经系党政联席会议决定陈新同志任系主任助理。
△1990年10月22日院党委批复技术师范系党总支选举结果,韩生健同志任总支书记,黄海凤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史旦旦、任贤朋、金鹏超、黄海凤、韩生健为委员。
△1990年11月20日院组织部发文张佩芳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办公室主任,免去陈新同志办公室主任的职务。
△1990年10月经多次论证、申报,国家教委核准,本院获得世界银行贷款100万美元,改善了技术师范系的办学条件,固定资产达90万元。
1991年
△1991年1月7日举行与黄岩市长期合作协议签定仪式。双方在生产、科研、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长期合作。田志芳副院长、黄岩市副市长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1991年9月26日经系务会议决定,成立职业技术研究室(筹),梁宏业同志任主任。成立电工工艺实习车间筹备组,吴健元同志任组长。
1992年
△1992年6月15日院党委发文夏振鲁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党总支书记。
△1992年12月23日院组织部发文黄朝阳同志任技术师范系办公室主任。
△1992年12月26日经省教委批准,成立浙江工学院“神钟科技实业公司”。任贤朋同志为法人代表,地址为浙江工学院东配楼,总注册资金60万元,其中流动资金20万元,其他为固定资产。
1993年
△1993年7月1日经学校批准,技术师范系改名为技术师范学院。
△1993年7月技术师范学院成立,经学校批准,学院拥有5个师范类本科专业,即:机械、土木、化工、工自、食品;2个非师范类专科专业,即:计算机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学院下设5个专业教研室,4个专业实验室,1个轻工研究室,1个电子电工实习车间,1个计算机房。有教职工60余人。
△1993年10月30日学校召开技术师范学院成立大会(还有成教学院同时成立)。省高校工委副书记吴金水、省计经委副主任金德水、国家教委师范司处长乔玉全等同志出席会议。省委办公厅、劳动厅、省教委等部门负责人也到会祝贺。学校党委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和两院的教师及部分学生参加了大会。
△1993年建立全省“维修电工”考工培训中心,第一期接纳学员50人。并与诸暨机械成套工程公司、杭州无线电七厂,建立了教学、生产、科研联合体。还与黄岩市华日集团公司、黄岩城关镇科委及城关一中建立了联合办学点。
1994年
△1994年2月28日技术师范学院下发浙工大技师院(1994)1号文件,任命或确认孙建辉、范谦等16位同志分别为教研室或实验室的负责人,进一步完善了学院的组织领导机构。
△1994年10月10日—21日根据国家教委的安排,由技术师范学院承办的世界银行贷款职教项目“关于在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专题讲座开课。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及哥伦布市等两位专家来校讲课。
△1994年暑假开始,经省教委批准由学校组织考试,招收职业高中为起点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生。
1995年
△1995年1月2日经学校研究决定,技术师范学院改名为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下设三个系,即:技术师范系、教育技术系、应用技术系。学院设有6个本科教育类专业,一个文秘专科专业,2个高职专科专业,8个学科方向。
△1995年1月10日职教学院设立培训部,机构、人员全部由院内工作人员兼职。主任:夏振鲁(兼)副主任:黄朝阳(兼)、祝飞鹏(兼)。
△1995年4月18日职教学院制订公布“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1995年4月18号—5月9日职教学院召开第一次教代会。议题讨论通过1)教学、科研、实验室工作管理条例 2)教辅人员、管理干部考核办法 3)院奖酬金分配办法 4)1995—2000年学院发展规划。
△1995年4月20日职教学院制订、公布“两公开、一监督”的规定。
△1995年职教学院设立职业教育研究室,主任为沈中伟。学科方向是高等技术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1996年
△1996年1月23日学校党委研究决定钱俊青同志任职教学院副院长。
△1996年6月15日全国数控培训网络杭州分中心挂牌。该中心是浙江省唯一经机电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数控培训机构,挂靠在职教学院,具有数控机床操作工的技能鉴定资格。
△1996年12月20日职教学院被评为“校园文明建设活动先进集体”,受到学校的表彰。
△1996年职教学院设立计算机应用教研室和实验室。同时还设立了文秘教研室,与中文教研室两块牌子,一个班子。
1997年
△1997年6月24日学校党委研究决定,沈中伟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史旦旦同志任副院长。
△1997年6月26日学校党委研究决定,陈小鸿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党总支委员、书记。
△1997年10月14日浙江省电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成立,挂靠职教学院。校党委书记王国榜同志、省劳动厅、省教委有关领导同志出席授牌仪式并讲话。该所具有全省范围内电工、维修电工初、中、高等级鉴定资格。
△1997年10月27日全院教职工开展了以“学十五大精神,明职教形势,促教学改革,树教师形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思想讨论。
△1997年“工程智能决策研究室”由建工学院划入职教学院。研究室主任俞文泰,学科方向为工程建设中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研究。
△1997年5月经学校党委核审批准,职教学院学生党支部被评为1996年度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8年
△1998年1月职教学院成立轻化工研究室,计伟荣博士任研究室主任。学科方向为:超临界萃取流体介质研究及应用。
△1998年2月职教学院所属的化工教研室及实验室成建制划归生环学院。
△1998年5月1日职教学院制定“职教学院创收(培训)工作实施与管理办法”。
△1998年6月20日校党委批复学院党总支选举结果,党总支由沈中伟、张一青、陈小鸿、姚莫诩、黄朝阳等五位同志组成。陈小鸿同志任总支书记,张一青同志任副书记。
△1998年6月职教学院学生党支部被评为“浙江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8年9月15日学院决定建立“职业教育综合教研室”。
△1998年9月职教学院所属电工教研室、电子实习车间及实验设备仪器成建制划归信息学院。
△199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其办公室与职教学院合署办公。
△1998年学院决定改变实验室隶属教研室的体制,将专业实验室合并,成立职教学院实验与技能训练中心。
△ 1998年9月16日职教学院成立“林礼根振兴职业教育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名誉主任:林礼根,主任:沈中伟。林礼根先生捐资10万元作为奖学金基金。
△ 1998年12月全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委员会二届三次常委会在我校召开。
1999年
△1999年3月17日职教学院副院长史旦旦同志兼任浙江工业大学高等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该院院长为顾申良同志)。
△1999年5月4日学校工会在全校青年教师中评选出十位青年教师标兵,我院杜时贵、袁巨龙两位教师榜上有名。
△1999年6月30日职教学院成立教育技术教研室,应文良同志任教研室主任。
△1999年7月,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常雪梅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1999年9月职教学院中文教研室划归本校人文学院。
△1999年职教学院加强学科建设,组建职业教育与工程技术复合学科,还组建了教育技术学科。原有的其他教研室均调整为学科方向。
△1999年11月15日教育部职成教司刘占山副司长在省教育厅黄新茂副厅长的陪同下来我校视察工作。
△1999年12月30日职教学院与天水街道举行“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基地”和“天水街道下岗女工再就业培训基地”揭牌仪式。
2000年
△2000年4月17日以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黄尧为组长、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组光、中国科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建教授、教育部职成司师资处副处长刘杰等四人组成的教育部专家组在校党委书记王国榜、副校长张立彬的陪同下对我校申报的“国家重点建设全国50个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进行了考察、评估。
△2000年5月24日职教学院制订、公布了“职教学院构建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试行)”。
△2000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本校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其办公室与职教学院合署办公。
△2000年6月学院学科构架基本形成。复合学科包括:机械工程技术教育方向、电气工程技术教育方向、土木工程技术教育方向、计算机工程技术教育方向。
△2000年9月27日浙江工业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正式挂牌。校党委书记王国榜、校长吴添祖为基地揭牌。
2001年
△2001年4月职教学院高职学生党支部被评为“浙江工业大学1999/2000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9月该党支部又被评为“浙江省高校系统先进基层党支部”。
△2001年6月陈小鸿同志被评为“浙江省高校系统1998/2000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1年6月25日浙工大决定撤销浙工大建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浙工大职业技术学院,与浙工大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增设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方向、环境工程技术方向。9月份学院的实训中心由学校本部全部迁入假山路职业技术学院内。
△2001年9月14日浙工大党委决定,杜时贵同志任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史旦旦同志任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顾申良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石建敏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同时决定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党总支,史旦旦、陈小鸿、陈金媛、常雪梅、曹李民、黄朝阳等6同志为党总支委员,陈小鸿同志任书记,常雪梅同志任副书记。
△2001年10月24日浙江工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被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指定为全国第三批教育技术培训中心。
△2001年12月,教师邱飞岳“基于Intranet的房地产集成化信息系统”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2年
△2002年1月28日教育部职成司王继平副司长、师资处郭春鸣副处长在省教育厅职成处叶向群处长的陪同下视察我校。
△2002年4月1日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委员会成立,杜时贵任主任,史旦旦任副主任。
△2002年5月9日浙工大举行聘任仪式,聘任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黄新茂同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2002年5月28日成立职教、职技学院实验室项目建设小组。组长为石建敏同志,副组长为汪小洪同志。
△2002年12月2日职教、职技学院三届三次教工代表大会开幕。
△2002年12月2日校党委对院党总支选举结果批复,由史旦旦、陈小鸿、陈金媛、常雪梅、曹李民等5人组成党总支委员会,陈小鸿同志任书记,常雪梅同志为副书记。
△2002年职教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获得学校“党支部创新二等奖”。
△2002年学院举办首届“职业技术教育学术周”活动,邀请省教育厅副厅长黄新茂、华东师大教授钱景舫、上海职教所所长马树超来院讲座。聘请钱景舫为学院专职教授,实质性启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工作,组织申报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
2003年
△2003年4月2日职教、职技学院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新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杜时贵,委员共17名,秘书:汪华斌、汤斌华。
△2003年4月28日校党委下发浙工大[2003]18号文,史旦旦同志任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2003年6月24日学院印发:《职教、职技学院师德规范》和《职教、职技学院教师公约》。
△2003年11月,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申报成功。
2004年
△2004年1月,学校发文聘任邱飞岳同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2004年2月12日学院制订、公布“职教职技学院岗位聘任实施细则”。
△2004年5月学院举办“教育-技术-职业”科研学术周活动。
△2004年6月18日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杨金土教授来校考察,为职教学院学生作了题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的学术报告。
△2004年顾容、赵立影指导的我院学生二项多媒体作品获“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一等奖。由傅志明、沈中伟、陈小鸿、张常洁、徐佳参加的“不同体制、不同模式的高职办学比较研究”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12月8日学校召开会议,欢送应征入伍的学生。职教学院郑彬、胡立东、刘金俊三同学应征入伍,参加了学校的欢送会。
2005年
△ 2005年1月6日我校6名教师获省高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我院青年教师徐佳名列榜首。
△ 2005年1月19日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在教育厅职成处处长叶向群的陪同下来校考察。校党委书记汪晓村、常务副校长张立彬向鲍学军介绍了学校的有关情况。
△ 2005年4月15日全省职教师资培训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鲍学军副厅长到会讲话。
△ 2005年7月11日—11月22日职教学院党委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 2005年11月,申报成功教育技术学硕士点。
△ 2005年12月9日,学校发文将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与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 2005年12月28日,学院举行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暨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校党委书记汪晓村,校党委副书记沈传缘、韩翼祥,副校长肖瑞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职成处、师范处领导,学院老领导和校友代表,兄弟学院与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代表,学院师生代表等近70人参加了庆祝会。
合工大成教院和安徽财经大学成教院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