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不求甚解造句的一些知识点,和不求甚解 意思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不求甚解的造句是什么
不求甚解的造句是:(1).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基础部分不求甚解,日后会很麻烦。不求甚解造句。(2).你老是这么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这可不行。繁体是不裘甚解。年代是古代成语。感情色彩是贬义成语。结构是动宾式成语。拼音是bùqiúshènjiě。
关于成语不求甚解的详细内容,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出处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二、示例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三、语法
不求甚解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人学习不深入。
四、解释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五、成语故事
陶渊明十八岁那年为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传》。陶渊明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作为自己的号了。先生喜爱闲静,不多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很喜欢读书,似对所读的书不执着于字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爱喝酒,可是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我这个情况,所以时常备了酒邀我去喝。而我呢,到那里去总是把他们备的酒喝光。
不求甚解的成语接龙
不求甚解、解甲倒戈
不求甚解的成语翻译
英语:makenoefforttounderstandtherealmeaning;日语:_底的(てっていてき)に理解(りかい)しようとしない;俄语:неуглублятьсявсутьдéла;其他:sichnichtumletzteKlarheitbemühennepaschercheràalleraufonddeschoses,approfondirlachose
不求甚解相关成语
一解不如一解、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求人不如求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求名求利、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为已甚、不甚了了、卑之无甚高论、辞旨甚切、恩甚怨生、感情甚笃、过为已甚、过从甚密、过甚其词、过甚其辞、疾风甚雨、厥功甚伟
不求甚解相关词语
不求甚解、不甚了解、不甚、打甚不紧、不甚欢喜、不甚了然、不为已甚、求解、甚而、甚丰、过甚、甚或、甚么、甚麽、可甚麽、做甚麽、颇甚、少甚、甚深观、甚至
不求甚解造句10字
不求甚解10字造句如下:
1.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采取依照课文注释或者教学参考书的注释为学生讲授,照本宣科,不求甚解,这是大忌。
2.为人之大道全在懵懂,最好不求甚解,单是望望,看天,看星,看月,看太阳。也看山,看水,看云,看风,看春夏秋冬之不同,还看人世的痴愚,人世的倥偬。静默地看着,乐在其中。
3.暑假过后,顶着风吹日晒,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学校,这里的气候干燥如故,一阵风吹来,疲惫消失的无影无踪,路过校门口的时候发现墙上张贴了新的公告,粗枝大叶的我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直奔宿舍而去。
4.很多同学,在学习上总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往往能熟练的背下来,可无法熟练的运用。小明看书总是不求甚解,走马观花,好像看完就没事了一样。
5.老师在博客上放了很多关于课余活动的作文,同学们写作水平可以如鱼得水,不会再不求甚解,不明不白了。
6.以前我读文章不求甚解,经常看上一遍两遍还是对里边的人物关系、中心思想迷惑不解,后来我学会了用心去读,精读细读,带着问题读,终于可以在看一遍后就恍然大悟了。
7.俗话说:不求甚解;可俗话又说:打破沙锅问到底,不钻牛角尖,努力把本事学到手,才是真本事,努力,加油,坚持!
用不求甚解造句
“不求甚解”的原义是读书只求理解精,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不含贬义;后多指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含贬义;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用不求甚解造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知识拓展:
【拼音】:bù qiú shèn jiě
【解释】: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自】: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人学习不深入
不求甚解造句
1、目前许多学生学得很死,读书不求甚解,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对待学习应采取认真的态度,那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
3、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4、妈妈给我出了一道数学题,我不求甚解地做完了,结果被妈妈批评了。
5、我对轻的东西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不求甚解,结果还是好朋友上网查了之后才知道。
6、小明读书不死记硬背,也不会做不求甚解的事情,所以,他只要他理解能力很好。
7、这次考试成绩出来了,不求甚解的同学成绩都不是很理想。
8、想要一个好的考试成绩,平时学习绝对不能不求甚解的学习,要彻底的理解所有知识才可以。
9、星期天的作业我不求甚解的快速就做完了,后来被爸爸发现来严厉的批评了我。
10、今天下午的物理课讲的重力加速问题小明不求甚解的听完,现在我问他这方面的问题他都答不上来了。
11、班长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他平时学习绝不会不求甚解,都是认真的学习。
12、藉搞笑去反省现实,是"哈痞"的理念。香港流行即食文化,最紧要够"抢"够"爆",不求甚解笑完就算。现在还有多少人有兴趣去"探讨社会"?
13、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老师不求甚解,聚精会神的研究一遍又一遍。
14、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基础部分不求甚解,日后会很麻烦。不求甚解造句
15、不求甚解是好的.,同样,技艺也是层出不穷的,但这结果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
16、很多同学,在学习上总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往往能熟练的背下来,可无法熟练的运用。小明看书总是不求甚解,走马观花,好像看完就没事了一样。
17、他老是对公事不求甚解,处理起来快是快,但总是出差错。
18、若读书纯粹为应付考试而不求甚解,将来是不会有成就的。
19、在学习上,我们要理解透彻,不能不求甚解。
20、这种做事不求甚解的作风,正是阻碍工业技术升级的主因。
不求甚解怎样造句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夏_尊叶圣陶《文心雕龙》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乐华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不求甚解怎样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读书如果草草而过,不求甚解,那到用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2、他这种对问题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成绩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
3、我对地球为什么总是要绕着太阳转不求甚解,结果妈妈上网查了才告诉我是怎么回事。
4、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并不是好的学习态度。
5、目前许多学生学得很死,读书不求甚解,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6、你老是这么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这可不行。
7、这次考试成绩出来了,不求甚解的同学成绩都不是很理想。
8、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9、星期天的作业我不求甚解的快速就做完了,后来被爸爸发现来严厉的批评了我。
10、平时学习不认真,马马虎虎,不求甚解,到用时就会感到知识贫乏,一筹莫展。
11、曹伟学习非常努力,刻苦钻研,从没有不求甚解的现象。
12、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不求甚解读书的人,犹如在沙滩上建高楼一样,不堪一击。”。
13、我们学习知识,要刻苦专研,不能不求甚解。
14、图书馆里有很多读书不求甚解者。
15、我对轻的东西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不求甚解,结果还是好朋友上网查了之后才知道。
16、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基础部分不求甚解,日后会很麻烦。不求甚解造句。
17、我对这道复杂的题目不求甚解,妈妈并没有批评我,而是耐心地跟我解释。
18、小明读书不死记硬背,也不会做不求甚解的事情,所以,他只要他理解能力很好。
19、我们读书不能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要反复读,才能真正领会。
20、想要一个好的考试成绩,平时学习绝对不能不求甚解的学习,要彻底的理解所有知识才可以。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不求甚解的意思和造句
不求甚解的意思和造句如下:
不求甚解的意思是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入了解。
不求甚解造句:
1、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基础知识部份不求甚解,后面是很难进行下去的。
2、你老是这么粗枝大叶不求甚解,这可不行。
3、我对轻物体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不求甚解,结果还是好朋友上网查了之后才明白。
4、读书如果草草而过不求甚解,那到用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5、曹伟学习非常努力,刻苦钻研,从没有不求甚解的情况。
6、星期天的作业我快速就做完了,有很多都不会做,但是也没有去研究,后来被爸爸发现了严厉的批评了我,说我不求甚解。
7、图书馆里有很多图书看不懂,但是也囫囵吞枣的看着,妈妈说我看书不求甚解者,这样没有任何意义。
8、我们学习知识,要刻苦专研,不能不求甚解。
9、想要一个好的考试成绩,平时学习绝对不能不求甚解,要彻底的理解所有知识才可以。
10、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并不是好的学习态度。
11、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12、小明读书不死记硬背,也不会做不求甚解的事,所以,他常常在我们班里名列前茅。
OK,关于不求甚解造句和不求甚解 意思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